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2322U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52322U CN220852322U CN202321892203.7U CN202321892203U CN220852322U CN 220852322 U CN220852322 U CN 220852322U CN 202321892203 U CN202321892203 U CN 202321892203U CN 220852322 U CN220852322 U CN 2208523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indoor unit
- side plate
- air conditioner
-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限定出具有第一风口的风道,风道包括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交错设置,并与第一侧板限定出进风间隙,进风间隙连通室内与风道,室内气流经进风间隙流入风道内与换热风混合后从第一风口流出。这样能够实现空调器室内机的匀风出风,而且无需设置贯通风道,降低了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复杂度,并且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作为空气调节设备,已经逐渐成为家庭和工作中的必需品。现有的分体式空调器一般包括室内机,其中,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一般整体垂直安放设置。空调器流出的气流一般为换热风,特别是换热风为冷风时,冷风直接吹到用户身长,影响用户的健康,会导致用户得空调病。
相关技术中提供一种可控制引风量和风向的空调室内机,室内机包括至少两个空调本体,相邻的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之间形成贯通风道,空调器室内机贯通风道包括后侧的引风风道和前侧的送风风道,空调器室内机引风风道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空调器室内机贯通风道,空调器室内机空调本体的出风口位于空调器室内机送风风道,空调器室内机贯通风道内设置有风量调节部,空调器室内机风量调节部包括导板和驱动机构,空调器室内机导板设置在空调器室内机引风风道和送风风道之间,空调器室内机驱动机构驱动空调器室内机导板运动,能够通过调节打开角度调节进入空调器室内机送风风道的引风量,同时调节出风风向。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的贯通风道能够将外部空气引入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处,使得空调器的出风能够形成凉而不冷的匀风,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但是空调器室内机需要设置贯通前后的贯通风道引入室内风,使得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以实现空调器的匀风出风的同时,降低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复杂度,降低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限定出具有第一风口的风道,风道包括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交错设置,并与第一侧板限定出进风间隙,进风间隙连通室内与风道,室内气流经进风间隙流入风道内与换热气流混合后从第一风口流出。
可选地,第一风口位于风道的前端部,沿从后到前的方向,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依次设置,其中,第一侧板的前端部位于第二侧板的后端部朝向风道的一侧。
可选地,沿从后到前的方向,至少部分第一侧板朝向风道内倾斜。
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贯流风机,位于风道内,驱动风道内气流经第一风口流出;第一侧壁还包括:蜗壳,设于贯流风机的一侧,并能够连接在第一侧板的后端部。
可选地,第二侧板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和/或,第一风口位于风道的前端部。
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板,活动设于第一风口处,用于调节第一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
可选地,风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风道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与第一风道沿空调器室内机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一风道对应的第一侧壁位于第一风道朝向第二风道的一侧,第二风道对应的第一侧壁位于第二风道朝向第一风道的一侧。
可选地,沿从后到前的方向,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可选地,第一侧壁还构造有第二风口,第二风口包括进风间隙,第一侧板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运动,第一侧板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室内气流经进风间隙流入风道内与换热风混合后从第一风口流出;第一侧板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侧板引导风道内换热气流从第二风口流出。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风道的第一侧壁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错开设置形成进风间隙,进风间隙连通室内与风道,这样室内的气流能够从进风间隙流入风道内,以使室内气流与风道内的换热气流混合形成匀风,然后从第一风口流出,这样能够实现空调器室内机的匀风出风,而且无需设置贯通风道,降低了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复杂度,并且降低了成本。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器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器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101、风道;1011、第一风道;1012、第二风道;103、第一风口;1031、第一出风口;1032、第二出风口;104、第二风口;1041、第一引风口;1042、第二引风口;1043、进风间隙;105、进风口;20、第一侧壁;201、第一侧板;2011、导板主体;2012、第一转动杆;2013、第二转动杆;202、第二侧板;203、蜗壳;30、第二侧壁;40、驱动装置;401、动力杆;402、滑槽;501、第一轨道;502、第二轨道;60、贯流风机;601、第一贯流风机;602、第二贯流风机;70、换热器;80、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本公开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室外机,空调器室内机位于室内,空调器室外机位于室内。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和节流装置。空调器室内机、压缩机、空调器室外机和节流装置通过冷媒管路连通,形成制冷系统。
可选地,空调器为立式空调器或壁挂式空调器等,以下以空调器为立式空调器对本申请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描述,空调器室内机的前后左右方向如附图中所示,并定义左右方向为空调器室内机的宽度方向。
结合图1至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10,壳体10限定出具有第一风口103和第二风口104的风道101,壳体10还设有进风口105,进风口105位于壳体10的后侧。
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70和贯流风机60,换热器70位于贯流风机60和进风口105之间,贯流风机60能够驱动进风口105处的气流流经换热器70后流入风道101内,流经换热器70的气流为换热气流,换热气流能够进行制冷或制热。贯流风机60位于风道101内,贯流风机60用于驱动风道101内气流从第一风口103或第二风口104流出。
风道1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风道101包括第一风道1011和第二风道1012,第一风道1011和第二风道1012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第一风道1011和第二风道1012沿空调器室内机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贯流风机6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贯流风机60包括第一贯流风机601和第二贯流风机602,第一贯流风机601位于第一风道1011内,第二贯流风机602位于第二风道1012内。
可选地,风道101包括第一侧壁20和第二侧壁30,第一侧壁20和第二侧壁30相对设置,第一侧壁20和第二侧壁30围合出风道101,第一侧壁20的前端部和第二侧壁30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第一风口103。
可选地,沿从后到前的方向,第一风道1011和第二风道1012的距离逐渐增加。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011和第二风道1012之间的距离沿从后到前的方向逐渐增加,两个风道101对应的第一风口103的距离增加,进而能够增加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面积,而且还便于实现空调器的多种出风形式。
可选地,沿从后到前的方向,第一风道1011朝向第二风道1012的侧壁与第二风道1012朝向第一风道101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也就是说,第一风道1011对应的第一侧壁与第二风道1012对应的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沿从后到前的方向逐渐增加。这样能够增加两个风道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进而便于空调器室内机能够实现多种出风形式。
附图3中箭头表示风道101内换热气流的流动方向,附图4至附图6中细箭头表示室内气流的流动方向,中粗箭头表示换热气流的流动方向,粗箭头表示混合后的气流的流动方向。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如附图中所示。
可选地,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侧壁20包括第一侧板201和第二侧板202,第二侧板202与第一侧板201交错设置,并与第一侧板201限定出进风间隙1043,进风间隙1043连通室内与风道101,室内气流从进风间隙1043流入风道101内与换热风混合后从第一风口103流出。
本公开实施例中,风道101的第一侧壁20的第一侧板201和第二侧板202错开设置形成的进风间隙1043能够作为室内气流流入的引风口,这样室内气流能够从风道101的一侧流入风道101内,然后与风道101内的换热气流混合形成匀风,再从第一风口103流出,这样无需设置贯通风道101,减少了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复杂度,降低了空调器的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可选地,第一风口103位于风道101的前端部,沿从后到前的方向,第一侧板201和第二侧板202依次设置,其中,第一侧板201的前端部位于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朝向风道101的一侧。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01的前端部位于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朝向风道101的一侧,这样第一侧板201能够阻挡风道101内的换热气流从进风间隙1043流出,同时,第一侧板201能够引导进风间隙1043流入的室内气流流向前端的第一风口103,进而保证第一风口103的出风量和出风效率。
可选地,至少部分第一侧板201沿从后到前的方向朝向风道101内倾斜。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01倾斜设置,能够更好地引导进风间隙1043的气流流向第一风口103。
可选地,第一侧壁20还包括蜗壳203,设于贯流风机60的一侧,并连接在第一侧板201的后端部。
本公开实施例中,蜗壳203位于贯流风机60的一侧,蜗壳203能够调节贯流风机60的出风方向,蜗壳203连接在第一侧板201的后端部,这样蜗壳203和第一侧板201配合使得贯流风机60的出风沿着蜗壳203和第一侧板201的延伸方向流动,进而实现第一侧板201对气流的引导作用。
可选地,第二侧板202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侧板202与第一侧板201和蜗壳203均不连接,第二侧板202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能够增加第二侧板202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进风间隙1043的进风导致第二侧板202变形。
可选地,如图2至图6所示,第一侧板201活动设于风道101内,第一侧板201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侧板201位于第一位置时,室内气流经过第二风口104流入风道101内并与风道101内换热风混合后从第一风口103流出;如图3所示,第一侧板201位于第二位置时,风道101内的换热气流从第二风口104流出。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01活动位于风道101内,且第一侧板201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运动,这样能够改变风道101内的气流流动方向,进而实现多种出风形式。当第一侧板20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侧板201能够引导室内气流经第二风口104流入风道101内,室内气流与风道101内的换热气流混合形成匀风,再从第一风口103流出,实现空调器室内机的匀风出风,提高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舒适性。第一侧板201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侧板201引导风道101内的换热气流从第二风口104流出,实现空调器的换热出风,这样可以提高室内调温速度。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在风道101内设置第二侧板202就能够实现空调器室内机的多种出风形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可选地,第一侧壁20包括蜗壳203和第二侧板202,蜗壳203位于贯流风机60的外侧,沿从前到后的方向,第二侧板202和蜗壳203依次间隔设置;其中,蜗壳203的前端部与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之间形成第二风口104。
本公开实施例中,蜗壳203的前端部和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形成第二风口104,可以理解第二风口104设于风道101的侧壁,这样便于室内气流从第二风口104流入风道101内。当第一风口103位于风道101的前端部时,第一风口103和第二风口104的出风方向不同,能够增加空调器室内机的不同方向出风,进而能够实现多种出风形式。
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第一风道1011和第二风道1012时,第一风道1011对应的第一侧壁20位于第一风道1011朝向第二风道1012的一侧,第二风道1012对应的第一侧壁20位于第二风道1012朝向第一风道1011的一侧。第一风道1011具有第一出风口1031和第一引风口1041;第二风道1012具有第二出风口1032和第二引风口1042,第一风口103包括第一出风口1031和第二出风口1032,第二风口104包括第一引风口1041和第二引风口1042;其中,第一引风口1041位于第一出风口1031朝向第二风道1012的一侧,和/或,第二引风口1042位于第二出风口1032朝向第一风道1011的一侧。
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风道1011和第二风道1012间隔设置,因此,第一风道1011和第二风道1012之间形成间隙,当第一引风口1041和第二引风口1042位于第一出风口1031和第二出风口1032之间时,且第一引风口1041和第二引风口1042出风时,室内气流能够从间隙分别流向第一引风口1041和第二引风口1042,进而实现空调器的匀风出风。而且本公开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无需设置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101,降低了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复杂度,降低空调器的成本。
由于第一引风口1041和第二引风口1042相对设置,当第一引风口1041和第二引风口1042出风时,空调器室内机能够实现聚合出风。
可选地,第一风口103位于风道101的前端部,且第一风口103的出风朝向空调器室内机的前侧方向。可选地,第一出风口1031的开口朝向第一风道1011背离第二风道1012的一侧,第二出风口1032的开口朝向第二风道1012背离第一风道1011的一侧。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031的出风朝向第一风道1011背离第二风道1012的一侧,第二出风口1032的出风朝向第二风道1012背离第一风道1011的一侧。当第一出风口1031和第二出风口1032出风时,空调器室内机能够实现广角出风。其中,由于第一风口103出风时,第二风口104能够流入室内气流,因此,第一出风口1031和第二出风口1032出风时,空调器室内机能够形成广角匀风出风。
可选地,第一侧板20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对应于前述的第一侧板201的后端部)与蜗壳203的前端部相抵接或相连接,第一侧板201的第二端(对应于前述的第一侧板201的前端部)与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错开设置,且第一侧板201的第二端与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之间形成进风间隙1043,进风间隙1043与第二风口104连通,室内气流依次流经第二风口104和进风间隙1043流至风道101内。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0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与蜗壳203的前端部相抵接或相连接,也就是说,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位于第二风口104的进风端。同时,第一侧板201的第二端与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错开设置并形成进风间隙1043,这样第一侧板201能够阻止风道101内的换热气流从第二风口104流出,同时进风间隙1043连通第二风口104与风道101,当风道101内有气流流动时,第二风口104处能够形成负压,以便于室内气流从第二风口104流入风道101内。
可选地,第一侧板201位于第一位置时,沿从后到前的方向,第一侧板201朝向风道101内倾斜。这样既能够阻止风道101内的换热气流从第二风口104流出,还能够对第二风口104流入的室内气流进行引导,以引导第二风口104流入的室内气流流向第一风口103。
可选地,第一侧板201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与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相抵接或相连接,第一侧板201的第二端与第二侧壁30相抵接或相连接,以封闭第一风口103,使风道101内换热气流从第二风口104流出。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01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侧板201连接在第二侧壁30和第二侧板202之间,这样风道101内的换热气流受到第一侧板201的阻挡不会流向第一风口103,并且在第一侧板201的引导下从第二风口104流出。
可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侧板201还能够运动至第三位置,第一侧板201运动至第三位置时,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与蜗壳203的前端部相抵接或相连接,第一侧板201的第二端与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相连接或相抵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01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侧板201连接在蜗壳203和第二侧板202之间,也就是说,第一侧板201封闭第二风口104,这样当空调器室内机关闭时,第一侧板201位于第三位置,可以关闭第二风口104,并且能够防止灰尘通过第二风口104进入风道101内。
可选地,风道101还构造有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活动设于第一轨道501内,第一侧板201的第二端活动设于第二轨道502内。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活动位于第一轨道501内,第二侧板202的第二端活动位于第二轨道502内,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使得第一侧板201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可选地,第一轨道501连接在蜗壳203的前端部和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之间,并沿从后到前的方向延伸。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轨道501连接在蜗壳203的前端部和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之间,以使得第一侧板201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运动时,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能够从蜗壳203的前端部运动至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
可选地,第二轨道502的一端连接在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且第二轨道502朝向第二侧壁30方向延伸。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轨道502自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朝向第二侧壁30延伸,这样第一侧板201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侧板201的第二端能够从第二侧板202的后端部运动至第二侧壁30处,进而实现对风道101内气流的导流作用。
可选地,第一侧板201沿风道101的高度方向延伸,风道101的上端部和/或风道101的下端部构造有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设在风道101的上端部和/或下端部能够从第一侧板201的上端部和/或第一侧板201的下端部对第一侧板201进行引导,保证第一侧板201运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7至图9所示,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驱动装置40,驱动装置40与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和/或第一侧板201的第二端驱动连接,以带动第一侧板20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和/或第一侧板201的第二端与驱动装置40相连接,能够实现第一侧板201的自动运动,以提高第一侧板201运动的精确性。
应当说明的是:第一侧板201可以仅第一端或第二端与驱动装置40连接,第一侧板201在第一轨道501和第二轨道502的引导下也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这样能够减少成本。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也可以与驱动装置40均连接,这样能够增加第一侧板201运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动力杆401,动力杆401的第一端构造有滑槽402,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活动位于滑槽402内,动力杆401的第二端与驱动装置40连接,以使驱动装置40能够通过动力杆401驱动第一侧板201运动。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01与驱动装置40通过动力杆401连接,动力杆401将驱动装置40的动力传递至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和/或第二端,进而实现第一侧板201的运动。
可选地,驱动装置40位于风道101的上端部和/或风道101的下端部,且驱动装置40和动力杆401位于风道101的外侧,这样驱动装置40和动力杆401不会占用风道101内的空间,并且便于驱动装置40和动力杆401与第一侧板201的连接。
可选地,第一侧板201包括侧板本体、第一转动杆2012和第二转动杆2013,第一转动杆2012和第二转动杆2013连接在侧板本体的同一侧壁,且第一转动杆2012位于第一侧板201的第一端,第二转动杆2013位于第一侧板201的第二端,第一转动杆2012活动位于第一轨道501内,第二转动杆2013活动位于第二轨道502内。动力杆401的滑槽402与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时,第一转动杆2012穿过第一轨道501后活动位于滑槽402内。动力杆401的滑槽402与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时,第二转动杆2013穿过第二轨道502后活动位于滑槽402内。
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板80,导风板80活动位于第一风口103处,导风板80能够调节第一风口103的出风方向和出风量。
本公开实施例中,导风板80能够打开或关闭第一风口103,当第一风口103打开时,导风板80能够摆动以调节第一风口103的出风方向,进而实现空调器室内机的摆动出风。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因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因此具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限定出具有第一风口的风道,风道包括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包括:
第一侧板;
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交错设置,并与第一侧板限定出进风间隙,进风间隙连通室内与风道,室内气流经进风间隙流入风道内与换热气流混合后从第一风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第一风口位于风道的前端部,沿从后到前的方向,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依次设置,其中,第一侧板的前端部位于第二侧板的后端部朝向风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沿从后到前的方向,至少部分第一侧板朝向风道内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贯流风机,位于风道内,驱动风道内气流经第一风口流出;
第一侧壁还包括:
蜗壳,设于贯流风机的一侧,并能够连接在第一侧板的后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第二侧板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和/或,
第一风口位于风道的前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风板,活动设于第一风口处,用于调节第一风口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风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风道包括;
第一风道;
第二风道,与第一风道沿空调器室内机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第一风道对应的第一侧壁位于第一风道朝向第二风道的一侧,第二风道对应的第一侧壁位于第二风道朝向第一风道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沿从后到前的方向,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第一侧壁还构造有第二风口,第一侧板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运动,第一侧板运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风口连通进风间隙和室内,室内气流经进风间隙流入风道内与换热风混合后从第一风口流出;第一侧板运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侧板引导风道内换热气流从第二风口流出。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92203.7U CN220852322U (zh) | 2023-07-18 | 2023-07-18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92203.7U CN220852322U (zh) | 2023-07-18 | 2023-07-18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52322U true CN220852322U (zh) | 2024-04-26 |
Family
ID=90777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892203.7U Active CN220852322U (zh) | 2023-07-18 | 2023-07-18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52322U (zh) |
-
2023
- 2023-07-18 CN CN202321892203.7U patent/CN22085232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33039U (zh) | 一种空调器 | |
CN111043668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8253535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4611958U (zh) | 一种混流空调 | |
CN114383194B (zh) | 导风装置和空调室内机 | |
CN220852322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8487688U (zh) | 厨房空调内机及厨房空调装置 | |
CN221005235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2085233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20506934U (zh) | 导板组件及空调器 | |
KR20130027789A (ko) | 일체형 환기 및 냉·난방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환기 및 냉·난방방법 | |
CN117073067A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20506935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4943705U (zh) | 一种混流空调 | |
CN209944532U (zh) | 空调器 | |
CN21157526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7073065A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0894989B (zh) | 导风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 | |
CN117073068A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20506956U (zh) | 导板组件及空调器 | |
CN107940564B (zh)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7073066A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21005434U (zh) | 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 | |
CN220669590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8936492U (zh) | 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