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71103U - 挡风装置及出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挡风装置及出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71103U
CN220871103U CN202322419496.3U CN202322419496U CN220871103U CN 220871103 U CN220871103 U CN 220871103U CN 202322419496 U CN202322419496 U CN 202322419496U CN 220871103 U CN220871103 U CN 220871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air outlet
wind
assembly
wind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94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向红
王夏禹
周英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RS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RS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CRSC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94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71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71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71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挡风装置及出风系统,用于安装于出风口,包括遮挡组件和悬挂组件,遮挡组件包括若干遮挡件,当挡风装置处于挡风状态时,各遮挡件相互搭接,以界定形成挡风面;悬挂组件与遮挡组件连接,并用于与出风口的周边连接,以使挡风面与出风口相对并间隔。这样,将遮挡组件与出风口相对并间隔设计,利用遮挡组件上的挡风面直接对出风口的冷风进行阻挡并分流,减小冷风的动量以降低气速,并使冷风向挡风面四周分散。由于挡风面由全部遮挡件搭接形成,因此,若遮挡件取消搭接,冷风就能从遮挡件之间的缝隙中穿过,通过控制遮挡件之间的缝隙解决风量的调节问题。

Description

挡风装置及出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挡风装置及出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及制冷技术的发展,大空间场所基本已经普及了中央空调,但是中央出风口风量较大且方向固定,位于出风口下方会出现被冷风直吹的情况,对身体不好。并且出风口一直开启会导致大量灰尘附着,每次空调开启灰尘都会随冷气被吹到房间,影响身体健康。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的处理措施通常是加装一个固定的挡风板,但该挡风板安装于拆卸困难,且无法随意调节风量风向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空调出风口风量风向的调节问题,提供一种挡风装置。
一种挡风装置,用于安装于出风口,包括遮挡组件和悬挂组件,遮挡组件包括若干遮挡件,当挡风装置处于挡风状态时,各遮挡件相互搭接,以界定形成挡风面;悬挂组件与遮挡组件连接,并用于与出风口的周边连接,以使挡风面与出风口相对并间隔。
上述的挡风装置,将遮挡组件与出风口相对并间隔设计,利用遮挡组件上的挡风面直接对出风口的冷风进行阻挡并分流,减小冷风的动量以降低气速,并使冷风向挡风面四周分散。由于挡风面由全部遮挡件搭接形成,因此,若遮挡件取消搭接,冷风就能从遮挡件之间的缝隙中穿过,通过控制遮挡件之间的缝隙解决风量的调节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遮挡组件还包括边框,各遮挡件间隔设置并能沿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边框内,当挡风装置处于挡风状态时,各遮挡件能相互转动搭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遮挡件被构造为能在边框上滑动设置,当挡风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各遮挡件滑动至相互叠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挡风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各遮挡件相互叠合,以使边框内形成开口,开口用于与出风口相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遮挡组件还包括驱动件与传动件,传动件与全部遮挡件依次连接,驱动件驱使传动件运动,以带动遮挡件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与每个遮挡件在其各自轴线的同一侧依次连接,且各遮挡件上在轴线的另一侧并与第一传动部的连接处相对应的位置连接有第二传动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遮挡件上间隔设有透气孔,用于对出风口进行缓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悬挂组件包括悬挂件,与遮挡组件连接,并用于与出风口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悬挂件有多个,各悬挂件沿挡风面的边缘间隔设置。
一种出风系统,具有出风口,包括上述的挡风装置,挡风装置装设在出风口处。
上述的出风系统,利用前述的挡风装置,将遮挡组件与出风口相对并间隔设计,利用遮挡组件上的挡风面直接对出风口的冷风进行阻挡并分流,减小冷风的动量以降低气速,并使冷风向挡风面四周分散。由于挡风面由全部遮挡件搭接形成,因此,若遮挡件取消搭接,冷风就能从遮挡件之间的缝隙中穿过,通过控制遮挡件之间的缝隙解决风量的调节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挡风装置处于叠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挡风装置处于挡风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挡风装置中遮挡件的正视图。
图4为图1所述的挡风装置中遮挡件与传动件的连接示意图。
1、遮挡组件;11、遮挡件;111、轴线;12、挡风面;13、边框;131、开口;14、驱动件;15、传动件;151、第一传动部;152、第二传动部;16、透气孔;2、悬挂组件;21、悬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挡风装置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挡风装置,用于安装于出风口,包括遮挡组件1和悬挂组件2,遮挡组件1包括若干遮挡件11,当挡风装置处于挡风状态时,各遮挡件11相互搭接,以界定形成挡风面12;悬挂组件2与遮挡组件1连接,并用于与出风口的周边连接,以使挡风面12与出风口相对并间隔。
上述的挡风装置,将遮挡组件1与出风口相对并间隔设计,利用遮挡组件1上的挡风面12直接对出风口的冷风进行阻挡并分流,减小冷风的动量以降低气速,并使冷风向挡风面12四周分散。由于挡风面12由全部遮挡件11搭接形成,因此,若遮挡件11取消搭接,冷风就能从遮挡件11之间的缝隙中穿过,通过控制遮挡件11之间的缝隙解决风量的调节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挡风状态即为遮挡组件1上的全部遮挡件11相互搭接,此时全部遮挡件11构成挡风面12,直接对冷风进行阻挡,使冷风吹到挡风面12后朝向平行于挡风面12的各个方向进行分流,避免直吹。
其中,遮挡件11能够互相搭接形成挡风状态,也能够解除搭接形成使风能够从遮挡件11缝隙中穿过的通风状态,或者遮挡件11能够移动至互相叠合的状态为叠合状态。
当遮挡件11位于挡风状态时,各个遮挡件11互相搭接构成挡风面12,以阻挡冷风的直吹,对冷风进行分流。
当遮挡件11位于通风状态时,相邻的遮挡件11之间有间隙,用于通过冷风,此时可以通过调整遮挡件11之间间隙大小的方法来控制直吹冷风的风量大小。
当遮挡件11位于叠合状态时,各遮挡件11互相重叠放置,减少占地面积。
另外,遮挡件11通过相互搭接以形成挡风面12的方式进行挡风,可以理解的是,遮挡件11应被构造为片状的结构,其形状有多种设置,可为但不限于圆形、方形、各种角度的弧形等。
并且遮挡件11在挡风状态和通风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其可以通过旋转或者是移动以使各个遮挡件11搭接或取消搭接;同样的,各个遮挡件11也可以通过旋转或移动的方式以调整相邻遮挡件11之间的间距。
还需说明的是,悬挂组件2用于将遮挡组件1安装在与出风口相对的位置上,并能稳固的承受出风口的冷风所施加的压力。
其中悬挂组件2能从多个角度或位置与出风口连接,以确保挡风面12与出风口正对,不会有多余的夹角,避免造成意外。
并且在从出风口到挡风面12之间的侧面,悬挂组件2应避免占用的空间,以使从挡风面12分流的冷气不会被再次阻挡,提高制冷效率。
此外,悬挂组件2与出风口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其可为但不限于搭接、卡扣、磁吸、螺纹等。
进一步地,遮挡组件1还包括边框13,各遮挡件11间隔设置并能沿自身轴线111转动连接于边框13内,当挡风装置处于挡风状态时,各遮挡件11能相互转动搭接。这样,通过转动的方式驱使遮挡件11转动,以实现挡风或者调整相邻遮挡件11之间间隙的功能,更加方便且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边框13是用于容纳并排列遮挡件11的容置框,将各个遮挡件11在边框13上以一定间隔排列分布,以实现挡风的功能。
具体地,各个遮挡件11的轴线111分别相互平行的分布在边框13上,且任意相邻两个遮挡件11的轴线11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遮挡件11自身的宽度,以使遮挡件11能艳自身轴线111转动至互相搭接。
另外,边框13的长和宽均应被设置为不小于出风口的长和宽,以使挡风面12能够完整的遮挡整个出风口的冷风。
还需说明的是,边框13应对各个遮挡件11起到承载作用,因此上述的悬挂组件2应当连接于边框13的边缘,以使边框13与出风口相对并间隔。
具体地,边框13可以被构造为围绕全部遮挡件11外围设置的包边,并且包边在遮挡件11的下方向内延伸以承载遮挡件11,遮挡件11能在边框13上沿自身轴线111转动至互相搭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遮挡件11被构造为能在边框13上滑动设置,当挡风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各遮挡件11滑动至相互叠合。这样,遮挡件11在边框13上滑动设置到叠合状态,当需要对出风口进行检修等工作时,遮挡件11互相叠合能够让出开口131以便于作业,无需卸下整个挡风装置,方便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遮挡件11从相互搭接的状态滑动至相互叠合的过程中,应当先从相互搭接的状态沿自身轴线111旋转,使遮挡件11旋转至通风状态,随后在边框13上滑动至相互叠合,保证遮挡件11运动过程的稳定。
其中,遮挡件11的旋转以及滑动,可以通过手动控制,也能通过电控。
另外,各遮挡件11被构造为能在边框13上滑动,其可以有多种设置,比如遮挡件11的两端设有凸起,边框13上设有与凸起配合的滑槽,以使凸起能在滑槽里滑动;或,各遮挡件11的两端连接有皮带,通过驱使皮带运动以使遮挡件11在边框13上滑动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挡风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各遮挡件11相互叠合,以使边框13内形成开口131,开口131用于与出风口相对。这样,形成开口131有利于对出风口进行检修,避免了检修的麻烦。
需要说明的是,在挡风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各遮挡件11叠合并容置于边框13的一侧,将出风口从边框13中露出。
为了便于出风口的检修等,可以将边框13加大设置,使挡风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的开口131不小于出风口的大小,并与出风口正对。
在一个实施例中,遮挡组件1还包括驱动件14与传动件15,传动件15与全部遮挡件11依次连接,驱动件14驱使传动件15运动,以带动遮挡件11转动。这样,能使遮挡件11在在运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且能稳定控制遮挡件11的旋转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件14是提供动力源的部件,通过驱使传动件15运动以同时带动全部遮挡件11运动,以使遮挡件11运动稳定。
其中,传动件15与全部遮挡件11依次连接,并能够驱使遮挡件11同步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动件15包括第一传动部151与第二传动部152,第一传动部151与每个遮挡件11在其各自轴线111的同一侧依次连接,且各遮挡件11上在轴线111的另一侧并与第一传动部151的连接处相对应的位置连接有第二传动部152。这样,第一传动部151与第二传动部152能驱使全部遮挡件11同步运动,实现挡风状态与通风状态之间的快速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动部151与第二传动部152分别连接于遮挡件11的两侧,通过第一传动部151与第二传动部152之间的相对位移使遮挡件11的两侧发生偏移,实现遮挡件11的旋转。
其中,第一传动件15与第二传动件15可以共用一个驱动件14,分别连接于同一传动轴的两端,即第一传动件15与第二传动件15的移动方向相反且轨迹长度相等,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15与第二传动件15连接在一根传动轴的两侧,传动轴转动使其二者中的其中一个趋向于传动轴的方向运动,另一个趋向于远离传动轴的方向运动,第一传动件15与第二传动件15发生相反方向的移动以使遮挡件11转动,以准确控制遮挡件11。
可选地,第一传动件15与第二传动件15有多种设置,其可为但不限于绳子、齿条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遮挡件11上间隔设有透气孔16,用于对出风口进行缓冲。这样,能尽可能避免出风口因风量过大直吹遮挡件11在成损坏的情况,并且利用透气口能更有利于冷气的分布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透气孔16有多个,且分布在全部遮挡件11上,其中,每一遮挡件11上可以有一个透气孔16也可以有多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悬挂组件2包括悬挂件21,与遮挡组件1连接,并用于与出风口可拆卸连接。这样,能保证遮挡装置与出风口的连接稳定且方便,也便于拆卸。
需要说明的是,悬挂组件2用于将遮挡组件1与出风口连接,将遮挡组件1稳定保持在与出风口正对的位置,并能在出风口内的冷风对遮挡组件1施加压力时,通过悬挂件21自身的张力以使遮挡组件1保持稳定,稳定挡风面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悬挂件21有多个,各悬挂件21沿挡风面12的边缘间隔设置。通过悬挂件21在挡风面12的边缘设置,能保证挡风面12在悬挂件21的作用下稳定,避免出现风力太大挡风面12被吹歪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悬挂件21的一端连接于出风口,另一端连接于挡风面12,以使挡风面12正对出风口并且保持稳定。
悬挂件21与出风口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有多种,其可为但不限于卡扣、夹子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出风系统,具有出风口,应用于上述的挡风装置。
上述的出风系统,利用前述的挡风装置,将遮挡组件1与出风口相对并间隔设计,利用遮挡组件1上的挡风面12直接对出风口的冷风进行阻挡并分流,减小冷风的动量以降低气速,并使冷风向挡风面12四周分散。由于挡风面12由全部遮挡件11搭接形成,因此,若遮挡件11取消搭接,冷风就能从遮挡件11之间的缝隙中穿过,通过控制遮挡件11之间的缝隙解决风量的调节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挡风装置,用于安装于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遮挡组件,包括若干遮挡件,当所述挡风装置处于挡风状态时,各所述遮挡件相互搭接,以界定形成挡风面;
悬挂组件,与所述遮挡组件连接,并用于与所述出风口的周边连接,以使所述挡风面与所述出风口相对并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还包括边框,各所述遮挡件间隔设置并能沿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边框内,当所述挡风装置处于挡风状态时,各所述遮挡件能相互转动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遮挡件被构造为能在所述边框上滑动设置,当所述挡风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各所述遮挡件滑动至相互叠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挡风装置处于叠合状态时,各所述遮挡件相互叠合,以使所述边框内形成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与所述出风口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还包括驱动件与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全部所述遮挡件依次连接,所述驱动件驱使所述传动件运动,以带动所述遮挡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每个所述遮挡件在其各自轴线的同一侧依次连接,且各所述遮挡件上在所述轴线的另一侧并与第一传动部的连接处相对应的位置连接有第二传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上间隔设有透气孔,用于对出风口进行缓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包括悬挂件,与所述遮挡组件连接,并用于与所述出风口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有多个,各所述悬挂件沿所述挡风面的边缘间隔设置。
10.一种出风系统,具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挡风装置,所述挡风装置装设于所述出风口处。
CN202322419496.3U 2023-09-06 2023-09-06 挡风装置及出风系统 Active CN220871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9496.3U CN220871103U (zh) 2023-09-06 2023-09-06 挡风装置及出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9496.3U CN220871103U (zh) 2023-09-06 2023-09-06 挡风装置及出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71103U true CN220871103U (zh) 2024-04-30

Family

ID=90818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9496.3U Active CN220871103U (zh) 2023-09-06 2023-09-06 挡风装置及出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71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6026B (zh) 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CA2986847C (en) Combined economizer and mixer for air handling unit
CN202018109U (zh) 一种出风口结构
CN106594868B (zh) 空调器
EP4033106A1 (en) Slat for backflow prevention, backflow preven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460424A (zh) 用于气流控制的门系统
US9493982B2 (en) Louver control mechanism
CN220871103U (zh) 挡风装置及出风系统
KR20190097677A (ko) 공기 토출관 설치용 디퓨저
CN210374004U (zh) 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CN208671156U (zh) 空调器
CN217031370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954758A (zh) 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351682U (zh) 外壳及空调器
CN209214086U (zh) 面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4183908B (zh) 出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145852A (zh) 空调器
CN208859811U (zh) 出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179202U (zh) 一种出风口调节结构及出风空调
CN20844295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102457780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0867116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469349U (zh) 空调器
CN221146774U (zh) 一种安装在空调出风口位置的外置导风板
KR20060087159A (ko) 공기조화기용 수직블레이드 회전각도 제어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