CN220896862U - 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及电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及电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6862U
CN220896862U CN202322510829.3U CN202322510829U CN220896862U CN 220896862 U CN220896862 U CN 220896862U CN 202322510829 U CN202322510829 U CN 202322510829U CN 220896862 U CN220896862 U CN 220896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ckel
chromium
heating
heat generating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108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湘宁
林伟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hua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hua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hua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hua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108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6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6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6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及电热设备,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表面覆盖有发热涂层,所述发热涂层为镍铬发热层,所述发热涂层上电性连接有电极组;所述发热涂层和所述电极组通过导电银连接,所述导电银呈条状且设于所述基体的表面;该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的发热涂层为镍铬发热层,镍铬发热层由镍铬浆料制成,取代了传统的钯系浆料或钌系料浆,减少稀有金属的使用量,并且该发热涂层耐干烧、耐突变负荷冲击,具有加热面均匀、热惯性小、耐热冲击能力强、单位体积加热面积大等优点,提高了电热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及电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及电热设备。
背景技术
在发热膜技术中,电热浆料是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电热浆料对于发热膜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传统的电热浆料通常为钯系浆料或钌系料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好的发热效率,但由于使用稀有金属制备,其制造成本过高,并且不耐干烧和冲击,使用寿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及电热设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所述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包括:
基体,所述基体的表面覆盖有发热涂层,所述发热涂层为镍铬发热层,所述发热涂层上电性连接有电极组;
所述发热涂层和所述电极组通过导电银连接,所述导电银呈条状且设于所述基体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该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的发热涂层为镍铬发热层,镍铬发热层由镍铬浆料制成,取代了传统的钯系浆料或钌系料浆,减少稀有金属的使用量,并且该发热涂层耐干烧、耐突变负荷冲击,提高了电热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涂层的厚度为h1,满足:10μm≤h1≤10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体的厚度为h2,满足:h1>h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体的表面与所述发热涂层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涂层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覆盖有第二绝缘层且暴露所述电极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涂层包括镍粉、铬粉、玻璃粉和有机载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涂层包括第一发热层和第二发热层,所述电极组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一发热层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导电银连接,所述第二发热层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通过导电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体为铝、碳钢、铸铁、不锈钢、铜或铜合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体呈片状或管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热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热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电热设备采用该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其发热涂层由镍铬浆料制成,取代了传统的钯系浆料或钌系料浆,减少稀有金属的使用量,并且该发热涂层耐干烧、耐突变负荷冲击,提高电热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呈片状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呈管状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展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的展开图。
附图标号:
基体100、发热涂层110、第一发热层111、第二发热层112、电极组120、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122、第三电极123、第一绝缘层130、第二绝缘层140、导电银1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包括基体100,基体100的表面覆盖有发热涂层110,发热涂层110为镍铬发热层。发热涂层110上电性连接有电极组120,电极组120通电后能够使得发热涂层110进行发热,热量能过通过基体100传递至外界。发热涂层110和电极组120通过导电银150连接,导电银150设于基体100的表面。导电银150起到导电的作用,电极组120能够连接外部电源,发热涂层110再通电后能够快速发热。
可以理解的是,参照图1和图2,基体100呈片状或管状,以使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能够适用于多种电热设备,比如即热双模热水器、即热式电热水机、直发器、卷发器、汽车尾气氧化传感器、工业设备加热器、超声波电热元件、模具加热保温器件、医疗器械加热器、空气加热器以及小型加热电器等。
该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的发热涂层110由镍铬浆料制成,取代了传统的钯系浆料或钌系料浆,减少稀有金属的使用量,并且该发热涂层110耐干烧、耐突变负荷冲击,具有加热面均匀、热惯性小、耐热冲击能力强、单位体积加热面积大等优点,提高了电热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发热涂层110的厚度为h1,满足:10μm≤h1≤100μm。以保证发热涂层110具有足够的发热量,同时避免发热涂层110过厚而影响发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基体100的厚度为h2,满足:h1>h2,以保证基体100能够具有优秀的传递热量的效率,避免基体100过厚而影响对热量的传递。
优选的,基体100为金属材质或者非金属材质,当基体100为金属材质时,基体100为铝、碳钢、铸铁、不锈钢、铜或铜合金,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而且基体100的表面可以是平面、曲面等,外形可以具有与最终效用兼容的结构,比如方形、圆形、管状及其它立体形状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基体100的表面与发热涂层110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130,第一绝缘层130为氧化铝陶瓷层,发热涂层110和电极组120覆盖于氧化铝陶瓷层上。
优选的,可在氧化铝陶瓷层的表面上喷涂氟聚合物涂层,氧化铝陶瓷层的最低使用温度为500℃,氧化铝和氟聚合物复合层的绝缘性能更高,可在240~250℃长期工作。该绝缘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导热性及耐腐蚀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发热涂层110远离基体100的上侧覆盖有第二绝缘层140且暴露电极组120,第二绝缘层140还能够起到保护发热涂层110的作用,避免发热涂层110被碰撞或被刮破而导致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绝缘层130和第二绝缘层140能够防止发热涂层110漏电,增强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镍铬发热层包括镍粉、铬粉、玻璃粉和有机载体。镍铬发热层由镍铬浆料制成,镍铬浆料由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制备而成:镍粉50%~70%、铬粉10%~25%、玻璃粉2%~6%以及有机载体15%~25%;其中,镍粉的粒径分布D50为3μm~5μm,铬粉的粒径分布D50为1μm~3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有机载体包括溶剂、树脂和添加剂。有机载体由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各原料制备而成:溶剂80%~92%、树脂5%~10%以及添加剂3%~6%;其中,添加剂包括油酸、司班-85、卵磷脂以及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在镍铬浆料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载体可以对电热浆料的粘度进行调节,使电热浆料具有适宜的粘度,可以提高电热浆料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5,发热涂层110包括第一发热层111和第二发热层112,电极组120包括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122和第三电极123,第一发热层111分别与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通过导电银150连接,第二发热层112分别与第一电极121和第三电极123通过导电银15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电极121和第二电极122分别接入电路,而第三电极123不接入电路时,第一发热层111发热;当第一电极121和第三电极123分别接入电路,而第二电极122不接入电路时,第二发热层112发热;当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122和第三电极123分别接入电路,第一发热层111和第二发热层112共同发热。即第一发热层111和第二发热层112可独立发热,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环境。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100),所述基体(100)的表面覆盖有发热涂层(110),所述发热涂层(110)为镍铬发热层,所述发热涂层(110)上电性连接有电极组(120);
所述发热涂层(110)和所述电极组(120)通过导电银(150)连接,所述导电银(150)呈条状且设于所述基体(100)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涂层(110)的厚度为h1,满足:10μm≤h1≤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00)的厚度为h2,满足:h1>h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00)的表面与所述发热涂层(110)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1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涂层(110)远离所述基体(100)的一侧覆盖有第二绝缘层(140)且暴露所述电极组(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涂层(110)包括镍粉、铬粉、玻璃粉和有机载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涂层(110)包括第一发热层(111)和第二发热层(112),所述电极组(120)包括第一电极(121)、第二电极(122)和第三电极(123),所述第一发热层(111)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121)和所述第二电极(122)通过导电银(150)连接,所述第二发热层(11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121)和所述第三电极(123)通过导电银(15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00)为铝、碳钢、铸铁、不锈钢、铜或铜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00)呈片状或管状。
10.一种电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
CN202322510829.3U 2023-09-14 2023-09-14 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及电热设备 Active CN220896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0829.3U CN220896862U (zh) 2023-09-14 2023-09-14 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及电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0829.3U CN220896862U (zh) 2023-09-14 2023-09-14 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及电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6862U true CN220896862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40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10829.3U Active CN220896862U (zh) 2023-09-14 2023-09-14 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及电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6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89568U (zh) 石墨烯发热膜
CN105914427B (zh) 应用于储能装置的均温结构及装置
CN102318438A (zh) 碳纳米管散热片
CN109673069A (zh) 一种石墨烯硅胶发热垫及其制备方法
CN206116564U (zh) 应用于储能装置的均温结构及装置
CN105914428A (zh) 应用于储能装置的均温结构及装置
CN220896862U (zh) 镍铬发热层基材膜状电热元件及电热设备
CN114051290A (zh) 一种自限温加热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8990187B (zh) 一种石墨烯导热的散热器
CN102885583A (zh) 一种电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209897291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体
CN110381613A (zh) 一种纳米面状电阻膜金属电热装置
CN207184841U (zh) 一种新型陶瓷加热器
CN101330778A (zh) 环保高效节能tmd电热膜片加热圈
CN211152230U (zh) 一种耐高温的石墨烯加热板
CN202445835U (zh) 一种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202160293U (zh) 纳米陶瓷电热涂层装置
CN212936226U (zh) 金属加热体及金属加热装置
CN213783621U (zh) 电子产品柔性发热薄膜
CN111954324A (zh) 一种车用便携式远红外电加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65350Y (zh) 一种铝板发热结构
CN201945034U (zh) 抗冲击的蜂窝流体加热装置
CN210609752U (zh) 一种纳米面状电阻膜金属电热装置
CN210725383U (zh) 一种自限温电热膜
CN110798915A (zh) 一种耐高温的石墨烯加热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