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2312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2312U
CN220852312U CN202322365720.5U CN202322365720U CN220852312U CN 220852312 U CN220852312 U CN 220852312U CN 202322365720 U CN202322365720 U CN 202322365720U CN 220852312 U CN220852312 U CN 220852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ion
air conditioner
mounting groove
ion module
fix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57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谨阳
蔡志才
杜子杰
曹旭峰
王玉
王秋实
蒙健平
王立国
赵阿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657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2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2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2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其中,空调器包括机壳和内壳组件,内壳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内壳组件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各自所限定出的安装空间的大小和/或形状不同,以供不同大小和/或形状的负离子模块择一安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空调器内负离子模块安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负离子模块是通过高压电电离空气而产生负离子的装置。负离子对能够消除悬浮在环境中的微小粒子,其具有很好的净化、清洁作用。且带有负离子模块的空调器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净化、清洁作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中的负离子模块安装通常安装在设备的内部,于设备的内部通常会预设安装槽或者安装位等,负离子模块固定在该安装槽或者安装位,但这种安装槽或者安装位往往只能适应一种尺寸或型号的负离子模块安装,限制了空调器内负离子模块安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旨在提高空调器内负离子模块安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包括:
机壳;以及
内壳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内壳组件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各自所限定出的安装空间的大小和/或形状不同,以供不同大小和/或形状的负离子模块择一安装。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弹性卡扣,负离子模块卡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卡扣之间或卡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扣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扣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卡扣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槽口,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呈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缘和第二侧缘,所述第一弹性卡扣设于所述第一侧缘,所述第二弹性卡扣设于所述第二侧缘。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侧缘的第一延伸部、及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一卡接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一卡接凸部的交接处形成第一卡接台阶;
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侧缘的第二延伸部、及设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第二卡接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卡接凸部的交接处形成第二卡接台阶;
负离子模块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沿,所述边沿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台阶或所述第二卡接台阶。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和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在第二方向上呈错位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卡扣朝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导向面;和/或,
所述第二弹性卡扣朝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导向面;和/或,
所述安装槽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凸筋。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抵接于负离子模块背离所述槽口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定位凸部,负离子模块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凸部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内壳组件包括蜗壳风道,所述安装槽邻设于所述蜗壳风道的出风侧,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出风侧之间连通有连通孔,负离子模块具有发射端,所述发射端穿设于所述连通孔,并伸入所述出风侧。
可选地,所述蜗壳风道的一侧具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支撑板,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安装槽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安装盘与所述蜗壳风道一体成型,所述安装盘、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蜗壳风道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于内壳组件上形成安装槽,内壳组件设于机壳内,内壳组件上形成有安装槽,安装槽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各自所限定出的安装空间的大小和/或形状不同,以供不同大小和/或形状的负离子模块择一安装。将不同大小和/或形状的负离子模块分为第一负离子模块和第二负离子模块,且第一负离子模块主要由第一固定结构进行固定,第二负离子模块主要由第二固定结构进行固定,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能够对从而对安装槽的容纳空间进行分别限定,使得第一负离子模块主要由第一固定结构进行固定,第二负离子模块主要由第二固定结构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该安装槽能够适应不同尺寸或者结构的负离子模块的安装,提高负离子模块的安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一实施例中的内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负离子模块和安装槽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第一负离子模块在安装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一负离子模块在安装槽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第二负离子模块在安装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第二负离子模块在安装槽时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可以是便于用户实现个人安装的分体式空调器,其采用柔性冷媒管连接空调室内机的室内侧换热器和空调室外机的室外侧换热器,并在设备出厂前就向冷媒回路内注入冷媒。如此,当用户自行安装设备时,只需要分别固定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即可,而不需要装配冷媒管和加注冷媒,从而降低安装难度,实现用户个人安装。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还可以是普通的分体式空调器,或者一体式空调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该空调器包括:
机壳;以及
内壳组件100,设于机壳内,内壳组件100上形成有安装槽110,安装槽110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120与第二固定结构130,第一固定结构120和第二固定结构130各自所限定出的安装空间的大小和/或形状不同,以供不同大小和/或形状的负离子模块200择一安装。
负离子模块200是通过高压电电离空气而产生负离子的装置。负离子对能够消除悬浮在环境中的微小粒子,其具有很好的净化、清洁作用。且带有负离子模块200的空调器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净化、清洁作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中的负离子模块200通常安装在设备的内部,且一般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直接固定在内壳组件100上,此种安装方式涉及的零部件较多,安装不便,且不利于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定位,故而往往需要设置安装槽110或者安装位等,负离子模块200固定在该安装槽110或者安装位,但这种安装槽110或者安装位往往只能适应一种尺寸或型号的负离子模块200安装。但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空调器的大小往往需要配置不同型号或者尺寸的负离子模块200,或者不同批次的负离子模块200的尺寸有差异,若负离子模块200的尺寸或型号改变,设计人员则需要重新对安装槽110的位置及大小重新设计,耗费时间较长,故而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槽110内设置第一固定结构120和第二固定结构130,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第一固定结构120适合一种大小和/或形状的负离子模块200安装,设此种负离子模块200为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第二固定结构130适合另一种大小和/或形状的负离子模块200安装,设此种负离子模块200为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且设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的整体尺寸小于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整体尺寸(以下都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该空调器包括机壳,内壳组件100设于该机壳内,安装槽110设置在内壳组件100上,从而将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或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固定在机壳内。可以理解的是,该安装槽110内仅能安装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或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并不能实现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和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同步安装,如图2所示,图2中为了便于直观的了解到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安装在安装槽110时的结构、以及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安装在安装槽110的结构,以及二者的安装差异,故而仅表示出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和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壳体轮廓,并将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以虚线表示,但图2并不表示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和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可以同时安装在安装槽110内。第一固定结构120和第二固定结构130均设置在安装槽110,使得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主要由第一固定结构120进行固定,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主要由第二固定结构130进行固定,第一固定结构120和第二固定结构130能够对安装槽110的容纳空间进行分别限定,使得第一固定结构120和第二固定结构130各自所限定出的安装空间的大小和/或形状不同,以供不同大小和/或形状的负离子模块200择一安装,从而使得该安装槽110能够适应不同尺寸或者型号的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提高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另外,第一固定结构120和第二固定结构130均能允许的一定尺寸范围的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也即拓宽了现有技术中,安装槽110或者安装位所允许的安装范围,从而能够适应更多尺寸或者形状的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于内壳组件100上形成安装槽110,内壳组件100设于机壳内,内壳组件100上形成有安装槽110,安装槽110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120与第二固定结构130,第一固定结构120和第二固定结构130各自所限定出的安装空间的大小和/或形状不同,以供不同大小和/或形状的负离子模块200择一安装。将不同大小和/或形状的负离子模块200分为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和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且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主要由第一固定结构120进行固定,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主要由第二固定结构130进行固定,第一固定结构120和第二固定结构130能够对从而对安装槽110的容纳空间进行分别限定,使得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主要由第一固定结构120进行固定,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主要由第二固定结构130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该安装槽110能够适应不同尺寸或者结构的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提高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再次参照图1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1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弹性卡扣121,第二固定结构13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弹性卡扣131,负离子模块200卡接于两个第一弹性卡扣121之间或卡接于两个第二弹性卡扣131之间,两个第二弹性卡扣131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一弹性卡扣121之间的距离。具体地,两个第一弹性卡扣121分别卡接于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的相对两侧,使得两侧的第一弹性卡扣121相互抵接限位,共同将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固定在安装槽110内,且该第一弹性卡扣121具有弹性,使得安装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时,可以利用第一弹性卡扣121的弹性,将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由第一弹性卡扣121的延伸方向推入,从而方便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的卡接固定;两个第二弹性卡扣131分别卡接于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相对两侧,使得两侧的第二弹性卡扣131相互抵接限位,共同将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固定在安装槽110内,且该第二弹性卡扣131具有弹性,使得安装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时,可以利用第二弹性卡扣131的弹性,将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由第二弹性卡扣131的延伸方向推入,从而方便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卡接固定。两个第二弹性卡扣131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一弹性卡扣121之间的距离,也即第一弹性卡扣121相对第二弹性卡扣131向安装槽110的内部倾斜延伸,保证第一弹性卡扣121顺利固定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第二弹性卡扣131顺利固定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两个第二弹性卡扣131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第一弹性卡扣121之间的距离,也即通过设置两个第二弹性卡扣131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第一弹性卡扣121之间的距离的不同,进而限定出不同的安装空间,使得第一固定结构120与第二固定结构130能够分别固定不同大小和/或形状的负离子模块200。其中,两个第一弹性卡扣121的排布方向与两个第二弹性卡扣131的排布方向可以相同设置,也可以不同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结构120和/或第二固定结构130也可以采用螺钉等紧固结构,在安装槽110的侧壁上设置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紧固件穿过第一固定件和/或第二固定件紧固连接于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或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
当两个第一弹性卡扣121的排布方向与两个第二弹性卡扣131的排布方向相同设置时,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10具有朝向第一方向X的槽口111,安装槽110的侧壁设有开口槽112,开口槽112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呈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缘113和第二侧缘114,第一弹性卡扣121设于第一侧缘113,第二弹性卡扣131设于第二侧缘114。具体地,设第一方向为X,两个第一弹性卡扣121或两个第二弹性卡扣131的排布方向为第三方向Z,第一弹性卡扣121与第二弹性卡扣131的排布方向为第二方向Y。安装槽110具有朝向第一方向X的槽口111,安装时,负离子模块200沿第一方向X由槽口111向安装槽110的内部滑动安装,直至滑动至槽底,负离子模块200即可安装到位。该开口槽112配置为设于安装槽110的侧壁的缺口或者孔结构,开口槽112具有在第一方向X上呈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缘113和第二侧缘114,第一弹性卡扣121设于第一侧缘113,第二弹性卡扣131设于第二侧缘114。即第一弹性卡扣121和第二弹性卡扣131设于开口槽112的相对两侧,且相向延伸,从而减少第一弹性卡扣121与第二弹性卡扣131发生干涉的可能。且本实施例中,第一侧缘113靠近安装槽110的槽口111设置,第二侧缘114远离安装槽110的槽口111设置,即第一弹性卡扣121设于第二弹性卡扣131的前侧。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弹性卡扣121设于第二弹性卡扣131的后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限制了第一固定结构120与第二固定结构130沿第三方向Z的限制尺寸不同,也即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沿第三方向Z的尺寸不同于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沿第三方向Z的尺寸。因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尺寸小于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尺寸,因此在第三方向Z上,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的尺寸小于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尺寸,两个第一弹性卡扣121的卡接点的距离小于两个第二弹性卡扣131的卡接点的距离。
若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沿第二方向Y的尺寸与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沿第二方向Y的尺寸不同时,第一固定结构120与第二固定结构130沿第二方向Y的安装高度也能对应调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卡扣121和第二弹性卡扣131在第二方向Y上呈错位设置;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呈夹角设置。具体地,因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尺寸小于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尺寸,因此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的尺寸小于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尺寸,则第二弹性卡扣131位于第二弹性卡扣131的上方。
若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沿第一方向X的尺寸与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沿第一方向X的尺寸不同时,则第一固定结构120与第二固定结构130沿第一方向X的延伸长度也能对应调整设置。因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尺寸小于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尺寸,因此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弹性卡扣121与第二弹性卡扣131至少部分重叠设置,此时若安装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则第一弹性卡扣121会对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产生挤压作用,使得第一弹性卡扣121与第二弹性卡扣131将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固定于安装槽110。
但若在第一方向X上,因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尺寸大于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尺寸,第一弹性卡扣121与第二弹性卡扣131间隔设置,此时无论安装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还是安装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均不会产生干涉作用,从而减少第一弹性卡扣121与第二弹性卡扣131发生干涉的可能,使得无论负离子模块200任何方向的尺寸发生改变,本安装槽110均能够实现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再次参照图1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卡扣121包括连接第一侧缘113的第一延伸部122、及设于第一延伸部122的第一卡接凸部123,第一延伸部122和第一卡接凸部123的交接处形成第一卡接台阶124;
第二弹性卡扣131包括连接第二侧缘114的第二延伸部132、及设于第二延伸部132的第二卡接凸部133,第二延伸部132和第二卡接凸部133的交接处形成第二卡接台阶134;
负离子模块20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沿210,边沿210卡接于第一卡接台阶124或第二卡接台阶134。
具体地,第一弹性卡扣121包括连接第一侧缘113的第一延伸部122、和设于第一延伸部122朝向负离子模块200一侧的的第一卡接凸部123,且第一卡接凸部123与第一延伸部122的交接处形成第一卡接台阶124,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朝向第一卡接凸部123的一侧的边沿210卡接于第一卡接台阶124,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的背面抵接于安装槽110的底壁,从而将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固定在安装槽110中;第二弹性卡扣131连接第二侧缘114的第二延伸部132、和设于第二延伸部132朝向负离子模块200一侧的的第二卡接凸部133,且第二卡接凸部133与第二延伸部132的交接处形成第二卡接台阶134,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朝向第二卡接凸部133的一侧的边沿210卡接于第二卡接台阶134,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背面抵接于安装槽110的底壁,从而将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固定在安装槽110中。且第二延伸部132相对第一延伸部122向安装槽110的内部方向倾斜设置,从而缩小两个的第二卡接台阶134之间的间距,使得两个的第二卡接台阶134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的第一卡接台阶124之间的间距。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10设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导向凸筋115。具体地,至少该安装槽110具有朝向第一方向X的槽口111,负离子模块200沿第一方向X由安装槽110的槽口111推入安装槽110,以与第一弹性卡扣121或第二弹性卡扣131卡接,且利用第一弹性卡扣121或第二弹性卡扣131的弹性,使得负离子模块200完全推入安装槽110时,刚好与第一弹性卡扣121或第二弹性卡扣131卡接。故而导向凸筋115沿第一方向X延伸,也即导向凸筋115沿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方向延伸,从而为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导向。另一方面,使得负离子模块200安装槽110的槽壁相对间隔设置,从而减少负离子模块200和安装槽110的槽壁的摩擦,从而方便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
进一步的,第一弹性卡扣121朝向安装槽110的槽口11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导向面125。具体地,两个第一导向面125之间的间距沿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的运动方向变小设置,从而为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导向,且方便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抵推第一弹性卡扣121,使得两个第一卡接台阶124相互远离,方便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的卡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卡扣131朝向安装槽110的槽口111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导向面135。具体地,两个第二导向面135之间的间距沿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运动方向变小设置,从而为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导向,且方便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抵推第二弹性卡扣131,使得两个第二卡接台阶134相互远离,方便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卡接。
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内壳组件100包括蜗壳风道101,安装槽110邻设于蜗壳风道101的出风侧102,安装槽110与出风侧102之间连通有连通孔118,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和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具有发射端230,发射端230穿设于连通孔118。具体地,因负离子模块200通常靠近空调器的出风口设置,以电离蜗壳风道101内的空气,消除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粒子,净化空调器内产生的气流。负离子模块200具有发射端230,发射端230一般具有安装孔,负离子模块200内的高压线由安装孔穿出,并伸入蜗壳风道101内,从而电离蜗壳风道101内的空气。安装槽110邻设于蜗壳风道101的出风侧102,安装槽110与出风侧102之间连通有连通孔118,安装孔连通连通孔118,从而方便高压线伸入蜗壳风道101内,且发射端230穿设于连通孔118,并伸入出风侧102,使得高压线随着发射端230的穿入而伸入蜗壳风道101内,进一步方便了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
因安装槽110朝向第一负离子模块200a或第二负离子模块200b的背面的内壁不一定平整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10内设有限位凸筋117,限位凸筋117抵接于负离子模块200背离槽口111的一侧。具体地,因第一卡接台阶124和第二卡接台阶134均需要依赖负离子模块200的背面与安装槽110的底壁抵接,才能保证固定的稳定性,但安装槽110朝向负离子模块200的底壁不一定平整设置,如图1至图7所示,为了适应蜗壳风道101的本身结构形状,安装槽110朝向负离子模块200的背面的底壁倾斜设置,此时难以保证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稳定性,故而设置了限位凸筋117,该内壁通过限位凸筋117抵接于负离子模块200背离第一固定结构120或第二固定结构130的一侧,从而进一步提高负离子模块200的卡接稳定性。
为进一步为负离子模块200定位,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10内设有定位凸部116,负离子模块200上设有定位孔220,定位凸部116穿设于定位孔220。具体地,负离子模块200与第一弹性卡扣121和/或第二弹性卡扣131卡接时,恰好能够保证定位凸部116穿设于定位孔220,从而为负离子模块200定位,也能进一步保证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当定位凸部116穿设于定位孔220时,该发射端230恰好能够穿设于连通孔118,从而为负离子模块200的安装定位。
在一实施例中,蜗壳风道101的一侧具有安装盘103,安装盘103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支撑板104,空调器还包括电控盒,电控盒安装于支撑板104上,安装槽110形成于相邻两个支撑板104之间。该安装盘103用于支撑安装电控盒,且为保证电控盒的散热效果,安装盘103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支撑板104,使得安装盘103与电控盒悬空设置,多个支撑板104之间形成散热通道,以为电控盒散热。安装槽110形成于相邻两个支撑板104之间,从而利用安装盘103的结构安装负离子模块200,且利用电控盒与安装盘103之间的间隙安装电控盒,从而进一步提高空调器内部结构设置的合理性,减少空调器的占用空间。
进一步的,安装盘103与蜗壳风道101一体成型,安装盘103、支撑板104与蜗壳风道101共同围合形成安装槽110。具体地,因安装盘103不仅需要承载负离子模块200的重量,还需要承载电控盒的重量,故而为保证安装盘103的安装稳定性,安装盘103与蜗壳风道101一体成型,也能减少空调器内部结构的组装工序,加快生产节拍,且安装盘103、支撑板104与蜗壳风道101共同围合形成安装槽11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以及
内壳组件,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内壳组件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与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各自所限定出的安装空间的大小和/或形状不同,以供不同大小和/或形状的负离子模块择一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弹性卡扣,负离子模块卡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卡扣之间或卡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扣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扣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卡扣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具有朝向第一方向的槽口,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呈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缘和第二侧缘,所述第一弹性卡扣设于所述第一侧缘,所述第二弹性卡扣设于所述第二侧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侧缘的第一延伸部、及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第一卡接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一卡接凸部的交接处形成第一卡接台阶;
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包括连接所述第二侧缘的第二延伸部、及设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第二卡接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卡接凸部的交接处形成第二卡接台阶;
负离子模块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边沿,所述边沿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台阶或所述第二卡接台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和所述第二弹性卡扣在第二方向上呈错位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朝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导向面;和/或,
所述第二弹性卡扣朝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导向面;和/或,
所述安装槽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凸筋。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抵接于负离子模块背离所述槽口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定位凸部,负离子模块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凸部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组件包括蜗壳风道,所述安装槽邻设于所述蜗壳风道的出风侧,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出风侧之间连通有连通孔,负离子模块具有发射端,所述发射端穿设于所述连通孔,并伸入所述出风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风道的一侧具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支撑板,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安装槽形成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盘与所述蜗壳风道一体成型,所述安装盘、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蜗壳风道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安装槽。
CN202322365720.5U 2023-08-31 2023-08-31 空调器 Active CN220852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5720.5U CN220852312U (zh) 2023-08-31 2023-08-31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5720.5U CN220852312U (zh) 2023-08-31 2023-08-31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2312U true CN220852312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5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5720.5U Active CN220852312U (zh) 2023-08-31 2023-08-31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23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52312U (zh) 空调器
CN210118877U (zh) 窗式空调器
WO2015024436A1 (zh) 走管孔挡板及空调器壳体和壁挂式空调器
CN210317911U (zh) 一种蜗壳固定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12376921U (zh) 一种蜗壳总成及空调器
CN213334682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12511702U (zh) 电控盒及天花机
CN221040742U (zh) 电抗器组件及空调器
CN214746254U (zh) 一种新型窗式新风系统外壳及窗式新风系统
CN109099571B (zh) 空调室内机外罩以及空调室内机
CN215982926U (zh) 一种电机支架固定结构、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809192U (zh) 电控组件及壁挂式空调器
CN21598283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900501U (zh) 一种电机固定装置以及空调装置
CN21689755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67551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669612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6658982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600630U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散热结构
CN217934586U (zh) 一种卡扣式可快速安装的五金结构
CN216080273U (zh) 密封板组件和移动空调
CN220689315U (zh) 蜗壳风道和空调器
CN214501661U (zh) 导风板和空调器
CN216080074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5446823U (zh) 一种中央空调双层出风口格栅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