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6526U - 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6526U
CN220876526U CN202322733060.1U CN202322733060U CN220876526U CN 220876526 U CN220876526 U CN 220876526U CN 202322733060 U CN202322733060 U CN 202322733060U CN 220876526 U CN220876526 U CN 220876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over
closing
exhaust valve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330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平
李孝民
戴芳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orin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orin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orin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orin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330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6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6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6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内可转动安装有扣圈,所述盖体上安装有自动开合盖机构,所述自动开合盖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扣圈旋转打开或关闭;所述自动开合盖机构包括可相对所述盖体进行摆动的开合摆杆,所述开合摆杆的外侧端设置有一侧开口的U形槽,所述扣圈上设置有与所述U形槽配合的止挡柱,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供所述止挡柱穿过和活动的腰型槽,所述止挡柱穿过所述腰型槽后置于所述U形槽内;自动开闭所述扣圈时,通过所述开合摆杆摆动,带动所述扣圈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克服了现有电压力锅锅盖打开不便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电压力锅,在料理前,要合盖后,再使用旋钮去旋转扣圈与锅体结合。料理结束后需使用旋钮去旋转扣圈后在按开盖按钮进行打开盖子,手动开盖很不方便,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此外,由于旋钮的存在,且旋钮设计在顶盖上既不美观又限制了外观设计。
并且现有的电压力锅上在打开盖子时,会存在残留压力,由于其上无法对残留压力进行解除,消费者在旋转旋钮时比较吃力,打开盖子较费劲。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以克服现有电压力锅锅盖打开不便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内可转动安装有扣圈,所述盖体上安装有自动开合盖机构,所述自动开合盖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扣圈旋转打开或关闭;所述自动开合盖机构包括可相对所述盖体进行摆动的开合摆杆,所述开合摆杆的外侧端设置有一侧开口的U形槽,所述扣圈上设置有与所述U形槽配合的止挡柱,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供所述止挡柱穿过和活动的腰型槽,所述止挡柱穿过所述腰型槽后置于所述U形槽内;自动开闭所述扣圈时,通过所述开合摆杆摆动,带动所述扣圈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安装有残留压力解除装置,所述残留压力解除装置通过联动机构与所述开合摆杆联动;当所述开合摆杆带动所述扣圈打开时,所述开合摆杆联动所述残留压力解除装置打开将残留压力泄除;当所述开合摆杆带动所述扣圈关闭时,所述开合摆杆联动所述残留压力解除装置关闭。所述残留压力解除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盖体上的排气阀以及铰接在所述盖体上的排气阀操作杆,所述排气阀操作杆的一端与所述排气阀的阀杆插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开合摆杆驱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盖体上的动力传动杆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盖体上的排气阀导轨,所述动力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合摆杆,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气阀导轨,所述排气阀操作杆远离所述排气阀的一端抵置在所述排气阀导轨下端;所述残留压力解除装置打开时,所述开合摆杆摆动,所述开合摆杆联动所述动力传动杆转动,所述动力传动杆使所述排气阀导轨滑动并下压所述排气阀操作杆,进而所述排气阀操作杆转动打开所述排气阀的阀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合摆杆朝向所述动力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柱,所述动力传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柱适配的第一腰型孔;所述动力传动杆朝向所述排气阀导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柱,所述排气阀导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柱相配合的第二腰型孔。所述排气阀导轨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下压所述排气阀操作杆的压块,所述压块朝向所述排气阀操作杆的一侧设置有斜挡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安装有安全锁止机构,所述安全锁止机构包括可升降安装在所述盖体上的锁止销,所述排气阀导轨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止销对应的止挡部;当锅体内压强超过所述安全锁止机构的限定压强时,所述锁止销升起限制所述排气阀导轨的移动。所述盖体上安装有自动蒸汽排出装置;当需要打开所述扣圈时,所述自动蒸汽排出装置打开对锅体内进行泄压;当所述锅体内压强小于所述限定压强时,所述锁止销下降,所述排气阀导轨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开合盖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盖体上且可进行正反转的驱动电机,所述开合摆杆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上。所述盖体上安装有打开感应开关和关闭感应开关,所述扣圈上设置有与所述打开感应开关和所述关闭感应开关配合使用的感应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增设自动开合盖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和开合摆杆配合,自动开合时,驱动电机带动开合摆杆摆动,开合摆杆带动扣圈旋转开合或关闭,其能够实现自动开合盖,省去了消费者旋转旋钮的操作,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便利性;此外,去除了顶部的旋转旋钮,可实现设计差异化,设计可以更加小巧美观;
2)设置有残留压力解除装置且与开合摆杆进行联动,在自动开合盖的同时,能够联动残留压力解除装置进行开合,尤其是开盖时,能够让残留压力解除装置对残留压力进行泄压,防止残留压力对开盖进行影响,更方便开盖;
3)设置有安全锁止机构和联动机构配合,在锅体内的压强超过限定压强时,安全锁止机构对排气阀导轨进行锁止,开合摆杆和排气阀操作杆无法移动,从而无法开盖,避免出现异常打开的现象,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4)驱动电机由开闭感应开关控制,开合动作更加稳定,自动蒸汽排出装置通过设定的程序打开,整体装置无需手动操作,更智能化,更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自动开合盖机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联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联动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残留压力解除装置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排气阀导轨的立体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盖体;101、腰型槽;2、扣圈;201、止挡柱;3、开合摆杆;301、U形槽;302、第一导柱;4、排气阀;5、排气阀操作杆;6、动力传动杆;601、第一腰型孔;602、第二导柱;7、排气阀导轨;701、第二腰型孔;702、压块;703、斜挡面;704、止挡部;8、锁止销;9、自动蒸汽排出装置;10、驱动电机;11、打开感应开关;12、关闭感应开关;13、感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和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包括盖体1,盖体1内可转动安装有扣圈2,扣圈2可与锅体转动扣合,扣圈2的底部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卡块,锅体上端环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与第一卡块的数量相匹配,当扣圈2与锅体转动扣合时,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相卡接,从而实现压力锅盖与锅体的连接。
参阅图1、图3和图4,盖体1上安装有自动开合盖机构,自动开合盖机构用于驱动扣圈2旋转打开或关闭。自动开合盖机构包括可相对盖体1进行摆动的开合摆杆3以及安装在盖体1上且可进行正反转的驱动电机10,开合摆杆3安装在驱动电机10上。开合摆杆3的外侧端设置有一侧开口的U形槽301,扣圈2上设置有与U形槽301配合的止挡柱201,盖体1上设置有供止挡柱201穿过和活动的腰型槽101,腰型槽101呈弧形,止挡柱201穿过腰型槽101后置于U形槽301内。自动开闭扣圈2时,通过驱动电机10带动开合摆杆3摆动,开合摆杆3带动扣圈2转动。
增设自动开合盖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和开合摆杆配合,自动开合时,驱动电机带动开合摆杆摆动,开合摆杆带动扣圈旋转开合或关闭,其能够实现自动开合盖,省去了消费者旋转旋钮的操作,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便利性;此外,去除了顶部的旋转旋钮,可实现设计差异化,设计可以更加小巧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盖体1上安装有打开感应开关11和关闭感应开关12,打开感应开关11和关闭感应开关12位于同一圆周上且间隔设置,扣圈2上设置有与打开感应开关11和关闭感应开关12配合使用的感应件13。当感应件13与打开感应开关11对应时,驱动电机10正转停止,可在外壳上显示盖子已打开;当感应件13与关闭感应开关12对应时,驱动电机10反转停止,可在外壳上显示盖子已关闭。其中,打开感应开关11和关闭感应开关12结构相同且可采用干簧管,感应件13可采用与之配合的磁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7所示,盖体1上安装有残留压力解除装置,残留压力解除装置用于在开盖时对锅体内残留的压力进行解除,更便于开盖。残留压力解除装置通过联动机构与开合摆杆3联动;当开合摆杆3带动扣圈2打开时,开合摆杆3联动残留压力解除装置打开将残留压力泄除;当开合摆杆3带动扣圈2关闭时,开合摆杆3联动残留压力解除装置关闭。残留压力解除装置包括安装在盖体1上的排气阀4以及铰接在盖体1上的排气阀操作杆5,排气阀操作杆5位于排气阀4的一侧,排气阀4可与锅体连通。排气阀操作杆5的一端与排气阀4的阀杆插接,其另一端通过联动机构与开合摆杆3驱动连接。其中,排气阀4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排气阀操作杆5在转动时,可将排气阀4的阀杆上抬,从而对锅体内的残留压力进行解除。设置有残留压力解除装置且与开合摆杆进行联动,在自动开合盖的同时,能够联动残留压力解除装置进行开合,尤其是开盖时,能够让残留压力解除装置对残留压力进行泄压,防止残留压力对开盖进行影响,更方便开盖。
在一优先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8所示,联动机构包括铰接在盖体1上的动力传动杆6以及滑动安装在盖体1上的排气阀导轨7,动力传动杆6靠近开合摆杆3设置,排气阀导轨7靠近排气阀操作杆5设置。动力传动杆6的一端连接开合摆杆3,另一端连接排气阀导轨7,排气阀操作杆5远离排气阀4的一端抵置在排气阀导轨7下端;残留压力解除装置打开时,开合摆杆3摆动,开合摆杆3联动动力传动杆6转动,动力传动杆6使排气阀导轨7滑动,排气阀导轨7下压排气阀操作杆5,进而排气阀操作杆5转动打开排气阀4的阀杆。
其中,开合摆杆3朝向动力传动杆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柱302,动力传动杆6上设置有与第一导柱302适配的第一腰型孔601,第一导柱302置于第一腰型孔601内。动力传动杆6朝向排气阀导轨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柱602,排气阀导轨7上设置有与第二导柱602相配合的第二腰型孔701,第二导柱602置于第二腰型孔701内,第一腰型孔601和第二腰型孔701均为直线形。排气阀导轨7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下压排气阀操作杆5的压块702,压块702朝向排气阀操作杆5的一侧设置有斜挡面703,通过设置斜挡面703,更方便排气阀导轨7下压排气阀操作杆5。采用上述联动机构,结构简单,传动稳定可靠,便于安全锁止机构的设计和布置。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3、图7和图8所示,盖体1上安装有安全锁止机构,安全锁止机构靠近排气阀导轨7设置。安全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盖体1的阀体、可升降安装在盖体1上的锁止销8以及安装在锁止销8与阀体之间的弹簧,弹簧始终使锁止销8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排气阀导轨7上设置有与锁止销8对应的止挡部704,通过锁止销8上升阻挡止挡部704,从而锁止排气阀导轨7。当锅体内压强超过安全锁止机构的限定压强时,锅体内的压强对锁止销8向上的压力大于弹簧弹力和自身重力,此时锁止销8升起限制排气阀导轨7的移动;当锅体内压强低于安全锁止机构的限定压强时,锅体内的压强对锁止销8向上的压力小于弹簧弹力和自身重力,锁止销8下降,排气阀导轨7被解锁。其中,限定压强定义为4KPA。设置有安全锁止机构和联动机构配合,在锅体内的压强超过限定压强时,安全锁止机构对排气阀导轨进行锁止,开合摆杆和排气阀操作杆无法移动,从而无法开盖,避免出现异常打开的现象,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盖体1上安装有自动蒸汽排出装置9;当需要打开扣圈2时,自动蒸汽排出装置9打开对锅体内进行泄压;当锅体内压强小于限定压强时,锁止销8下降,排气阀导轨7解锁。其中,自动蒸汽排出装置9可采用电磁阀等。
本压力锅盖,使用过程如下:
需要开盖时,首先系统控制自动蒸汽排出装置9打开对锅体内进行泄压,使锅体内压强小于安全锁止机构的限定压强,此时锁止销8下降,排气阀导轨7解锁。然后,驱动电机10正向转动,驱动电机10带动开合摆杆3摆动,开合摆杆3带动扣圈2转动打开;在开合摆杆3摆动打开的过程中,开合摆杆3带动动力传动杆6转动,动力传动杆6带动排气阀导轨7滑动,排气阀导轨7下压排气阀操作杆5,进而排气阀操作杆5转动打开排气阀4的阀杆;当扣圈2上的感应件13转动至与打开感应开关11对应感应时,驱动电机10停止正转,完成开盖过程。
需要关闭盖子时,首先系统控制自动蒸汽排出装置9关闭;然后,驱动电机10反向转动,驱动电机10带动开合摆杆3摆动,开合摆杆3带动扣圈2转动关闭;在开合摆杆3摆动关闭的过程中,开合摆杆3带动动力传动杆6转动,动力传动杆6带动排气阀导轨7滑动,排气阀操作杆5脱离排气阀导轨7的压块702,进而排气阀操作杆5复位,排气阀4的阀杆关闭;当扣圈2上的感应件13转动至与关闭感应开关12对应感应时,驱动电机10停止反转。随着热源的加热,锅体内的压力逐渐上升,当压强大于安全锁止机构的限定压强时,锁止销8上升,排气阀导轨7被锁止。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侧重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包括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内可转动安装有扣圈(2),所述盖体(1)上安装有自动开合盖机构,所述自动开合盖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扣圈(2)旋转打开或关闭;所述自动开合盖机构包括可相对所述盖体(1)进行摆动的开合摆杆(3),所述开合摆杆(3)的外侧端设置有一侧开口的U形槽(301),所述扣圈(2)上设置有与所述U形槽(301)配合的止挡柱(201),所述盖体(1)上设置有供所述止挡柱(201)穿过和活动的腰型槽(101),所述止挡柱(201)穿过所述腰型槽(101)后置于所述U形槽(301)内;自动开闭所述扣圈(2)时,通过所述开合摆杆(3)摆动,带动所述扣圈(2)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上安装有残留压力解除装置,所述残留压力解除装置通过联动机构与所述开合摆杆(3)联动;当所述开合摆杆(3)带动所述扣圈(2)打开时,联动所述残留压力解除装置打开将残留压力泄除;当所述开合摆杆(3)带动所述扣圈(2)关闭时,联动所述残留压力解除装置关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残留压力解除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盖体(1)上的排气阀(4)以及铰接在所述盖体(1)上的排气阀操作杆(5),所述排气阀操作杆(5)的一端与所述排气阀(4)的阀杆插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开合摆杆(3)驱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盖体(1)上的动力传动杆(6)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盖体(1)上的排气阀导轨(7),所述动力传动杆(6)的一端连接所述开合摆杆(3),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气阀导轨(7),所述排气阀操作杆(5)远离所述排气阀(4)的一端抵置在所述排气阀导轨(7)下端;
所述残留压力解除装置打开时,所述开合摆杆(3)摆动,所述开合摆杆(3)联动所述动力传动杆(6)转动,所述动力传动杆(6)使所述排气阀导轨(7)滑动并下压所述排气阀操作杆(5),进而所述排气阀操作杆(5)转动打开所述排气阀(4)的阀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摆杆(3)朝向所述动力传动杆(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柱(302),所述动力传动杆(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柱(302)适配的第一腰型孔(601);所述动力传动杆(6)朝向所述排气阀导轨(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柱(602),所述排气阀导轨(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柱(602)相配合的第二腰型孔(70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导轨(7)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下压所述排气阀操作杆(5)的压块(702),所述压块(702)朝向所述排气阀操作杆(5)的一侧设置有斜挡面(703)。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上安装有安全锁止机构,所述安全锁止机构包括可升降安装在所述盖体(1)上的锁止销(8),所述排气阀导轨(7)上设置有与所述锁止销(8)对应的止挡部(704);当锅体内压强超过所述安全锁止机构的限定压强时,所述锁止销(8)升起限制所述排气阀导轨(7)的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上安装有自动蒸汽排出装置(9);当需要打开所述扣圈(2)时,所述自动蒸汽排出装置(9)打开对锅体内进行泄压;当所述锅体内压强小于所述限定压强时,所述锁止销(8)下降,所述排气阀导轨(7)解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合盖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盖体(1)上且可进行正反转的驱动电机(10),所述开合摆杆(3)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10)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上安装有打开感应开关(11)和关闭感应开关(12),所述扣圈(2)上设置有与所述打开感应开关(11)和所述关闭感应开关(12)配合使用的感应件(13)。
CN202322733060.1U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 Active CN220876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33060.1U CN220876526U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33060.1U CN220876526U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6526U true CN220876526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36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33060.1U Active CN220876526U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6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23459B1 (en) Safety device for opening a pressure cooker with lug-bayonet type closure
JP7054861B2 (ja) 炊飯器
AU759670B2 (en) Safety system to prevent the functioning of a blender or food processor if the top of its cup is not in place
KR20060114955A (ko) 정수기용 온수코크
CN110448201A (zh) 一种料理机
CN220876526U (zh) 一种具有自动开合盖及残留压力解除的压力锅盖
CN205107315U (zh) 上盖组件及其烹饪器具以及用于烹饪器具的连动滑块
CN201139425Y (zh) 一种可自动锁定的电压力锅
JP2000037296A (ja) 圧力調理器
CN115067741A (zh) 一种压力锅及其盖体组件
CN205214945U (zh) 上盖组件及其烹饪器具以及用于烹饪器具的连动滑块
WO2007006184A1 (fr) Dispositif d’ouverture de couvercle
KR20060101574A (ko) 밸브용 자동개폐장치
CN217696047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KR100736780B1 (ko) 전기압력조리기의 안전장치
CN221083414U (zh) 一种压力锅
CN109008601A (zh) 全自动电压力锅锅盖
CN218186310U (zh) 一种压力锅
CN203987546U (zh) 压力锅
CN219166163U (zh) 一种压力锅锅盖、压力锅及双胆锅
CN208709365U (zh) 一种厨电的开盖互锁装置
KR200235167Y1 (ko) 전기압력밥솥의 뚜껑회전장치
CN220192767U (zh) 一种电热水壶用壶盖翘板解锁结构
CN215644172U (zh) 儿童床面板罩盖锁定滑动结构
KR200279291Y1 (ko) 개선된 뚜껑개폐장치를 구비한 전기압력밥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