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6964U - 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6964U
CN220856964U CN202322410650.0U CN202322410650U CN220856964U CN 220856964 U CN220856964 U CN 220856964U CN 202322410650 U CN202322410650 U CN 202322410650U CN 220856964 U CN220856964 U CN 220856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opper bar
oil
controller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06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毅
石轶伦
张冠楠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06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6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6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6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包括本体、铜排以及密封结构,本体包括位于其两端的电机侧和控制器侧;铜排装设于本体内,且铜排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电机侧和控制器侧;密封结构设于本体的内外两侧、并位于电机侧和控制器侧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高压连接器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将高压连接器分为与油冷电机的冷却油腔相连接的电机侧和控制器侧、并在其间采用双重耐油密封设计,实现控制器腔体与电机腔体可靠密封。其电机侧相应设置有冷却油流道结构,对铜排裸露部分进行油冷降温,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冷电机的高压连接件由于大电流导致螺栓连接处及铜排发热,限制总成输出性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连接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机三相高压连接件为电驱动总成(又称电桥),电控与油冷驱动电机之间通过线束连接,线束的端部设置有接插件,连接电机三相高压线与控制器高压三相交流的接插件与电控对插,实现电控与油冷驱动电机的电连接。设计中,由于电驱动总成内部布置及工艺的原因,电机三相线和控制器三相铜排很难能直接连接,需要进行中间转接。以往水冷电驱动总成,电机腔体与控制器腔体都为干腔,连接件不需要进行密封。对于油冷电驱动总成,油冷驱动电机内部有流动的冷却油,电机为油冷湿腔,控制器为干腔,两个腔体之间需要进行干湿密封,此时高压连接件可能会承担此功能。
目前,大多是在接插件与电控的对插处设置密封圈支架并设置密封圈,但额外设置密封圈支架和密封圈较为麻烦,且稳定性较差,导致售后维修较为麻烦。另一方面,由于高压连接件通过电流较大,螺栓连接处及铜排均会发热,会导致因为耐温要求进行限电流,从而也限制了电机总成的性能输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冷电机的高压连接件由于大电流导致螺栓连接处及铜排发热,会触发电机耐温要求并进行限电流操作,从而限制总成性能输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包括本体、铜排以及密封结构,本体包括位于其两端的电机侧和控制器侧;铜排装设于本体内,且铜排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电机侧和控制器侧;密封结构设于本体的内外两侧、并位于电机侧和控制器侧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铜排延伸至电机侧和控制器侧的两端裸露。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密封结构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装设本体的结构件配合,使本体的外侧在电机侧和控制器侧之间密封隔绝。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密封结构在本体的内侧设置有密封胶槽,密封胶槽环绕铜排设置、并使铜排的表面裸露,密封胶槽内填充有密封胶,使本体的内侧在电机侧和控制器侧之间密封隔绝。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密封结构还包括工艺孔,工艺孔贯穿本体的内外两侧、并与密封胶槽连通。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密封胶槽内,铜排在工艺孔的部位设置有弯折,且工艺孔位于铜排的弯折处内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铜排延伸至电机侧和控制器侧的两端分别与电机端子和控制器端子连接,铜排先装设于本体内再与电机端子和控制器端子连接,或铜排先与电机端子和控制器端子连接再装设于本体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油流道结构,冷却油流道结构设于电机侧裸露有铜排的端部、并使铜排的裸露处以及铜排与电机端子的连接端容纳于冷却油流道结构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冷却油流道结构包括冷却部分以及流道部分,冷却部分对应铜排的裸露处和连接端,流道部分与冷却部分连通形成冷却油流道结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冷却部分和流道部分还开设有连通口,使冷却油流道结构中的冷却油在经过冷却部分和流道部分时形成多条油路。
如上,本实用新型的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油冷电机的连接铜排注塑于高压连接器的本体、并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实现电机高压线束与控制器高压线束之间的连接件高度集成。同时,在高压连接器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可将高压连接器分为与油冷电机的冷却油腔相连接的电机侧和控制器侧、并在其间采用双重耐油密封设计,实现控制器腔体与电机腔体可靠密封。其电机侧相应设置有冷却油流道结构,通过与之相连接的冷却油缸对铜排裸露部分进行油冷降温,使得高压连接件的铜排有效降低温度,实现油冷电机的更大通流及提升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铜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铜排在密封胶槽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冷却油流道结构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冷却油的流向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铜排的连接端采用两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本体;11、电机侧;12、控制器侧;2、铜排;20、裸露处;21、连接端;211、固定筋;212、螺母;213、嵌件螺套;3、密封结构;30、密封槽;31、密封圈;32、密封胶槽;320、密封胶;33、工艺孔;4、冷却油流道结构;41、冷却部分;42、流道部分;43、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包括本体1、铜排2以及密封结构3,本体1包括位于其两端的电机侧11和控制器侧12;铜排2装设于本体1内,且铜排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电机侧11和控制器侧12;密封结构3设于本体1的内外两侧、并位于电机侧11和控制器侧12之间。
进一步的:铜排2延伸至电机侧11和控制器侧12的两端裸露。
更进一步,密封结构3在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槽30,密封槽30内装设有密封圈31,密封圈31与装设本体1的结构件配合,使本体1的外侧在电机侧11和控制器侧12之间密封隔绝。
本实施例中,高压连接器的本体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并连接在一起,当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时,其可以是采用嵌件注塑工艺将冲压弯折成型好的裸铜排2,加工成包塑好的高压连接器,在其加工包塑过程中形成附着于铜排2表面的结构即为本体1。电机侧11和控制器侧12之间的密封结构3可以包括在本体1外侧的密封槽30,并在密封槽30上套设有密封圈31,使密封圈31在本体1与装设本体1的结构之间形成密封(例如在装设有高压连接器表面的壳体结构中)。此时即可将电机侧11与冷却油路系统连通,使得电机侧11的热量被冷却油带离,其中裸露的铜排2提高与冷却油的换热效率,冷却油在电机侧11的油路即根据电机侧11与冷却油路系统连通的出入口所确定。
密封槽30沿着电机侧11和控制器侧12之间开设,密封圈31套设在密封槽30上且突出密封槽30的边缘,以防止油气从本体1的电机侧11渗漏到控制器侧12。其中,密封圈31种类可以是O型圈、锯齿形密封圈31、矩形密封圈31或其他合适的密封方式,仅需从高压连接器的本体1的外侧将电机侧11与控制器侧12实现分隔,以防止油气从本体1的电机侧11渗漏到控制器侧12即可。最终实现高压连接器电机侧11为油腔,控制器侧12为干腔,中间通过密封圈31进行密封,保证了高压连接器的外部得到有效地密封。
请参阅图2和图4:于一实施例中:密封结构3在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密封胶槽32,密封胶槽32环绕铜排2设置、并使铜排2的表面裸露,密封胶槽32内填充有密封胶320,使本体1的内侧在电机侧11和控制器侧12之间密封隔绝。
进一步的:密封结构3还包括工艺孔33,工艺孔33贯穿本体1的内外两侧、并与密封胶槽32连通。
更进一步:在密封胶槽32内,铜排2在工艺孔33的部位设置有弯折,且工艺孔33位于铜排2的弯折处内侧。
结合图1至图4,在高压连接器的本体1注塑过程中,由于注塑塑料无法完全贴合铜排2,所以油气可能会沿着铜排2与塑料件(高压连接器的本体1)之间的间隙,从电机侧11的油腔泄露至控制器侧12的干腔。通过采用灌注密封胶320的方式实现密封(附图4中密封胶320标注的深色图块即为密封胶槽32以及工艺孔33所形成用于灌注密封胶320的空间),在铜排2注塑时通过模具形成完整的环绕铜排2的密封胶槽32,然后向密封胶槽32内部灌注密封胶320,使得铜排2与高压连接器的本体1之间形成可靠的密封。
为了形成完整的环绕密封胶槽32结构,在铜排2冲压弯折成型过程中进行弯折(角度不限),并形成了折弯边。同时,在进行本体1的注塑时,设计并留有一个工艺孔33,注塑时通过模具沿着工艺孔33插入并贴合到铜排2的折弯边内侧,使得注塑过程及成型后,铜排2与本体1的内侧之间留出密封胶槽32。可以通过工艺孔33填充入密封胶320,使得高压连接器电机侧11的油腔和控制器侧12的干腔通过密封结构3实现内部密封。继而,注塑时通过模具插入该工艺孔33到铜排2处,并贴合铜排2弯折的侧边,使得注塑完后,铜排2在该侧留出密封胶槽32的空间,不会被注塑填充。密封胶槽32的其他部分则通过铜排2正面的模具直接成型。因此,弯折处的铜排2最后也会处于裸露状态。密封胶槽32的尺寸、位置以及是否部分嵌入铜排2均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和图7:于一实施例中:铜排2延伸至电机侧11和控制器侧12的两端分别与电机端子和控制器端子连接,铜排2先装设于本体1内再与电机端子和控制器端子连接,或铜排2先与电机端子和控制器端子连接再装设于本体1内。
在本实施例中的铜排2可以为三相高压铜排2结构,其包括独自连接在电机侧11和控制侧之间的三个铜排2,三个铜排2可以由一体注塑成型的本体1包裹在其内,三个铜排2之间为部分重叠的叠置设置,可以降低三相高压铜排2结构的体积,以腾出更多空间用于其它构件的布置。其中,三个铜排2与各自在本体1上相对应的工艺孔33位置分别设置折弯边,高压连接器的本体1注塑时通过模具沿着工艺孔33插入并分别贴合到三个铜排2的相应侧边上,使注塑过程及成型后,三个铜排2与本体1之间分别形成相应的密封胶槽32结构,使得三个铜排2在本体1的内侧分别实现密封,以确保控制器侧12的腔体与电机侧11的腔体可靠地密封隔绝。
同样的,三个铜排2各自的折弯边朝向同一方向分别延伸有各自的连接端子,使铜排2通过其连接端子与电机侧11的电机端子连接。三个铜排2之间采用同样的密封结构3设计,且不同铜排2之间的布置位置可以平铺或重叠等,此处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铜排2与电机侧11的三相高压电机端子和控制器侧12的三相高压控制器端子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如图7中左图所示的在本体1完成注塑后,通过装配螺母212与固定筋211配合实现与电机端子和控制器端子的连接,也可使用图7中右图所示的在本体1注塑操作之前,通过压铆工艺将嵌件螺套213装设于铜排2分别位于的电机端子和控制器端子上,完成铜排2与电机侧11的三相高压电机端子和控制器侧12的三相高压控制器端子的连接。
请参阅图5和图6: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油流道结构4,冷却油流道结构4设于电机侧11裸露有铜排2的端部、并使铜排2的裸露处20以及铜排2与电机端子的连接端21容纳于冷却油流道结构4内。
进一步的:冷却油流道结构4包括冷却部分41以及流道部分42,冷却部分41对应铜排2的裸露处20和连接端21,流道部分42与冷却部分41连通形成冷却油流道结构4。
更进一步:冷却部分41和流道部分42还开设有连通口43,使冷却油流道结构4中的冷却油在经过冷却部分41和流道部分42时形成多条油路。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中所示的冷却油流道结构4及其铜排2结构,通过采用冷却油流道结构4对各铜排2进行导油冷却。其中,冷却部分41和流道部分42上开设的连通口43既包括其间相连通的开口,还包括在流道部分42上开设的油孔。
结合图6中的冷却油的油路方向,在冷却油喷淋到高压连接器的第一个流道部分42的油槽后,其中冷却油的第一部分会通过第一个连通口43流进第一个方向上相邻的第一个冷却部分41中的第一个铜排2的内部密封处,冷却该处铜排2的裸露处20,然后再通过其连通口43流到相邻的下一个冷却部分41的第二个铜排2的连接端21。
与此同时,冷却油喷淋到高压连接器的第一个流道部分42的油槽后,其中冷却油的第二部分会通过第二个连通口43流进第二个方向上相邻的第二个冷却部分41中第二个铜排2的裸露处20,对其进行冷却。然后再通过其连通口43的导流结构流下,进入另一个冷却部分41的第二个铜排2的连接端21,对其进行冷却。
同样的,冷却油喷淋到高压连接器的第一个流道部分42的油槽后,其中冷却油的第三部分会通过第三个连通口43流入第三个方向上相邻的第三个冷却部分41中第三个铜排2的裸露处20,在此处冷却油会沿其冷却部分41中的两个连通口43分为两份,分别为冷却油的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其中,冷却油的第四部分会经过第一个铜排2上方流道部分42的油槽流下,冷却第一个铜排2的连接端21。
其中,第五部分的冷却油继续沿连通口43流入第三个铜排2上方流道部分42的油槽中,并分为冷却油的第六部分和第七部分。冷却油的第六部分会通过连通口43流到第三个铜排2的裸露处20,对该处铜排2进行冷却,再从第三个铜排2对应冷却部分41的连通口43通过导流设计,分别流向第三个铜排2和第二个铜排2的连接端21,对其进行冷却。
最后,第七部分的冷却油则通过相邻流道部分42的油槽流出至第三个铜排2的连接端21,同样对该处的铜排2进行冷却。
需要说明的是,在冷却油流道结构4中,冷却部分41和流道部分42的结构不做限定,且冷却部分41和流道部分42对应的油槽尺寸及方向、连通口43尺寸及方向,同样不做限定。冷却油在其中的流动顺序可根据需求调整,可以从第一个流道部分42先流向两侧的冷却部分41或流道部分42,也可以从位于第一个流道部分42一侧的第二个流道部分42,流向第一个流道部分42另一侧的第三个流道部分42。冷却部分41与流道部分42之间的结构设计在此不作赘述,能够满足上述冷却油流向的油路,并满足对铜排2的冷却效果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电机三相高压线与控制器高压三相交流电路的油冷电机驱动总成的三相高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可分为电机侧11和控制器侧12,并在电机侧11和控制器侧12之间设有密封圈31以实现外部密封,以防止油气从高压连接器的电机侧11渗漏到控制器侧12。
高压连接器内设有贯穿电机侧11和控制侧的设有三相高压铜排2,该三相高压铜排2采用嵌件注塑工艺包塑于高压连接器的本体1内。高压连接器在通过模具设计,在其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以通过紧固件装设于油冷电机上。同时,高压连接器分别与电机三相高压线和控制器三相高压线相连接的位置为裸露设置,以供其分别与机三相高压线和控制器三相高压线进行电连接。高压连接器的电机侧11与冷却油流道结构4之间也设有相应的密封结构3,通过在铜排2与高压连接器的本体1之间形成环绕铜排2的密封胶槽32,通过在密封胶槽32内部灌胶,使得铜排2与高压连接器的本体1之间形成可靠的内部密封结构3。同时,在高压连接器的电机侧11设有冷却油流道结构4,使得油冷电机的冷却油喷淋到高压连接器的入口油槽后,分别沿相应导流结构对多个铜排2的相应结构进行冷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通过紧密布置的结构设计,有效地为与电机和控制器的高压线束提供三相铜排2接口。将高压连接器与电机侧11设置为油腔和控制器侧12设置为干腔,在高压连接器的外部通过密封圈31进行密封;在高压连接器的内侧通过密封胶槽32内填入密封胶320实现密封。同时,针对电机侧11的油腔设置相应的冷却油流道结构4,实现最大程度的将高压连接件的螺栓连接处及内腔铜排2的温度有效降低,实现油冷电机更大的电流通量及提升产品寿命提升。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位于其两端的电机侧(11)和控制器侧(12);
铜排(2),所述铜排(2)装设于所述本体(1)内,且所述铜排(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电机侧(11)和所述控制器侧(12);
密封结构(3),所述密封结构(3)设于所述本体(1)的内外两侧、并位于所述电机侧(11)和所述控制器侧(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2)延伸至所述电机侧(11)和所述控制器侧(12)的两端裸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3)在所述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密封槽(30),所述密封槽(30)内装设有密封圈(31),所述密封圈(31)与装设所述本体(1)的结构件配合,使所述本体(1)的外侧在所述电机侧(11)和所述控制器侧(12)之间密封隔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3)在所述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密封胶槽(32),所述密封胶槽(32)环绕所述铜排(2)设置、并使所述铜排(2)的表面裸露,所述密封胶槽(32)内填充有密封胶(320),使所述本体(1)的内侧在所述电机侧(11)和所述控制器侧(12)之间密封隔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3)还包括工艺孔(33),所述工艺孔(33)贯穿所述本体(1)的内外两侧、并与所述密封胶槽(3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胶槽(32)内,所述铜排(2)在所述工艺孔(33)的部位设置有弯折,且所述工艺孔(33)位于所述铜排(2)的弯折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2)延伸至所述电机侧(11)和所述控制器侧(12)的两端分别与电机端子和控制器端子连接,所述铜排(2)先装设于所述本体(1)内再与所述电机端子和所述控制器端子连接,或所述铜排(2)先与所述电机端子和所述控制器端子连接再装设于所述本体(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油流道结构(4),所述冷却油流道结构(4)设于所述电机侧(11)裸露有所述铜排(2)的端部、并使所述铜排(2)的裸露处(20)以及所述铜排(2)与所述电机端子的连接端(21)容纳于所述冷却油流道结构(4)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流道结构(4)包括冷却部分(41)以及流道部分(42),所述冷却部分(41)对应所述铜排(2)的所述裸露处(20)和所述连接端(21),所述流道部分(42)与所述冷却部分(41)连通形成所述冷却油流道结构(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分(41)和所述流道部分(42)还开设有连通口(43),使所述冷却油流道结构(4)中的冷却油在经过所述冷却部分(41)和所述流道部分(42)时形成多条油路。
CN202322410650.0U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 Active CN220856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0650.0U CN220856964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0650.0U CN220856964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6964U true CN220856964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39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0650.0U Active CN220856964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6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1304B (zh) 用于容纳电驱动装置的壳体
JP5350033B2 (ja) 電気的な接続デバイス及びコネクター
KR102405738B1 (ko) 전기 히터
US20220144115A1 (en) Electrical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al Vehicle
KR100970042B1 (ko) 차량용 전기 가열 장치
CN115004484A (zh) 电力连接器的换热器
CN107546351A (zh) 第一子底板
CN102064628A (zh) 用于电机的液冷式定子接线板
CN103486000A (zh) 电动压缩机
CN203288903U (zh) 外部连接器模块和包括该连接器模块的设备
CN110087936B (zh) 用于将电缆与机动车的电气装置电连接的连接元件和连接设备
CN107631466A (zh) 电加热装置
CN109210766B (zh) 电加热器
KR20020035753A (ko) 밸브 하우징
CN111711287B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高效散热方法及其应用的电机
CN115939815A (zh) 流体隔离冷却的充电结构及具有其的充电连接器
CN220856964U (zh) 一种油冷电机高压连接器
CN115885590A (zh) 电气设备以及用于冷却电气设备的方法
KR20210024627A (ko) 차량용 통합 컨트롤러 및 차량
WO2024037314A1 (zh) 电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US11777267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109210768B (zh) 电加热器
CN209949457U (zh) Ptc电加热器
CN109210767B (zh) 电加热器
CN220341541U (zh) 连接件及电桥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