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5609U - 一种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65609U CN220865609U CN202322819088.7U CN202322819088U CN220865609U CN 220865609 U CN220865609 U CN 220865609U CN 202322819088 U CN202322819088 U CN 202322819088U CN 220865609 U CN220865609 U CN 2208656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stening
- belt
- pushing frame
- fastening belt
- adjusting ch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包括导轨推架和至少两个紧固组件,紧固组件设置在导轨推架上,其中,紧固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导轨推架两侧的两个紧固件底座,第一紧固件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件底座上方设置有调节链带,调节链带由数个调节链节依次首尾铰接相连组成,第一个调节链节与第二紧固带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其他数个调节链节中的一个通过调节插销连接在第二个紧固件底座顶部,调节链带通过不同位置的调节链节与紧固件底座连接来调节第二紧固带的固定长度;第一紧固带的第二端和第二紧固带的第二端设置有拉扣组件,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通过拉扣组件连接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航行体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场打捞船将水下航行体打捞回收到打捞大舱后,使用棘轮拉紧器收紧皮带后将水下航行体紧固在固定架上,然后需将打捞船上水下航行体转运到沉箱码头。
在转运过程中,当风浪较大时打捞船晃动较大,固定架和水下航行体晃动也很剧烈,紧固皮带会受力拉伸,随着皮带拉伸作用时间增长,偶尔会出现断裂,可能会使航行体从固定架滑落损坏;且棘轮拉紧器操作过程中,作业人员容易皮带不能翻面或打结,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每次绑紧时都需要重新将皮带端部从棘轮拉紧器穿入,解绑时将皮带全部拉出,而作业人员在穿带时容易误把皮带翻面或打结,需要将皮带拉出调整后重新穿入棘轮拉紧器,操作不方便。而转运航行体的固定架无助力结构,吊运航行体的起重设备精准度控制困难,航行体吊运到固定架上后,人力很难根据要求调整航行体位置。
现有的固定转运圆柱结构的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2210958466.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氢气瓶固定装置,包括放置组件和固定组件,放置组件包括放置架、卡合块、弧形滑动块和下压块,卡合块与所述放置架连接,弧形滑动块和所述下压块安装于所述卡合块上;固定组件包括挤压块和限位杆,挤压块与弧形滑动块连接,限位杆与下压块连接。该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1、放置架上的卡合块直径固定,限定了其结构只适用于固定一种尺寸的圆柱结构;2、该装置固定时,需要先将两个弧形滑动块滑动打开,将氢气瓶吊装在卡合块内后,再通过螺栓将两个弹性挤压块支撑固定,操作复杂,且直径与氢气瓶直径相匹配的卡合块限定了空间,氢气瓶吊装时需要精准控制才能放入;3、该装置内部结构复杂,不适用于风浪大的海面运输固定,内部活动结构易损坏,且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包括导轨推架(1)和至少两个紧固组件(2),紧固组件(2)设置在导轨推架(1)上,所述的紧固组件(2)包括:
两个紧固件底座(21),对称设置于导轨推架(1)两侧;
第一紧固带(22),第一端铰接在第一个紧固件底座(21)的顶部;
调节链带(23),由数个调节链节(231)依次首尾铰接相连组成,第一个调节链节(231)与第二紧固带(2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其他数个调节链节(231)中的一个通过插销(232)连接在第二个紧固件底座(21)顶部,调节链带(23)通过不同位置的调节链节(231)与紧固件底座(21)连接来调节第二紧固带(24)的固定长度;
第二紧固带(24),第一端与调节链带(23)的第一端调节链节(231),第二紧固带(24)和第一紧固带(22)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固定水下航行体(3);
拉扣组件(25),设置在第一紧固带(22)的第二端和第二紧固带(24)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固定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导轨推架(1)包括:
推架底座(1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打捞船船体上;
推架主体(12),设置于推架底座(11)上方;
两组导向轮组(13),分别设置在推架主体(12)上方的两侧,两组导向轮组(13)呈“V”形结构,导向轮组(13)的数个导向轮(131)沿推架主体(12)长度方向排列,导向轮(131)的轴向与推架主体(12)长度方向相垂直。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拉扣组件(25)包括:
拉钩(251),设置在第一紧固带(22)的第二端外表面;
锁紧器(252),第一端铰接在第二紧固带(24)的第二端外表面;
拉杆轴(253),两端铰接在锁紧器(252)中部两侧,拉杆轴(253)中部设置有与拉杆轴(253)轴向相垂直的螺纹孔;
锁紧器拉杆(254),前端设置有拉环,末端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配合连接在拉杆轴(253)中部的螺纹孔上;拉扣组件(25)锁紧连接时,锁紧器拉杆(254)前端的拉环拉扣在拉钩(251)上,锁紧器(252)下压贴近第二紧固带(24)外表面。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紧固件底座(21)呈“L”形结构,“L”形结构的横板上设置有数个通孔,紧固件底座(21)通过螺栓安装在导轨推架(1)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紧固件底座(21)“L”形结构的竖板外侧设置有把手(26)。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内侧设置有胶皮垫(221)。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导轨推架(1)和紧固组件(2)的金属部件表面喷涂有防腐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打捞船上的起重设备将水面的水下航行体(3)起吊至导轨推架(1)的两组导向轮组(13)上后,作业人员缓慢推动水下航行体(3)调整位置,使水下航行体(3)外表面的设备和结构与紧固组件(2)固定位置错开;锁紧水下航行体(3)时,将锁紧器拉杆(254)上的拉环挂扣在拉钩(251)上,然后将锁紧器(252)向后拉并下压贴近第二紧固带(24)外表面即可锁紧;解绑水下航行体(3)时,作业人员将两个锁紧器(252)扳起,使锁紧器拉杆(254)上的拉环脱离拉钩(251),将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向外侧转动打开,解锁两个紧固组件(2)。
需要调节紧固组件(2)的固定长度时,先将调节链带(23)与紧固件底座(21)连接的插销(232)拆下,将第一紧固带(22)搭在水下航行体(3)表面,然后将锁紧器拉杆(254)上的拉环挂扣在拉钩(251)上,拉住调节链带(23)将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沿水下航行体(3)圆周拉紧,对比与紧固件底座(21)插销孔最近的调节链节(231),然后用手握该调节链节(231),用于标记该调节链节(231)的位置,将锁紧器拉杆(254)上的拉环从拉钩(251)上取下,通过插销(232)将手握的调节链节(231)固定在紧固件底座(21)顶部的插销孔上,完成调节链带(23)的位置调整;调整锁紧器拉杆(254);将锁紧器拉杆(254)前端拉环预先挂扣在拉钩(251)上,手动拉紧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观察锁紧器拉杆(254)前端拉环与拉钩(251)的间隙大小,根据间隙大小转动锁紧器拉杆(254)调节长度,使锁紧器拉杆(254)前端的拉环略低于拉钩(251),完成紧固组件(2)的固定长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1、紧固组件(2)保障了水下航行体在打捞船大舱转运过程中,能安全可靠的将其固定在导轨推架(1)上,不会随船晃动而从导轨推架(1)滑落;
2、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通过插销(232)将其与紧固件底座(21)连接,当水下航行体(3)从导轨推架(1)吊装后,拔出插销(232)即可将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拆卸,从而可将多个导轨推架(1)叠放在一起,节约打捞大舱空间;
3、紧固组件(2)可快速完成对水下航行体(3)转运过程中的固定和解绑,一人就能完成操作,提升了水下航行体转运的工作效率。
4、锁紧器拉杆(254)配合调节链带(23)实现大范围加小范围的尺寸调整,大范围的粗调与小范围的精调相结合,调节效率高,便于调节紧固组件(2)的松紧度。
5、导轨推架(1)上的导向轮组(13)将水下航行体(3)移动时的摩擦力变换为动摩擦,减少水下航行体(3)表面在转运过程中的擦痕,减轻推动水下航行体(3)的推力,同时,便于调整水下航行体(3)在导轨推架(1)上的固定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紧固组件的立体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紧固组件的立体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紧固带与调节链带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紧固带与紧固件底座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中标号:
1-导轨推架;
11-推架底座,12-推架主体,13-导向轮组,131-导向轮;
2-紧固组件;
21-紧固件底座,22-第一紧固带,221-胶皮垫,23-调节链带,231-调节链节,232-调节插销,24-第二紧固带,25-拉扣组件,251-拉钩,252-锁紧器,253-拉杆轴,254-锁紧器拉杆,26-把手;
3-水下航行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7所示,一种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包括导轨推架1和至少两个紧固组件2,紧固组件2设置在导轨推架1上,其中,紧固组件2包括对称设置于导轨推架1两侧的两个紧固件底座21,第一紧固件底座2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紧固带22,第二紧固件底座21上方设置有调节链带23,调节链带23由数个调节链节231依次首尾铰接相连组成,第一个调节链节231与第二紧固带2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其他数个调节链节231中的一个通过插销232连接在第二个紧固件底座21顶部,调节链带23通过不同位置的调节链节231与紧固件底座21连接来调节第二紧固带24的固定长度;第一紧固带22的第二端和第二紧固带24的第二端设置有拉扣组件25,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通过拉扣组件25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7所示,导轨推架1包括推架底座11,和设置于推架底座11上方的推架主体12,推架底座1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打捞船船体上;推架主体12上方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导向轮组13,两组导向轮组13呈“V”形结构,导向轮组13的数个导向轮131沿推架主体12长度方向排列,导向轮131的轴向与推架主体12长度方向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两组导向轮组13的导向轮131分别支撑水下航行体3的左下部和右下部位置,导向轮131胎面优选尼龙、橡胶等柔性材料,保护水下航行体3表面;导向轮131用于水下航行体3装斜时导向,并将水下航行体3移动时的摩擦力变换为动摩擦,减少水下航行体3表面在转运过程中的擦痕,减轻推动水下航行体3的推力,同时,便于调整水下航行体3在导轨推架1上的固定位置,以免水下航行体3外表面的设备和结构影响紧固组件2固定水下航行体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7所示,拉扣组件25包括设置在第一紧固带22第二端外表面的拉钩251和位于第二紧固带24第二端的锁紧器252、拉杆轴253和锁紧器拉杆254,其中,锁紧器252第一端铰接在第二紧固带24的第二端外表面;拉杆轴253两端铰接在锁紧器252中部两侧,拉杆轴253中部设置有与拉杆轴253轴向相垂直的螺纹孔;锁紧器拉杆254前端设置有拉环,末端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配合连接在拉杆轴253中部的螺纹孔上;拉扣组件25锁紧连接时,锁紧器拉杆254前端的拉环拉扣在拉钩251上,锁紧器252下压贴近第二紧固带24外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拉扣组件25固定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时,将锁紧器拉杆254上的拉环挂扣在拉钩251上,然后将锁紧器252向后拉并下压贴近第二紧固带24外表面即可锁紧;解锁拉扣组件25时,将锁紧器252扳起,使锁紧器拉杆254上的拉环脱离拉钩251即可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调整调节链带23的连接位置时,先将调节链带23与紧固件底座21连接的插销232拆下,将第一紧固带22搭在水下航行体3表面,然后将锁紧器拉杆254上的拉环挂扣在拉钩251上,拉住调节链带23将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沿水下航行体3圆周拉紧,对比与紧固件底座21插销孔最近的调节链节231,然后用手握该调节链节231,用于标记该调节链节231的位置,将锁紧器拉杆254上的拉环从拉钩251上取下,通过插销232将手握的调节链节231固定在紧固件底座21顶部的插销孔上,完成调节链带23的位置调整;调节链带23用于大范围调整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之间的固定空间大小,以适用于固定不同直径大小的水下航行体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通过调整锁紧器拉杆254末端螺杆与拉杆轴253中部螺纹孔的连接位置来调整解锁拉扣组件25与拉钩251的扣合距离,从而小范围调整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之间的固定空间大小,并配合调节链带23实现大范围加小范围的尺寸调整,大范围的粗调与小范围的精调相结合,调节效率高,便于调节紧固组件2的松紧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紧固件底座21呈“L”形结构,“L”形结构的横板上设置有数个通孔,紧固件底座21通过螺栓安装在导轨推架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紧固件底座21“L”形结构的竖板外侧设置有把手26;需要人工搬运导轨推架1时,2-4人单手向上提起把手26即可轻松搬运;利用起重设备单独搬运导轨推架1或搬运固定有水下航行体3的导轨推架1时,可将起重吊带一端穿过一侧把手26,从导轨推架1下方穿过另一侧后从另一个把手26穿出挂扣在起重设备的吊钩上,此时把手26作为起重吊带的限位环,防止起吊过程中起重吊带偏移位置,破坏导轨推架1的平衡状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内侧设置有胶皮垫221,用于保护水下航行体3,防止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固定水下航行体3过程中损伤水下航行体3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紧固带22与紧固件底座21通过插销232实现可拆卸的铰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选择强度高、韧性好、抗拉强度高的刚性材料和/或复合材料制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推架1和紧固组件2的金属部件表面喷涂有防腐材料,防止导轨推架1和紧固组件2在使用过程中受海面高湿度、高盐分的环境腐蚀过快,延长导轨推架1和紧固组件2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固定水下航行体3时:
步骤1:打捞船打捞水下航行体3时,2-4名作业人员手握把手26将导轨推架1预先搬运至打捞大舱中,将导轨推架1的推架底座11固定在打捞大舱的地板上,打捞船上的起重设备将水面的水下航行体3起吊至导轨推架1的两组导向轮组13上,作业人员缓慢推动水下航行体3调整位置,防止水下航行体3外表面的设备和结构影响紧固组件2固定水下航行体3。
步骤2:调整调节链带23,先将调节链带23与紧固件底座21连接的插销232拆下,将第一紧固带22搭在水下航行体3表面,然后将锁紧器拉杆254上的拉环挂扣在拉钩251上,拉住调节链带23将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沿水下航行体3圆周拉紧,对比与紧固件底座21插销孔最近的调节链节231,然后用手握该调节链节231,用于标记该调节链节231的位置,将锁紧器拉杆254上的拉环从拉钩251上取下,通过插销232将手握的调节链节231固定在紧固件底座21顶部的插销孔上,完成调节链带23的位置调整。
步骤3:调整锁紧器拉杆254。将锁紧器拉杆254前端拉环预先挂扣在拉钩251上,手动拉紧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观察锁紧器拉杆254前端拉环与拉钩251的间隙大小,根据间隙大小转动锁紧器拉杆254调节长度,使锁紧器拉杆254前端的拉环略低于拉钩251,调节完成后将锁紧器拉杆254上的拉环挂扣在拉钩251上,然后将锁紧器252向后拉并下压贴近第二紧固带24外表面即可锁紧;根据上述2-3的方法锁紧第二个紧固组件2。
水下航行体3转运到沉箱码头时:
作业人员将两个锁紧器252扳起,使锁紧器拉杆254上的拉环脱离拉钩251,将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向外侧转动打开,解锁两个紧固组件2;然后利用起重吊带将水下航行体3连接到起重设备上,将水下航行体3吊运到指定位置;或是把转运车推到导轨推架1前方,作业人员将水下航行体3推送到转运车上;水下航行体3转运完成后,作业人员拆除推架底座11的固定螺栓,将导轨推架1搬运至存放位置。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描述,以上工作原理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推架(1)和至少两个紧固组件(2),紧固组件(2)设置在导轨推架(1)上,所述的紧固组件(2)包括:
两个紧固件底座(21),对称设置于导轨推架(1)两侧;
第一紧固带(22),第一端铰接在第一个紧固件底座(21)的顶部;
调节链带(23),由数个调节链节(231)依次首尾铰接相连组成,第一个调节链节(231)与第二紧固带(2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其他数个调节链节(231)中的一个通过插销(232)连接在第二个紧固件底座(21)顶部,调节链带(23)通过不同位置的调节链节(231)与紧固件底座(21)连接来调节第二紧固带(24)的固定长度;
第二紧固带(24),第一端与调节链带(23)的第一端调节链节(231),第二紧固带(24)和第一紧固带(22)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固定水下航行体(3);
拉扣组件(25),设置在第一紧固带(22)的第二端和第二紧固带(24)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固定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推架(1)包括:
推架底座(1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打捞船船体上;
推架主体(12),设置于推架底座(11)上方;
两组导向轮组(13),分别设置在推架主体(12)上方的两侧,两组导向轮组(13)呈“V”形结构,导向轮组(13)的数个导向轮(131)沿推架主体(12)长度方向排列,导向轮(131)的轴向与推架主体(12)长度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扣组件(25)包括:
拉钩(251),设置在第一紧固带(22)的第二端外表面;
锁紧器(252),第一端铰接在第二紧固带(24)的第二端外表面;
拉杆轴(253),两端铰接在锁紧器(252)中部两侧,拉杆轴(253)中部设置有与拉杆轴(253)轴向相垂直的螺纹孔;
锁紧器拉杆(254),前端设置有拉环,末端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配合连接在拉杆轴(253)中部的螺纹孔上;拉扣组件(25)锁紧连接时,锁紧器拉杆(254)前端的拉环拉扣在拉钩(251)上,锁紧器(252)下压贴近第二紧固带(24)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底座(21)呈“L”形结构,“L”形结构的横板上设置有数个通孔,紧固件底座(21)通过螺栓安装在导轨推架(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固件底座(21)“L”形结构的竖板外侧设置有把手(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紧固带(22)和第二紧固带(24)内侧设置有胶皮垫(2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推架(1)和紧固组件(2)的金属部件表面喷涂有防腐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19088.7U CN220865609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一种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819088.7U CN220865609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一种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65609U true CN220865609U (zh) | 2024-04-30 |
Family
ID=90813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819088.7U Active CN220865609U (zh) | 2023-10-20 | 2023-10-20 | 一种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65609U (zh) |
-
2023
- 2023-10-20 CN CN202322819088.7U patent/CN2208656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863839B1 (en) | Shipping frame for fan section of aircraft engine | |
CN100387783C (zh) | 安装张力腿平台的方法 | |
US20160339277A1 (en) | Method for inspecting an inside room of a ship and/or performing works therein | |
US10502191B2 (en) | Transport frame for a wind turbine blade | |
US20120266800A1 (en) | Spar mooring line sharing method and system | |
US20220362614A1 (en) | Strap connection systems, quick connector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
CN220865609U (zh) | 一种水下航行体紧固装置 | |
US5865136A (en) | System for lifting and lowering a sailboat mast | |
JPS59207390A (ja) | 電動水中ポンプユニツトの巻上装置 | |
CN215267393U (zh) | 直升机悬吊法检修作业用吊篮系统 | |
CN212687346U (zh) | 一种随车起重运输车及其吊装夹具 | |
US4166427A (en) | Tightening and securing cables holding barges together | |
WO2013077749A1 (en) | Lifting and support apparatus for diving gear | |
CN111557798B (zh) | 一种用于跨越舰船内部密封舱门的变形担架 | |
US4587920A (en) | Quick wire coupling and release | |
AU7886298A (en) | Transfer device | |
US1125009A (en) | Apparatus for stowing cargo. | |
CN110789669A (zh) | 一种深水单点系泊中水浮筒回收下放系统及方法 | |
US7213798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ieving submerged vehicles | |
CN218055532U (zh) | 磁力登船梯 | |
NL2033252B1 (en) | A lifting system for lifting a monopile, a cradle, a vessel and a method of storing a monopile on a vessel | |
CN118183040B (zh) | 一种风电铸件运输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3171094U (zh) | 中间轴进舱专用工装 | |
CN214112798U (zh) | 救援筏 | |
CN215479163U (zh) | 一种对重块吊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