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5702U - 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5702U
CN220855702U CN202322626795.4U CN202322626795U CN220855702U CN 220855702 U CN220855702 U CN 220855702U CN 202322626795 U CN202322626795 U CN 202322626795U CN 220855702 U CN220855702 U CN 220855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ing seat
panel
face recognitio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267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河
葛鸿鹄
王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gx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gx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gx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gx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267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5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5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5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摄像部和显示屏,所述摄像部用于识别人脸生成三维数据参数,所述外壳上设置面板环座,所述摄像部和显示屏位于面板环座之间,所述面板环座上套设补光环座,所述补光环座与面板环座固定连接,所述补光环座远离外壳一侧开设内环槽,所述内环槽内绕设内灯带,所述补光环座外壁上绕设外灯带,所述补光环座上设置柔光组件,所述柔光组件用于遮挡内灯带和外灯带发射的直射光。本申请具有减少用户面部不清晰的情况,提高用户人脸识别的舒适感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3D结构光技术常用于安防、支付及门禁等人脸识别系统中,对当前场景中的用户对象进行身份识别,3D结构光技术的是指,将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光线投射到被拍摄物体上,再由专门的红外摄像头进行采集,这种具备一定结构的光线,会因被摄物体的不同深度区域,而采集不同的图像相位信息,然后通过运算单元将这种结构的变化换算成深度信息,以此来获得三维结构,再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应用。
相关技术中设计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1403452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其包括底座,底座侧壁上设置电源插口和电源指示灯,底座上固定设置支柱,支柱上固定设置设备本体,设备本体正面安装有摄像头、补光灯、显示屏和若干数字按键,摄像头内安装有模组支架,模组支架上开设若干螺栓固定孔,模组支架上安装有结构光投射器、RGB摄像头、IR摄像头和泛光灯,模组支架内安装有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板、第三集成电路板和处理芯片,第一集成电路板、第二集成电路板和第三集成电路板均与显示屏电性连接,第一集成电路板、第二集成电路板、第三集成电路板和显示屏均与处理芯片电连接。设备通电工作时,当人脸位于显示屏外合适距离,泛光灯为摄像头提供亮度,摄像头内的结构光投射器、RGB摄像头和IR摄像头对准人脸进行识别生成三维人脸数据参数,之后将成像数据通过第一集成电路板、第二集成电路板和第三集成电路板传递并显示在显示屏上,并同时传递给处理芯片,处理芯片分析处理后作出相应的操作。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补光灯位于摄像头上方,当用户面部在正对摄像头时,由于补光灯为单一光源且补光灯直射用户面部,一方面补光灯由单一方向进行补光容易导致用户面部不清晰,出现用户人脸识别不准确的情况,另一方面补光灯刺激用户眼部,降低用户的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用户面部不清晰的情况,提高用户人脸识别的舒适感,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摄像部和显示屏,所述摄像部用于识别人脸生成三维数据参数,所述外壳上设置面板环座,所述摄像部和显示屏位于面板环座之间,所述面板环座上套设补光环座,所述补光环座与面板环座固定连接,所述补光环座远离外壳一侧开设内环槽,所述内环槽内绕设内灯带,所述补光环座外壁上绕设外灯带,所述补光环座上设置柔光组件,所述柔光组件用于遮挡内灯带和外灯带发射的直射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灯带和外灯带发射的光线对人脸进行补光,由于内灯带和外灯带环绕形成一个同心圆环状的光源,进而在对人脸进行补光,减少光源位于单一方向导致用户面部不清晰的情况,提高用户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并且柔光组件对内灯带和外灯带发射的直射光进行遮挡,使内灯带和外灯带发射的光线发生漫射,减少光线直射用户眼部的情况,提高用户人脸识别的舒适感。
作为优选,所述面板环座上固定设置透明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面板通过面板环座罩设在摄像部和显示屏,透明面板将摄像部和显示屏与外界隔离,减少摄像部和显示屏出现损坏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柔光组件包括前挡板和反射板,所述前挡板和反射板均套设在补光环座上,所述前挡板和反射板相对设置,所述外灯带位于前挡板和反射板之间,所述反射板朝向挡板一侧开设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挡板遮挡外灯带发出的直射光,反射板朝向挡板一侧的弧形面作为光源发射面,使外灯带发出的光线在弧形面的反射下向外照射,减少光线直射用户眼部的情况,实现均匀及柔和补光的效果,提高用户舒适感。
作为优选,所述柔光组件还包括柔光面板,所述柔光面板套设在面板环座上,所述柔光面板外壁与面板环座外壁相贴合,所述面板环座上套设安装环座,所述安装环座一侧与柔光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座另一侧与补光环座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光面板对内灯带发射的直射光进行遮挡,并使内灯带发射的光线发生漫射,减少光线直射用户眼部的情况,实现均匀及柔和补光的效果,提高用户舒适感。
作为优选,所述反射板上贯穿开设若干散热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灯带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向外流动,便于内灯带进行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补光环座与外壳之间形成散热空隙,所述散热空隙与散热孔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补光环座与外壳之间存在散热空隙,便于内灯带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散失。
作为优选,所述补光环座朝向外壳一侧开设空腔,所述空腔与散热空隙相互连通,所述空腔内开设流通槽,所述流通槽与内环槽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灯带产生的热量通过流通槽、空腔、散散热空隙和热孔向外流动,便于内灯带进行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空腔内设置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罩设在流通槽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罩设在流通槽上,减少外界飞虫、灰尘的杂物进入空腔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底座、外壳、摄像部、显示屏、面板环座、补光环座、内环槽、内灯带、外灯带和柔光组件,减少光源位于单一方向导致用户面部不清晰的情况,提高用户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并且减少光线直射用户眼部的情况,提高用户人脸识别的舒适感;
2.通过设置前挡板、反射板和弧形面,减少外灯带发射出的光线直射用户眼部的情况,实现均匀及柔和补光的效果,提高用户舒适感;
3.通过设置柔光面板和安装环座,减少内灯带发射出的光线直射用户眼部的情况,实现均匀及柔和补光的效果,提高用户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外壳;21、摄像部;22、显示屏;3、面板环座;31、透明面板;4、补光环座;41、空腔;42、流通槽;44、防护网;45、散热空隙;5、内灯带;51、内环槽;6、外灯带;7、柔光组件;71、前挡板;72、反射板;721、弧形面;722、散热孔;73、柔光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参照图1至图4,其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外壳2,外壳2上安装有摄像部21和显示屏22。摄像部21用于识别人脸生成三维数据参数,摄像部21包括结构光投射器、RGB摄像头、IR摄像头和泛光灯,显示屏22上电性连接有第一集成电路、第二集成电路板、第三集成电路板,第一集成电路板、第二集成电路板、第三集成电路板和显示屏22上共同电性连接有处理芯片。外壳2上安装面板环座3,摄像部21和显示屏22位于面板环座3之间。面板环座3上安装透明面板31,透明面板31罩设在摄像部21和显示屏22上,透明面板31将摄像部21和显示屏22与外界隔离,减少摄像部21和显示屏22出现损坏的情况。面板环座3上套设补光环座4,补光环座4与面板环座3一体成型。补光环座4远离外壳2一侧开设内环槽51,内环槽51内绕设内灯带5,补光环座4外壁上绕设外灯带6。补光环座4上安装柔光组件7,柔光组件7用于遮挡内灯带5和外灯带6发射的直射光。设备通电工作时,当人脸位于显示屏22外合适距离,内灯带5和外灯带6发射的光线对人脸进行补光,泛光灯为摄像部21提供亮度,摄像部21内的结构光投射器、RGB摄像头和IR摄像头对准人脸进行识别生成三维人脸数据参数,之后将成像数据通过第一集成电路板、第二集成电路板和第三集成电路板传递并显示在显示屏22上,并同时传递给处理芯片,处理芯片分析处理后作出相应的操作。由于内灯带5和外灯带6环绕形成一个同心圆环状的光源,进而在对人脸进行补光,减少光源位于单一方向导致用户面部不清晰的情况,提高用户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并且柔光组件7对内灯带5和外灯带6发射的直射光进行遮挡,使内灯带5和外灯带6发射的光线发生漫射,减少光线直射用户眼部的情况,提高用户人脸识别的舒适感。
为了减少光线直射用户眼部的情况,参照图1至图4,柔光组件7包括前挡板71、反射板72和柔光面板73。前挡板71和反射板72均套设在补光环座4上,且前挡板71和反射板72均与补光环座4一体成型。前挡板71和反射板72相对设置,外灯带6位于前挡板71和反射板72之间,且反射板72朝向挡板一侧开设弧形面721。柔光面板73套设在面板环座3上,柔光面板73外壁与面板环座3外壁相贴合。前挡板71遮挡外灯带6发出的直射光,反射板72朝向挡板一侧的弧形面721作为光源发射面,使外灯带6发出的光线在弧形面721的反射下向外照射。柔光面板73对内灯带5发射的直射光进行遮挡,并使内灯带5发射的光线发生漫射。实现外灯带6和内灯带5柔和补光的效果,提高用户舒适感。
为了便于内灯带5产生的热量散失,参照图3和图4,补光环座4与外壳2之间形成散热空隙45,补光环座4朝向外壳2一侧内开设空腔41。空腔41内开设流通槽42,流通槽42与内环槽51相互连通。空腔41内安装防护网44,防护网44罩设在流通槽42上。反射板72上贯穿开设若干散热孔722,散热孔722与空腔41相互连通。内灯带5产生的热量通过流通槽42、空腔41、散热空隙45和散热孔43向外流动,便于热量散失。防护网44罩设在流通槽42上,减少外界飞虫、灰尘的杂物进入空腔41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的实施原理为:设备通电工作时,当人脸位于显示屏22外合适距离,内灯带5和外灯带6发射的光线对人脸进行补光,泛光灯为摄像部21提供亮度,摄像部21内的结构光投射器、RGB摄像头和IR摄像头对准人脸进行识别生成三维人脸数据参数,之后将成像数据通过第一集成电路板、第二集成电路板和第三集成电路板传递并显示在显示屏22上,并同时传递给处理芯片,处理芯片分析处理后作出相应的操作。由于内灯带5和外灯带6环绕形成一个同心圆环状的光源,进而在对人脸进行补光,减少光源位于单一方向导致用户面部不清晰的情况,提高用户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并且前挡板71遮挡外灯带6发出的直射光,反射板72朝向挡板一侧的弧形面721作为光源发射面,使外灯带6发出的光线在弧形面721的反射下向外照射;柔光面板73对内灯带5发射的直射光进行遮挡,并使内灯带5发射的光线发生漫射。减少光线直射用户眼部的情况,提高用户人脸识别的舒适感。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外壳(2),所述外壳(2)上设置摄像部(21)和显示屏(22),所述摄像部(21)用于识别人脸生成三维数据参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上设置面板环座(3),所述摄像部(21)和显示屏(22)位于面板环座(3)之间,所述面板环座(3)上套设补光环座(4),所述补光环座(4)与面板环座(3)固定连接,所述补光环座(4)远离外壳(2)一侧开设内环槽(51),所述内环槽(51)内绕设内灯带(5),所述补光环座(4)外壁上绕设外灯带(6),所述补光环座(4)上设置柔光组件(7),所述柔光组件(7)用于遮挡内灯带(5)和外灯带(6)发射的直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环座(3)上固定设置透明面板(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光组件(7)包括前挡板(71)和反射板(72),所述前挡板(71)和反射板(72)均套设在补光环座(4)上,所述前挡板(71)和反射板(72)相对设置,所述外灯带(6)位于前挡板(71)和反射板(72)之间,所述反射板(72)朝向挡板一侧开设弧形面(7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光组件(7)还包括柔光面板(73),所述柔光面板(73)套设在面板环座(3)上,所述柔光面板(73)外壁与面板环座(3)外壁相贴合,所述面板环座(3)上套设安装环座(8),所述安装环座(8)一侧与柔光面板(7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座(8)另一侧与补光环座(4)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72)上贯穿开设若干散热孔(7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环座(4)与外壳(2)之间形成散热空隙(45),所述散热空隙(45)与散热孔(721)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环座(4)朝向外壳(2)一侧开设空腔(41),所述空腔(41)与散热空隙(45)相互连通,所述空腔(41)内开设流通槽(42),所述流通槽(42)与内环槽(51)相互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1)内设置防护网(44),所述防护网(44)罩设在流通槽(42)上。
CN202322626795.4U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 Active CN220855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6795.4U CN220855702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6795.4U CN220855702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5702U true CN220855702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1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26795.4U Active CN220855702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5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30307B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N109003570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TWI600860B (zh) Air conditioners, air conditioners and control methods
CN110708445B (zh) 用于减少内部反射的摄像机外壳
CN220855702U (zh) 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人脸识别设备
CN108427239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装置
TW201835670A (zh) 燈杯及攝影機
CN216772116U (zh) 光机模组和头戴式显示设备
WO2020087900A1 (zh) 可降低扫描窗口反射的照明光对扫码的影响的扫描装置
CN217638769U (zh) 一种透明物体表面划伤缺陷检测装置
CN210225624U (zh) 投影设备
CN112925149B (zh) 摄像机
CN206908701U (zh) 一种车载夜视系统
CN211669651U (zh) 一种基于3d结构光摄像机的人脸识别设备
CN112764291B (zh) 摄像机
CN210053466U (zh) 终端设备及结构光发射模组
JP2000188706A (ja) 画像装置
JPH057320A (ja) カメラ付きドアホン子器
WO2019228044A1 (zh) 红外摄像机
CN208754406U (zh) 交互用设备及交互用红外摄像头装置
CN108171890B (zh) 自助拍照设备
US20200014814A1 (en) Reading device
CN217386413U (zh) 门禁设备
CN211702189U (zh) 一种相机调节结构及其车牌识别一体机
CN219919020U (zh) 图像采集系统和三维重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