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6131U - 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及表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及表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6131U
CN220876131U CN202322264834.0U CN202322264834U CN220876131U CN 220876131 U CN220876131 U CN 220876131U CN 202322264834 U CN202322264834 U CN 202322264834U CN 220876131 U CN220876131 U CN 220876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s
connecting block
lug
lugs
w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48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阳辉
陈思颖
周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ro One Innovative New Material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ero One Innovative New Material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ro One Innovative New Material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ro One Innovative New Material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48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6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6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6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以及生耳;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或第二连接块的连接端平行设有多组连接孔;通过调节所述生耳连接不同的连接孔,实现对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连接状态下总长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包含上述连接件的表带。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可以是表扣、表粒或者表盘连接器中的一种,因此应用到表带上时,可以实现表扣与表粒的连接,或者表粒与表粒之间的连接,再或者表粒与表盘连接器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结构简单,调节方式灵活,能够实现穿戴设备的微调。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及表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及设有该连接件的表带。
背景技术
为了配合手表的佩戴效果,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表带,而如今流行的表带连接件的结构主要有蝴蝶扣以及磁吸扣。其中蝴蝶扣由于其佩戴舒适、适用于较粗的手腕、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表带在穿戴时的弯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手表当中;但是缺点在于多层折叠导致佩戴时候手腕不适。磁吸扣则是通过磁吸、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断开,需要的时候才连接,并且佩戴时候非常平整服帖,大大降低了手腕不适等负面使用体验。
无论那种连接件,都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当应用在不锈钢表带、碳纤维表带等刚性表类时,没有办法进行长度的调节。当用户需要对表带进行长短调节,从而适应自己的手腕时,需要使用拆卸工具拆除或者添加1~2节的表粒。但是表粒本身也有一定的宽度,对于部分用户来说,可能存在少一个表粒过短,而多一个表粒过长的问题。所以,对于调节长度在1个表粒长度之内的需求,无法通过拆卸/加装表粒满足需求,使用体验差。
除了手表,类似的金属手环、手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微调的,且结构简单,不影响穿戴使用感的连接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及表带,能够便捷实现穿戴手环或者表带长度可微调的目的。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保护了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以及生耳;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或第二连接块的连接端平行设有多组连接孔;通过调节所述生耳连接不同的连接孔,实现对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连接状态下连接件总长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通过生耳连接两个连接块,通过不同的连接孔,且所述生耳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表带或者其他穿戴设备的长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至少一端延伸,设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延伸并在该端两侧设有第二凸耳;所述连接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上;所述生耳通过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采用凹凸嵌合的方式实现二者之间不同距离的调节。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至少一端延伸,形成第一凸耳,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连接端设有凹槽位,使得两端就形成了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嵌入至所述凹槽位中,所述凹槽位有一定的深度,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凸耳嵌入的深度,实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连接状态下总长度的调节。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两种实现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为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为所述第一凸耳上设有1组或多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凸耳上设有至少2组第二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耳上设有1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凸耳上设有2~3组第二贯穿孔。
具体应用到表带时,通过生耳贯穿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从而使表扣与表带连接起来。再通过选择不同的第二贯穿孔,从而使整个表带的长度能够微小调节。一般一个表粒的长度大约为4-10mm,因此不同第二贯穿孔的调节总长度小于4-10mm为佳。由于采用3个档位会增加加工难度,出现凹槽位过长而导致第一件连接件的延伸过长导致容易折损等问题,因此更为优选所述第二凸耳上分别设有2个档位的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一凸耳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凸耳的凹槽位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案为所述第一凸耳上设有多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凸耳上设有至少1组第二贯穿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耳上设有2~3组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二凸耳设有1~3组第二贯穿孔。
本方案的区别在于设有多个第一贯穿孔,最为优选只有1个第二贯穿孔。这种方案也能实现长度的调节。同样加工也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优选的,所述生耳为普通生耳或单边开关生耳或双边开关生耳。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的生耳类型不限,双托生耳或单边开关生耳或双边开关生耳均可。
更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贯穿孔内设有生耳避让槽,所述生耳避让槽为线型或T型。
当使用的生耳类型为单边开关生耳或双边开关生耳时,需要解决如何将生耳装配到第一贯穿孔中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对第一贯穿孔的结构进行了改良。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贯穿孔内设有双边开关生耳避让槽,从而方便将双边开关生耳装配进第一贯穿孔内,当双边开关生耳装配到位时,双边开关生耳两侧的推手会从第一贯穿孔的顶部开孔露出,从而进入使用模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包含上述连接件的表带。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为表扣、表粒或者表盘连接器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连接块为表扣、表粒或者表盘连接器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可以是表扣、表粒或者表盘连接器中的一种,因此应用到表带上时,可以实现表扣与表粒的连接,或者表粒与表粒之间的连接,再或者表粒与表盘连接器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结构简单,调节方式灵活,能够应用在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是手表领域,能够实现表带的微调,且操作简单,调节档位可选择,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第二连接块拆解状态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连接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普通生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边开关生耳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连接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连接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第二连接块拆解状态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中第二连接块拆解状态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调节的连接件用于表扣和表粒的连接,包括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以及生耳3;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或第二连接块2的连接端平行设有多组贯穿孔4;通过调节所述生耳3连接不同的贯穿孔4,实现对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连接状态下总长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通过生耳3可拆卸连接,通过不同的贯穿孔4,调节第一连接块1与第二连接块2连接状态下的连接件总长度。
结合图1-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块1的一端延伸,设有第一凸耳11,所述第二连接块2的两侧设有第二凸耳21;所述贯穿孔4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凸耳11和第二凸耳21;所述生耳3通过贯穿所述贯穿孔4连接所述第一凸耳11和第二凸耳21。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采用凹凸嵌合的方式实现二者之间不同距离的调节。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块1的一端延伸,形成第一凸耳11,所述第二连接块2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的连接端延伸并设有凹槽位22,使得该端的两侧形成了第二凸耳21,所述第一凸耳11嵌入至所述凹槽位22中,所述凹槽位22有一定的深度,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凸耳11嵌入的深度,实现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连接状态下总长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为所述第一凸耳11上设有1组第一贯穿孔41,所述第二凸耳21上设有2组第二贯穿孔42。
本实施例具体应用到表带时,通过生耳3贯穿第一贯穿孔41、第二贯穿孔42从而使表扣与表带连接起来。再通过选择不同的第二贯穿孔42,从而使整个表带的长度能够微小调节。
本实施例所述生耳3为双边开关生耳31。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的生耳3类型不限,结合图3~4所示,普通生耳32或单边开关生耳33或双边开关生耳31均可。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穿孔41内设有双边开关生耳避让槽100。多个所述第一贯穿孔41可以相互贯通,利用所述双边开关生耳避让槽100实现不同第一贯穿孔41的隔离。
当使用的生耳3类型为单边开关生耳33或双边开关生耳31时,需要解决如何将生耳3装配到第一贯穿孔41中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对第一贯穿孔41的结构进行了改良。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贯穿孔41内设有双边开关生耳避让槽100,从而方便将双边开关生耳31装配进第一贯穿孔41内,当双边开关生耳31装配到位时,双边开关生耳31两侧的推手会从第一贯穿孔41的顶部开孔露出,从而进入使用模式。
当然,也可以采用推手可拆卸安装的生耳,从而解决装配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设置双边开关生耳避让槽100,从而降低加工难度。
实施例2
由于采用3个档位会增加加工难度,且生耳3的凹槽位22过长而导致表粒容易折损或者表扣的一侧延伸过长导致容易折损等问题,因此本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两端分别设置了一个第一凸耳11,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为表扣,两侧都能够连接第二连接块,即表粒,实现总长度的调节。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又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凸耳21上分别设有2个档位的第二贯穿孔42。结合图5所示,所述第一凸耳1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凸耳21的凹槽位22的长度匹配。相比实施例1的所述第二凸耳21上设有3组第二贯穿孔42;而实施例2的所述第二凸耳21上设有2组第二贯穿孔42。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为采用双边开关生耳,如图6所示,并将避让槽做出了T型的设计,解决双边开关生耳的装配问题。
实施例3
结合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凸耳11上设有3组第一贯穿孔41,且所述生耳3采用普通生耳32,且本实施例不需要设计双边开关生耳避让槽100。所述第二凸耳21上设有1组第二贯穿孔42。所述第一贯穿孔41贯穿或者独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4
结合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生耳(3)采用双边开关生耳(31),且本实施例设有双边开关生耳避让槽(100),且所述第一贯穿孔(41)相互贯穿设计。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等用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以及生耳(3);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或第二连接块(2)的连接端平行设有多组连接孔(4);
通过调节所述生耳(3)连接不同的连接孔(4),实现对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连接状态下连接件总长度的调节;
所述第一连接块(1)的两端延伸,分别设有第一凸耳(11),所述第二连接块(2)的一端延伸并在该端两侧设有第二凸耳(21);所述连接孔(4)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凸耳(11)和第二凸耳(21);
所述生耳(3)通过所述连接孔(4)连接所述第一凸耳(11)和第二凸耳(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贯穿孔,所述第一凸耳(11)上设有1组或多组第一贯穿孔(41),所述第二凸耳(21)上设有至少2组第二贯穿孔(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耳(11)上设有1组第一贯穿孔(41),所述第二凸耳(21)上设有2~3组第二贯穿孔(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贯穿孔,所述第一凸耳(11)上设有多组第一贯穿孔(41),所述第二凸耳(21)上设有至少1组第二贯穿孔(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耳(11)上设有2~3组第一贯穿孔(41),所述第二凸耳(21)设有1~3组第二贯穿孔(4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耳(3)为普通生耳(32)或单边开关生耳(33)或双边开关生耳(31)。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穿孔(41)内设有生耳避让槽(100);所述生耳避让槽(100)为线型或T型。
8.一种表带,包含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可调节的连接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为表扣、表粒或者表盘连接器中的一种;所述第二连接块为表扣、表粒或者表盘连接器中的一种。
CN202322264834.0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及表带 Active CN220876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4834.0U CN220876131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及表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4834.0U CN220876131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及表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6131U true CN220876131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77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4834.0U Active CN220876131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及表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6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003504A (ja) 腕時計
CN220876131U (zh) 一种可调节的连接件及表带
US6322245B1 (en) Double heart watch
WO2000050963A1 (en) Multi-function watch having flexible lcd watch band
US20060208017A1 (en) Watch wristband with links
CN113273776A (zh) 一种可拆卸表带的手表
CN209014919U (zh) 一种双面翻转手表及智能手表系统
CN220512346U (zh) 一种手腕穿戴用的平接式连接件及手表
CN21821939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手表扣组件
CN213904081U (zh) 一种适配于iWatch的镶套式手表组件
CN112841829B (zh) 一种手表
CN219762651U (zh) 一种拆卸式金属表带
CN216123938U (zh) 穿戴设备
CN200969032Y (zh) 带指北计的手表
CN212661276U (zh) 一种长度可调节表带及腕带设备
CN217885273U (zh) 可旋转换面组合表带
CN208446771U (zh) 一种可方便调节松紧的表带结构及手表
CN220477064U (zh) 一种穿戴设备的连接件及其穿戴设备
CN215532170U (zh) 一种绑带及可穿戴设备
CN220326973U (zh) 一种智能手表表带结构
CN219578401U (zh) 一种可进行佩戴调整的智能手环
CN218219388U (zh) 一种隐藏式手表接口结构
CN208176208U (zh) 表带及手表
CN217467481U (zh) 一种按键可以互换饰物的手表
CN219270315U (zh) 一种表带及智能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