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90082U - 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90082U
CN220890082U CN202322082486.5U CN202322082486U CN220890082U CN 220890082 U CN220890082 U CN 220890082U CN 202322082486 U CN202322082486 U CN 202322082486U CN 220890082 U CN220890082 U CN 220890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shaft
end cover
sleeve
shaft
lower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824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伟
张�成
石磊
王允峰
宋娟
宋洪训
赵斌
李健
张良
刘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angd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angd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angd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angde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824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90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90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90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包含有具有箱壳(3)和从动轴(6)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设置在箱壳(3)的外端端面部和从动轴(6)的周边侧面部之间的配油套(94)、设置在配油套(94)与从动轴(6)之间的第二下横端盖(96),通过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实现了在地下巷道内进行钻孔作业,通过配油套(94),实现了对从动轴(6)进行端头浸入润滑处理,通过第二下横端盖(96),实现了在从动轴(6)和配油套(94)之间进行密封,实现了对配油套(94)进行外挂置式安装,解决了对都是把配油套安装在箱壳内部、需要对箱壳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拆卸从而才能对配油套取出后进行保养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对配油套进行保养的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
背景技术
坑道钻机专门用在地下巷道(坑道)内进行钻进的钻机,具有解体性好、部件轻的特点,钻孔方向能在0-360度范围内方便地调整,因此坑道钻机是一种重要的煤矿装置,在现有的坑道钻机中,还都是把配油套安装在箱壳内部,当对配油套进行保养时,需要对箱壳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拆卸,从而才能对配油套取出后进行保养,从而影响了对配油套进行保养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行外挂置式安装的技术特征,对都是把配油套安装在箱壳内部、需要对箱壳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拆卸从而才能对配油套取出后进行保养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因此提高了对配油套进行保养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箱壳和从动轴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设置在箱壳的外端端面部和从动轴的周边侧面部之间的配油套、设置在配油套与从动轴之间的第二下横端盖。
由于设计了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配油套和第二下横端盖,通过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实现了在地下巷道内进行钻孔作业,通过配油套,实现了对从动轴进行端头浸入润滑处理,通过第二下横端盖,实现了在从动轴和配油套之间进行密封,实现了对配油套进行外挂置式安装,解决了对都是把配油套安装在箱壳内部、需要对箱壳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拆卸从而才能对配油套取出后进行保养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对配油套进行保养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进行外挂置式安装的方式把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配油套和第二下横端盖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进行端头浸入润滑处理的方式把配油套和第二下横端盖与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液压马达、减速器、竖向端盖、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上横端盖、第一下横端盖、卡盘和端头部件。
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凸显了进行外挂置式安装的技术特征,引入了在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应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箱壳上分别设置有竖向端盖、主动轴、从动轴和上横端盖,在主动轴和液压马达之间设置有减速器,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并且在从动轴上分别设置有卡盘和端头部件,在从动轴与箱壳之间设置有第一下横端盖并且在箱壳与从动轴之间设置有配油套,在配油套与从动轴之间设置有第二下横端盖。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液压马达、减速器、箱壳、竖向端盖、主动轴、从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上横端盖、第一下横端盖、卡盘、端头部件、配油套和第二下横端盖,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配油套设置为包含有套部和直筒接头部并且直筒接头部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套部的外端端面部联接,在套部的内端端面部设置有环形凸缘体并且在套部中设置有安装孔体,套部分别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和第二下横端盖联接并且环形凸缘体设置为与箱壳贯穿式联接,安装孔体的收缩部设置为与从动轴套装式联接并且安装孔体的扩展部设置为与第二下横端盖套装式联接,套部设置为凸字形块状体并且套部的扩展盘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联接,套部的收缩盘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第二下横端盖联接并且直筒接头部设置为液压快速接头,环形凸缘体设置为圆形环桩体并且安装孔体设置为凸字形孔状体。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在箱壳的外端面进行贴附连接,实现了对从动轴进行周边侧面润滑。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二下横端盖设置为T字形管桩体并且第二下横端盖设置为与从动轴套装式联接,第二下横端盖的内端管部设置为与配油套贯穿式联接并且第二下横端盖的外端圈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配油套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配油套在从动轴进行同轴线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液压马达设置为叶片式液压马达并且减速器设置为行星减速器,液压马达的端轴设置为与减速器的输入端头联接并且减速器的输出端头设置为与主动轴联接,液压马达的壳体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减速器的壳体的外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减速器的壳体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高压液体作为动力驱动设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箱壳设置为包含有箱部和筒部并且在箱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窗口体,在箱部的竖部分别设置有上转动孔体和下转动孔体并且下转动孔体设置为与筒部容纳式联接,箱部的竖部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减速器联接并且箱部的竖部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上横端盖联接,上横端盖设置为与上转动孔体相对应分布并且上转动孔体设置为与主动轴联接,筒部设置为与从动轴联接并且筒部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第一下横端盖联接,筒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配油套联接并且窗口体设置为与竖向端盖联接,箱部设置为矩形盒状体并且筒部设置为工字形管状体,上转动孔体和下转动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窗口体设置为矩形口状体。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双轴式进行支撑固定,提高了与全液压履带机动底盘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竖向端盖设置为矩形板状体并且竖向端盖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方便了对箱部中的部件进行保养更换。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上横端盖设置为板状体并且上横端盖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进行端头部密封处理。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主动轴设置为中字形杆桩体并且主动轴的端头设置为与箱壳转动式联接,主动轴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减速器联接并且主动轴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上横端盖相对应分布,主动轴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主动齿轮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从动轴设置为具有横向油道的筒状体并且从动轴设置为与箱壳贯穿式联接,从动轴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下横端盖贯穿式联接并且从动轴的其中一个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卡盘联接,从动轴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配油套和第二下横端盖贯穿式联接并且从动轴的其中另一个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端头部件联接,从动轴的横向油道其中一端口部设置为与卡盘相对应分布并且从动轴的横向油道其中另一端口部设置为与配油套相对应分布,从动轴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从动齿轮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设置为柱式齿轮并且主动齿轮设置为与从动齿轮啮合式联接,主动齿轮设置为与主动轴套装式联接并且从动齿轮设置为与从动轴套装式联接。
以上三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单组齿轮传动设置,满足连传动扭矩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一下横端盖设置为具有中间孔体的板状体并且第一下横端盖的中间孔体设置为与从动轴联接,第一下横端盖的边缘体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联接。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进行端头部套装密封处理。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卡盘设置为钻杆卡盘并且卡盘的内端头设置为与从动轴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端头部件设置为具有导向套和轴帽的集成体并且端头部件的轴帽设置为与从动轴套装式联接,端头部件的导向套的内端头设置为与从动轴贯串式联接并且端头部件的导向套的外端头设置为与端头部件的轴帽贯串式联接,端头部件的轴帽和端头部件的导向套分别设置为筒状体。
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钻杆的夹持连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液压马达、减速器、箱壳、竖向端盖、主动轴、从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上横端盖、第一下横端盖、卡盘和端头部件与配油套和第二下横端盖设置为按照夹持固定的方式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减速器的中心线、主动轴的中心线、主动齿轮的中心线和上横端盖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从动轴的中心线、从动齿轮的中心线、第一下横端盖的中心线、卡盘的中心线、端头部件的中心线、配油套的中心线和第二下横端盖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套部和环形凸缘体分别设置为与筒部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主动轴与箱部之间、从动轴与筒部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并且在第一下横端盖与从动轴之间设置有油封,在配油套和第二下横端盖与从动轴之间设置有格来圈。
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提高了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的整体性能,提高了在坑道钻孔作业的适用性能。
在本技术方案中,配油套和第二下横端盖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液压马达、减速器、箱壳、竖向端盖、主动轴、从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上横端盖、第一下横端盖、卡盘和端头部件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
在本技术方案中,进行外挂置式安装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配油套和第二下横端盖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液压马达-1、减速器-2、箱壳-3、竖向端盖-4、主动轴-5、从动轴-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上横端盖-9、第一下横端盖-91、卡盘-92、端头部件-93、配油套-94、第二下横端盖-96、箱部-31、筒部-32、上转动孔体-33、下转动孔体-34、窗口体-35、套部-941、直筒接头部-944、环形凸缘体-942、安装孔体-943。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液压马达1、减速器2、箱壳3、竖向端盖4、主动轴5、从动轴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上横端盖9、第一下横端盖91、卡盘92、端头部件93、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并且在箱壳3上分别设置有竖向端盖4、主动轴5、从动轴6和上横端盖9,在主动轴5和液压马达1之间设置有减速器2,在主动轴5和从动轴6之间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8并且在从动轴6上分别设置有卡盘92和端头部件93,在从动轴6与箱壳3之间设置有第一下横端盖91并且在箱壳3与从动轴6之间设置有配油套94,在配油套94与从动轴6之间设置有第二下横端盖96。
在本实施例中,液压马达1设置为叶片式液压马达并且减速器2设置为行星减速器,液压马达1的端轴设置为与减速器2的输入端头联接并且减速器2的输出端头设置为与主动轴5联接,液压马达1的壳体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减速器2的壳体的外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减速器2的壳体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3联接。
通过液压马达1和减速器2,形成了对箱壳3和主动轴5的支撑连接点,由减速器2,实现了与主动轴5的连接,实现了与箱壳3的连接,由液压马达1,实现了对减速器2输入转动扭矩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带动主动轴5在箱壳3上进行转动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箱壳3设置为包含有箱部31和筒部32并且在箱部3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窗口体35,在箱部31的竖部分别设置有上转动孔体33和下转动孔体34并且下转动孔体34设置为与筒部32容纳式联接,箱部31的竖部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减速器2联接并且箱部31的竖部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上横端盖9联接,上横端盖9设置为与上转动孔体33相对应分布并且上转动孔体33设置为与主动轴5联接,筒部32设置为与从动轴6联接并且筒部32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第一下横端盖91联接,筒部32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配油套94联接并且窗口体35设置为与竖向端盖4联接,箱部31设置为矩形盒状体并且筒部32设置为工字形管状体,上转动孔体33和下转动孔体34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窗口体35设置为矩形口状体。
通过箱壳3,形成了对减速器2、竖向端盖4、主动轴5、从动轴6、上横端盖9、第一下横端盖91和配油套94的支撑连接点,由箱部31,实现了与减速器2的连接,由箱部31和上转动孔体33,实现了与上横端盖9的连接,由窗口体35,实现了与竖向端盖4的连接,由上转动孔体33,实现了与主动轴5的连接,由筒部32,实现了与从动轴6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下横端盖91的连接,实现了与配油套94的连接,由下转动孔体34,实现了对筒部32的支撑固定,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竖向端盖4、主动轴5、从动轴6和上横端盖9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竖向端盖4设置为矩形板状体并且竖向端盖4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3联接。
通过竖向端盖4,形成了对箱壳3的支撑连接点,由竖向端盖4,实现了与箱壳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箱壳3进行密封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上横端盖9设置为板状体并且上横端盖9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3联接。
通过上横端盖9,形成了对箱壳3的支撑连接点,由上横端盖9,实现了与箱壳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箱壳3进行密封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轴5设置为中字形杆桩体并且主动轴5的端头设置为与箱壳3转动式联接,主动轴5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减速器2联接并且主动轴5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上横端盖9相对应分布,主动轴5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主动齿轮7联接。
通过主动轴5,形成了对减速器2、箱壳3、主动齿轮7和上横端盖9的支撑连接点,由主动轴5,实现了与减速器2的连接,实现了与箱壳3的连接,实现了与主动齿轮7的连接,实现了与上横端盖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驱动从动轴6在箱壳3上进行转动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从动轴6设置为具有横向油道的筒状体并且从动轴6设置为与箱壳3贯穿式联接,从动轴6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下横端盖91贯穿式联接并且从动轴6的其中一个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卡盘92联接,从动轴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贯穿式联接并且从动轴6的其中另一个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端头部件93联接,从动轴6的横向油道其中一端口部设置为与卡盘92相对应分布并且从动轴6的横向油道其中另一端口部设置为与配油套94相对应分布,从动轴6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从动齿轮8联接。
通过从动轴6,形成了对箱壳3、从动齿轮8、第一下横端盖91、卡盘92、端头部件93、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的支撑连接点,由从动轴6,实现了与箱壳3的连接,实现了与从动齿轮8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下横端盖91的连接,实现了与卡盘92的连接,实现了与端头部件93的连接,实现了与配油套94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下横端盖9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卡盘92和端头部件93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8分别设置为柱式齿轮并且主动齿轮7设置为与从动齿轮8啮合式联接,主动齿轮7设置为与主动轴5套装式联接并且从动齿轮8设置为与从动轴6套装式联接。
通过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8,形成了主动轴5和从动齿轮8的支撑连接点,由主动齿轮7,实现了与主动轴5的连接,由从动齿轮8,实现了与从动齿轮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驱动从动轴6在箱壳3上进行转动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下横端盖91设置为具有中间孔体的板状体并且第一下横端盖91的中间孔体设置为与从动轴6联接,第一下横端盖91的边缘体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3联接。
通过第一下横端盖91,形成了箱壳3和从动轴6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下横端盖91,实现了与箱壳3的连接,实现了与从动轴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从动轴6与箱壳3之间进行密封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卡盘92设置为钻杆卡盘并且卡盘92的内端头设置为与从动轴6联接。
通过卡盘92,形成了从动轴6的支撑连接点,由卡盘92,实现了与从动轴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把钻杆安装在从动轴6上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端头部件93设置为具有导向套和轴帽的集成体并且端头部件93的轴帽设置为与从动轴6套装式联接,端头部件93的导向套的内端头设置为与从动轴6贯串式联接并且端头部件93的导向套的外端头设置为与端头部件93的轴帽贯串式联接,端头部件93的轴帽和端头部件93的导向套分别设置为筒状体。
通过端头部件93,形成了从动轴6的支撑连接点,由端头部件93,实现了与从动轴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钻杆进行导向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配油套94设置为包含有套部941和直筒接头部944并且直筒接头部944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套部941的外端端面部联接,在套部941的内端端面部设置有环形凸缘体942并且在套部941中设置有安装孔体943,套部941分别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3和第二下横端盖96联接并且环形凸缘体942设置为与箱壳3贯穿式联接,安装孔体943的收缩部设置为与从动轴6套装式联接并且安装孔体943的扩展部设置为与第二下横端盖96套装式联接,套部941设置为凸字形块状体并且套部941的扩展盘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3联接,套部941的收缩盘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第二下横端盖96联接并且直筒接头部944设置为液压快速接头,环形凸缘体942设置为圆形环桩体并且安装孔体943设置为凸字形孔状体。
通过配油套94,形成了箱壳3、从动轴6和第二下横端盖96的支撑连接点,由套部941和套部941,实现了与箱壳3的连接,由套部941和安装孔体943,实现了与从动轴6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下横端盖96的连接,由直筒接头部944,实现了对套部941中注入润滑液,实现了与从动轴6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从动轴6加注润滑液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下横端盖96设置为T字形管桩体并且第二下横端盖96设置为与从动轴6套装式联接,第二下横端盖96的内端管部设置为与配油套94贯穿式联接并且第二下横端盖96的外端圈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配油套94联接。
通过第二下横端盖96,形成了从动轴6和配油套94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下横端盖96,实现了与从动轴6的连接,实现了与配油套94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配油套94与从动轴6之间进行密封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液压马达1、减速器2、箱壳3、竖向端盖4、主动轴5、从动轴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上横端盖9、第一下横端盖91、卡盘92和端头部件93与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设置为按照夹持固定的方式分布并且减速器2的中心线、主动轴5的中心线、主动齿轮7的中心线和上横端盖9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从动轴6的中心线、从动齿轮8的中心线、第一下横端盖91的中心线、卡盘92的中心线、端头部件93的中心线、配油套94的中心线和第二下横端盖96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套部941和环形凸缘体942分别设置为与筒部32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主动轴5与箱部31之间、从动轴6与筒部32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并且在第一下横端盖91与从动轴6之间设置有油封,在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与从动轴6之间设置有格来圈。
其技术目的在于:提高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的性能。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把箱部31通过安装座与全液压履带机动底盘连接,把液压马达1的液压端口部设置为与全液压履带机动底盘的液压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连接,在地下巷道(坑道)内进行钻孔作业时,把钻杆放到从动轴6中,由卡盘92对钻杆进行夹装,使液压马达1处于工作状态,由液压马达1带动减速器2处于工作状态,减速器2驱动主动轴5在箱部31上进行转动,主动轴5带动主动齿轮7进行转动,通过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之间的啮合传动,驱动从动轴6在筒部32中进行转动,使钻杆处于钻孔作业,当完成对钻孔作业后,使液压马达1处于非工作状态,
当把位于竖向端盖4与箱部31之间的螺栓进行转动,把位于竖向端盖4与箱部31之间的螺栓取出后,把竖向端盖4从箱部31上移开,使窗口体35处于开放状态,从而对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8进行保养,当完成对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8进行保养后,把竖向端盖4放到箱部31上,使窗口体35处于密封状态,当把位于竖向端盖4与箱部31之间的螺栓进行反方向转动,把位于竖向端盖4与箱部31之间的螺栓安装在竖向端盖4与箱部31之间,
当把位于套部941与箱部31之间的螺栓进行转动,把位于套部941与箱部31之间的螺栓取出后,把配油套94从箱部31和从动轴6上移开,把配油套94从动轴6取出,把位于第二下横端盖96与套部941之间的螺栓进行转动,把位于第二下横端盖96与套部941之间的螺栓取出后,把第二下横端盖96从套部941上移开,对配油套94进行保养更换,把保养更换的套部941安装在箱部31和从动轴6之间,把位于套部941与箱部31之间的螺栓进行反方向转动,把位于套部941与箱部31之间的螺栓进行再安装,把第二下横端盖96放到套部941和从动轴6之间,把位于第二下横端盖96与套部941之间的螺栓进行方向转动,把位于第二下横端盖96与套部941之间的螺栓进行再安装。
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验证时,发明人摒弃了对都是把配油套安装在箱壳内部、需要对箱壳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拆卸从而才能对配油套取出后进行保养的现有技术特征,首先提出了进行外挂置式安装的技术特征,得到了第一个意想不到技术效果:提高了从动齿轮8的转动性能,提高了钻杆的作业效果,得到了第二个意想不到技术效果:适合在坑道的钻孔作业现场对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进行保养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进行外挂置式安装的方式把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进行端头浸入润滑处理的方式把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与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液压马达1、减速器2、竖向端盖4、主动轴5、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上横端盖9、第一下横端盖91、卡盘92和端头部件93。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通过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实现了在地下巷道内进行钻孔作业,通过配油套94,实现了对从动轴6进行端头浸入润滑处理,通过第二下横端盖96,实现了在从动轴6和配油套94之间进行密封,实现了对配油套94进行外挂置式安装,解决了对都是把配油套安装在箱壳内部、需要对箱壳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拆卸从而才能对配油套取出后进行保养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对配油套进行保养的效率。
2、由于设计了液压马达1、减速器2、竖向端盖4、主动轴5、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上横端盖9、第一下横端盖91、卡盘92和端头部件93,实现了单组齿轮组传动,优化了使用空间。
3、由于设计了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实现了对从动轴6进行向内渗透润滑处理。
4、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进行外挂置式安装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具有箱壳3和从动轴6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设置在箱壳3的外端端面部和从动轴6的周边侧面部之间的配油套94、设置在配油套94与从动轴6之间的第二下横端盖96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箱壳(3)和从动轴(6)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设置在箱壳(3)的外端端面部和从动轴(6)的周边侧面部之间的配油套(94)、设置在配油套(94)与从动轴(6)之间的第二下横端盖(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其特征是: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液压马达(1)、减速器(2)、竖向端盖(4)、主动轴(5)、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上横端盖(9)、第一下横端盖(91)、卡盘(92)和端头部件(9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其特征是:在箱壳(3)上分别设置有竖向端盖(4)、主动轴(5)、从动轴(6)和上横端盖(9),在主动轴(5)和液压马达(1)之间设置有减速器(2),在主动轴(5)和从动轴(6)之间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8)并且在从动轴(6)上分别设置有卡盘(92)和端头部件(93),在从动轴(6)与箱壳(3)之间设置有第一下横端盖(91)并且在箱壳(3)与从动轴(6)之间设置有配油套(94),在配油套(94)与从动轴(6)之间设置有第二下横端盖(9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其特征是:配油套(94)设置为包含有套部(941)和直筒接头部(944)并且直筒接头部(944)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套部(941)的外端端面部联接,在套部(941)的内端端面部设置有环形凸缘体(942)并且在套部(941)中设置有安装孔体(943),套部(941)分别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3)和第二下横端盖(96)联接并且环形凸缘体(942)设置为与箱壳(3)贯穿式联接,安装孔体(943)的收缩部设置为与从动轴(6)套装式联接并且安装孔体(943)的扩展部设置为与第二下横端盖(96)套装式联接,套部(941)设置为凸字形块状体并且套部(941)的扩展盘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3)联接,套部(941)的收缩盘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第二下横端盖(96)联接并且直筒接头部(944)设置为液压快速接头,环形凸缘体(942)设置为圆形环桩体并且安装孔体(943)设置为凸字形孔状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其特征是:第二下横端盖(96)设置为T字形管桩体并且第二下横端盖(96)设置为与从动轴(6)套装式联接,第二下横端盖(96)的内端管部设置为与配油套(94)贯穿式联接并且第二下横端盖(96)的外端圈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配油套(94)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其特征是:液压马达(1)设置为叶片式液压马达并且减速器(2)设置为行星减速器,液压马达(1)的端轴设置为与减速器(2)的输入端头联接并且减速器(2)的输出端头设置为与主动轴(5)联接,液压马达(1)的壳体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减速器(2)的壳体的外端端面部联接并且减速器(2)的壳体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3)联接,
或,箱壳(3)设置为包含有箱部(31)和筒部(32)并且在箱部(3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窗口体(35),在箱部(31)的竖部分别设置有上转动孔体(33)和下转动孔体(34)并且下转动孔体(34)设置为与筒部(32)容纳式联接,箱部(31)的竖部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减速器(2)联接并且箱部(31)的竖部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上横端盖(9)联接,上横端盖(9)设置为与上转动孔体(33)相对应分布并且上转动孔体(33)设置为与主动轴(5)联接,筒部(32)设置为与从动轴(6)联接并且筒部(32)的其中一个端口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第一下横端盖(91)联接,筒部(32)的其中另一个端口部设置为通过螺栓与配油套(94)联接并且窗口体(35)设置为与竖向端盖(4)联接,箱部(31)设置为矩形盒状体并且筒部(32)设置为工字形管状体,上转动孔体(33)和下转动孔体(34)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窗口体(35)设置为矩形口状体,
或,竖向端盖(4)设置为矩形板状体并且竖向端盖(4)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3)联接,
或,上横端盖(9)设置为板状体并且上横端盖(9)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3)联接,
或,主动轴(5)设置为中字形杆桩体并且主动轴(5)的端头设置为与箱壳(3)转动式联接,主动轴(5)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减速器(2)联接并且主动轴(5)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上横端盖(9)相对应分布,主动轴(5)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主动齿轮(7)联接,
或,从动轴(6)设置为具有横向油道的筒状体并且从动轴(6)设置为与箱壳(3)贯穿式联接,从动轴(6)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下横端盖(91)贯穿式联接并且从动轴(6)的其中一个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卡盘(92)联接,从动轴(6)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贯穿式联接并且从动轴(6)的其中另一个端端面部设置为与端头部件(93)联接,从动轴(6)的横向油道其中一端口部设置为与卡盘(92)相对应分布并且从动轴(6)的横向油道其中另一端口部设置为与配油套(94)相对应分布,从动轴(6)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从动齿轮(8)联接,
或,主动齿轮(7)和从动齿轮(8)分别设置为柱式齿轮并且主动齿轮(7)设置为与从动齿轮(8)啮合式联接,主动齿轮(7)设置为与主动轴(5)套装式联接并且从动齿轮(8)设置为与从动轴(6)套装式联接,
或,第一下横端盖(91)设置为具有中间孔体的板状体并且第一下横端盖(91)的中间孔体设置为与从动轴(6)联接,第一下横端盖(91)的边缘体设置为通过螺栓与箱壳(3)联接,
或,卡盘(92)设置为钻杆卡盘并且卡盘(92)的内端头设置为与从动轴(6)联接,
或,端头部件(93)设置为具有导向套和轴帽的集成体并且端头部件(93)的轴帽设置为与从动轴(6)套装式联接,端头部件(93)的导向套的内端头设置为与从动轴(6)贯串式联接并且端头部件(93)的导向套的外端头设置为与端头部件(93)的轴帽贯串式联接,端头部件(93)的轴帽和端头部件(93)的导向套分别设置为筒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其特征是:液压马达(1)、减速器(2)、箱壳(3)、竖向端盖(4)、主动轴(5)、从动轴(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上横端盖(9)、第一下横端盖(91)、卡盘(92)和端头部件(93)与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设置为按照夹持固定的方式分布,
或,减速器(2)的中心线、主动轴(5)的中心线、主动齿轮(7)的中心线和上横端盖(9)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从动轴(6)的中心线、从动齿轮(8)的中心线、第一下横端盖(91)的中心线、卡盘(92)的中心线、端头部件(93)的中心线、配油套(94)的中心线和第二下横端盖(96)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套部(941)和环形凸缘体(942)分别设置为与筒部(32)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其特征是:在主动轴(5)与箱部(31)之间、从动轴(6)与筒部(32)之间分别设置有轴承并且在第一下横端盖(91)与从动轴(6)之间设置有油封,在配油套(94)和第二下横端盖(96)与从动轴(6)之间设置有格来圈。
CN202322082486.5U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 Active CN220890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2486.5U CN220890082U (zh)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82486.5U CN220890082U (zh)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90082U true CN220890082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1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82486.5U Active CN220890082U (zh) 2023-08-04 2023-08-04 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900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3891A (zh) 一种大扭矩组合螺杆钻具
CN201650281U (zh) 一种掘进机截割机构
CN102979454B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的反循环钻机及其动力头
CN220890082U (zh) 用于煤矿的全液压履带坑道钻机装置
CN108057910A (zh) 一种结构灵活的可调节的智能型多轴钻孔装置
CN204784550U (zh) 一种顶驱动力头用齿轮箱及其煤层气钻机
CN104613162A (zh) 一种掘锚机组截割装置的减速器
CN101575853B (zh) 一种双向水泥土搅拌桩钻杆
CN215672015U (zh) 钻杆钻进钻机用动力系统及钻杆钻进钻机
CN203476882U (zh) 一种摆动油缸
CN210768787U (zh) 一种顶管机刀盘驱动总成
CN108505932A (zh) 一种动力头
CN202082462U (zh) 一种有关延迟焦化装置水力除焦机械的电动旋转水龙头
CN204738744U (zh) 一种顶驱动力头
CN2849115Y (zh) 旋转导向钻井工具
CN202992035U (zh) 一种井下动力钻具活齿减速器
CN208718560U (zh) 一种钻机顶驱传动装置、钻机顶驱和钻机
CN201190839Y (zh) 岩石顶管掘进机传动装置
CN206111119U (zh) 一种井壁取芯器钻头传动装置
CN206065487U (zh) 一种钻机及其动力头箱体
CN219101217U (zh) 一种大孔径钻进用伸缩变径钻头
CN117072107B (zh) 一种油井施工用防喷器
CN113700432B (zh) 钻杆钻进钻机用动力系统及钻杆钻进钻机
CN221096463U (zh) 一种特殊环境中的爬行轮机构
CN211692442U (zh) 能防大坚硬物卡死的套管井牵引器牵引轮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