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5351U - 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5351U
CN220855351U CN202322671089.1U CN202322671089U CN220855351U CN 220855351 U CN220855351 U CN 220855351U CN 202322671089 U CN202322671089 U CN 202322671089U CN 220855351 U CN220855351 U CN 220855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structur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emitted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710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磊
张梦华
祝陈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san Optical Crystal Shanghai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tisan Optical Crystal Shanghai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san Optical Crystal Shanghai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tisan Optical Crystal Shanghai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710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5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5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5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及设备。本实用新型中,显示装置发出第一偏振方向光,再经第二光学结构将第一偏振方向光反射至第三光学结构,通过第三光学结构将第一偏振方向光转换成第二偏振方向光后再经过第二光学结构射向人眼;此外,外界的光线穿过遮光装置,依次经第四光学结构和第三光学结构改变其偏振态后,形成第二偏振方向光,该光线透过第二光学结构射入人眼。使用时,控制遮光装置的透光率,当自然光的透过率为100%时,呈现到人眼的显示模式为AR模式,当自然光的透过率为0%时,呈现到人眼的显示模式为VR模式。采用本方案,使设备更加小型化,且满足AR/VR的双模式显示。

Description

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VR指虚拟现实,主要用于呈现虚拟的场景内容;AR指增强现实,其通过特定的虚拟影像叠加到人眼所见的现实场景中,从而达到增强显示的作用。
然而目前并没有实际成熟的产品,能够一个设备完成AR和VR两种模式显示。现有技术多采用单光学透镜实现VR显示功能,为了保证视场和清晰度,单片透镜的直径和厚度较大,使VR设备厚重,难以小型化。如专利CN 107783294 A公开了使用多个透镜的光学系统,可以提高视场角,设备直径方向上的尺寸下降,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无改善;专利CN111999893A采用透镜和偏振片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图像视场角,但在系统尺寸方面不具备优势。
也有专利解决了设备尺寸方便的问题,但无法实现VR和AR双模式的切换。如专利CN 2090710229 U设置了两片透镜,且两片透镜上增设具有不同光学特性的介质膜,使得入射至镜头的光线能够在镜头内进行多次折反射。进而,在镜头距离光源距离较小以及两片透镜之间距离较小的情况下,极大增加了光线传播的有效光程,有利于VR显示设备更加小型化、便携化,该专利中显示屏与人眼在同一轴线,显示屏的存在阻碍了外界光线进入人眼,因而不能切换AR模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及设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满足设备轻量化且能够实现AR/VR双模式显示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和光路子系统;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发出第一偏振方向光;
所述光路子系统包括:
第二光学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的光路上,并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的光线形成夹角;所述第二光学结构用于反射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偏振方向相同的光线,并透射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偏振方向垂直的光线;
第三光学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反射的第一偏振方向光的光路上,用于将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反射的第一偏振方向光转换为第二偏振方向光;所述第二偏振方向光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位于所述第二光学结构的同侧,所述第二偏振方向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偏振方向光穿过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后射向人眼;
第四光学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光学结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结构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同轴设置,用于改变外界光线的偏振态,所述第四光学结构出射的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和第二光学结构后射向人眼;
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第四光学结构远离所述第三光学结构的一侧,并与所述第四光学结构同轴设置,用于调控所述外界光线的透过率。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幕和第一相位延迟元件;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元件用于将所述显示屏幕发出的光转换为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或者,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幕和偏振元件,所述偏振元件用于过滤出所述显示屏幕发出的光中的第一偏振方向光。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包括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所述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反射至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并透射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出射的第二偏振方向光至人眼。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包括第二相位延迟元件、凸透镜以及半透半反膜;
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元件贴合于所述凸透镜靠近所述第二光学结构一面,用于改变经过的光线的偏振态;
所述半透半反膜贴合于所述凸透镜远离所述第二光学结构一面;
所述凸透镜靠近所述第二光学结构一面为平面,所述凸透镜远离所述第二光学结构一面为凸面。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光学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同轴设置的第三相位延迟元件以及线性偏光元件;
所述线性偏光元件设置于外界光线的光路上,用于透过设定偏振方向的光,并吸收其它偏振方向的光,所述设定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方向光的偏振方向相同;
所述第三相位延迟元件设置于所述线性偏光元件出射的光线的光路上,用于改变光线的偏振态,所述第三相位延迟元件出射的光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和第二光学结构后射向人眼。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光学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同轴设置的透明平板;
所述线性偏光元件贴合于所述透明平板的上表面;
所述第三相位延迟元件贴合于所述透明平板的下表面。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发出的第一偏振方向光为P光时,所述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设置为反射P光透射S光,所述线性偏光元件的偏振方向为S向;所述显示装置发出的第一偏振方向光为S光时,所述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设置为反射S光透射P光,所述线性偏光元件的偏振方向为P向。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四光学结构远离所述第三光学结构的一侧;或,
所述遮光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光学结构远离所述第三光学结构的一侧。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系统的光路子系统有两个,还包括两侧发光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一发光侧朝向一个光路子系统,使得所述第一发光侧出射的光经过该光路子系统后进入用户的左眼,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二发光侧朝向另一个光路子系统,使得所述第二发光侧出射的光经过该光路子系统后进入用户的右眼。
在一种能够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侧发光的显示装置可以是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单个显示器;也可以是两个单面发光的显示器背靠背或并排设置,且发光面朝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系统。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及设备,显示装置发出第一偏振方向光,再经第二光学结构将第一偏振方向光反射至第三光学结构,通过第三光学结构将第一偏振方向光转换成第二偏振方向光后再经过第二光学结构射向人眼;此外,还设置有第四光学结构和遮光装置,外界的光线穿过遮光装置,经第四光学结构和第三光学结构改变偏振态,透过第二光学结构后射向人眼。在使用时,通过控制遮光装置的透光率,当自然光的透过率为100%时,呈现到人眼的显示模式为AR模式,当自然光的透过率为0%时,呈现到人眼的显示模式为VR模式。采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不仅使得设备更加小型化,便于携带,还能够满足AR模式和VR模式的双模式显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VR显示系统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R显示系统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眼模式的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显示装置;30、第二光学结构;40、第三光学结构;41、第二相位延迟元件;42、凸透镜;43、半透半反膜;50、第四光学结构;51、第三相位延迟元件;52、线性偏光元件;60、遮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操作步骤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组成和/或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10和光路子系统;显示装置10用于发出第一偏振方向光;光路子系统包括第二光学结构30、第三光学结构40、第四光学结构50以及遮光装置60。
具体的,显示装置10发出第一偏振方向光。第二光学结构30设置于第一偏振方向光的光路上,并与第一偏振方向光的光线形成夹角;第二光学结构30用于反射与第一偏振方向光偏振方向相同的光线,并透射与第一偏振方向光偏振方向垂直的光线。第三光学结构40设置于第二光学结构30反射的第一偏振方向光的光路上,用于将第二光学结构30反射的第一偏振方向光转换为第二偏振方向光;第二偏振方向光与第一偏振方向光位于第二光学结构30的同侧,第二偏振方向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方向光的偏振方向垂直,第二偏振方向光穿过第二光学结构30后射向人眼。第四光学结构50设置于第三光学结构40远离第二光学结构30的一侧,并与第三光学结构40同轴设置,用于改变外界光线的偏振态,同时,并能够吸收显示装置10发出的经第二光学结构30反射后射向外界的光线,使外界无法看到显示图像,保护使用者隐私。第四光学结构50出射的光经过第三光学结构40,光线偏振态被改变为设定偏振态后,透过第二光学结构30射向人眼。遮光装置60设置于第四光学结构50远离第三光学结构40的一侧,并与第四光学结构50同轴设置,用于调控外界光线的透过率。
本实施例的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由显示装置10发出第一偏振方向光,然后经第二光学结构30将第一偏振方向光反射至第三光学结构40,通过第三光学结构40将第一偏振方向光转换成第二偏振方向光后,第二偏振方向光透过第二光学结构30射向人眼;同时,还设置有第四光学结构50和遮光装置60,外界的光线穿过遮光装置60,经第四光学结构50和第三光学结构40改变偏振态,然后透过第二光学结构30后射向人眼。在使用时,通过控制遮光装置60的透光率,当自然光的透过率为100%时,经过转换的自然光线和显示装置10中的光线透过第二光学结构30一起呈现到人眼,此时显示模式为AR模式;当自然光的透过率为0%时,只有显示屏装置10中的光线经过转换后呈现到人眼,此时显示模式为VR模式。采用本申请的上述方案,不仅使得设备更加小型化,便于携带,还能够满足AR模式和VR模式的双模式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屏幕和第一相位延迟元件,由于显示屏幕发出的光中包含有左圆偏振光或右圆偏振光,因此,在显示屏幕的出光侧设置有第一相位延迟元件,具体的,第一相位延迟元件采用四分之一相位延迟片,该四分之一相位延迟片是将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贴合于透明平板材料上制成,光线经过这一膜层后,显示屏幕发出的左圆偏振光或右圆偏振光的偏振态被改变,LCP(左圆偏振光)会转变成S光,RCP(右圆偏振光)会转变成P光。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屏幕和偏振元件,由于显示屏幕发出的光中包含有各种偏振方向的光,因此,在显示屏幕的出光侧设置有偏振元件,该偏振元件只用于透射第一偏振方向光,具体的,偏振元件可以采用偏振片,该偏振片是将偏振膜贴合于透明平板材料上制成,光线经过这一膜层后,该偏振片只允许第一偏振方向光透过该偏振片后射向第二光学结构30。
其中,P光是偏振在入射光线法线所成的平面(入射面)内,而S光是偏振与入射面垂直。当光线以非垂直角度穿透光学元件(如分光镜)的表面时,反射和透射特性均依赖于偏振现象,此时,使用的坐标系是用含有输入光束和反射光束的那个平面定义的,如果光线的偏振矢量在这个平面内,则称为p-偏振,如果光线的偏振矢量垂直于该平面,则称为s-偏振。
而本实施例中,当显示装置10发出的第一偏振方向光为P光时,第二光学结构30中的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设置为反射P光透射S光,同时,第四光学结构50中的线性偏光元件52的偏振方向为S向;当显示装置10发出的第一偏振方向光为S光时,第二光学结构30中的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设置为反射S光透射P光,同时,第四光学结构50中的线性偏光元件52的偏振方向为P向。
如此设计,能够保证由显示装置10发出第一偏振方向光经第二光学结构30、第三光学结构40后被调整为设定偏振方向,外界自然光的偏振方向经第四光学结构50和第三光学结构40后被调整为同一设定偏振方向,该设定偏振方向使得光线能够透过第二光学结构30,从而进入人眼,即,人眼能够同时看到两种光线所呈现的景象。另一方面,由显示装置10发出的第一偏振方向光经过第二光学结构30反射后,部分光线会透过第三光学结构40进入第四光学结构50,第四光学结构50会将该透过的部分光线吸收,使外界无法看到显示图像,保护使用者隐私。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图2呈现在人眼的是VR模式下的显示。具体的,以一种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显示装置10发出P光,也即第一偏振方向光。P光被第二光学结构30反射至第二相位延迟元件41,经第二相位延迟元件41后转换为RCP,RCP经过半透半反膜43反射后,其偏振光的旋转方向改变,变为LCP(左圆偏振光)射出,然后LCP被反射至第二相位延迟元件41,此时,第二相位延迟元件41将LCP转换为S光,由于第二光学结构30(即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设置为反射P光透射S光,因此,S光透过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进入人眼。此时,遮光装置60的光线透过率为0%,人眼看到的图像是由显示装置10发出的光线所呈现。
结合图3所示,图3呈现在人眼的是AR模式下的显示。显示装置10发出的光线的转换原理同上述VR模式,本实施例中在VR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外界场景的光线。具体的,在遮光装置60的光线透过率为100%的情况下,自然光经线性偏光元件52转化为设定的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也即S光,然后S光可以进入第三相位延迟元件51,第三相位延迟元件51将S光转换为LCP,LCP能够透过半透半反膜43后进入第二相位延迟元件41,经第二相位延迟元件41再将LCP转换为S光也即第二偏振方向光,同理,由于第二光学结构30设置为反射P光透射S光,因此,S光透过第二光学结构30进入人眼,当人眼同时看到显示装置10发出的光以及自然光后,呈现在人眼的即就是AR模式。而此时,由于半透半反膜43能够将入射的光线一部分反射,另一部分透射,被反射的光线,其偏振态被转换为RCP,入射到第三相位延迟元件51,光线经过该元件后,偏振态转换为P光,P光到达线性偏光元件52,由于线性偏光元件52的偏振方向设置为S向,P光在该处被吸收。
并且同时,由显示装置10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二光学结构30反射后,部分光线会透过第三光学结构40的半透半反膜43进入第四光学结构50,此时透过半透半反膜43的光线为RCP,RCP进入第四光学结构50中的第三相位延迟元件51,偏振态转换为P光,P光到达线性偏光元件52,由于线性偏光元件52的偏振方向设置为S向,P光在该处被吸收,使外界无法看到显示装置10的图像,保护使用者隐私。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遮光装置具体可以设置为遮光板或镜头盖、电致变色装置等,其安装方式可以是可拆卸安装在第四光学结构远离所述第三光学结构的一侧,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安装在第四光学结构远离所述第三光学结构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学结构30包括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用于将第一偏振方向光反射至第三光学结构40,并透射第三光学结构40出射的第二偏振方向光至人眼。
具体的,第二光学结构30为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采用反射式偏振片,该装置能反射某一偏振方向的光,透射垂直于该方向的另一偏振方向的光,在本申请中,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的功能包括反射S光透射P光和反射P光透射S光,选其一作为本实施例的反射式偏振片的功能,且其反射的光线为显示装置10发出的第一偏振方向光,而第一偏振方向光可以是S光,也可以是P光。
本实施例中,第三光学结构40包括第二相位延迟元件41、凸透镜42以及半透半反膜43。其中,第二相位延迟元件41贴合于凸透镜42靠近第二光学结构30一面,用于改变经过的光线的偏振态;半透半反膜43贴合于凸透镜42远离第二光学结构30一面。凸透镜42靠近第二光学结构30一面为平面,凸透镜42远离第二光学结构30一面为凸面。
具体的,本申请中的第二相位延迟元件41采用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将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贴合于凸透镜42靠近人眼的一面,光线经过这一膜层后,偏振态被改变,S光会转变成LCP,P光会转变成RCP,或者LCP会转变成S光,RCP会转变成P光。半透半反膜43贴合于凸透镜42远离人眼的一面,入射该膜层的光线一半被反射,一半被透射,凸透镜42起聚光作用,其参数可以根据需求选取,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过多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光学结构50包括与第三光学结构40同轴设置的第三相位延迟元件51以及线性偏光元件52。其中,线性偏光元件52设置于外界光线的光路上,用于将外界光线转化为设定偏振方向,该设定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方向光的偏振方向相同。第三相位延迟元件51设置于线性偏光元件52出射的光线的光路上,用于改变光线的偏振态,第三相位延迟元件51出射的光依次穿过第三光学结构40和第二光学结构30后射向人眼。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四光学结构50还包括与第三光学结构40同轴设置的透明平板。线性偏光元件52贴合于所述透明平板的上表面,第三相位延迟元件51贴合于透明平板的下表面。
具体的,线性偏光元件52采用偏光膜,该偏光膜用于将入射光线转化为设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将该膜贴合于透明平板材料的上表面,第四光学结构50中的第三相位延迟元件51采用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将该膜层贴合于透明平板材料的下表面,光线依次经过偏光膜和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后,使得入射光线的偏振态被改变。
或者,作为另外一种实现方案,线性偏光元件52采用线性偏光片,该线性偏光片能将入射光线转化为设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第三相位延迟元件51采用四分之一相位延迟膜,将该相位延迟膜贴合于透明平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将透明平板以及线性偏光元件52同轴设置,以便于使入射的自然光经转换后形成的偏振光能够透过第二光学结构30,以进入人眼。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系统的子光路系统设置有两个,本实施例的显示系统还包括两侧发光的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10的第一发光侧朝向一个光路子系统,使得第一发光侧出射的光经过该光路子系统后进入用户的左眼,显示装置10的第二发光侧朝向另一个光路子系统,使得所述第二发光侧出射的光经过该光路子系统后进入用户的右眼。
本实施例的显示系统能够用于制成眼镜,当该系统用于眼镜上时,需要对应人眼的左眼和右眼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光路子系统。具体的,一个光路子系统用于显示第一发光侧的画面,另一个光路子系统用于显示第二发光侧的画面。第一发光侧出射的光进入用户的左眼,第二发光侧出射的光进入用户的右眼。如此设置,能够便于两只眼睛能够同时观看到显示的画面,增强观感体验。
具体的,两侧发光的显示装置可以是具有双面发光功能的单个显示器;也可以是两个单面发光的显示器背靠背或并排设置,且两者出射的光方向相反。在实际应用当中,双面发光功能的单个显示器可以是经折叠的单面发光的柔性OLED屏幕(发光面向外),单面发光的显示器具体可以是LCD、OLED、LCOS。设置显示装置10的位置于系统中间,不阻碍外界光线进入人眼,配合遮光装置60以实现AR/VR双模式的切换。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应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系统,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装置和光路子系统;
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发出第一偏振方向光;
所述光路子系统包括:
第二光学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的光路上,并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形成夹角;所述第二光学结构用于反射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偏振方向相同的光线,并透射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偏振方向垂直的光线;
第三光学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反射的第一偏振方向光的光路上,用于将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反射的第一偏振方向光转换为第二偏振方向光;所述第二偏振方向光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位于所述第二光学结构的同侧,所述第二偏振方向光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偏振方向光穿过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后射向人眼;
第四光学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三光学结构远离所述第二光学结构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同轴设置,用于改变外界光线的偏振态,所述第四光学结构出射的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和第二光学结构后射向人眼;
遮光装置,设置于所述第四光学结构远离所述第三光学结构的一侧,并与所述第四光学结构同轴设置,用于调控所述外界光线的透过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幕和第一相位延迟元件;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元件用于将所述显示屏幕发出的光转换为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或者,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幕和偏振元件,所述偏振元件用于透过所述显示屏幕发出的光中的第一偏振方向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包括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所述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偏振方向光反射至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并透射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出射的第二偏振方向光至人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包括第二相位延迟元件、凸透镜以及半透半反膜;
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元件贴合于所述凸透镜靠近所述第二光学结构一面,用于改变经过的光线的偏振态;
所述半透半反膜贴合于所述凸透镜远离所述第二光学结构一面;
所述凸透镜靠近所述第二光学结构一面为平面,所述凸透镜远离所述第二光学结构一面为凸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光学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同轴设置的第三相位延迟元件以及线性偏光元件;
所述线性偏光元件设置于外界光线的光路上,用于透过设定偏振方向的光,并吸收其它偏振方向的光,所述设定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偏振方向光的偏振方向相同;
所述第三相位延迟元件设置于所述线性偏光元件出射的光线的光路上,用于改变光线的偏振态,所述第三相位延迟元件出射的光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和第二光学结构后射向人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光学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三光学结构同轴设置的透明平板;
所述线性偏光元件贴合于所述透明平板的上表面;
所述第三相位延迟元件贴合于所述透明平板的下表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发出的第一偏振方向光为P光时,所述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设置为反射P光透射S光,所述线性偏光元件的偏振方向为S向;所述显示装置发出的第一偏振方向光为S光时,所述第一反射式偏振元件设置为反射S光透射P光,所述线性偏光元件的偏振方向为P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四光学结构远离所述第三光学结构的一侧;或,
所述遮光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光学结构远离所述第三光学结构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系统的光路子系统有两个,还包括两侧发光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一发光侧朝向一个光路子系统,使得所述第一发光侧出射的光经过该光路子系统后进入用户的左眼,所述显示装置的第二发光侧朝向另一个光路子系统,使得所述第二发光侧出射的光经过该光路子系统后进入用户的右眼。
10.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系统。
CN202322671089.1U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及设备 Active CN220855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1089.1U CN220855351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1089.1U CN220855351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5351U true CN220855351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6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71089.1U Active CN220855351U (zh) 2023-09-28 2023-09-28 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5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37130C2 (ru) Линза, формирующая изображение под управлением подложки
US6693749B2 (en) Low-observability, wide-field-of-view, situation awareness viewing device
CN109613705B (zh) 近眼显示装置以及近眼显示方法
CN109387942B (zh) 一种光学系统及增强现实设备
US20220308343A1 (en) Near-to-eye display device and augmented reality apparatus
US7242524B2 (en) Optical system for forming a real image in space
KR20200118197A (ko) 증강 현실 장치 및 증강 현실 장치에 사용되는 광학 시스템
US11740536B2 (en) Compact polarization-based multi-pass optical architectures
CN110300905A (zh) 用于具有集成的偏振器的显示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JP6820402B2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CN109445111B (zh) 光学设备
CN111399224A (zh) 显示光学系统及头戴显示设备
CN210488131U (zh) 一种光学模组和智能眼镜
CN108572457A (zh) 一种光学显示系统
CN115576101A (zh) 一种消除鬼像衍射光学设备
TWM591624U (zh) 短距離之光學系統
CN208314343U (zh) 一种光学显示系统
CN213069318U (zh) 折反式显示光机和近眼显示设备
CN116243483A (zh) 增强现实显示系统及ar眼镜
CN106154569B (zh) 偏振分光棱镜器件与显示设备
CN219302777U (zh) 用于制造胆甾相液晶器件的装置和近眼显示设备
CN220855351U (zh) 一种ar/vr双模式显示系统及设备
CN216248599U (zh) 增强现实显示系统及ar眼镜
CN114063286A (zh) 用于增强现实的光学系统及头戴式增强现实设备
CN111025638A (zh) 一种ar光学显示模组及增强现实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