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63726U - 一种废钢专用夹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钢专用夹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63726U CN220863726U CN202322749907.5U CN202322749907U CN220863726U CN 220863726 U CN220863726 U CN 220863726U CN 202322749907 U CN202322749907 U CN 202322749907U CN 220863726 U CN220863726 U CN 2208637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part
- clamp arm
- arm
- handle
- c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一种废钢专用夹钳,包括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所述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为长条状,所述第一夹钳臂与第二夹钳臂包括夹持部和手持部;所述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交叉并可旋转固定于交叉枢纽,所述夹持部和手持部经交叉枢纽分隔开;所述第一夹钳臂的夹持部为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为直平面结构,所述第二夹钳臂的夹持部为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为圆弧状,所述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的接触部位结构吻合。通过将第一夹持部设置为直平面结构,将第二夹持部设置为圆弧状,在增大夹持接触面的同时,能兼顾不规则废钢的形状,确保夹取更稳定,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钳领域,特别是一种废钢专用夹钳。
背景技术
在轧线生产过程中时常有尾料甩出,导致废钢小碎片遗留在在轧机内或层流辊道上,现场人员需及时清理,否则会导致堆钢。在清理过程中需现场人员徒手清理,清理时需要靠近轧机,在清理期间有可能会有废钢碎片随时甩出,由于废钢碎片较小且具有锋利的边缘,极易划伤工作人员,另外徒手清理靠近层流辊道,极易受到机械伤害,不仅如此,生产工作环境温度高,存在烫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钢专用夹钳,能兼顾不规则废钢的形状,确保夹取更稳定,方便工作人员安全高效清理废钢,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方案:一种废钢专用夹钳,包括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所述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为长条状,每个夹钳臂均包括夹持部和手持部;所述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交叉设置并为了在一个旋转平面内旋转通过交叉枢纽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钳臂的夹持部为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为直边结构,所述第二夹钳臂的夹持部为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为向外侧凸起的圆弧边结构;
所述第二夹持部圆弧边结构的端部与第一夹持部接触,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直边结构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圆弧边结构的内凹侧之间构成夹持废钢的夹持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包括力臂和手柄,所述力臂设置于手柄和交叉枢纽之间,所述手柄为力臂的延伸部分;所述力臂的延伸部分弯曲,形成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钳臂的手柄向外侧弯折与第一夹钳臂的力臂形成环状的第一手柄,所述第二夹钳臂的手柄与第一手柄的弯折方向相反,并与第二夹钳臂的力臂形成环状的第二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设置为波浪状。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和手持部的长度比例为1:3。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钢专用夹钳,避免了徒手捡拾的风险,通过将第一夹持部设置为直平面结构,将第二夹持部设置为圆弧状,在增大夹持接触面的同时,能兼顾不规则废钢的形状,确保夹取更稳定,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2、还通过调整废钢专用夹钳夹持部和手持部的长度比例,使夹取过程更为省力.
3、通过对手柄形状的改变,提升工作人员夹取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废钢专用夹钳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夹钳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夹钳臂示意图;
图中:1-交叉枢纽;2-第一夹持部;3-第二夹持部;4-力臂;5-第一手柄;6-第二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废钢专用夹钳,包括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所述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为长条状,所述第一夹钳臂与第二夹钳臂包括夹持部和手持部。
所述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交叉并可旋转固定于交叉枢纽1,所述夹持部和手持部经交叉枢纽1分隔开,通过工人控制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手持部的开合,使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绕交叉枢纽1旋转,带动夹持部实现夹持功能。
手持部包括力臂4和手柄,所述力臂4设置于手柄和交叉枢纽1之间,所述手柄为力臂4的延伸部分;所述力臂4的延伸部分弯曲,形成手柄。
在夹持部中,第一夹钳臂的夹持部为第一夹持部2,所述第一夹持部2设置为直边结构,所述第二夹钳臂的夹持部为第二夹持部3,所述第二夹持部3设置为向外侧凸起的圆弧边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3圆弧边结构的端部与第一夹持部2接触,所述第二夹持部3和第一夹持部2的接触部位结构吻合;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直边结构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圆弧边结构的内凹侧之间构成夹持废钢的夹持空间。
第一夹持部2设置为直平面结构用于增加与夹持的废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废钢与夹持部的压强关系;
第二夹持部3设置为向外侧凸起的圆弧边结构并且与第一夹持部2的接触部位结构吻合,与第一夹持部2在空夹状态时围成半圆状的孔洞,在夹持过程中,圆弧边结构有利于为夹持的形状不规则的废钢提供放置空间,避免夹持过程用力过大导致废钢从夹持部飞出。
作为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优选,废钢专用夹钳的夹持部和手持部的长度比例为1:3,夹持部的长度比手持部的长处少2倍的距离,通过增大手持部的长度,使在夹持过程中可以利用更小的力轻松夹起较重的废钢,使整个结构更为省力。
具体的,为了在夹持过程中工人操作废钢专用夹钳较为省力,第一夹钳臂的手柄向外侧弯折与第一夹钳臂的力臂4形成环状的第一手柄5,第二夹钳臂的手柄与第一手柄5的弯折方向相反,并与第二夹钳臂的力臂4形成环状的第二手柄6;工人使用时手指插入至环状的第一手柄5和第二手柄6中,即可轻松操作废钢专用夹钳。
实施例
为了使工人在使用废钢专用夹钳时更为舒适,手柄设置为波浪状,手指刚好能够与波浪状吻合,减少使用过程中的不适感。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废钢专用夹钳,包括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所述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为长条状,每个夹钳臂均包括夹持部和手持部;所述第一夹钳臂和第二夹钳臂交叉设置并为了在一个旋转平面内旋转通过交叉枢纽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钳臂的夹持部为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为直边结构,所述第二夹钳臂的夹持部为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为向外侧凸起的圆弧边结构;
所述第二夹持部圆弧边结构的端部与第一夹持部接触,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直边结构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圆弧边结构的内凹侧之间构成夹持废钢的夹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钢专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包括力臂和手柄,所述力臂设置于手柄和交叉枢纽之间,所述手柄为力臂的延伸部分;所述力臂的延伸部分弯曲,形成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钢专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钳臂的手柄向外侧弯折与第一夹钳臂的力臂形成环状的第一手柄,所述第二夹钳臂的手柄与第一手柄的弯折方向相反,并与第二夹钳臂的力臂形成环状的第二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钢专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内侧和第二手柄内侧设置为能够与人手指吻合的波浪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钢专用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和手持部的长度比例为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49907.5U CN220863726U (zh) | 2023-10-13 | 2023-10-13 | 一种废钢专用夹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49907.5U CN220863726U (zh) | 2023-10-13 | 2023-10-13 | 一种废钢专用夹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63726U true CN220863726U (zh) | 2024-04-30 |
Family
ID=90817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49907.5U Active CN220863726U (zh) | 2023-10-13 | 2023-10-13 | 一种废钢专用夹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63726U (zh) |
-
2023
- 2023-10-13 CN CN202322749907.5U patent/CN2208637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76398U (zh) | 一种多角度夹子 | |
CN220863726U (zh) | 一种废钢专用夹钳 | |
CN202009191U (zh) | 电缆弯曲定型工具 | |
CN202462287U (zh) | 扳手 | |
CN204505309U (zh) | 一种电动剪刀 | |
CN203764698U (zh) | 一种手动简易折板装置 | |
CN212526444U (zh) | 弯柄电焊钳 | |
CN204546521U (zh) | 四轴关节机器人 | |
CN209868354U (zh) | 一种用于拆卸五金配件的拆卸钳 | |
CN209916239U (zh) | 一种稳定操作拔牙钳 | |
CN210233112U (zh) | 一种农业专用接种剪刀 | |
CN210228262U (zh) | 一种肿瘤科用肿瘤夹持钳 | |
CN215617200U (zh) | 一种液压阀块深孔加工打磨装置 | |
CN212399281U (zh) | 一种曲柄铁皮钳 | |
CN204800527U (zh) | 毛细管钳 | |
CN211682229U (zh) | 一种可旋转剪刀臂的剪刀 | |
CN206578370U (zh) | 一种具有弯头的特型锉刀 | |
CN205436888U (zh) | 一种钢丝弯头工装 | |
CN210209468U (zh) | 一种用于夹持弧形把手进行加工的夹具 | |
CN209773311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折弯装置 | |
CN209536928U (zh) | 一种安瓿玻璃瓶剪刀 | |
CN221290700U (zh) | 一种铝材打磨机的物料限位组件 | |
CN218778313U (zh) | 一种用于塑胶嵌件加工的取料机械手 | |
CN216575816U (zh) | 一种用于修剪钢筋的省力钳 | |
CN203125491U (zh) | 钳具握柄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