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3043U - 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3043U
CN220893043U CN202321564372.8U CN202321564372U CN220893043U CN 220893043 U CN220893043 U CN 220893043U CN 202321564372 U CN202321564372 U CN 202321564372U CN 220893043 U CN220893043 U CN 220893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exchange
shell
heat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643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雅洛
赵亚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angp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angp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angp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angpu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643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3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3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3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换热壳,所述换热壳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换热壳内部设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壳两侧相连通有传热组件,所述机壳一侧相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一端延伸至换热壳的内部,所述机壳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一侧设置有余热循环组件,所述机壳的一侧相连通有出风管,所述机壳一侧相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设置以上组件,使得一部分管道快速升温的同时将温水进行二次加热,避免在导热时升温过慢时导致大量余热在输送途中浪费,造成循环浪费,实现快速升温,降低了回收后的余热的浪费,使得保证传输的余热的温度较高,余热传导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将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进行回收在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可分为气-汽式、气-气式和气-水式,三种类型。
现有的气-水式余热回收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开启余热回收装置,此时进行导热传热,但由于设备刚刚启动,输出管道内的水与输出管壁较冷且输出管较长,导致刚刚进行导热过后的水在输送过程中逐渐冷却,形成循环,导致升温过慢,浪费了大量回收后的余热,使得对回收后的余热使用率不高,余热使用效果不佳,不利于用户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换热壳,所述换热壳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换热壳内部设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壳两侧相连通有传热组件,所述机壳一侧相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一端延伸至换热壳的内部,所述机壳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一侧设置有余热循环组件,所述机壳的一侧相连通有出风管,所述机壳一侧相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换热壳两侧的若干翅片管,若干翅片管呈等距离分布,通过设置翅片管,增大换热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使得热交换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传热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换热壳两侧的分流壳和集流壳,若干翅片管的一端与分流壳相连通,另一端与集流壳相连通,通过设置传热组件使得可以更快速的进行热转换。
优选的,所述余热循环组件,包括相连通在分流壳底部的回流管,所述集流壳底部相连通有送水管,所述机壳的内壁四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回流管的一端延伸至隔热板底部,并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送水管一端延伸至隔热板底部,所述送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有三通管,通过设置隔热板,使得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不会因过热导致寿命降低。
优选的,所述三通管一端相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相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循环管相连通,通过设置的循环管,使得可以循环,进行多次加热。
优选的,所述三通管的一端相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一端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外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使得可以完成循环和传热。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内部固定连接有防尘板,所述出风管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扇,通过设置防尘板使得废气内的微小尘埃不会进入机壳内部降低导热效果,通过设置风扇,使得可以对废气进行导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启动水泵,水泵工作,将循环管内的待加热水持续输送到回流管、分流壳、若干翅片管的内部,废气通过进风管进入换热壳的内部,通过翅片管,即可将废气内部的余热吸收并传导给待加热水进行加热,待加热水加热过后,即可将若干翅片内部的温水输送到集流壳、送水管、三通管内部,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三电磁阀关闭,通过水泵的工作,使得三通管内部的温水输送到循环管,实现循环,使得一部分管道快速升温的同时将温水进行二次加热,避免在导热时升温过慢时导致大量余热在输送途中浪费,造成循环浪费。
当水温温度提高到达使用需求后,将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三电磁阀开启,通过水泵的工作,将三通管内部的热水输送到出水管的内部,将热量传递到所需设备,同时待加热水通过进水管输送至循环管内部,实现快速升温,降低了回收后的余热的浪费,使得保证传输的余热的温度较高,余热传导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风管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循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换热壳;3、通孔;4、进风管;5、水泵;6、出风管;7、进水管;8、出水管;9、翅片管;10、分流壳;11、集流壳;12、回流管;13、送水管;14、隔热板;15、三通管;16、第一电磁阀;17、循环管;18、第二电磁阀;19、第三电磁阀;20、防尘板;21、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换热壳2,换热壳2一侧开设有通孔3,换热壳2内部设有换热组件,换热壳2两侧相连通有传热组件,机壳1一侧相连通有进风管4,进风管4一端延伸至换热壳2的内部,机壳1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5,水泵5一侧设置有余热循环组件,机壳1的一侧相连通有出风管6,机壳1一侧相连通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换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换热壳2两侧的若干翅片管9,若干翅片管9呈等距离分布,通过设置翅片管9,增大换热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使得热交换效果更好,传热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换热壳2两侧的分流壳10和集流壳11,若干翅片管9的一端与分流壳10相连通,另一端与集流壳11相连通,通过设置传热组件使得可以更快速的进行热转换,余热循环组件,包括相连通在分流壳10底部的回流管12,集流壳11底部相连通有送水管13,机壳1的内壁四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4,回流管12的一端延伸至隔热板14底部,并与水泵5的出水口相连通,送水管13一端延伸至隔热板14底部,送水管13的一端相连通有三通管15,通过设置隔热板14,使得水泵5、第一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18和第三电磁阀19,不会因过热导致寿命降低,三通管15一端相连通有第一电磁阀16,第一电磁阀16的一端相连通有循环管17,循环管17的一端与水泵5的进水口相连通,进水管7的一端与循环管17相连通,通过设置的循环管17,使得可以循环,进行多次加热,三通管15的一端相连通有第二电磁阀18,第二电磁阀18一端与出水管8相连通,进水管7外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9,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18和第三电磁阀19,使得可以完成循环和传热,进风管4内部固定连接有防尘板20,出风管6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扇21,通过设置防尘板20使得废气内的微小尘埃不会进入机壳1的内部降低导热效果,通过设置风扇21,使得可以对废气进行导流。
在使用时:首先启动水泵5,水泵5工作,将循环管17内的待加热水持续从循环管17输送到回流管12内部,回流管12内部的待加热水通输送到分流壳10的内部,随后分流壳10内部的待加热水进入到若干翅片管9的内部,这时废气通过进风管4和防尘板20,进入换热壳2的内部,通过翅片管9,增大换热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即可将废气内部的余热吸收并传导给待加热水进行加热,同时废气通过通孔3进入机壳1内部,废气中余热即可对回流管12和送水管13进行加热,当废气中余热殆尽后,通过风扇21将废气从出风管6吹出,待加热水加热过后,通过水泵5的工作,即可将若干翅片管9内部的温水输送到集流壳11的内部,再将集流壳11内部的温水输送到送水管13的内部,将送水管13内部的温水输送到三通管15内部,这时第一电磁阀16开启,第二电磁阀18关闭,第三电磁阀19关闭,通过水泵5的工作,将三通管15内部的温水输送到循环管17,通过水泵5的工作,将循环管17内部的温水输送到水泵5的内部,实现循环,使得一部分管道快速升温的同时将温水进行二次加热,避免温度过低时传热导致大量余热在输送途中浪费,造成循环浪费。
当水温温度提高到达使用需求后,将第一电磁阀16关闭,第二电磁阀18开启,第三电磁阀19开启,通过水泵5的工作,将三通管15内部的热水输送到出水管8的内部,将热量传递到所需设备,同时待加热水通过进水管7输送至循环管17内部,使得温较快,降低了回收后的余热的浪费,使得保证传输的余热的温度较高,余热传导效果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换热壳(2),所述换热壳(2)一侧开设有通孔(3),所述换热壳(2)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壳(2)的两侧相连通有传热组件,所述机壳(1)一侧相连通有进风管(4),所述进风管(4)一端延伸至换热壳(2)的内部,所述机壳(1)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一侧设置有余热循环组件,所述机壳(1)的一侧相连通有出风管(6),所述机壳(1)一侧相连通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换热壳(2)两侧的若干翅片管(9),若干翅片管(9)呈等距离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换热壳(2)两侧的分流壳(10)和集流壳(11),若干翅片管(9)的一端与分流壳(10)相连通,另一端与集流壳(1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循环组件,包括相连通在分流壳(10)底部的回流管(12),所述集流壳(11)底部相连通有送水管(13),所述机壳(1)的内壁四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4),所述回流管(12)的一端延伸至隔热板(14)底部,并与水泵(5)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送水管(13)一端延伸至隔热板(14)底部,所述送水管(13)的一端相连通有三通管(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5)一端相连通有第一电磁阀(16),所述第一电磁阀(16)的一端相连通有循环管(17),所述循环管(17)的一端与水泵(5)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管(7)的一端与循环管(17)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5)的一端相连通有第二电磁阀(18),所述第二电磁阀(18)一端与出水管(8)相连通,所述进水管(7)外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4)内部固定连接有防尘板(20),所述出风管(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扇(21)。
CN202321564372.8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Active CN220893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4372.8U CN220893043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4372.8U CN220893043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3043U true CN220893043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1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64372.8U Active CN220893043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30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93043U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1706672U (zh) 一种无储水箱式热泵热水机
CN217636933U (zh) 一种竹制品加工生产用高温消毒设备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3020326U (zh) 一种热风换热器
CN212518687U (zh) 一种余热可再利用的电机散热装置
CN207501328U (zh) 一种换热机组系统
CN110567286A (zh) 一种基于铅膏熔炼的高温蒸汽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6159208U (zh) 利用空调冷却循环系统对水进行初加热的热水系统
CN219797325U (zh) 一种电蓄能供热装置
CN211400158U (zh) 半导体热回收系统及空调
CN220852113U (zh) 一种新型结构锅炉节能器
CN211146555U (zh) 一种分体式空气预热器
CN220507149U (zh) 中央空调用的高效节能换热设备
CN102538239A (zh) 一种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CN214250698U (zh) 余热发电余热供暖换热器的冷却装置
CN211261430U (zh) 节能的工艺设备冷却水系统
CN215638870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真空热水处理炉
CN103644650A (zh) 新型镁铁复合砖蓄热锅炉
CN219607798U (zh) 一种换散热水器
CN218511560U (zh) 一种发电厂循环水热能再利用装置
CN211782892U (zh) 一种换热器
CN216953705U (zh) 冷库余热回收及空气能加热储水系统
CN215892722U (zh) 一种自适应式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CN215675922U (zh) 一种高效的空气源热泵
CN210741168U (zh) 一种预热式空气热交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