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5982U - 一种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65982U CN220865982U CN202322418442.5U CN202322418442U CN220865982U CN 220865982 U CN220865982 U CN 220865982U CN 202322418442 U CN202322418442 U CN 202322418442U CN 220865982 U CN220865982 U CN 2208659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ir
- adjusting
- side walls
- container
- part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31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容器包括底壁和围设于底壁周侧的两对侧壁,还包括至少一对调节件,固定连接于一对调节件间的分隔件,分隔件尺寸与容器内部空间尺寸匹配;调节件底面设有形状与侧壁外形匹配的底部通槽,一对调节件通过底部通槽安装于一对侧壁上;连接于调节件一侧、与侧壁夹持配合的一对夹持件;当一对夹持件脱离侧壁时,一对调节件可沿一对侧壁往复运动、以带动分隔件在内部空间内往复运动,或可将一对调节件连同分隔件从一对侧壁上拆卸后安装于一对侧壁的其它位置;当一对夹持件夹紧侧壁时,分隔件固定于内部空间中。该容器的分隔件可在移至容器内部空间任一位置时固定以避免容器移动时分隔件位移,同时调节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理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可通过隔板调节内部空间的矩形或近似矩形的箱体或盒体,其用于分隔内部空间的调节结构采用以下设计:在矩形箱体左右两侧的侧壁顶端开设下凹的滑槽,隔板左右两侧顶端设置向外凸出、与滑槽及槽壁的外形相匹配的L形滑块,并在L形滑块底端设置滚珠,通过L形滑块及滚珠与滑槽配合,实现分隔板在矩形箱体的内部容纳空间内水平移动,从而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其内部空间。
这种采用分隔板两侧滑块+滚珠与矩形箱体侧壁顶端滑槽配合实现矩形箱体内部空间调节的结构,其分隔板无法满足移动到任一调节位置时与箱体进行固定限位,加上滚珠易与滑槽发生相对滚动,导致箱体在移动或搬运时分隔板易从已调整好的位置发生位移,从而需要使用者再次调整分隔板位置而影响使用及体验感。
此外,在矩形箱体侧壁顶端开设下凹的滑槽提高了箱体制造的工艺成本,同时需要保证箱体侧壁具有足够的厚度,提高了箱体制造的材料成本。加上隔板左右两侧顶端需与滑槽及槽壁的外形相匹配的设置L形滑块,并在L形滑块底端设置滚珠,进一步增加了箱体用于分隔内部空间的调节结构的结构复杂度及其整体制造周期及人力物力成本,不利于箱体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隔板可于任一调节位置与容器固定且整体结构简单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类矩形箱体等容器用于调节内部空间的隔板无法于任一调节位置与容器固定而容易位移、且整体调节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容器包括:底壁和围设于底壁周侧的两对侧壁,容器在两对侧壁的顶端形成开口以敞开容器的内部容纳空间,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还包括:
至少一对调节件,固定连接于一对调节件之间的分隔件,分隔件的尺寸与容器的内部容纳空间的尺寸相匹配;
调节件底面设有形状与侧壁的外形相匹配的底部通槽,一对调节件通过各自的底部通槽分别对应安装于其中一对侧壁上;
和连接于调节件一侧、用于与侧壁夹持配合的一对夹持件;
当一对夹持件脱离侧壁时,一对调节件可以平行于底壁的方向沿一对侧壁同步往复运动、以带动分隔件在内部容纳空间内往复运动,或者可将一对调节件连同分隔件从一对侧壁上拆卸后安装于一对侧壁上的其它位置;
当一对夹持件夹紧侧壁时,分隔件固定于内部容纳空间中。
优选地,其中一对侧壁的顶端口沿相互平行且距离底壁的高度相同,一对调节件分别通过各自底部通槽与一对侧壁的顶端口沿对应配合安装于其中一对侧壁上。
优选地,一对侧壁分别对应开设有一对条形通孔,一对条形通孔均平行于底壁延伸且距离底壁的高度相同,条形通孔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距离与调节件的高度相匹配;
调节件通过其底部通槽与条形通孔的底端口沿相配合安装于侧壁上。
优选地,调节件呈矩形块状,调节件顶面设有形状与侧壁的条形通孔的顶端口沿外形相匹配的顶部通槽,顶部通槽的底面与底部通槽的顶面距离与条形通孔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距离相匹配,调节件通过其底部通槽与条形通孔的底端口沿、其顶部通槽与条形通孔的顶端口沿同步配合安装于侧壁上。
优选地,分隔件呈板状,调节件面向其相对另一调节件的一侧面设有与分隔件的形状相匹配的连接凹槽,分隔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卡接于一对调节件的对应连接凹槽中。
优选地,一对调节件的各自连接凹槽的对应底面距离与一对侧壁的距离相匹配,连接凹槽连通于底部通槽;
分隔件的相对两侧的距离与一对侧壁的距离相匹配,分隔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抵接于一对侧壁。
优选地,底壁呈水平壁,其中一对侧壁均为垂直于底壁的直壁,其中一对侧壁相互平行;分隔件呈与内部容纳空间相匹配的矩形板状,连接凹槽的轴向垂直于底壁,分隔件垂直于底壁,分隔件的底端面抵接于底壁。
进一步地,调节件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调节件一侧的铰接轴,一对夹持件铰接于铰接轴。
优选地,分隔件为板件、网格件或框条件。
优选地,调节件的顶面或任一侧面设有把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可在其容器的相对侧壁灵活设置容纳于容器内部容纳空间中的一至多个分隔件,且该分隔件可以平行于底壁的方向沿一对侧壁往复运动,并在移动至容器内部容纳空间任一位置时均可与容器进行固定限位,避免容器在移动或搬运时分隔件从已调整好的位置发生位移,提高了箱体等容器的使用体验。此外,该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整体结构较简单,仅需利用容器已有侧壁或者在侧壁开设条形通孔与简单的调节件和夹持件配合,即可实现分隔件平移及固定的功能,降低了容器制造的材料成本及整体制造周期及人力物力成本,有利于类似矩形的箱体、盒体或桶体等容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应该理解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可以对这些附图进行变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一的调节件与夹持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一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一设置两对调节件及两个分隔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一对调节件及一个分隔件从容器移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一应用带突出部的调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带突出部的调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其中一个分隔件的旋转至其一对调节件脱离条形通孔并进入容器的内部容纳空间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二的调节件与夹持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二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二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容器的一种变型结构图一;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容器的一种变型结构图二;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容器的一种变型结构图三。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容器;11、底壁;12、侧壁;121、顶端口沿;122、条形通孔;123、底端口沿;13、内部容纳空间;2、调节件;21、底部通槽;22、夹持件;221、连接部;222、按压部;223、夹持部;23、连接凹槽;24、铰接轴;25、突出部;3、分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18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其容器1包括:底壁11和围设于底壁11周侧的两对侧壁12(即一共包括围设于底壁11周侧的四个侧壁12),容器1在两对侧壁12的顶端形成开口以敞开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容器1内部空间调节结构还包括:
至少一对调节件2,固定连接于一对调节件2之间、并可随一对调节件2同步运动的分隔件3,该分隔件3的尺寸与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即容器1的内容腔)的尺寸相匹配,使其可容纳于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中;调节件2底面设有宽度及形状与侧壁12的厚度、外形相匹配的底部通槽21,一对调节件2通过各自的底部通槽21分别对应安装于其中一对侧壁12上;和连接于调节件2一侧、用于与侧壁12夹持配合的一对夹持件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1可以是箱体、盒体或桶体等包含底壁11和围设于底壁11周侧的两对侧壁12、两对侧壁12顶端形成开口的顶端敞口式的容器。
请参阅图1、10,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1为两对侧壁12均垂直于底壁11,且两对侧壁12相互垂直设置的矩形箱体、盒体或桶体。
请参阅图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容器1也可以为其中一对侧壁12垂直于底壁11,另一对侧壁12垂直于底壁11且互为镜像对称的连接于其中一对侧壁12的同一端的弧形过渡壁,即容器1呈采用圆角过渡的类似矩形箱体、盒体或桶体。
请参阅图17,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容器1也可以为一对侧壁12的上部垂直于底壁11、下部倾斜连接于底壁11,另一对侧壁12垂直于底壁11,即上半部分呈矩形、下半部分呈倒置梯形的箱体、盒体或桶体。
请参阅图18,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容器1也可以为其中一对侧壁12倾斜连接于底壁11,另一对侧壁12垂直于底壁11,即容器1呈倒置梯形箱体、盒体或桶体。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图中未示出),容器1也可以为其中一对侧壁12垂直于底壁11,另一对侧壁12倾斜连接于底壁11且互不对称也不平行的箱体、盒体或桶体。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图中未示出),容器1也可以为仅在一对侧壁12的顶端口沿相互平行,而一对侧壁12位于顶端口沿下方的主体部分形状及其另一对侧壁12的形状不限,分隔件3的形状与两对侧壁12围成的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的形状相匹配即可;具体地,当一对侧壁12的顶端口沿均垂直于底壁11时,一对侧壁12的顶端口沿均垂直于底壁11,此时调节件2底面设有宽度、形状与侧壁12的厚度、外形相匹配的底部通槽21;当一对侧壁12的顶端口沿均相对底壁11倾斜时,一对侧壁12的顶端口沿以相同的倾斜角度平行设置,此时调节件2底面设有宽度、形状及倾斜度与侧壁12的厚度、外形及倾斜度相匹配的底部通槽21。
请一并参阅图1、7、8,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件22可连接于一对调节件2中的任一调节件2一侧,即可以在一对调节件2一侧均连接一对夹持件22;也可以仅在一对调节件2中的任一各调节件2一侧连接一对夹持件22,而一对调节件2中的另一个调节件2则不连接夹持件22。
请参阅图1、7,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节件2的数量为分隔件3的一倍,即当调节件2设置一对时,分隔件3的数量为连接于一对调节件2之间的一个,此时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由一个分隔件3分隔为大小均可调节的两部分;当调节件2设置两对(一共四个)时,分隔件3的数量为分别对应连接于两对调节件2之间的两个,此时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由两个分隔件3分隔为大小均可调节的三部分;当调节件2设置三对至更多对时,分隔件3的数量及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由分隔件3隔开的部分数量以此类推。
当使用者手动控制一对夹持件22相互张开并脱离侧壁12时,此时使用者可保持控制一对夹持件22相互张开的姿态,并可通过推动一对夹持件22以带动一对调节件2沿平行于底壁11的方向沿一对侧壁12同步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分隔件3在内部容纳空间13内往复运动,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实现对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进行连续的分隔调节;或者可将一对调节件2连同分隔件3从一对侧壁12上提起拆卸后,整体安装于一对侧壁12上的其它位置,同样可以实现对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进行任意分隔调节。
请参阅图8,在需要将分隔板移至一对侧壁12上的较远位置时,提起拆卸的动作可以是将一对调节件2连同分隔件3完全提离容器1(即将分隔件3完全从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中移出),从而快速将一对调节件2连同分隔件3插入一对侧壁12上的较远位置;在需要将分隔板移至一对侧壁12上的不太远的位置时,可以直接推动一对夹持件22带动一对调节件2连同分隔件3沿一对侧壁12往复平移,也可以仅将调节件2连带分隔件3从一对侧壁12上提起一小段距离(即分隔件3未完全从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中移出)后,将一对调节件2连同分隔件3移动至一对侧壁12上的对应目标位置上方再重新放下。
当一对调节件2连同分隔件3调节到位后,使用者手动松开对一对夹持件22的控制,使得一对夹持件22重新夹紧侧壁12,分隔件3于调节后的位置固定于内部容纳空间13中。
请一并参阅图1-10,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1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一中:
容器1在两对侧壁12的顶端形成开口以敞开内部容纳空间13,即容器1在两对侧壁12远离底壁11的顶端为开放式的,两对侧壁12顶端围成连通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的开口,使用者可通过该开口向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中置放、拿取及收纳、整理各种物品;其中一对侧壁12的顶端口沿121相互平行且距离底壁11的高度相同,一对调节件2分别通过各自底部通槽21与一对侧壁12的顶端口沿121对应相配合安装于其中一对侧壁12上。
请一并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2优选呈矩形块状,调节件2平行于底壁11的底面设有上述宽度、形状与侧壁12的厚度、外形相匹配的底部通槽21,一对调节件2通过各自的底部通槽21分别对应安装于其中一对侧壁12的对应顶端口沿121上。
请一并参阅图1、4、6-8,当使用者手动控制一对夹持件22相互张开并脱离侧壁12的顶端口沿121时,此时使用者可保持控制一对夹持件22相互张开的姿态,并可通过推动一对夹持件22以带动一对调节件2沿平行于底壁11的方向沿一对侧壁12的对应顶端口沿121同步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分隔件3在内部容纳空间13内往复运动,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实现对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进行连续的分隔调节;或者可将一对调节件2连同分隔件3从一对侧壁12的对应顶端口沿121上提起拆卸后,整体安装于一对侧壁12的对应顶端口沿121上的其它位置,同样可实现对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进行任意分隔调节。
当一对调节件2连同分隔件3调节到位后,使用者手动松开对一对夹持件22的控制,使得一对夹持件22重新夹紧侧壁12的顶端口沿121,分隔件3于调节后的位置固定于内部容纳空间13中。
请一并参阅图11-1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器1内部空间调节结构的实施例二中:
一对侧壁12中部分别对应开设有一对条形通孔122,一对条形通孔122均平行于底壁11延伸,且一对条形通孔122距离底壁11的高度相同,条形通孔122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距离与调节件2的高度相匹配,使得调节件2可通过条形通孔122的让位作用,从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中穿过条形通孔122而部分伸出容器1的侧壁12外表面;调节件2通过其底部通槽21与条形通孔122的底端口沿123相配合安装于侧壁12上。
请一并参阅图11-15,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2优选呈矩形块状,调节件2平行于底壁11的底面设有上述宽度、形状与侧壁12的厚度、外形相匹配的底部通槽21,一对调节件2通过各自的底部通槽21分别对应安装于其中一对侧壁12的对应条形通孔122的底端口沿123上。
当使用者手动控制一对夹持件22相互张开并脱离条形通孔122的底端口沿123时,此时使用者可保持控制一对夹持件22相互张开的姿态,并可通过推动一对夹持件22以带动一对调节件2沿平行于底壁11的方向沿一对条形通孔122的对应底端口沿123同步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分隔件3在内部容纳空间13内往复运动,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实现对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进行连续的分隔调节;由于实施例二中调节件2对应条形通孔122的位置设置在分隔件3的侧端中上方,相比实施例一中调节件2设于分隔件3的侧端顶部,使用者通过夹持件22推动调节件2带动分隔板往复运动更轻松、分隔板姿态更稳定。
也可以仅将调节件2连带分隔件3从一对侧壁12的对应底端口沿123上提起一小段距离(即分隔件3未完全从条形通孔122中移出)后,将一对调节件2连同分隔件3移动至一对条形通孔122的对应底端口沿123的对应目标位置上方,再重新放下置于对应底端口沿123上。
当一对调节件2连同分隔件3调节到位后,使用者手动松开对一对夹持件22的控制,使得一对夹持件22重新夹紧条形通孔122的底端口沿123,分隔件3于调节后的位置固定于内部容纳空间13中。
请一并参阅图11、12,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将分隔板从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中取出时,首先由使用者手动控制一对夹持件22相互张开并脱离条形通孔122的底端口沿123,再将调节件2连带分隔件3从一对侧壁12的对应底端口沿123上提起一小段距离,直至调节件2的底端通槽完成向上脱离条形通孔122的底端口沿123、调节件2的高度刚好处于与条形通孔122的高度相平齐的位置;然后绕分隔件3的中心水平旋转分隔件3,直至一对调节件2脱离条形通孔122并完全进入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中,此时即可将分隔件3连同一对调节件2、夹持件22从内部容纳空间13中提起并移出容器1。
请一并参阅图11、12、15,在本实施例中,容器1在两对侧壁12的顶端开口以敞开内部容纳空间13,即容器1在两对侧壁12远离底壁11的顶端为与实施例一中的容器1相同的开放式,因此调节件2也可以采取实施例一中的方式,即通过其底部通槽21与侧壁12的顶端口沿121相配合安装于侧壁12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图中未示出),容器1在两对侧壁12的顶端设置顶壁以封闭内部容纳空间13,即容器1在两对侧壁12远离底壁11的顶端为封闭式,此时调节件2仅可通过其底部通槽21与条形通孔122的底端口沿123相配合安装于侧壁12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图中未示出),调节件2呈矩形块状,调节件2顶面设有宽度、形状与条形通孔122的顶端口沿厚度、外形相匹配的顶部通槽,顶部通槽的底面与底部通槽21的顶面距离与条形通孔122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距离相匹配,调节件2通过其底部通槽21与条形通孔122的底端口沿123、其顶部通槽与条形通孔122的顶端面口沿同步配合安装于侧壁12上。
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容器1可在两对侧壁12的顶端形成的开口设置可拆装的箱盖(图中未示出),以封闭的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由于实施例二中条形通孔122设在侧壁12中部,调节件2设于条形通孔122的底端口沿123,因此侧壁12的顶端口沿121处可直接加装箱盖,相对实施例一的调节件2设于侧壁12的顶端口沿121,实施例二的容器1加装箱盖更方便。
请参阅图1、2,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分隔件3呈板状,调节件2面向其相对另一调节件2的一侧面设有与分隔件3的形状相匹配的连接凹槽23,分隔件3的相对两侧分别卡接于一对调节件2的对应连接凹槽23中。
请一并参阅图11-15,在实施例二中,上述连接凹槽23为贯通调节件2的顶面和底面的通槽,使得分隔件3的侧端卡接于连接凹槽23中时完全上下穿过调节件2的顶面和底面。
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图中未示出),分隔件3设有连接穿孔,调节件2设有贯穿连接凹槽23且与连接穿孔相匹配的连接通孔,分隔件3与调节件2之间在相互卡接的同时以螺钉或螺栓穿过连接通孔和连接穿孔连接固定。
请一并参阅图1-6,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一对调节件2的各自连接凹槽23的对应底面距离与一对侧壁12的距离相匹配,连接凹槽23连通于底部通槽21;分隔件3的相对两侧的距离与一对侧壁12的距离相匹配,分隔件3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抵接于一对侧壁12。
请一并参阅图1-6,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连接凹槽23的轴向垂直于底壁11,分隔件3垂直于底壁11,分隔件3的底端面抵接于底壁11,使得分隔件3在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中平移运动时,分隔件3的相对两侧和一对侧壁12滑动接触、分隔件3的底端面与底壁11滑动接触,即分隔件3将其两面的内部容纳空间13完全隔离。
请参阅图9、10,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调节件2的底面靠近另一调节件2的一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突出部25,上述连接凹槽23向下延伸至突出部25并贯通该突出部25,使得连接凹槽23得到延长、分隔件3与其卡接更牢固。
请一并参阅图1-6,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调节件2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调节件2一侧的铰接轴24,一对夹持件22铰接于铰接轴24上。
请一并参阅图1-6,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铰接轴24设有一个,一对夹持件22铰接于同一个铰接轴24上,且一对夹持件22通过同一扭簧或分别通过一对扭簧(图中未示出)连接于该铰接轴24,通过扭簧弹性作用可实现:使用者手动捏合以一对夹持件22时,一对持件相互张开,此时一对夹持件22及调节件2、分隔件3可脱离侧壁12;使用者手动松开一对夹持件22时,一对夹持件22自动复位合拢,此时一对夹持件22可自动夹紧侧壁12,以使分隔件3固定于容器1的内部容纳空间13中的某一位置。
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图中未示出),铰接轴24也可以设置两个,一对夹持件22分别对应铰接于两个铰接轴24上,且一对夹持件22分别通过一对扭簧连接于两个铰接轴24。
请一并参阅图1-6,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夹持件22包括设置铰接孔的连接部221,以及分别对应设于连接部221两端的按压部222和夹持部223,夹持件22通过铰接孔与铰接轴24相配合,使用者通过按压一对夹持件22的对应按压部222控制一对夹持件22张合运动,一度夹持件22通过对应的一对夹持部223夹紧侧壁12。
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图中未示出),夹持件22的按压部222和夹持部223也可以一体设置,即按压部222不设于连接部221相对夹持部223的另一端,而是和夹持部223一体设置于连接部221的同一端;还可以直接按压夹持部223靠近连接部221的一端实现夹持部223的张开。
请一并参阅图1-6,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实施方式,一对夹持件22的对应按压部222及夹持部223的张合方向优选为垂直于侧壁12。
作为实施例二的一种实施方式(图中未示出),一对夹持件22的对应按压部222及夹持部223的张合方向与侧壁12所在平面呈一夹角,使得一对夹持件22的对应按压部222可从条形通孔122中伸出侧壁12外表面或伸入侧壁12内表面,方便使用者手动操作控制一对夹持件22张开运动及推动夹持件22。
作为实施例二的实施方式(图中未示出),调节件2的顶面或任一侧面设有把柄,以便使用者在不设置夹持件22时直接以把柄为施力点推动调节件2,或者通过握持把柄实现提起一对调节件2连带分隔件3、夹持件22。
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分隔件3为板件、网格件或框条件,也可以是栏杆件、栅格件等等形式的分隔件3。分隔件3的材质可以是玻璃、塑料、铁板、钢板、木板、布料等等
作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共同的实施方式,容器1、调节件2和夹持件22均可采用塑料、金属、木料或玻璃等等材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所述容器包括:底壁和围设于所述底壁周侧的两对侧壁,所述容器在所述两对侧壁的顶端形成开口以敞开所述容器的内部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还包括:
至少一对调节件;
固定连接于一对调节件之间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的尺寸与所述容器的内部容纳空间的尺寸相匹配;
所述调节件底面设有形状与所述侧壁的外形相匹配的底部通槽,一对调节件通过各自的底部通槽分别对应安装于其中一对所述侧壁上;
和连接于所述调节件一侧、用于与所述侧壁夹持配合的一对夹持件;
当一对所述夹持件脱离所述侧壁时,一对调节件可以平行于所述底壁的方向沿一对侧壁同步往复运动、以带动所述分隔件在所述内部容纳空间内往复运动,或者可将一对调节件连同分隔件从一对侧壁上拆卸后安装于一对侧壁上的其它位置;
当一对夹持件夹紧所述侧壁时,所述分隔件固定于所述内部容纳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对侧壁的顶端口沿相互平行且距离所述底壁的高度相同,一对所述调节件分别通过各自的底部通槽与一对所述侧壁的顶端口沿对应配合安装于其中一对所述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侧壁分别对应开设有一对条形通孔,一对条形通孔均平行于所述底壁延伸且距离所述底壁的高度相同,所述条形通孔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距离与所述调节件的高度相匹配;
所述调节件通过其底部通槽与所述条形通孔的底端口沿相配合安装于所述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呈矩形块状,所述调节件顶面设有与所述条形通孔的顶端口沿外形相匹配的顶部通槽,所述顶部通槽的底面与所述底部通槽的顶面距离与所述条形通孔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的距离相匹配,所述调节件通过其底部通槽与条形通孔的底端口沿、其顶部通槽与条形通孔的顶端口沿同步配合安装于所述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呈板状,所述调节件面向其相对另一调节件的一侧面设有与所述分隔件的形状相匹配的连接凹槽,所述分隔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卡接于一对所述调节件的对应连接凹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调节件的各自连接凹槽的对应底面距离与所述一对侧壁的距离相匹配,所述连接凹槽连通于所述底部通槽;
所述分隔件的相对两侧的距离与所述一对侧壁的距离相匹配,所述分隔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抵接于一对侧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呈水平壁,其中一对所述侧壁均为垂直于所述底壁的直壁,其中一对所述侧壁相互平行;所述分隔件呈与所述内部容纳空间相匹配的矩形板状,所述连接凹槽的轴向垂直于所述底壁,所述分隔件垂直于所述底壁,所述分隔件的底端面抵接于所述底壁。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还包括:
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件一侧的铰接轴,一对所述夹持件铰接于所述铰接轴。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为板件、网格件或框条件。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的顶面或任一侧面设有把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18442.5U CN220865982U (zh) | 2023-09-06 | 2023-09-06 | 一种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418442.5U CN220865982U (zh) | 2023-09-06 | 2023-09-06 | 一种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65982U true CN220865982U (zh) | 2024-04-30 |
Family
ID=90813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418442.5U Active CN220865982U (zh) | 2023-09-06 | 2023-09-06 | 一种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65982U (zh) |
-
2023
- 2023-09-06 CN CN202322418442.5U patent/CN2208659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29785B (zh) | 制冷机 | |
CN220865982U (zh) | 一种容器内部空间调节结构 | |
MX2014004912A (es) | Cajon mejorado con puerta frontal que se proporciona con aparato regulador de inmovilizacion de la puerta frontal. | |
US11643252B2 (en) | Storage device | |
CN214241842U (zh) | 一种盖板易收纳的储物箱 | |
CN209219497U (zh) | 一种会计专用档案架 | |
CN217919329U (zh) | 一种水质采样瓶保存箱 | |
CN115399577A (zh) | 一种应用于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的图书智能安全存放装置 | |
CN211253517U (zh) | 一种机电设备可移动存储箱 | |
CN111577004B (zh) | 拉手组件、门组件及储物柜 | |
CN216020381U (zh) | 置物架 | |
CN215708154U (zh) | 一种木包装箱箱体结构 | |
CN219504735U (zh) | 一种用于3d打印样品的调节式保持柜结构 | |
CN214453079U (zh) | 一种可调整空间大小的滑动式假睫毛包装盒 | |
CN217532072U (zh) | 一种高效双横式钉箱机 | |
CN213949136U (zh) | 一种鞋盒的结构 | |
CN219506477U (zh) | 一种智能家居用除潮收纳装置 | |
CN109549368A (zh) | 一种教学办公物品整理柜 | |
JPH0547254Y2 (zh) | ||
CN212062800U (zh) | 双排可调节型开关盒 | |
CN215395140U (zh) | 多功能工具箱 | |
CN210320788U (zh) | 一种科学流动实验室制冷设备 | |
CN217885778U (zh) | 一种变容量烤箱 | |
CN210970096U (zh) | 一种包装盒用打扣机 | |
CN221252419U (zh) | 一种稳固型拼接式物流运输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