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4215U -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4215U
CN220854215U CN202321114373.2U CN202321114373U CN220854215U CN 220854215 U CN220854215 U CN 220854215U CN 202321114373 U CN202321114373 U CN 202321114373U CN 220854215 U CN220854215 U CN 220854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collecting
engineering quality
plate
bear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143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美珍
罗洋
黎汉钊
刘少华
曾学超
曾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iao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iao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iao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iao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143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4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4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4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涉及建设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取土器本体,还包括动力机构、收集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取土器本体上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减震机构弹性安装在承载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处,所述收集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板的上方,所述收集机构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动力机构,当取土器本体进行取土时,使得插柱插入土壤中并水平校对,利用减震弹簧和弹簧套使得压力得到释放,通过套筒连续对定位柱进行压缩缓冲,定位柱给予了减震机构一定的缓冲距离,同时利用折叠杆能够使得插柱在不使用时进行角度折叠,使得插柱上的防滑垫贴近地面,便于对取土器本体进行固定,提高取土器本体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设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
背景技术
建设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实际上,在建设全过程之前往往需要使用工程质量检测用取土器对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地基、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建筑结构进行破土、质量检测等操作。
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现有的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取土时缺少收集装置,需要增加人力进行收集,浪费人力资源,且传统的破土器在取土过程中,取土钻头在采取过程中与地面产生阻力,从而反作用给取土器,造成取土器振动甚至晃动,从而会影响取土器的工作效率。
因此,现有的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通过收集机构、辅助孔、取土槽、收集腔、转盘、转轴,减震机构、定位孔、安装板、减震弹簧、弹簧套、插柱、定位柱、折叠杆、嵌板、防滑垫,解决了现有的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取土时缺少收集装置,需要增加人力进行收集,浪费人力资源,且传统的破土器在取土过程中,取土钻头在采取过程中与地面产生阻力,从而反作用给取土器,造成取土器振动甚至晃动,从而会影响取土器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包括取土器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收集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取土器本体上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减震机构弹性安装在承载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处,所述收集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板的上方,所述收集机构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取土器本体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动力装置与取土器本体之间设置有两组滑杆,所述取土器本体与动力装置之间通过滑杆滑动连接,且动力装置的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取土器本体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手推杆,利用手推杆和滚轮能够推动取土器本体进行灵活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连接的动力板和垂直连接于所述动力板的取土钻头,利用电机驱动动力机构在滑杆上进行往复滑动,从而使得动力机构带动取土钻头进行上下移动进行钻取。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机构上包括固定连接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上开设有多组收集腔,且中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承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动收集机构上的转盘能够使其进行转动,便于存储多组土壤进行检测,提高取土器本体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机构上开设有辅助孔,所述辅助孔的底部开设有取土槽,所述辅助孔的正下方设置有开设在承载板上的定位孔,辅助孔和定位孔能够辅助取土钻头进行竖直定位,避免发生跑偏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的顶端与所述承载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减震机构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弹性连接有减震弹簧,且所述减震弹簧的外部套接有一组弹簧套,所述套筒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定位柱,通过套筒连续对定位柱进行压缩缓冲,定位柱给予了减震机构一定的缓冲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的底端设置有插柱,所述插柱的左端粘接有防滑垫,所述插柱的内部设置有嵌板,所述嵌板上固定连接有折叠杆,所述减震机构与插柱之间通过折叠杆可进行九十度角度调节,利用折叠杆能够使得插柱在不使用时进行角度折叠,使得插柱上的防滑垫贴近地面,便于对取土器本体进行固定,提高取土器本体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机构、辅助孔、取土槽、收集腔、转盘、转轴,利用辅助孔和定位孔能够辅助取土钻头进行定位钻孔,当取土钻头对土壤进行钻取后,转动收集装置使得土壤能够快速的收集在收集腔中,省去了收集土壤至外部的环节,多组收集腔能够减少人力成本,便于快速对土壤进行收集,解决了现有的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取土时缺少收集装置,需要增加人力进行收集,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震机构、定位孔、安装板、减震弹簧、弹簧套、插柱、定位柱、折叠杆、嵌板、防滑垫,当取土器本体进行取土时,使得插柱插入土壤中并水平校对,利用减震弹簧和弹簧套使得压力得到释放,通过套筒连续对定位柱进行压缩缓冲,定位柱给予了减震机构一定的缓冲距离,同时利用折叠杆能够使得插柱在不使用时进行角度折叠,使得插柱上的防滑垫贴近地面,便于对取土器本体进行固定,提高取土器本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取土器本体;11、滑杆;12、手推杆;13、滚轮;2、动力机构;21、电机、22、动力板;23、取土钻头;3、收集机构;31、辅助孔;32、取土槽;33、收集腔;34、转盘;35、转轴;4、承载板;5、减震机构;51、定位孔;52、安装板;53、减震弹簧;54、弹簧套;55、插柱;56、定位柱;57、折叠杆;58、嵌板;59、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包括取土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2、收集机构3和减震机构5,取土器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承载板4,减震机构5弹性安装在承载板4底端的四个拐角处,收集机构3固定安装在承载板4的上方,收集机构3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动力机构2,取土器本体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3,动力装置2与取土器本体1之间设置有两组滑杆11,取土器本体1与动力装置2之间通过滑杆11滑动连接,且动力装置2的顶端设置有电机21,取土器本体1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手推杆12;利用手推杆12和滚轮13能够推动取土器本体1进行灵活移动,动力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的动力板22和垂直连接于动力板22的取土钻头23,利用电机21驱动动力机构2在滑杆11上进行往复滑动,从而使得动力机构2带动取土钻头23进行上下移动进行钻取。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收集机构3上包括固定连接的承接板,承接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收集板,收集板上开设有多组收集腔33,且中部转动连接有转盘34,转盘34与承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35;转动收集机构3上的转盘34能够使其进行转动,便于存储多组土壤进行检测,提高取土器本体1的实用性,收集机构3上开设有辅助孔31,辅助孔31的底部开设有取土槽32,辅助孔31的正下方设置有开设在承载板4上的定位孔51,辅助孔31和定位孔51能够辅助取土钻头23进行竖直定位,避免发生跑偏的现象。
其中如图3所示,减震机构5的顶端与承载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2,减震机构5上设置有套筒,套筒的内部弹性连接有减震弹簧53,且减震弹簧53的外部套接有一组弹簧套54,套筒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定位柱56,通过套筒连续对定位柱56进行压缩缓冲,定位柱56给予了减震机构5一定的缓冲距离。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减震机构5的底端设置有插柱55,插柱55的左端粘接有防滑垫59,插柱55的内部设置有嵌板48,嵌板48上固定连接有折叠杆57,减震机构5与插柱55之间通过折叠杆57可进行九十度角度调节,利用折叠杆57能够使得插柱55在不使用时进行角度折叠,使得插柱55上的防滑垫59贴近地面,便于对取土器本体1进行固定,提高取土器本体1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利用电机21驱动动力机构2在滑杆11上进行往复滑动,从而使得动力机构2带动取土钻头23进行上下移动进行钻取,利用辅助孔31和定位孔51能够辅助取土钻头23进行定位钻孔,当取土钻头23对土壤进行钻取后,转动收集装置3使得土壤能够快速的收集在收集腔33中,省去了收集土壤至外部的环节,多组收集腔33能够减少人力成本,便于快速对土壤进行收集,解决了现有的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取土时缺少收集装置3,需要增加人力进行收集,浪费人力资源的问题,当取土器本体1进行取土时,使得插柱55插入土壤中并水平校对,利用减震弹簧53和弹簧套54使得压力得到释放,通过套筒连续对定位柱56进行压缩缓冲,定位柱56给予了减震机构5一定的缓冲距离,同时利用折叠杆57能够使得插柱55在不使用时进行角度折叠,使得插柱55上的防滑垫59贴近地面,便于对取土器本体1进行固定,提高取土器本体1的实用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包括取土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2)、收集机构(3)和减震机构(5),所述取土器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承载板(4),所述减震机构(5)弹性安装在承载板(4)底端的四个拐角处,所述收集机构(3)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板(4)的上方,所述收集机构(3)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动力机构(2),所述取土器本体(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3),所述动力机构(2)与取土器本体(1)之间设置有两组滑杆(11),所述取土器本体(1)与动力机构(2)之间通过滑杆(11)滑动连接,且动力机构(2)的顶端设置有电机(21),所述取土器本体(1)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手推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的动力板(22)和垂直连接于所述动力板(22)的取土钻头(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3)上包括固定连接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下方转动连接有收集板,所述收集板上开设有多组收集腔(33),且中部转动连接有转盘(34),所述转盘(34)与所述承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3)上开设有辅助孔(31),所述辅助孔(31)的底部开设有取土槽(32),所述辅助孔(31)的正下方设置有开设在承载板(4)上的定位孔(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5)的顶端与所述承载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2),所述减震机构(5)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弹性连接有减震弹簧(53),且所述减震弹簧(53)的外部套接有一组弹簧套(54),所述套筒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定位柱(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5)的底端设置有插柱(55),所述插柱(55)的左端粘接有防滑垫(59),所述插柱(55)的内部设置有嵌板(48),所述嵌板(48)上固定连接有折叠杆(57),所述减震机构(5)与插柱(55)之间通过折叠杆(57)可进行九十度角度调节。
CN202321114373.2U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 Active CN220854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4373.2U CN220854215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4373.2U CN220854215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4215U true CN220854215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1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14373.2U Active CN220854215U (zh) 2023-05-10 2023-05-10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4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87329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土壤采样装置
CN109520771B (zh) 一种土壤检测用的便于取土设备
CN220854215U (zh) 一种工程质量检测用破土器
CN111077596A (zh) 一种便携式气相环境监测设备
CN215811731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样品采取装置
CN211927347U (zh) 一种岩土工程用岩土取样装置
CN212364292U (zh) 一种土壤污染指数检测仪
CN113465980A (zh) 一种土壤检测用取样装置
CN209727514U (zh) 一种岩土工程取样器
CN114184419A (zh) 一种智能化地质勘察用母质层抽取采样设备
CN112649228A (zh) 一种移动式地热勘查用的水土取样装置
CN213148391U (zh) 一种岩土勘察用便携式取土装置
CN221032406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装置
CN216811555U (zh) 一种便携式岩土勘探设备
CN215953022U (zh) 一种基于农林开发的具有稳固结构的取土器
CN220451762U (zh) 一种煤矿地质钻探机构
CN214538607U (zh) 一种土壤检测用土样采集工具
CN213121309U (zh) 一种土壤剖面气体自动取样器
CN213422661U (zh) 一种用于地质方面的土壤取样器
CN216841439U (zh) 一种减震型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
CN209858270U (zh) 一种便携式道路结构层厚度检测装置
CN214741298U (zh) 一种水文地质用钻探装置
CN215492553U (zh) 一种便携式矿山井下作业用采样装置
CN215178726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取样器
CN214667763U (zh) 一种岩土工程用土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