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2498U - 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2498U
CN220872498U CN202322695556.4U CN202322695556U CN220872498U CN 220872498 U CN220872498 U CN 220872498U CN 202322695556 U CN202322695556 U CN 202322695556U CN 220872498 U CN220872498 U CN 220872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box
electronic load
detector body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955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甫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955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2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2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2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涉及负载检测技术的领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的实施原理为:包括检测仪本体、拉盒、检测盒和复位组件;拉盒可向远离或者朝向检测仪本体一侧移动,检测盒设置在拉盒内部用于放置电子负载并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检测仪本体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散热通道,以通过散热通道对检测仪本体进行散热。由于复位组件始终给予拉盒一个朝向检测仪本体的拉力,工作人员松开拉盒,拉盒可实现快速自动复位,使工作人员操作简单便捷,散热通道连通检测仪本体和外界,可方便对正在被检测的电子负载进行散热,不会导致电子负载温度过高损坏,解决现有电子负载检测仪操作繁琐,并且可能导致电子负载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负载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
背景技术
电子负载是通过控制内部功率或晶体管的导通量,依靠功率管的耗散功率消耗电能的设备,它能够准确检测出负载电压,精确调整负载电流,同时可以实现模拟负载短路,模拟负载的感性阻性和容性,计算容性负载电流上升时间等。
相关技术中,电子负载可用电子负载检测仪执行电源测试,检测时,通常需要将电子负载检测仪完全打开,将电子负载固定在其内部然后关闭电子负载检测仪进行检测。
然而,现有的电子负载检测仪在使用时操作较为繁琐,导致电子负载在较为封闭的仪器内部进行检测,在检测时产生较多的热量,严重时可能导致电子负载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旨在解决现有电子负载检测仪操作繁琐,并且可能导致电子负载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用于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包括检测仪本体、拉盒、检测盒和复位组件;
所述拉盒与所述检测仪本体滑移连接,所述拉盒可向远离或者朝向所述检测仪本体一侧移动,所述检测盒设置在所述拉盒内部,所述检测盒与所述检测仪本体电连接,所述检测盒用于放置所述电子负载并对所述电子负载进行检测;
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拉盒与所述检测仪本体之间,所述复位组件用于向所述拉盒提供朝向所述检测仪本体的拉力,所述检测仪本体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检测仪本体和外界,以通过所述散热通道对所述检测仪本体进行散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负载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可向远离检测仪本体方向拖拽拉盒,拉盒带动检测盒同时移动,然后使检测盒外露检测仪本体的部分能够放置电子负载,接着将电子负载放置在检测盒内,由于复位组件始终给予拉盒一个朝向检测仪本体的拉力,松开拉盒,拉盒在复位组件的带动下自动朝向检测仪本体移动,实现快速自动复位,以便检测仪本体方便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使工作人员操作简单便捷。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负载在检测时需要对电子负载通电,电子负载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会积累在检测仪本体内部,散热通道连通检测仪本体和外界,散热通道可方便对正在被检测的电子负载进行散热,不会导致电子负载温度过高损坏,解决现有电子负载检测仪操作繁琐,并且可能导致电子负载损坏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多个弹力件,所述弹力件包括复位弹簧和两个固定板;
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检测仪本体的内侧壁和所述拉盒的外侧壁上,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固定连接。
这里,复位组件在对拉盒提供拉力时,通过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复位弹簧的拉力首先作用在固定板上,使复位弹簧两端的固定板受到相对的拉力,固定板将拉力传递给拉盒即可,拉盒内的检测盒在安装好电子负载后,工作人员松开拉盒,复位弹簧通过固定板带动拉盒朝向检测仪本体移动,实现拉盒的自动快速复位,简化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使工作人员操作更便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弹力件沿所述拉盒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
这里,弹力件沿拉盒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有助于使拉盒受到的拉力分布均匀,不会出现拉盒由于受到不同方向的拉力导致移动卡死在检测仪本体内,提高拉盒移动时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仪本体和所述拉盒中至少一者与设置在其上的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与复位弹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负载在被检测之前和检测之后,均需要抽出和推回拉盒,拉盒需要频繁的沿检测仪本体移动,则复位弹簧需要多次的伸长,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存在损坏的情况,需要不定期的对复位弹簧或者连接复位弹簧的固定板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将固定板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则方便工作人员将固定板和复位弹簧拆下维修,保证复位组件的正常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仪本体的侧壁上还开设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散热通道分别位于所述检测仪本体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所述检测仪本体内部和所述散热通道。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负载在被检测时需要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以方便电子负载的散热,散热通道和第一通风口连通且位于检测仪本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外界空气可通过二者中的其中一者进入检测仪本体,再从另一者将热空气带出,提高了散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盒、安装杆和散热件;
所述散热盒位于所述检测仪本体内且与所述检测仪本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安装杆设置在所述散热盒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盒相对的两个侧壁连接,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安装杆连接,所述散热盒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均与所述散热盒的内部连通的开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
所述散热件用于加快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之间的空气流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通风口处设置散热组件,散热盒内的散热件可以加快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之间的空气流通,相当于加快了第一通风口与散热通道之间的空气流通,有利于检测仪本体内部的散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件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件沿所述安装杆的长度方向均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件设置为多个,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电机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散热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散热电机与所述检测仪本体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件在加快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之间的空气流通速率时,散热电机启动带动散热风扇转动,散热风扇用于产生风力,以加快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之间的空气流通。
此外,散热电机带动散热风扇转动,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风口处均安装有防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尘网能够避免灰尘或者杂质进入散热盒内部,从而影响散热件的正常工作,有助于提高散热件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检测仪本体上并与所述检测盒电连接,以显示所述检测盒检测所述电子负载的各项数据;
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散热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被配置为,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散热件启动与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屏方便工作人员观看电子负载在被检测时的各项数据,控制按钮则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散热件的启动与关闭,有助于电子负载的及时散热和节约电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子负载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可向远离检测仪本体方向拖拽拉盒,拉盒带动检测盒同时移动,然后使检测盒外露检测仪本体的部分能够放置电子负载,接着将电子负载放置在检测盒内,由于复位组件始终给予拉盒一个朝向检测仪本体的拉力,松开拉盒,拉盒在复位组件的带动下自动朝向检测仪本体移动,实现快速自动复位,以便检测仪本体方便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使工作人员操作简单便捷。
2、电子负载在检测时需要对电子负载通电,电子负载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会积累在检测仪本体内部,散热通道连通检测仪本体和外界,散热通道可方便对正在被检测的电子负载进行散热,不会导致电子负载温度过高损坏。
3、在第一通风口处设置散热组件,散热盒内的散热件可以加快第一通风口与第二通风口之间的空气流通,相当于加快了第一通风口与散热通道之间的空气流通,有利于检测仪本体内部的散热。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本申请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负载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电子负载检测仪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检测仪本体;110、散热通道;120、第一通风口;200、拉盒;300、检测盒;400、复位组件;410、弹力件;411、复位弹簧;412、固定板;500、把手;600、散热组件;610、散热盒;611、第二通风口;620、安装杆;630、散热件;631、散热电机;632、散热风扇;700、防尘网;800、显示屏;900、控制按钮。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电子负载是通过控制内部功率或晶体管的导通量,依靠功率管的耗散功率消耗电能的设备,它能够准确检测出负载电压,精确调整负载电流,同时可以实现模拟负载短路,模拟负载是感性阻性和容性,计算容性负载电流上升时间等。
一般开关电源的调试检测是不可缺少的,电子负载可用几种方法执行电源测试,它们一般是可编程的,但大多数电子负载需要外部DAC编程器,这一能力在测试期间能精确控制负载值,为测试装置操作者提供有价值的状态信息。
相关技术中,电子负载可用电子负载检测仪执行电源测试,现有的电子负载检测仪在放入电子负载仪器时较为麻烦,需要将整个装置打开然后放入,最后关上装置,电子负载检测仪在使用时操作较为繁琐,导致电子负载在较为封闭的仪器内部进行检测,在检测时产生较多的热量,严重时可能导致电子负载损坏。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用于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包括检测仪本体、拉盒、检测盒和复位组件;拉盒可向远离或者朝向检测仪本体一侧移动,检测盒设置在拉盒内部,检测盒用于放置电子负载并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复位组件用于向拉盒提供朝向检测仪本体的拉力,检测仪本体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散热通道,散热通道连通检测仪本体和外界,以通过散热通道对检测仪本体进行散热。由于复位组件始终给予拉盒一个朝向检测仪本体的拉力,工作人员松开拉盒,拉盒在复位组件的带动下自动朝向检测仪本体移动,实现快速自动复位,使工作人员操作简单便捷,散热通道连通检测仪本体和外界,可方便对正在被检测的电子负载进行散热,不会导致电子负载温度过高损坏,解决现有电子负载检测仪操作繁琐,并且可能导致电子负载损坏的问题。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负载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电子负载检测仪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6示意出了电子负载检测仪中各部件的简略示意图,电子负载检测仪中其余部件的具体结构不限于图1至图6的例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用于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包括检测仪本体100、拉盒200、检测盒300和复位组件400。
拉盒200与检测仪本体100滑移连接,拉盒200可向远离或者朝向检测仪本体100一侧移动,检测盒300设置在拉盒200内部,检测盒300与检测仪本体100电连接,检测盒300用于放置电子负载并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
具体的,检测盒300为该领域内用于检测电子负载的容器,只需完成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各项数据即可,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复位组件400设置在拉盒200与检测仪本体100之间,复位组件400用于向拉盒200提供朝向检测仪本体100的拉力。可以理解的是,复位组件400用于向拉盒200提供朝向检测仪本体100的拉力,此拉力可以始终存在,拉盒200受到拉力后具有向检测仪本体100内部位移的趋势,但是不能无限制向检测仪本体100内部移动,拉盒200具有限位功能,只需完成其中的检测盒300方便对将电子负载送入检测仪本体100,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的位置即可。
检测仪本体100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散热通道110,散热通道110连通检测仪本体100和外界,以通过散热通道110对检测仪本体100进行散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子负载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可向远离检测仪本体100方向拖拽拉盒200,拉盒200带动检测盒300同时移动,然后使检测盒300外露检测仪本体100的部分能够放置电子负载,接着将电子负载放置在检测盒300内,由于复位组件400始终给予拉盒200一个朝向检测仪本体100的拉力,松开拉盒200,拉盒200在复位组件400的带动下自动朝向检测仪本体100移动,实现快速自动复位,以使检测仪本体100方便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使工作人员操作简单便捷。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负载在检测时需要对电子负载通电,电子负载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会积累在检测仪本体100内部,散热通道110连通检测仪本体100和外界,散热通道110可方便对正在被检测的电子负载进行散热,不会导致电子负载温度过高损坏,解决现有电子负载检测仪操作繁琐,并且可能导致电子负载损坏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拉盒200的外侧壁上具有把手500,以方便工作人员拖拽拉盒200。
参照图2至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复位组件400包括多个弹力件410,弹力件410包括复位弹簧411和两个固定板412。
两个固定板412分别设置在检测仪本体100的内侧壁和拉盒200的外侧壁上,复位弹簧411设置在两个固定板412之间,复位弹簧4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412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复位组件400在对拉盒200提供拉力时,通过复位弹簧411的弹力作用,复位弹簧411的拉力首先作用在固定板412上,使复位弹簧411两端的固定板412受到相对的拉力,固定板412将拉力传递给拉盒200即可,拉盒200内的检测盒300在安装好电子负载后,工作人员松开拉盒200,复位弹簧411通过固定板412带动拉盒200朝向检测仪本体100移动,实现拉盒200的自动快速复位,简化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使工作人员操作更便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拉盒200移动时的稳定性,多个弹力件410沿拉盒200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具体的,还可以沿拉盒200朝向检测仪本体100的侧面均布排列,有助于使拉盒200受到的拉力分布均匀,不会出现拉盒200由于受到不同方向的拉力导致移动卡死在检测仪本体100内,提高拉盒200移动时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检测仪本体100和拉盒200中至少一者与设置在其上的固定板41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固定板412可通过螺栓与检测仪本体100和拉盒200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固定板412与复位弹簧411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负载在被检测之前和检测之后,均需要抽出和推回拉盒200,拉盒200需要频繁的沿检测仪本体100移动,则复位弹簧411需要多次的伸长,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存在损坏的情况,需要不定期的对复位弹簧411或者连接复位弹簧411的固定板412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将固定板412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则方便工作人员将固定板412和复位弹簧411拆下维修,保证复位组件400的正常工作。
参照图1和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检测仪本体100的侧壁上还开设第一通风口120,第一通风口120和散热通道110分别位于检测仪本体100相对的两侧壁上,第一通风口120连通检测仪本体100内部和散热通道110。
这里,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负载在被检测时需要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以方便电子负载的散热,散热通道110和第一通风口120连通且位于检测仪本体100相对的两侧壁上,外界空气可通过二者中的其中一者进入检测仪本体100,再从另一者将热空气带出,提高了散热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散热组件600,散热组件600包括散热盒610、安装杆620和散热件630。
散热盒610位于检测仪本体100内且与检测仪本体100的内侧壁连接,安装杆620设置在散热盒610内且两端分别与散热盒610相对的两个侧壁连接,具体的,安装杆620的两端分别与散热盒610的内顶壁和内底壁连接,散热件630与安装杆620连接,散热盒610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均与散热盒610的内部连通的开口和第二通风口611,开口与第一通风口120连通。
散热件630用于加快第一通风口120与第二通风口611之间的空气流通。具体的,可以是加快从第一通风口120流向第二通风口611方向的空气流通,也可以是加快第二通风口611流向第一通风口120方向的空气流通,可以理解的是,散热件630只需完成加快空气流通速度即可,空气流通的方向在此不做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通风口120处设置散热组件600,散热盒610内的散热件630可以加快第一通风口120与第二通风口611之间的空气流通,相当于加快了第一通风口120与散热通道110之间的空气流通,有利于检测仪本体100内部的散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散热件63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散热件630沿安装杆620的长度方向均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散热件630包括散热电机631和散热风扇632,散热电机631设置在安装杆620上,散热风扇632与散热电机631的输出轴连接,散热电机631与检测仪本体100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散热件630在加快第一通风口120与第二通风口611之间的空气流通速率时,散热电机631启动带动散热风扇632转动,散热风扇632用于产生风力,以加快第一通风口120与第二通风口611之间的空气流通。
此外,散热电机631带动散热风扇632转动,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效果。
可选的,散热通道110和第二通风口611处均安装有防尘网700。防尘网700能够避免灰尘或者杂质进入散热盒610内部,从而影响散热件630的正常工作,有助于提高散热件630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显示屏800和控制按钮900。
显示屏800设置在检测仪本体100上并与检测盒300电连接,以显示检测盒300检测电子负载的各项数据。
控制按钮900与散热件630电连接,控制按钮900被配置为,开启或关闭控制按钮900,控制散热件630启动与关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显示屏800方便工作人员观看电子负载在被检测时的各项数据,控制按钮900则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散热件630的启动与关闭,有助于电子负载的及时散热和节约电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的实施原理为:包括检测仪本体100、拉盒200、检测盒300和复位组件400;拉盒200可向远离或者朝向检测仪本体100一侧移动,检测盒300设置在拉盒200内部用于放置电子负载并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复位组件400用于向拉盒200提供朝向检测仪本体100的拉力,检测仪本体100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散热通道110,以通过散热通道110对检测仪本体100进行散热。由于复位组件400始终给予拉盒200一个朝向检测仪本体100的拉力,工作人员松开拉盒200,拉盒200在复位组件400的带动下自动朝向检测仪本体100移动,实现快速自动复位,使工作人员操作简单便捷,散热通道110连通检测仪本体100和外界,可方便对正在被检测的电子负载进行散热,不会导致电子负载温度过高损坏,解决现有电子负载检测仪操作繁琐,并且可能导致电子负载损坏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
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用于对电子负载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仪本体、拉盒、检测盒和复位组件;
所述拉盒与所述检测仪本体滑移连接,所述拉盒可向远离或者朝向所述检测仪本体一侧移动,所述检测盒设置在所述拉盒内部,所述检测盒与所述检测仪本体电连接,所述检测盒用于放置所述电子负载并对所述电子负载进行检测;
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拉盒与所述检测仪本体之间,所述复位组件用于向所述拉盒提供朝向所述检测仪本体的拉力,所述检测仪本体其中一个侧壁上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检测仪本体和外界,以通过所述散热通道对所述检测仪本体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负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多个弹力件,所述弹力件包括复位弹簧和两个固定板;
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检测仪本体的内侧壁和所述拉盒的外侧壁上,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负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力件沿所述拉盒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负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本体和所述拉盒中至少一者与设置在其上的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负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本体的侧壁上还开设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散热通道分别位于所述检测仪本体相对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所述检测仪本体内部和所述散热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负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盒、安装杆和散热件;
所述散热盒位于所述检测仪本体内且与所述检测仪本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安装杆设置在所述散热盒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盒相对的两个侧壁连接,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安装杆连接,所述散热盒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均与所述散热盒的内部连通的开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通风口连通;
所述散热件用于加快所述第一通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口之间的空气流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负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件沿所述安装杆的长度方向均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负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电机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上,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散热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散热电机与所述检测仪本体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负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风口处均安装有防尘网。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负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和控制按钮;
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检测仪本体上并与所述检测盒电连接,以显示所述检测盒检测所述电子负载的各项数据;
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散热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被配置为,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散热件启动与关闭。
CN202322695556.4U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 Active CN220872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95556.4U CN220872498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95556.4U CN220872498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2498U true CN220872498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21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95556.4U Active CN220872498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24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72498U (zh) 一种电子负载检测仪
CN203037782U (zh) 批量测试发光二极管器件寿命的设备结构
CN218917597U (zh) 一种光伏直流汇流箱的漏电报警装置
CN211183907U (zh) 电容式光伏电池电压电流采集装置
DE102007051672A1 (de)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Energieversorgung von Mess- und Sendeeinrichtungen
CN214895674U (zh) 一种自动检测声光控开关的测试装置
CN220135687U (zh) 一种中央空调的能耗监控机构
CN209230941U (zh) 一种开关动作检测判断设备
CN208971245U (zh) 微机综合保护测控装置
CN220105123U (zh) 一种用于航空器附件电气回路测试的综合测试盒
CN108389991B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安装放置箱
CN219780690U (zh) 一种功能测试控制板
CN213903752U (zh) 自动退pin线材检测装置
CN218675163U (zh) 一种电热测试装置
CN212845664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bms故障自诊断功能测试设备
CN218450987U (zh) 一种中央空调机房能耗采集装置
CN220795258U (zh) 一种具备防尘组件的电工仪表
CN220796605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2055644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CN211556502U (zh) 一种电力开关状态模拟显示装置
CN215067018U (zh) Sd卡耐久测试工装
CN213126947U (zh) 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多功能智能测试仪
CN217332666U (zh) 一种带远程监控功能的电力监测装置
CN219718704U (zh) 一种便于清理灰尘的电网监测机构
CN210246088U (zh) 一种中控室电源无功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