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7006U - 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7006U
CN220887006U CN202322568256.XU CN202322568256U CN220887006U CN 220887006 U CN220887006 U CN 220887006U CN 202322568256 U CN202322568256 U CN 202322568256U CN 220887006 U CN220887006 U CN 220887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oil discharge
discharge valve
railway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682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显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yuan Hube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yuan Hube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yuan Hube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yuan Hube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682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7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7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7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罐车相关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包括卸油阀结构,卸油阀结构内部包括油阀控制结构和检测结构;卸油阀结构包括第一卸油阀,所述第一卸油阀底部连接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卸油阀和第三卸油阀,所述第二卸油阀和第三卸油阀底部设有出油口;油阀控制结构位于第一卸油阀、第二卸油阀和第三卸油阀内部,油阀控制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设有球阀,所述球阀顶部和底部设有密封圈。该铁路罐车卸油装置,通过卸油阀结构的使用,使卸油设有多个出油口,提高了卸油的效率,并且通过螺栓连接各个结构,使卸油装置便于拆卸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罐车相关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罐车主要是将油品安全、高效地从铁路罐车中卸载到接收设备中,其中,铁路罐车卸油装置主要是实现油品的卸载,保证卸载的安全性,提高卸载效率,方便快捷,适应不同油品种类。
现有的卸油装置采用单一的卸油管进行卸油处理,由于铁路罐车的容积较大,使得这种卸油方式卸油需要一定的时间,卸油效率相对较低;并且,由于卸油装置和管道需要经常清洗和检修,现有的卸油装置无法进行可拆卸处理,使得卸油装置的维护成本相对较高;此外,在卸油过程中,会出现器械故障无法关闭而导致浪费等问题;在卸油过程中,现有的卸油装置容易产生静电,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具备高效、可拆卸、实时监测、更加安全等优点,解决了效率低、拆卸困难、无法及时发现风险、易产生静电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备高效、可拆卸、实时监测、更加安全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包括卸油阀结构,卸油阀结构内部包括油阀控制结构和检测结构;
卸油阀结构包括第一卸油阀,所述第一卸油阀底部连接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卸油阀和第三卸油阀,所述第二卸油阀和第三卸油阀底部设有出油口;
油阀控制结构位于第一卸油阀、第二卸油阀和第三卸油阀内部,油阀控制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设有球阀,所述球阀顶部和底部设有密封圈,所述球阀左右两侧设有固定轴,左侧的所述固定轴左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左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左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左侧设有阀杆,所述阀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检测结构包括位于阀体底部的压力检测器,所述出油口内部左侧设有静电消除器,所述排油管底部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部设有控制中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油管左右两侧顶部和底部与第二卸油阀和第三卸油阀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设有螺栓,所述排油管通过螺栓与排第二卸油阀和第三卸油阀螺纹连接,底部的所述连接块位于第二卸油阀和第三卸油阀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球阀呈球体且内部开设有圆柱形槽口,所述密封圈采用橡胶作为材料,所述固定轴是位于球阀左右两侧对称的圆柱体,右侧的所述固定轴固定在阀体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呈T型圆台结构,所述盖板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块左侧开设有与盖板相对应的圆孔,所述圆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盖板通过螺栓与固定块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箱呈双开门式,所述控制箱左右两侧设有箱门,两个所述箱门连接处设有箱锁,所述箱锁采用钥匙锁,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报警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该铁路罐车卸油装置,通过卸油阀结构的使用,使卸油设有多个出油口,提高了卸油的效率,并且通过螺栓连接各个结构,使卸油装置便于拆卸清理。
2.该铁路罐车卸油装置,通过油阀控制结构的使用,使油阀控制可以由控制中心或手动控制,提高了卸油装置的便利性。
3.该铁路罐车卸油装置,通过检测结构的使用,使卸油装置可以发现内部器械存在的问题,避免因器械问题而导致卸油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阀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控制箱示意图。
图中:1、第一卸油阀;2、排油管;3、第二卸油阀;4、第三卸油阀;5、出油口;6、阀体;7、球阀;8、密封圈;9、固定轴;10、控制器;11、固定块;12、盖板;13、阀杆;14、调节轮;15、压力检测器;16、静电消除器;17、控制箱;18、控制中心;19、连接块;20、箱门;21、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包括卸油阀结构,卸油阀结构内部包括油阀控制结构和检测结构;
卸油阀结构包括第一卸油阀1,第一卸油阀1底部连接有排油管2,排油管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底部设有出油口5;
油阀控制结构位于第一卸油阀1、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内部,油阀控制结构包括阀体6,阀体6内部设有球阀7,球阀7顶部和底部设有密封圈8,球阀7左右两侧设有固定轴9,左侧的固定轴9左侧设有控制器10,控制器10左侧设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左侧设有盖板12,盖板12左侧设有阀杆13,阀杆13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轮14。
本实施例中,卸油装置进行可拆卸处理:排油管2左右两侧顶部和底部与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设有圆形槽,圆形槽设有螺栓,排油管2通过螺栓与排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螺纹连接,底部的连接块19位于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内壁。
球阀7呈球体且内部开设有圆柱形槽口,密封圈8采用橡胶作为材料,固定轴9是位于球阀7左右两侧对称的圆柱体,右侧的固定轴9固定在阀体6内壁。
盖板12呈T型圆台结构,盖板12开设有圆孔,固定块11左侧开设有与盖板12相对应的圆孔,圆孔螺纹连接有螺栓,盖板12通过螺栓与固定块11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检测结构包括位于阀体6底部的压力检测器15,压力检测器15用于检测阀体6内部的压力,从而判断油量的大小;出油口5内部左侧设有静电消除器16,静电消除器16用于消除静电,从而避免静电所引起的火灾;排油管2底部设有控制箱17,控制箱17呈双开门式,双开门式便于开关控制箱17;控制箱17左右两侧设有箱门20,两个箱门20连接处设有箱锁,箱锁采用钥匙锁,钥匙锁能够保证控制箱17的安全性;控制箱17内设有报警器21。
控制箱17用于放置控制中心18,控制箱17内部设有控制中心18和报警器21,控制中心18用于控制三个油阀内部的控制器10和报警器21,接收来自压力检测器15的数据。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正在使用时,第一卸油阀1接入铁路罐车油口,在正常的卸油过程中,第一卸油阀1处于开启状态,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处于关闭状态;当排油管2中的油到达第一卸油阀1时,第一卸油阀1打开,油通过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进入接收设备中;当第一卸油阀1打开时,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的压力检测器15检测到压力变化,并将信号发送到控制中心18进行监控;在卸油过程中,如果第一卸油阀1出现故障无法关闭,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检测到压力变化,并将信号发送到控制中心18,控制中心18便会控制报警器21进行报警;此时,可以通过手动操作调节轮14关闭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防止油继续流出。
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1.该铁路罐车卸油装置,通过卸油阀结构的使用,使卸油设有多个出油口,提高了卸油的效率,并且通过螺栓连接各个结构,使卸油装置便于拆卸清理。
2.该铁路罐车卸油装置,通过油阀控制结构的使用,使油阀控制可以由控制中心或手动控制,提高了卸油装置的便利性。
3.该铁路罐车卸油装置,通过检测结构的使用,使卸油装置可以发现内部器械存在的问题,避免因器械问题而导致卸油的浪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包括卸油阀结构,卸油阀结构内部包括油阀控制结构和检测结构;
其特征在于:卸油阀结构包括第一卸油阀(1),所述第一卸油阀(1)底部连接有排油管(2),所述排油管(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所述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底部设有出油口(5);
油阀控制结构位于第一卸油阀(1)、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内部,油阀控制结构包括阀体(6),所述阀体(6)内部设有球阀(7),所述球阀(7)顶部和底部设有密封圈(8),所述球阀(7)左右两侧设有固定轴(9),左侧的所述固定轴(9)左侧设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左侧设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左侧设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左侧设有阀杆(13),所述阀杆(13)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结构包括位于阀体(6)底部的压力检测器(15),所述出油口(5)内部左侧设有静电消除器(16),所述排油管(2)底部设有控制箱(17),所述控制箱(17)内部设有控制中心(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管(2)左右两侧顶部和底部与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设有螺栓,所述排油管(2)通过螺栓与排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螺纹连接,底部的所述连接块(19)位于第二卸油阀(3)和第三卸油阀(4)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7)呈球体且内部开设有圆柱形槽口,所述密封圈(8)采用橡胶作为材料,所述固定轴(9)是位于球阀(7)左右两侧对称的圆柱体,右侧的所述固定轴(9)固定在阀体(6)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2)呈T型圆台结构,所述盖板(12)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块(11)左侧开设有与盖板(12)相对应的圆孔,所述圆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盖板(12)通过螺栓与固定块(1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7)呈双开门式,所述控制箱(17)左右两侧设有箱门(20),两个所述箱门(20)连接处设有箱锁,所述箱锁采用钥匙锁,所述控制箱(17)内设有报警器(21)。
CN202322568256.XU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 Active CN220887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8256.XU CN220887006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68256.XU CN220887006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7006U true CN220887006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42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68256.XU Active CN220887006U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7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51887B (zh)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的液压井盖
CN207065102U (zh) 一种液体泄漏自动探测装置
CN103915124A (zh) 核电站常规岛除盐水分配系统全停检修方法
CN108775230A (zh) 一种石油井口泄压装置
CN220887006U (zh) 一种铁路罐车卸油装置
CN111663607A (zh) 一种智能地上消火栓
CN201672260U (zh) 煤气管道冷凝水复式排水器高压腔水位监测装置
CN209130369U (zh) 一种输油管道收发球筒自动排气装置
CN212336175U (zh) 一种智能地上消火栓
CN203698266U (zh) 车辆安全智能排水系统
CN103144643A (zh) 一种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底部装卸系统
CN202789475U (zh) 泵池上的气液安全装置
CN202348208U (zh) 油田修井机自动防喷系统
CN205824438U (zh) 锁套装置以及压力容器检测系统
CN220603022U (zh) 一种液体物料取样器
CN110906168A (zh) 一种智能型自动复位防泄漏煤气排水监测系统
CN202754337U (zh) 罐车加排气动操作及远程监控系统
CN210127537U (zh) 污水提升设备检修口结构
CN221004745U (zh) 一种流体管道输送系统及活性炭吸附箱
CN212004751U (zh) 一种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阀室的球阀排污外排装置
CN216770733U (zh) 储液罐、可在线拆卸维护音叉液位开关及其辅助装置
CN220727913U (zh) 阀箱及船用氢气系统
CN214063972U (zh) 一种用于五通阀的防漏装置
CN215522194U (zh) 一种预警式汽水系统阀门内漏监测装置
CN111963701B (zh) 一种基于远程控制仪表阀门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