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1708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1708U
CN220891708U CN202322449670.9U CN202322449670U CN220891708U CN 220891708 U CN220891708 U CN 220891708U CN 202322449670 U CN202322449670 U CN 202322449670U CN 220891708 U CN220891708 U CN 220891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lock
display device
supporting
support
upright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496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富
房晓勇
莫文言
王超
盛尊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496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1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1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1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转接架以及底座;底座包括支撑件、立柱、以及支撑块。支撑块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块的第一端绕水平方向的轴线可转动的连接在立柱上,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时;支撑块的第二端位于第一预设高度;支撑块能够向上穿设在插接槽内,且支撑块第二端抵顶在插接槽的上侧壁。在第二位置时;支撑块的第一端处于第二预设高度,第二预设高度低于第一预设高度;立柱的上端或支撑块的第一端抵顶在插接槽的上侧壁,从而通过将支撑块的上端转动至不同高度,将显示主体支撑于不同高度,以能够调节显示装置的高度,以适应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以电视机为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已经成为了日常家庭中必备的电器。现有的电视机的安装方式一般采用壁挂式和底座放置式。壁挂式的电视机通过挂架将显示装置安装在墙壁上。
底座放置式的显示装置一般包括显示主体以及与显示主体连接的底座。底座可用于固定显示主体,以使显示主体能够平稳放置在桌面或地面上。底座高低可调是国内外部分用户的强烈需求,用户在电视机搭配条形音箱(soundbar)时,需要将整个电视机调高,将soundbar放在电视底部与桌面之间,而不使用soundbar时,又要求电视尽量贴近桌面,以保证电视美观。
相关技术中,电视机底座高度一般只有固定的一个高度,高度不可调节,不能满足用户的对高度的调节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能够调节显示装置的高度,以适应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转接架以及底座;显示主体前侧用于显示图像信息;转接架固定在所述显示主体的背面;所述转接架上开设有下端开口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沿竖向延伸;底座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件、从所述支撑件上向上延伸的立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立柱上的支撑块;所述立柱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立柱向上可分离的穿设于插接槽内,且所述插接槽的四周侧壁抵接于所述立柱;所述支撑块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块的第一端绕水平方向的轴线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立柱上,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块转动至第二端高于所述第一端以及立柱的上端;所述支撑块的第二端位于第一预设高度;所述支撑块能够向上穿设在所述插接槽内,且所述支撑块第二端抵顶在所述插接槽的上侧壁;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块转动至第二端低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支撑块的第二端容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支撑块的第一端处于第二预设高度,所述第二预设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所述立柱的上端或所述支撑块的第一端抵顶在所述插接槽的上侧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贯穿所述立柱的相对的两侧壁和所述立柱的上侧壁,以使得所述支撑块能够在所述限位槽内转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块的第二端低于所述立柱的上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内形成有凸出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沿竖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块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止位孔,以在所述支撑块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块上的对应止位孔分别卡合并限位在对应的限位筋上,限制所述支撑块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相对且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能够相向和相背转动,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支撑块的相对面能够相对贴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块上分别嵌装有磁性件,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两个磁性件均能够相互磁吸,以保持两个支撑块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口;所述立柱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设置有卡凸,所述卡凸能够卡合在所述定位口内,限制所述立柱的向下脱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凸沿竖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金属片弯折形成的结构,所述弹性件在竖向方向上多处弯折而形成有贴合部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卡合部;所述贴合部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侧面上,所述卡合部凸出于所述贴合部和所述立柱的侧面,而形成所述卡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架和所述底座分别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且所述转接架和所述底座对应设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转接架固定在显示主体的背面,转接架上开设有下端开口的插接槽。底座包括用于支撑在外界支撑面上的支撑件、从支撑件上向上延伸的立柱、以及设置于立柱上的支撑块。立柱向上可分离的穿设于插接槽内,且插接槽的四周侧壁抵接于立柱,从而限制所述底座沿水平方向的移动。立柱上开设有限位槽,支撑块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块的第一端绕水平方向的轴线可转动的连接在立柱上,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第一位置时;支撑块转动至第二端高于第一端以及立柱的上端;支撑块的第二端位于第一预设高度;支撑块能够向上穿设在插接槽内,且支撑块第二端抵顶在插接槽的上侧壁。在第二位置时;支撑块转动至第二端低于所述第一端和立柱的上端,支撑块的第一端处于第二预设高度,第二预设高度低于第一预设高度;立柱的上端或支撑块的第一端抵顶在插接槽的上侧壁,从而通过将支撑块的上端转动至不同高度,以能够分别通过支撑块或立柱支撑在插接槽的上侧壁,将显示主体支撑于不同高度,以能够调节显示装置的高度,以适应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体验。同时,底座的固定不需要使用螺钉,底座的安装和拆卸方便,节省了安装时间的成本。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后盖未示出。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和转接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接架在背板上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接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转接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支撑件和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块处于第一位置时底座和转接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块处于第一位置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所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块处于第二位置时底座和转接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块处于第二位置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所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显示主体;110、背板;111、安装位;112、安装孔;120、后盖;200、底座;210、支撑件;220、立柱;221、限位槽;222、限位筋;223、导向筋;230、支撑块;231、第一端;232、第二端;233、轴孔;234、止位孔;235、磁性件;240、弹性件;241、卡凸;242、贴合部;300、转接架;310、通孔;320、插接槽;330、前板;340、侧板;350、挡板;360、定位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底座放置式的显示装置一般包括显示主体以及与显示主体连接的底座。底座可用于固定显示主体,以使显示主体能够平稳放置在桌面或地面上。底座高低可调是国内外部分用户的强烈需求,用户在电视机搭配条形音箱(soundbar)时,需要将整个电视机调高,将soundbar放在电视底部与桌面之间,而不使用soundbar时,又要求电视尽量贴近桌面,以保证电视美观。相关技术中,电视机底座高度一般只有固定的一个高度,高度不可调节,不能满足用户的对高度的调节需求。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便于描述了和理解,以显示装置挂装在墙壁上的状态为参考,竖向方向为上下方向,面向用户的方向为前,背向用户的方向为后,显示装置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后盖未示出。
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图像信息的显示主体100、以及用于支撑显示主体100的底座200。底座200的底端低于显示主体100的底端,用于将显示主体100支撑于支撑面,如地面或桌面上。底座200能够沿竖向方向相对于显示主体100固定于不同高度位置,以调节显示主体100的高度,从而适应用户的不同高度需求。
显示主体100包括背板110、设置在背板110前侧显示面板、设置在背板110内的光源以及光学膜片组。光源、光学膜片组以及显示面板从后向前的方向依次设置。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学膜片组后投射到显示面板上,经过显示面板的作用,而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信息。
背板110为显示装置的主要支撑件,背板110竖向方向设置;背板110的周侧边缘形成有向前凸伸的边框;边框环周设置,并环绕背板110的边缘延伸。边框向前超出背板110的前侧面,边框和背板110围合形成前侧开口的安装腔,以用于安装背光源、以及光学膜片组。显示面板固定在边框的前端。
边框可以为固定背板110周侧边缘的中框。中框包覆背板110的边缘,中框围绕背板110的四周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框和背板110一体形成,背板110的边缘向前延伸形成边框,边框环周设置。
光源用于发射光线,光源和光学膜片组平行设置,光源位于光学膜片组后方的入光侧,以用于朝向光学膜片组发光,光学膜片组位于背光源的前方,以在光线穿过光学膜片组后,在光学膜片组前方的出光侧得到均匀的白色光。
背光源为LED灯板,LED灯板贴合在安装腔的底面上,LED灯板向前朝向光学膜片组发出白色的光线。在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源和光学膜片组在上下方向之间具有间隔,而形成混光距离。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源和光学膜片组在上下方向上贴合。
光学膜片组设置于背光源的前方,并与背光源之间具有间隔,用于提高光源的均匀性以及增强光源的亮度。光学膜片组包括依次设置的扩散板以及多个膜片。多个膜片包括增光片以及多个棱镜片,或者多个膜片包括多个棱镜片。
显示面板位于光学膜片组的前方,光学膜片组中的光线向前传递至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中的液晶分子受到电场刺激而发生偏转,降低光学膜片组发射至液晶面板中光线的通过率,进而将光线投射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中形成图像。
背板110的背面还设置有后盖120,后盖120设置于背板110的后侧,后盖120的前侧和背板110的后侧之间形成有腔室。腔室内设置有主板、电源板及其它驱动部件。主板、电源板及其它驱动部件位于后盖120的围合范围内,以通过后盖120保护后盖120内的部件。
其中,主板主要用于对显示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运算,并对应输出相关操作指令。主板具有大量的电子部件,主要对主板输出的操作指令传递至相应的操作端。
电源板单独设置或集成在主板上,并固定在背板110的背面,主要用于向主板提供驱动电压或稳定的工作电压,并保持主板上电路工作时输出电流稳定。
其它驱动部件包括扬声器及插排等。扬声器设置于背板110背面,主要用于与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界面,配合发出对应的声音。插排上设置有多个不同类型的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以接收外部设备的信号或向外部设备输出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排集成在主板上。其它驱动部件可以为遥控模块或语音模块等结构。
显示主体100的结构参照相关技术中显示主体100的结构,在此不在赘述。
显示主体100的背面上设置有转接架300,底座200连接在转接架300上,使得底座200通过转接座连接在显示主体100上。本实施例中,转接座固定在背板110的背面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转接座固定在后盖120的背面上。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显示主体100上的背板110的背面设置有安装位111,转接座固定在安装位111处。安装位111处设置有安装孔112,以用于安装转接架300。转接架300通过螺栓、铆钉或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背板110的背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位111和转接架300之间设置相应的卡勾结构,以通过卡勾结构使得转接架300固定在背板110的背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和转接架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图4中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参阅图2至图4,转接架300固定在显示主体100的背面,底座200可分离的连接在转接架300上。底座200能够相对于转接座,限位于转接座上不同高度位置,以在底座200支撑于支撑面上时,将显示主体100支撑于不同高度,调节显示主体100的底端和支撑面之间的间距,以使得显示主体100的底端和支撑面之间具有用于放置soundbar的空间。
底座200可分离的设置在转接架300上,底座200从转接架300上分离后,通过调整底座200上端的高度,底座200上端支撑于转接架300上,从而通过底座200不同高度位置对转接架300的支撑,而将显示主体100支撑于不同高度。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接架在背板上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接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转接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2至图8,转接架300上开设有通孔310,通孔310和背板110上的安装孔112相对应,以能够通过紧固件穿过痛通孔310和安装孔112,从而使得转接架300固定在背板110的背面上。
转接架300间隔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以用于安装对应数量的底座200。本实施例中,转接架300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架300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四个等不同数量。
本实施例中,转接架300由金属板折弯、冲压,并焊接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接架300通过塑料等材质制成。
转接架300上开设有下端开口的插接槽320;插接槽320沿竖向延伸。插接槽320的上端封闭。
本实施例中,转接架300包括前板330、以及从前板330的背面向后凸设的两个侧板340。两个侧板340的后端相向弯折并延伸,而在两个侧板340以及前板330之间形成下端开口的插接槽320。
前板330和两个侧边均沿竖向延伸,而形成沿竖向延伸的插接槽320。前板330的背面于插接槽320的上端设置有挡板350,以用于遮挡上插接槽320的上端。挡板350的下表面构成插接槽320的上侧壁。本实施例中,侧板的上端向下弯折并延伸形成该挡板350。
插接槽32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口360,以用于限定底座200。定位口360沿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本实施例中,定位口360开设于侧板340上,每个转接架300的插接槽320的两个相对的壁上均设置有定位口360。定位口360设置于插接槽320的左右侧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口360设置于插接槽320的一个侧壁上。
再次参阅图2至图8,底座200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件210、从支撑件210上向上延伸的立柱220、以及设置于立柱220上的支撑块230。支撑块230可转动的连接在立柱220上,以使得支撑块23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时,支撑块230的一端高于立柱220的顶端,支撑块230的上端出处于第一预设高度。在第二位置时,支撑块230的上端处于第二预设高度,第二预设高度低于第一预设高度,且立柱220的上端低于第一预设高度。
支撑块230在第一位置时,支撑块230的上端抵顶插接槽320的上侧壁,从而将显示主体100支撑于第一高度位置。支撑块23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支撑块230的上端或立柱220的上端支撑于插接槽320的上侧壁,而使得显示主体100支撑于第二高度位置。由于,第二预设高度低于第一预设高度,且立柱220的上端低于第一预设高度,从而使得显示主体100的第一高度位置高于第二高度位置。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10为沿直线延伸的杆状结构,以用于支撑在支撑面上,支撑件210的下表面设置有缓冲垫。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210为板状等其他能够平稳的支撑于支撑面上的其它结构。
图9是本实用新型支撑件和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2至图10,立柱220上开设有限位槽221,立柱220向上可分离的穿设于插接槽320内,且插接槽320的四周侧壁抵接于立柱220。底座200限位在转接架300上时,插接槽320的四周侧壁抵接于立柱220,以限定底座200相对于转接架300水平方向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立柱220的至少一个侧壁上形成有凸出的导向筋223。立柱220穿设在插接槽320内时,导向筋223抵接于插接槽320的侧壁,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小立柱220在插接槽320内移动时的摩擦阻力。
支撑块230设置于限位槽221内,并能够在限位槽221内转动,支撑块230在限位槽221内绕水平方向的轴线转动,以使得支撑框能够在竖向方向上转动。
限位槽221贯穿立柱220的相对的两侧壁和立柱220的上侧壁,以使得支撑块230能够在所述限位槽221内转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221开设于立柱220的左右侧壁上,并沿左右方向贯穿立柱220的两侧壁,限位槽221向前贯穿立柱220的上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221开设于立柱220的前后侧壁上,限位槽221沿前后方向贯穿立柱220的前后侧壁,限位槽221向上贯穿立柱220的上表面。
限位槽221内形成有凸出的限位筋222,限位筋222沿竖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在以支撑块230转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分别限制支撑块230的转动,以保持支撑块230的位置。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块处于第一位置时底座和转接架的连接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块处于第一位置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2中所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块处于第二位置时底座和转接架的连接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块处于第二位置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中所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2至图18,支撑块23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31和第二端232;支撑块230的第一端231绕水平方向的轴线可转动的连接在立柱220上,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支撑块230的第一段设置有轴孔233,支撑块230通过轴孔233铰接在立柱220上,且支撑块230位于立柱220的限位槽221内。立柱220上设置有固定轴(图中未标出),固定轴穿设在轴孔233内。本实施例中,固定轴为穿设并固定在立柱220上的紧固件。
支撑块230转动到第一位置时,支撑块230转动至第二端232高于第一端231以及立柱220的上端;支撑块230的第二端232位于第一预设高度;支撑块230能够向上穿设在插接槽320内,且支撑块230第二端232抵顶在插接槽320的上侧壁,从而将显示主体100支撑在第一高度位置。
在支撑块230转动到第二高度位置时,支撑块230转动至第二端232低于第一端231和立柱220的上端,支撑块230的第二端232容置于限位槽221内;支撑块230的第一端231处于第二预设高度,第二预设高度低于第一预设高度;立柱220的上端或支撑块230的第一端231抵顶在插接槽320的上侧壁,而将显示主体100支撑于第二高度位置。本实施例中,支撑块230转动到第二位置时,支撑块230的第一端231低于立柱220的上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块230转动到第二高度位置时,支撑块230的第一端231位于立柱220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支撑块230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止位孔234,以在支撑块230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支撑块230上的对应止位孔234分别卡合并限位在对应的立柱220上的限位筋222上,限制支撑块230的位置,以保持支撑块230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块230设置有一个,当个支撑块230在立柱220上转动。单个支撑块230用于支撑转接架300。
本实施例中,支撑块230相对且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块230能够相向和相背转动,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两个支撑块230的相对面能够相对贴合,以保持两个支撑块230的相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支撑块230上分别嵌装有磁性件235,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两个磁性件235均能够相互磁吸,以保持两个支撑块230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支撑块230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以用于限制两个支撑块230的位置,通过限位结构代替磁性件235。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4至图19,立柱220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件240,弹性件240上设置有卡凸241,卡凸241能够卡合在转接架300的定位口360内,限制立柱220的向下脱出,以在立柱220向上插设在插接槽320内后,限制底座200的向下脱出。
本实施例中,卡凸241沿竖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转接架300上的卡凸241沿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从而在支撑块230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均有卡凸241卡合在部分定位口360内。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240为金属片弯折形成的结构,弹性件240在竖向方向上多处弯折而形成有贴合部242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卡合部;贴合部242固定在立柱220的侧面上,卡合部凸出于贴合部242和立柱220的侧面,而形成卡凸241。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40设置于立柱22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立柱220的一个侧壁上设置弹性件240。
本实用新型中,转接架300固定在显示主体100的背面,转接架300上开设有下端开口的插接槽320。底座200包括用于支撑在外界支撑面上的支撑件210、从支撑件210上向上延伸的立柱220、以及设置于立柱220上的支撑块230。立柱220向上可分离的穿设于插接槽320内,且插接槽320的四周侧壁抵接于立柱220,从而限制所述底座200沿水平方向的移动。立柱220上开设有限位槽221,支撑块23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31和第二端232;支撑块230的第一端231绕水平方向的轴线可转动的连接在立柱220上,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第一位置时;支撑块230转动至第二端232高于第一端231以及立柱220的上端;支撑块230的第二端232位于第一预设高度;支撑块230能够向上穿设在插接槽320内,且支撑块230第二端232抵顶在插接槽320的上侧壁。在第二位置时;支撑块230转动至第二端232低于所述第一端231和立柱220的上端,支撑块230的第一端231处于第二预设高度,第二预设高度低于第一预设高度;立柱220的上端或支撑块230的第一端231抵顶在插接槽320的上侧壁,从而通过将支撑块230的上端转动至不同高度,以能够分别通过支撑块230或立柱220支撑在插接槽320的上侧壁,将显示主体100支撑于不同高度,以能够调节显示装置的高度,以适应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体验。同时,底座200的固定不需要使用螺钉,底座200的安装和拆卸方便,节省了安装时间的成本。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申请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主体,其前侧用于显示图像信息;
转接架,其固定在所述显示主体的背面;所述转接架上开设有下端开口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沿竖向延伸;
底座,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件、从所述支撑件上向上延伸的立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立柱上的支撑块;所述立柱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立柱向上可分离的穿设于插接槽内,且所述插接槽的四周侧壁抵接于所述立柱;
其中,所述支撑块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块的第一端绕水平方向的轴线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立柱上,以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块转动至第二端高于所述第一端以及立柱的上端;所述支撑块的第二端位于第一预设高度;所述支撑块能够向上穿设在所述插接槽内,且所述支撑块第二端抵顶在所述插接槽的上侧壁;
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块转动至第二端低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支撑块的第二端容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支撑块的第一端处于第二预设高度,所述第二预设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预设高度;所述立柱的上端或所述支撑块的第一端抵顶在所述插接槽的上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贯穿所述立柱的相对的两侧壁和所述立柱的上侧壁,以使得所述支撑块能够在所述限位槽内转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块的第二端低于所述立柱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内形成有凸出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沿竖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块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止位孔,以在所述支撑块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块上的对应止位孔分别卡合并限位在对应的限位筋上,限制所述支撑块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相对且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能够相向和相背转动,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两个所述支撑块的相对面能够相对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块上分别嵌装有磁性件,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两个磁性件均能够相互磁吸,以保持两个支撑块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口;所述立柱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设置有卡凸,所述卡凸能够卡合在所述定位口内,限制所述立柱的向下脱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沿竖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金属片弯折形成的结构,所述弹性件在竖向方向上多处弯折而形成有贴合部以及多个间隔设置的卡合部;所述贴合部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侧面上,所述卡合部凸出于所述贴合部和所述立柱的侧面,而形成所述卡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立柱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架和所述底座分别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且所述转接架和所述底座对应设置。
CN202322449670.9U 2023-09-08 2023-09-08 显示装置 Active CN220891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9670.9U CN220891708U (zh) 2023-09-08 2023-09-08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49670.9U CN220891708U (zh) 2023-09-08 2023-09-08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1708U true CN220891708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80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49670.9U Active CN220891708U (zh) 2023-09-08 2023-09-08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1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30150B1 (en) System for exchanging lamp of LCD
EP2597866A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8218305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EP2670150B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220891708U (zh) 显示装置
US20110038129A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CN211574682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21504410U (zh) 显示装置
CN221463484U (zh) 显示装置
CN110493547A (zh) 显示设备
CN221171535U (zh) 显示装置
CN107454355B (zh) 一种液晶电视机后装饰盖板的滑动结构
CN220234759U (zh) 显示装置
CN220038094U (zh) 显示装置
CN220556539U (zh) 显示装置
CN219473283U (zh) 显示装置
CN220556130U (zh) 显示装置
CN221669927U (zh) 显示装置
CN210725078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直流液晶电视
CN220152320U (zh) 显示装置
CN221504632U (zh) 显示设备
CN215831560U (zh) 显示装置
CN221406725U (zh) 显示装置
CN219958478U (zh) 显示装置
CN221629213U (zh) 显示设备及挂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