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8613U -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8613U
CN220888613U CN202321034922.5U CN202321034922U CN220888613U CN 220888613 U CN220888613 U CN 220888613U CN 202321034922 U CN202321034922 U CN 202321034922U CN 220888613 U CN220888613 U CN 220888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lumn
wall
rod
bevel gea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349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严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0349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8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8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8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该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上支柱和下支柱,所述上支柱和下支柱呈上下设置,所述上支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下支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上支柱的表面与转动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下支柱的内部设置有挤出机构,所述挤出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内壁与转动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表面开设有呈倾斜设置的弧形槽,通过挤出机构的设置,使下支柱在安装的过程中,无需使用大型机械对上支柱进行下压,才能将下支柱中的挤出杆推出的情况,进而解放了机械,使其能够进行其他工作,从而提高了工程的进度,提高了工程的效率,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一般多指基础建设工程,基础建设工程施工中,为了可以更好的进行土木工程的施工作业,需要在作业时通过组合桩进行支撑,从而防止建筑物沉降。
然而现有的桩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将桩体深埋土壤中,进而目前对桩体的安装大多依靠大型机械来完成桩体的装填,而由于为保证施工基础的稳定,桩体的安装数量较多,从而需要来回借助大型机械才能完成对桩体的固定,从而影响了大型机械其他工作的施工进度,进而提出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土木工程组合桩,能够解决桩体需要借助大型机械才能深埋土壤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上支柱和下支柱,所述上支柱和下支柱呈上下设置,所述上支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下支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上支柱的表面与转动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下支柱的内部设置有挤出机构。
优选的,所述挤出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内壁与转动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表面开设有呈倾斜设置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弧形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挤出杆,所述挤出杆的表面与下支柱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下支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下支柱内壁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表面与第二锥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挤出杆的表面与第二锥齿轮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表面与第二锥齿轮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插杆的表面同样固定连接有限制杆,所述插杆上的限制杆与转动套的内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支柱靠近下支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盘,所述下支柱靠近上支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相互接触,所述第二连接盘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框。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下支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与固定框的内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支柱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土木工程组合桩,通过挤出机构的设置,使下支柱在安装的过程中,无需使用大型机械对上支柱进行下压,才能将下支柱中的挤出杆推出的情况,进而解放了机械,使其能够进行其他工作,从而提高了工程的进度,提高了工程的效率,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价值。
(2)、该土木工程组合桩,通过推杆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对上支柱进行转动,同时推杆与上支柱的转动连接,使推杆在不使用时,能够将推杆隐藏在上支柱的内部,进而尽量避免了推杆的凸出影响工作人员进行其他操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3)、该土木工程组合桩,通过橡胶垫的设置,对固定框与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之间的间隙进行了填充,从而提高了固定框对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夹持包裹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上支柱和下支柱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支柱主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锥齿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支柱;2、下支柱;3、推杆;4、第一连接盘;5、固定框;6、第二连接盘;7、转动套;8、插杆;9、橡胶垫;10、固定杆;11、螺纹杆;12、连接杆;13、第一锥齿轮;14、滑杆;15、弧形槽;16、第二锥齿轮;17、挤出杆;18、限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上支柱1和下支柱2,上支柱1和下支柱2呈上下设置,上支柱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杆8,下支柱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7,上支柱1的表面与转动套7的内壁滑动连接,下支柱2的内部设置有挤出机构。
挤出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13,第一锥齿轮13的内壁与转动套7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13的表面开设有呈倾斜设置的弧形槽15,弧形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14,滑杆14远离弧形槽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挤出杆17,挤出杆17的表面与下支柱2的内部滑动连接,下支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远离下支柱2内壁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6,第一锥齿轮13的表面与第二锥齿轮16的表面啮合连接,挤出杆17的表面与第二锥齿轮16的内壁滑动连接,挤出杆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杆18,限制杆18的表面与第二锥齿轮16的内壁滑动连接,从而通过限制杆18的设置,在保证了第二锥齿轮16与挤出杆17进行同步转动的同时,不会影响挤出杆17与第二锥齿轮16进行同步滑动,进而保证了装置的顺利运行,同时插杆8的表面同样固定连接有限制杆18,插杆8上的限制杆18与转动套7的内部滑动连接,从而保证了上支柱1和插杆8在进行转动时,能够顺利带动转动套7进行转动,进而保证了装置的顺利运行。
上支柱1靠近下支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盘4,下支柱2靠近上支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盘6,第一连接盘4和第二连接盘6相互接触,第二连接盘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1,螺纹杆1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框5,用以对第一连接盘4和第二连接盘6进行夹持包裹,从而将上支柱1和下支柱2连接在一起,固定框5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橡胶垫9,从而通过橡胶垫9的设置,对固定框5与第一连接盘4和第二连接盘6之间的间隙进行了填充,从而提高了固定框5对第一连接盘4和第二连接盘6夹持包裹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上支柱1和下支柱2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
下支柱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表面与固定框5的内部滑动连接,从而通过固定杆10的设置,对固定框5的运动轨迹进行了限制,从而尽量避免了固定框5随着螺纹杆11的转动而进行转动,进而保证了装置的顺利运行。
上支柱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推杆3,从而通过推杆3的设置,方便了工作人员对上支柱1进行转动,同时推杆3与上支柱1的转动连接,使推杆3在不使用时,能够将推杆3隐藏在上支柱1的内部,进而尽量避免了推杆3的凸出影响工作人员进行其他操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在使用该装置时,工作人员可以将上支柱1底部的插杆8插入下支柱2内部的转动套7中,随后将推杆3拉出,随后推动推杆3,进而带动上支柱1和插杆8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套7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一锥齿轮13进行转动,并通过啮合连接带动第二锥齿轮16进行转动,而第一锥齿轮13的转动,进而使弧形槽15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弧形槽15的内壁对滑杆14的表面进行推动,从而使滑杆14逐渐向外扩展,从而逐渐将挤出杆17推出下支柱2的内部,并插入土壤中,进而提高了下支柱2的固定效果,而第二锥齿轮16的转动,进而带动挤出杆17进行转动,从而使挤出杆17转动的同时向外滑动,从而使挤出杆17能够更加轻松的插入土壤中,进而通过挤出机构的设置,使下支柱2在安装的过程中,无需使用大型机械对上支柱1进行下压,才能将下支柱2中的挤出杆17推出的情况,进而解放了机械,使其能够进行其他工作,从而提高了工程的进度,提高了工程的效率,提高了装置的使用价值。
随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11,进而带动固定框5向第一连接盘4和第二连接盘6靠近,从而使固定框5对第一连接盘4和第二连接盘6进行夹持包裹,进而实现对上支柱1和下支柱2之间的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装置时,工作人员可以将上支柱1底部的插杆8插入下支柱2内部的转动套7中,随后将推杆3拉出,随后推动推杆3,进而带动上支柱1和插杆8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套7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一锥齿轮13进行转动,并通过啮合连接带动第二锥齿轮16进行转动,而第一锥齿轮13的转动,进而使弧形槽15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弧形槽15的内壁对滑杆14的表面进行推动,从而使滑杆14逐渐向外扩展,从而逐渐将挤出杆17推出下支柱2的内部,并插入土壤中,进而提高了下支柱2的固定效果,而第二锥齿轮16的转动,进而带动挤出杆17进行转动,从而使挤出杆17转动的同时向外滑动,从而使挤出杆17能够更加轻松的插入土壤中。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上支柱(1)和下支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柱(1)和下支柱(2)呈上下设置,所述上支柱(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杆(8),所述下支柱(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7),所述上支柱(1)的表面与转动套(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下支柱(2)的内部设置有挤出机构;
所述挤出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13),所述第一锥齿轮(13)的内壁与转动套(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3)的表面开设有呈倾斜设置的弧形槽(15),所述弧形槽(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14),所述滑杆(14)远离弧形槽(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挤出杆(17),所述挤出杆(17)的表面与下支柱(2)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下支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远离下支柱(2)内壁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6),所述第一锥齿轮(13)的表面与第二锥齿轮(16)的表面啮合连接,所述挤出杆(17)的表面与第二锥齿轮(16)的内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杆(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杆(18),所述限制杆(18)的表面与第二锥齿轮(1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插杆(8)的表面同样固定连接有限制杆(18),所述插杆(8)上的限制杆(18)与转动套(7)的内部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柱(1)靠近下支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盘(4),所述下支柱(2)靠近上支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盘(6),所述第一连接盘(4)和第二连接盘(6)相互接触,所述第二连接盘(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框(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5)内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橡胶垫(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柱(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表面与固定框(5)的内部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柱(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推杆(3)。
CN202321034922.5U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Active CN220888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4922.5U CN220888613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4922.5U CN220888613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8613U true CN220888613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6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4922.5U Active CN220888613U (zh) 2023-05-04 2023-05-04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8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4411B (zh) 一种建筑施工地下支护锚固设备
CN106985689A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07259077U (zh) 一种新型移动式液压升降台
CN220888613U (zh)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CN105226555B (zh) 一种电力架线跨线器
CN218141461U (zh) 一种拖挂房车驻车支撑装置
CN21031623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灌浆套筒
CN217984297U (zh) 一种自动定量式电缆铺设装置
CN107364344A (zh) 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装置
CN110482333B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缆收放设备
CN216110619U (zh) 一种油田井下坠落工具打捞装置
CN209353388U (zh) 一种电耙式双向自动尾矿开采装置
CN112343055A (zh) 水利工程建筑用混凝土浇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30187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顶进法施工法顶管
CN206997165U (zh) 一种展馆内的展品自动清洁器
CN212295593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吊篮
CN213889755U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检测用夹具
CN219453099U (zh) 一种排水管道组件
CN218580713U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
CN21092033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排污管道
CN216811739U (zh) 一种三工位隧道锚杆安装设备
CN2126122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CN218524371U (zh) 一种石灰石开采用矿石快速取样装置
CN210483120U (zh) 一种古建筑修复注浆机
CN216342130U (zh) 一种电力隧道施工用盾构机自动喂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