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8394U - 扬声器模组以及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模组以及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8394U
CN220858394U CN202322618285.2U CN202322618285U CN220858394U CN 220858394 U CN220858394 U CN 220858394U CN 202322618285 U CN202322618285 U CN 202322618285U CN 220858394 U CN220858394 U CN 220858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aker
flexible
loudspeaker
modul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182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强
杨晨蔚
蔡林峰
董海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xshare Acoustics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uxshare Acoustics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uxshare Acoustics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uxshare Acoustics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182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8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8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8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以及穿戴设备,扬声器模组包括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电路板,所述第一扬声器内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扬声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均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包括彼此相连的柔性板体和硬性板体,所述硬性板体设于所述开口处且与所述第二扬声器相连,所述柔性板体包括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主体部适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扬声器相连。由此,可以降低扬声器模组的占用空间,可以保证电路板的结构强度,且可以提高第二扬声器的电连接的稳定性。并且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均可以通过电路板的主体部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可以利于组装调试。

Description

扬声器模组以及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以及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穿戴设备逐渐走入消费者的视野,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要求的也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例如TWS(True Wireless Stereo,无线耳机)的可穿戴设备内设有扬声器,而单颗的扬声器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穿戴设备的性能和功能需求,若是设置多颗扬声器,如何保证可穿戴设备的小型化设计则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扬声器模组,以解决多颗扬声器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扬声器模组的穿戴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扬声器模组,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电路板,所述第一扬声器内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扬声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均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包括彼此相连的柔性板体和硬性板体,所述硬性板体设于所述开口处且与所述第二扬声器相连,所述柔性板体包括彼此相连的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主体部适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扬声器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通过设置在第一扬声器内设置容纳空间,并将第二扬声器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可以降低扬声器模组的占用空间,利于扬声器模组的小型化设计。容纳空间可以设置开口,可以利于第二扬声器的电连接,通过硬性板体与第二扬声器电连接且硬性板体设于开口处,可以保证电路板的结构强度,保护容纳空间内的第二扬声器,可以提高第二扬声器的电连接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电路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均可以通过电路板的主体部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可以简化扬声器模组的结构,进一步利于扬声器模组的小型化设计,还可以利于组装调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内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均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包括彼此相连的柔性板体和硬性板体,所述硬性板体设于所述开口处且与所述第二扬声器相连,所述柔性板体包括彼此相连的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主体部适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扬声器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柔性段,所述第一柔性段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第二柔性段,所述第二柔性段和所述第一柔性段弯折连接,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外周面具有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柔性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贴合设置,所述第二柔性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贴合设置,所述第二柔性段与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引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模组还包括:拾音模块,所述拾音模块位于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前侧,所述拾音模块与所述柔性板体相连且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板体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拾音模块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先沿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前侧延伸、再朝向所述第一扬声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模组还包括:导音管,所述导音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扬声器内,所述导音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前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扬声器包括: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磁性件、环绕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磁间隙;振动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驱动所述振膜振动的音圈,所述音圈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磁间隙内;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具有沿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一孔段被构造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导音管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孔段内,所述振膜位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板体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硬性板体层叠设置且位于所述硬性板体的背离所述第二扬声器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外轮廓与所述硬性板体的外轮廓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扬声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扬声器的中心轴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扬声器为动圈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为MEMS扬声器。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穿戴设备,穿戴设备包括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扬声器模组。穿戴设备可以实现小型化设计,电连接的稳定性好,结构强度好,便于组装调试。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模块的一个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扬声器模块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3为图2的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扬声器模组;
10、第一扬声器;11、开口;12、第一连接段;13、第二连接段;14、磁路系统;141、第一磁性件;141a、第一孔段;141b、第二孔段;142、第二磁性件;143、磁间隙;15、振动系统;151、振膜;152、音圈;
20、第二扬声器;
30、电路板;31、柔性板体;311、主体部;312、第一连接部;312a、第一柔性段;312b、第二柔性段;313、第二连接部;314、第三连接部;
32、硬性板体;40、拾音模块;50、导音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相对位置关系或运动情况,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中心”、“内”、“外”、“上”、“下”、“左”、“右”、“前”、“后”、“竖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发生了位置翻转或者姿态变化或者运动状态变化,那么这些方向性的指示也相应的随着变化,例如: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设置多颗扬声器导致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100以及穿戴设备,扬声器模组100能实现小型化设计。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100,扬声器模组100包括第一扬声器10、第二扬声器20以及电路板30。
具体而言,如图1-图4所示,第一扬声器10内限定出具有开口11的容纳空间,第二扬声器20设于容纳空间内,例如,容纳空间可以为第一扬声器10的后腔。电路板30与第一扬声器10、第二扬声器20均电连接,电路板30包括彼此相连的柔性板体31和硬性板体32,硬性板体32设于开口11处且与第二扬声器20相连,柔性板体31包括彼此相连的主体部311和第一连接部312,主体部311适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第一连接部312与第一扬声器10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30可以为软硬结合板,柔性板体31为软硬结合板的软板部分,硬性板体32为软硬结合板的硬板部分。软硬结合板是柔性电路板30与硬性电路板30,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柔性电路板30特性与印刷电路板30特性的电路板30。
通过在第一扬声器10内设置容纳空间,并将第二扬声器20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可以降低扬声器模组100的占用空间,利于扬声器模组100的小型化设计。同时,容纳空间可以设置开口11,可以利于第二扬声器20的电连接,通过硬性板体32与第二扬声器20电连接且硬性板体32设于开口11处,可以保证电路板30的结构强度,保护容纳空间内的第二扬声器20,可以提高第二扬声器20的电连接的稳定性。
另外,通过设置电路板30,第一扬声器10和第二扬声器20均可以通过电路板30的主体部311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可以简化扬声器模组100的结构,进一步利于扬声器模组100的小型化设计,还可以利于组装调试。例如,主体部311可以采用板对板连接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扬声器10为动圈扬声器,第二扬声器20为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扬声器。动圈扬声器结构简单,适用于中低频段。MEMS扬声器适用于中高频频段。如此设置,在声学性能上,可以实现高中低频互补形式,在低频的基础上,可以延展高频性能,从而达到高中低全频段均优异的声学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扬声器10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扬声器20的中心轴线重合。也即,第一扬声器10和第二扬声器20同轴堆叠设置,由此,可以进一步利于扬声器模组100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312包括:第一柔性段312a和第二柔性段312b,第一柔性段312a与主体部311相连,第二柔性段312b和第一柔性段312a弯折连接,第一扬声器10的外周面具有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2和第二连接段13,第一柔性段312a与第一连接段12贴合设置,第二柔性段312b与第二连接段13贴合设置,第二柔性段312b与第一扬声器10的引线相连。例如,第一扬声器10可以具有音圈152,音圈152具有上述引线,如此设置,以便于音圈152与电路板30的电导通。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柔性段312a和第二柔性段312b,可以贴合第一扬声器10的外周面设置,以便于电路的合理化设计,以进一步降低扬声器模组100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扬声器模组100还包括拾音模块40,拾音模块40位于第一扬声器10的前侧,拾音模块40与柔性板体31相连且电连接。例如,拾音模块40可以为前馈麦克风。如此设置可以以利于降低噪声,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柔性板体31还包括与主体部31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313,第二连接部313与拾音模块40相连,第二连接部313先沿第一扬声器10的厚度方向朝向第一扬声器10的前侧延伸、再朝向第一扬声器1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如此设置的柔性板体31,可以进一步合理利用空间,降低电路板30和拾音模块40的占用空间,通过利于将拾音模块40设置在前侧,以利于产品的降噪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扬声器模组100还可以包括导音管50,导音管50的一端伸入第一扬声器10内,导音管50的另一端位于第一扬声器10的前侧。举例而言,导音管50可以为金属件或者塑料件。并且,导音管50可以为软管或者弯管或者硬管,在此不做限定。通过将导音管50设置在前腔,可以防止高频信号在前腔损失而造成能量损失,高频信号可以进入导音管50中并与导音管50发生耦合进入耳道,以提高更好的高频音质和音效,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扬声器10包括:磁路系统14和振动系统15,磁路系统14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磁性件141、环绕第一磁性件141的第二磁性件142,例如,第一磁性件141可以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翻边,翻边的部分可以与第二磁性件142在前后方向的正投影重合。第一磁性件141与第二磁性件142之间具有磁间隙143,振动系统15包括振膜151和驱动振膜151振动的音圈152,音圈152的至少部分设于磁间隙143内。
第一磁性件141具有沿第一扬声器10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通孔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孔段141a和第二孔段141b,第一孔段141a的孔径大于第二孔段141b的孔径,以便于形成第二扬声器20的限位结构。第一孔段141a被构造为上述容纳空间,导音管50的一端设于第二孔段141b内,振膜151位于第二孔段141b的外周。例如,磁路系统14的磁间隙143可以产生磁场,音圈152在磁间隙143内可以往复运动并驱动振膜151振动,从而产生声波。
通过将第二扬声器20设置在后腔处,导音管50设置在前腔处,可以合理地利用第一扬声器10的内部空间,便于导音管50在前腔与高频声音进行耦合,且利于扬声器模组100的小型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柔性板体31还包括与主体部311相连的第三连接部314,第三连接部314与硬性板体32层叠设置且位于硬性板体32的背离第二扬声器20的一侧,第三连接部314的外轮廓与硬性板体32的外轮廓相适配。由此,可以便于柔性板体31和硬性板体32的压合连接,提高电路板30的连接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扬声器模组100。穿戴设备可以为TWS(True Wireless Stereo,无线耳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以及智能手环等各类可穿戴设备。穿戴设备可以实现小型化设计,电连接的稳定性好,结构强度好,便于组装调试。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扬声器(10),所述第一扬声器(10)内限定出具有开口(11)的容纳空间;
第二扬声器(20),所述第二扬声器(20)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电路板(30),所述电路板(30)与所述第一扬声器(10)、所述第二扬声器(20)均电连接,所述电路板(30)包括彼此相连的柔性板体(31)和硬性板体(32),所述硬性板体(32)设于所述开口(11)处且与所述第二扬声器(20)相连,所述柔性板体(31)包括彼此相连的主体部(311)和第一连接部(312),所述主体部(311)适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12)与所述第一扬声器(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2)包括:
第一柔性段(312a),所述第一柔性段(312a)与所述主体部(311)相连;
第二柔性段(312b),所述第二柔性段(312b)和所述第一柔性段(312a)弯折连接,所述第一扬声器(10)的外周面具有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段(12)和第二连接段(13),所述第一柔性段(312a)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2)贴合设置,所述第二柔性段(312b)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3)贴合设置,所述第二柔性段(312b)与所述第一扬声器(10)的引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拾音模块(40),所述拾音模块(40)与所述柔性板体(31)相连且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板体(31)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31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313),所述第二连接部(313)与所述拾音模块(40)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313)先沿所述第一扬声器(10)的厚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一扬声器(10)的前侧延伸、再朝向所述第一扬声器(1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音管(50),所述导音管(50)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扬声器(10)内,所述导音管(5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扬声器(10)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10)包括:
磁路系统(14),所述磁路系统(14)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磁性件(141)、环绕所述第一磁性件(141)的第二磁性件(142),所述第一磁性件(141)与所述第二磁性件(142)之间具有磁间隙(143);
振动系统(15),所述振动系统(15)包括振膜(151)和驱动所述振膜(151)振动的音圈(152),所述音圈(152)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磁间隙(143)内;
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141)具有沿所述第一扬声器(10)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孔段(141a)和第二孔段(141b),所述第一孔段(141a)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141b)的孔径,所述第一孔段(141a)被构造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导音管(50)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孔段(141b)内,所述振膜(151)位于所述第二孔段(141b)的外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板体(31)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311)相连的第三连接部(314),所述第三连接部(314)与所述硬性板体(32)层叠设置且位于所述硬性板体(32)的背离所述第二扬声器(20)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部(314)的外轮廓与所述硬性板体(32)的外轮廓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10)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扬声器(20)的中心轴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10)为动圈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20)为MEMS扬声器。
10.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100)。
CN202322618285.2U 2023-09-25 2023-09-25 扬声器模组以及穿戴设备 Active CN220858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8285.2U CN220858394U (zh) 2023-09-25 2023-09-25 扬声器模组以及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8285.2U CN220858394U (zh) 2023-09-25 2023-09-25 扬声器模组以及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8394U true CN220858394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8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18285.2U Active CN220858394U (zh) 2023-09-25 2023-09-25 扬声器模组以及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8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52476B1 (en) Receiver
US9615162B2 (en) Earphone with inverse sound waves
CN114554369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EP2268060B1 (en) Multifunctional speaker
US20230100866A1 (en) Bone conduction acoustic device, method for assembling bone conduction acoustic device and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WO2021063113A1 (zh) 骨传导扬声器、骨传导耳机及骨传导助听器
US20230199393A1 (en) Acoustic Device
US20100246861A1 (en) Small-sized sound receiver for producing body-sensing vibration
CN108632727A (zh) 便携终端
CN104168527A (zh) 微型扬声器
CN102811410A (zh) 电声换能器
CN212115664U (zh) 扬声器和耳机
CN101227766B (zh) 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20858394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穿戴设备
CN117641208A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051005A1 (zh) 圈铁喇叭组件及耳机
CN209897258U (zh) 一种微型发声器件
CN106028201A (zh) 骨导耳机及其制造方法
US11665480B2 (en) Speaker
KR200349093Y1 (ko) 두개의 코일을 이용한 골전도 특성을 구비한 체감 진동형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210609588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3028536U (zh) 发声器件
CN201185474Y (zh) 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WO2012127812A1 (ja) スピーカ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ならびに移動体装置
WO2017035980A1 (zh) 微型发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