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8163U - 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8163U
CN220888163U CN202322378601.3U CN202322378601U CN220888163U CN 220888163 U CN220888163 U CN 220888163U CN 202322378601 U CN202322378601 U CN 202322378601U CN 220888163 U CN220888163 U CN 2208881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track
beam body
tunnel
straddl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786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新平
林东
裴利华
张俊龙
杨醒宇
彭荣华
张旭东
邓如勇
冯炎
唐正伟
乐师军
陈浩鸿
施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Southwest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786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81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8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81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属于跨座式单轨隧道技术领域,包括沿纵向依次设置的多个轨道单元,轨道单元包括位于上部的梁体和位于下部的基座,梁体与基座分别浇筑形成的预制块,可根据实际施工现场情况,选择对应的基座预制块和梁体预制块,实现多种隧道场景的灵活运用,还可将各预制块结构设置为空心结构,减小自重,方便运输和施工,在梁体的外周浇筑形成二次浇筑层,以保证轨道梁外周的平顺性,并通过在各轨道单元相邻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接口和接头,轨道结构中的间隙采用浆液填充密实,并在轨道单元两侧设置有侧部结构梁,以提高轨道结构的整体性。

Description

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跨座式单轨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交通是车辆通过橡胶车轮跨行轨道梁上行驶的一种轨道交通制式,适用于中等城市的交通干线、大城市交通加密线,以及地形相对复杂的城市交通线路、旅游观光线路。并在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城市核心地段或对城市景观要求较高时,跨座式单轨线路通常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
目前,单轨隧道轨道结构型式主要有支座+预制轨道梁、轨道墙或全预制(半预制)轨道墙等型式。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预制构件尺寸过大、自重过重、与隧道管片或仰拱之间连接结构不合理、连接强度不达标等问题。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装配式轨道结构,其预制件构件尺寸较小,预制件与隧道管片之间的连接结构合理,方便现场运输和安装,且防止隧道产生局部应力和沉降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中通过将轨道单元分为梁体和基座,并分别浇筑形成预制块结构,再在现场组装形成轨道单元,并将其沿纵向依次排列设置得到轨道结构,方便现场运输和安装,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设置在隧道底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纵向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轨道单元,
所述轨道单元包括位于上部的梁体和位于下部的基座,所述梁体为倒“T”型结构,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梁体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基座与所述隧道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通槽,用于容置所述梁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开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面的通孔,使得所述基座内部形成空腔,
所述基座底部开设有贯穿其内外壁面的通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实现所述隧道底板和所述基座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为拱形结构,包括垫板和分设在垫板两侧的拱脚,
两所述拱脚外侧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上开设有通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梁体外周设置有二次浇筑层,所述二次浇筑层由路面材料浇筑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梁体外周设置有剪力件,所述二次浇筑层与所述剪力件锚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相邻的所述轨道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和/或连接部,用于实现两所述轨道单元的对接和/或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包括分设于两所述轨道单元相邻两端面上且相互匹配对接的接头和接口,用于实现两所述轨道单元的对接,
和/或
所述连接部包括分设于两所述轨道单元相邻两端面上且相对应的两安装孔以及穿设于两所述安装孔的连接件,用于实现两所述轨道单元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单元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部结构梁,所述侧部结构梁包括预埋在所述隧道底板上的锚筋和浇筑在锚筋上的混凝土,所述侧部结构梁的上表面与所述基座上表面相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梁体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和/或
所述基座和所述隧道底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各所述轨道单元之间、所述梁体与所述基座之间以及所述基座与所述隧道底板之间设置有浆液材料,以将间隙处填充密实。
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通过包括沿纵向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轨道单元,轨道单元包括上部的轨道梁和下部的基座,两者分别浇筑形成,通过将轨道结构分为各轨道节段,减小预制件尺寸和规格,并通过在轨道单元内部形成中空结构,以减小预制件的自重,以方便现场运输和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通过将轨道结构与隧道底板(即隧道管片)的连接方式采用通长设置,使得车辆和轨道结构传递至隧道的荷载为均布荷载,纵向差异沉降小,隧道受力合理,且纵向上相邻两轨道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从而提高纵向连接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通过在各轨道单元(包括梁体和/或基座)相邻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接口和接头,通过接口和接头的匹配对接,提高梁体和/或基座的安装精度,继而保证整体轨道单元的安装精度;
(4)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通过将基座设计为拱形结构,其包括垫板和分设于垫板两侧的拱座,并通过拱脚外侧的翼板与隧道底板可连接,适用于道床高度较小的区间隧道;
(5)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通过在梁体梁体外周设置有二次浇筑层,在完成若干节段的轨道单元的安装施工后,进行二次浇筑层的整体浇筑施工,可满足单轨车辆行驶轨道的施工精度要求,保证行驶平顺性;
(6)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通过在各轨道单元之间以及轨道单元与隧道底板之间的间隙采用浆液填充密实,并在轨道单元两侧设置有侧部结构梁,以提高轨道结构的整体性,并在轨道结构主体施工完成,进行填充层、水沟以及其它功能设施的施工,以完善隧道疏散、排水等功能,同时还可在基座上预先设置有水槽结构,以在完成轨道单元的施工后可直接形成水沟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的横断面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第一梁体;2、第一基座;3、第二梁体;4、第二基座;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缓冲垫;8、侧部结构梁;9、锚筋;10、填充层;11、定位部;12、手孔;13、隧道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如图1~4中所示。其中,该轨道结构设置在隧道底板上,其包括沿隧道纵向依次排列的多个轨道单元以及分设在轨道单元两侧的两侧部结构梁,轨道单元包括位于上部的梁体和位于下部的基座,梁体设置在基座上,并通过第一连接件将基座与梁体相连,而基座与隧道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以将基座固定在隧道底板上。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时,梁体和基座分别制备形成预制块结构,并在现场进行安装,且每一个轨道单元(包括梁体和基座)的长度为1~10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运输设备吊装能力来决定,可尽量减小轨道单元的长度,同时,各轨道单元之间通过封堵材料进行封堵。
具体的,梁体搭设在基座的顶部,其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第一翼板,两第一翼板关于梁体的纵向中心垂面对称设置,其底部与梁体底部相平齐,使得该梁体呈倒“T”型结构,并在两第一翼板上开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面的第一通孔,用以第一连接件5穿过,以实现梁体与基座之间的连接。而与之对应的,基座的顶部为与梁体底部相匹配的平面,用于支承该梁体,且基座的具体规格和形状与隧道实际规格相匹配。进一步解释说明的,梁体的纵向中心垂面为垂直于水平面,且沿纵向延伸,经过梁体中心的垂面。
在实施例1中,该轨道单元包括第一梁体1和第一基座2,第一基座2底部为与隧道底板13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其顶部开设有贯穿第一基座2前后端面的通槽,其通槽槽底与第一梁体1的底面相接,使得第一梁体1设置在通槽中,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梁体1在横向的限位作用,以确保安装精度。
进一步地,第一基座2开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通孔,以在内部形成中空结构,并对应在槽底和第一基座2底部分别开设有贯穿其内外壁面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使得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穿过,从而完成对第一梁体1和第一基座2之间,第一基座2和隧道底板13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5为螺栓,其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实现第一梁体1与第一基座2之间的螺栓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一基座2的第二通孔中预埋有套管,并预先将第一连接件5固定在套管中,实现第一基座2与第一连接件5的固定连接,并在第一梁体1的安装过程中,通过将第一梁体1上的第一通孔与第一连接件5对准,使得第一连接件5穿过第一通孔,继而完成梁体与基座之间的对接,并通过拧紧螺栓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同样的,可将第二连接件6的一端预先设置在隧道底板13上,或者提前在管片内预埋,使得隧道底板13上预先布置有第二连接件6,通过第一基座2底部上的第三通孔对准第二连接件6以完成第一基座2与隧道底板13的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基座2两侧还分别开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水槽,以通过沿纵向依次拼接形成水沟。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一基座2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突出结构,该突出结构的上表面低于基座顶部表面,其下表面与隧道底板13之间存在有一定间隙,使得在轨道单元两侧浇筑混凝土时,最终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可包覆在该突出结构的外周,从而实现基座与混凝土结构的锚固连接,继而保证轨道结构整体稳定性能。
在实施例3中,当在道床高度较小的区间隧道内进行施工时,轨道单元包括第一梁体1和第二基座4,其第二基座4优选为拱形结构,其包括垫板以及分设在垫板两侧的拱脚,梁体设置在垫板上,其垫板中部开设有第四通孔,并对应设置有套管,以预装第一连接件5,而在垫板两侧,其设置有拱脚,整体结构较厚,因此分别在垫板两侧对应第一翼板上的第一通孔预埋有第一连接件5,从而实现第二基座4与第一梁体1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地,在两拱脚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翼板,第二翼板的底面与拱脚底面相平齐,第二翼板上开设有第五通孔,以穿设第二连接件6实现第二翼板和隧道底板13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1、3中,其第一梁体1的结构为哑铃型,其上下部的两侧表面作为导向轮和/或稳定轮的接触面,各第一梁体1沿纵向依次设置拼接,以形成轨道梁结构。进一步优选地,其第一梁体1中部开设有贯穿其前后端面的通孔,以形成内部空腔,并对应在第一梁体1底部对应位于基座中部的通孔开设有贯穿梁体内外壁面的通孔,并通过第一连接件5穿设两通孔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2中,轨道单元包括第二梁体3和第一基座2,并在第二梁体3外周设置有第二浇筑层,对应的,由于第二梁体3外周还需要设置二次浇筑层,使得第二梁体3结构本身尺寸较小,其一方面实现了减小尺寸和减重的目的,无需通过形成中空内部进行减重,而另一方面,则是受限于尺寸大小,无法形成内部空腔。进一步优选地,二次浇筑层所采用的材料为路面材料,路面材料包括混凝土、沥青、砂石以及其它路面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在第二梁体3浇筑成型的过程中,在第二梁体3的外周壁面(即梁体结构的顶部和侧部)上预埋有包括钢板、剪力钉在内的各类剪力件,使得在进行二次浇筑层的施工时,二次浇筑层与剪力件形成锚固连接,从而保证了二次浇筑层与第二梁体3之间的整体性。进一步说明地,在进行二次浇筑层的施工时,需要完成若干节段的轨道单元安装施工,并通过设置侧部支模,进行二次浇筑层的整体浇筑,从而满足车辆走行面的精度要求。
进一步地,两相邻的轨道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11和/或连接部,用于实现纵向上相邻的两轨道单元之间的对接和/或连接。
进一步地,定位部11包括分设于两轨道单元相邻两端面的接口和接头,接口和接头可相互匹配,使得在沿纵向相邻的两轨道单元进行安装时,通过接口与接头是否匹配对接来判断两者是否在环向上和竖向上处于同一位置,以提高拼装精度,且定位部11可对应设置在梁体和/或基座上。进一步优选地,接头为凸榫结构,与之对应,接口为凹榫结构。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1、3中,接头或接口优选为设置在第一梁体1端面上的四个。在实施例2中,接头或接口优选为设置在第二梁体3端面上的两个。需要说明的是,接头与接口可以交叉设置在同一端面上,但是在应用时,需使得同一线路上的轨道单元结构保持统一。
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分设于相邻两轨道单元端面上的安装孔以及穿设与两安装孔的第三连接件,通过第三连接件将相邻的两轨道单元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两轨道单元在纵向上的对接。进一步优选地,其安装孔为梁体和基座端面上的多个。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件为锚固螺栓,在进行轨道单元安装前,其第三连接件统一预装到轨道单元其中一端面的安装孔中,而在进行安装时,锚固螺栓伸入另一轨道单元中的安装孔中,随即实现两轨道单元的固定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安装孔为螺孔,该第三连接件为螺栓,与之配套的,对应安装孔设置有手孔12,该手孔12为开设有轨道单元侧壁面上的盲孔,该盲孔与安装孔相连通,使得工作人员在完成两轨道单元对接工作后,可通过盲孔将螺栓插入到两螺孔中,并通过拧紧螺母的方式实现两轨道单元的连接。
进一步地,在梁体与基座之间,基座与隧道底板13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垫7,并通过增减缓冲垫7进行高度调整。进一步优选地,该缓冲垫7为沿环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且缓冲垫7对应第一连接件5和/或第二连接件6设置,即缓冲垫7位于基座与隧道底板13固定连接处以及梁体与基座固定连接处,以起到缓冲作用。同时,缓冲垫7还可设置在突出结构的侧壁面上,从而与位于轨道两侧的侧部结构梁8之间形成缓冲层,以保护轨道单元。进一步地,基座通槽的深度略大于翼板的厚度,以在设置有缓冲垫7后,使得第一基座2的顶部表面与第一翼板表面相平齐,以在施工完成后,形成平齐的平面。
进一步地,在完成轨道单元的安装后,各基座和各梁体间的间隙采用填充浆液进行加压填充,在完成填充工序后,再进行侧部结构梁8的施工,侧部结构梁8包括预埋在隧道底板13上的锚筋9和混凝土,通过在隧道底板13上布置支模,使得在隧道两侧壁面与轨道单元之间分别形成两个空间,且位于该空间中的隧道底板13上预埋有锚筋9,通过在该空间中浇筑混凝土以形成位于轨道单元两侧的侧部结构梁8,该侧部结构梁8的顶面与基座的顶面相平齐,且与轨道单元形成紧密结合,以对轨道单元起到加固作用。
在完成侧部结构梁8的施工后,撤去支模,进行水沟、填充层10以及其它附属设施的施工,从而保证隧道疏散、排水功能以及其它功能的完善。需要说明的,在实施例1中,其第一基座2开设有水槽,可在隧道中形成水沟,使得无需设置新的水沟结构,而在实施例3中,其整体结构较小,则需要设置水沟结构,以实现排水。
本实用新型中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轨道结构包括沿纵向依次设置的多个轨道单元,轨道单元包括位于上部的梁体和位于下部的基座,梁体与基座为分别浇筑成型的预制块,可根据实际施工现场情况,选择对应的基座预制块和梁体预制块,可应用在多种隧道场景,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并通过梁体和基座分别形成预制块结构,且还可对应设置为空心结构,减小自重,方便运输和施工,还可在梁体的外周浇筑形成二次浇筑层,以保证轨道梁外周的平顺性,并通过在各轨道单元相邻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接口和接头,进一步地,轨道结构中的间隙采用浆液填充密实,并在轨道单元两侧设置有侧部结构梁,以提高轨道结构的整体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设置在隧道底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纵向依次排列设置的多个轨道单元,
所述轨道单元包括位于上部的梁体和位于下部的基座,所述梁体为倒“T”型结构,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梁体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基座与所述隧道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中,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的通槽,用于容置所述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中,所述基座开设有贯穿其前后两端面的通孔,使得所述基座内部形成空腔,
所述基座底部开设有贯穿其内外壁面的通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实现所述隧道底板和所述基座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中,所述基座为拱形结构,包括垫板和分设在垫板两侧的拱脚,
两所述拱脚外侧设置有翼板,所述翼板上开设有通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中,所述梁体外周设置有二次浇筑层,所述二次浇筑层由路面材料浇筑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中,所述梁体外周设置有剪力件,所述二次浇筑层与所述剪力件锚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中,两相邻的所述轨道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部和/或连接部,用于实现两所述轨道单元的对接和/或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中,所述定位部包括分设于两所述轨道单元相邻两端面上且相互匹配对接的接头和接口,用于实现两所述轨道单元的对接,
和/或
所述连接部包括分设于两所述轨道单元相邻两端面上且相对应的两安装孔以及穿设于两所述安装孔的第三连接件,用于实现两所述轨道单元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中,所述轨道单元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部结构梁,所述侧部结构梁包括预埋在所述隧道底板上的锚筋和浇筑在锚筋上的混凝土,所述侧部结构梁的上表面与所述基座上表面相平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其中,所述梁体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和/或
所述基座和所述隧道底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各所述轨道单元之间、所述梁体与所述基座之间以及所述基座与所述隧道底板之间设置有浆液材料,以将间隙处填充密实。
CN202322378601.3U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 Active CN220888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8601.3U CN220888163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78601.3U CN220888163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8163U true CN220888163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0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78601.3U Active CN220888163U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81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5025B (zh) 后浇带型装配式顶管工作井
CA2594158A1 (en) Bridge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2559384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
CN102644296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顶管工作井
CN203411863U (zh) 嵌入式轨道
CN217078222U (zh) 一种基于干式连接的装配式无砟轨道
CN215800755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路面
CN220888163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双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
CN210439155U (zh) 多层连续组合架空梁
CN220888162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单块型装配式轨道结构
CN108560330B (zh) 二次浇筑式可升级通用道床及其施工方法
JP4162291B2 (ja) 鉄道工事桁用受台、及び鉄道工事桁用受台の施工方法
CN111287088A (zh) 保护跨越管线的专用钢便桥及其施工方法
WO2012128411A1 (ko) 3차원 입체형상을 갖는 조립식 직결궤도의 제조방법 및 이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조립식 직결궤도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직결궤도 부설방법
CN110219250A (zh) 多层连续组合架空梁
CN114215171B (zh) 装配式结构溢浆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21480432U (zh) 一种自动导向交通系统隧道装配式轨道结构
CN114086435A (zh) 一种全装配式的预制板式轨道结构
CN117211116A (zh) 一种适用于单轨隧道的二次浇筑型轨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7845664B (zh) 一种盾构隧道整体式减振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7684423A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隧道装配式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63174B (zh) 一种地面站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378942U (zh) 一种板内限位的预制框架板式轨道结构
CN221297452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盾构隧道与轨道梁结合结构
CN215758299U (zh) 拓宽道路的预制装配式钢混混合悬挑结构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