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9184U - 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9184U
CN220849184U CN202322322724.5U CN202322322724U CN220849184U CN 220849184 U CN220849184 U CN 220849184U CN 202322322724 U CN202322322724 U CN 202322322724U CN 220849184 U CN220849184 U CN 2208491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pull
piece
locking
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227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Huaw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Huaw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Huaw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Huaw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227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91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91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91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包括面板、把手组件、弹性件、复位件和反锁机构,把手组件受力转动时推动复位件下移,反锁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设在面板上的推拉件、限制在一条直线上移动的锁件和扭簧,推拉件上设有偏离其旋转中心的推拉部,锁件上设有滑槽,滑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反锁位和解锁位,推拉部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扭簧包括两分别连接面板和推拉件的弹性边,两弹性边之间形成夹角,推拉件转动使推拉部推动锁件上下移动,并改变夹角的开口朝向,两弹性边撑开并始终对推拉件提供支撑力,当推拉部沿滑槽滑动至反锁位时,推拉部推动锁件向上移动使抵接部一靠近抵接部二,以限制复位件下移,实现反锁。

Description

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把手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门锁是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这个门的设备。门体的内外两侧都有门锁把手,内外两侧的门锁把手开锁一般通过旋转开启门锁,内外两侧的门锁把手之间通过方钢连接,使得两侧门锁把手同步转动。
现有的一种门锁把手例如专利CN207892359U公开的一种门锁把手,包括:面板和把手;其中,面板内侧设有板槽,扳手内设置有弹簧和换向片;把手设置于面板外侧,把手包括转轴,转动穿过面板上设置的孔,转轴上套设有换向垫片;把手上受力且换向垫片随转轴同步转动时换向垫片推挤换向片向一侧移动,把手上失力时换向片推着换向垫片旋转至初始位置复位,当该门锁把手安装在门板上用于与门锁连接时,转动把手使得换向垫片和转轴同步转动,当把手由初始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打开门锁,使门能够被打开。
但是上述的门锁把手结构安装在门体上使用时,室外的人能通过转动外侧的门锁把手开门进入室内,门锁把手结构中不具有反锁结构,处于室内的人无法进行反锁来阻止门外的人打开门,缺乏隐私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门锁把手结构中不具有反锁结构,处于室内的人无法进行反锁来阻止门外的人打开门,缺乏隐私性和安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包括面板、把手组件和复位件,把手组件受力转动时推动复位件下移,复位件与面板之间设有用于提供复位力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设有用于阻挡复位件移动的反锁机构,反锁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设在面板上的推拉件、限制在一条直线上移动的锁件和扭簧,所述推拉件上设有偏离其旋转中心的推拉部,所述锁件上设有滑槽,滑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反锁位和解锁位,所述推拉部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扭簧包括两分别连接面板和推拉件的弹性边,两弹性边之间形成夹角,所述推拉件转动使推拉部推动锁件上下移动,并改变夹角的开口朝向,两弹性边撑开并始终对推拉件提供支撑力,所述锁件上设有抵接部一,复位件上设有抵接部二,
当推拉部沿滑槽滑动至反锁位时,推拉部推动锁件向上移动使抵接部一靠近抵接部二,以限制复位件下移,此时扭簧具有推动推拉件带动推拉部向反锁位一侧转动的支撑力,
当推拉部沿滑槽滑动至解锁位时,推拉部推动锁件向下移动至抵接部一与抵接部二之间形成间距,该间距具有供把手组件转动过程中复位件下移的宽度,此时扭簧具有推动推拉件带动推拉部向解锁位一侧转动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反锁位到推拉件旋转中心的间距小于解锁位到推拉件旋转中心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锁件位于复位件移动方向的一侧,所述推拉件转动时推拉部沿滑槽推动锁件上下移动,以使锁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复位件,锁件的移动方向与复位件移动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推拉件转动过程中,所述锁件始终夹在推拉件和面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反锁机构包括位于面板外侧且连接有转轴的反锁旋钮,转轴穿过面板且转轴端部固定推拉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锁件上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活动孔,活动孔具有锁件移动方向的延伸长度,以供锁件移动时转轴在活动孔内相对锁件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锁件上开设有限位槽,面板上设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导向件,导向件插设在限位槽内将锁件限位在一条直线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推拉件转动使推拉部从滑槽的一端滑动至滑槽的另一端时,两弹性边之间夹角的开口朝向从斜向下改变为斜向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推拉部为固定在推拉件上的销杆,销杆穿过推拉件并插设在滑槽内,所述扭簧的两弹性边端部具有用于连接的环形的连接部,一条弹性边的连接部套在导向件上,另一条弹性边的连接部套在销杆上,导向件上设有延展部以限制连接部脱离,销杆的端部设有尺寸大于销杆的头部以限制连接部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滑槽为弧形长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通过转动推拉件使推拉部沿滑槽推动锁件上下移动,当推拉部沿滑槽滑动至反锁位时,推拉部推动锁件向上移动使抵接部一靠近抵接部二,以复位件下移,形成反锁,使得位于门外的人无法通过转动外侧的门把手来开门,此时扭簧具有推动推拉件带动推拉部向反锁位一侧转动的支撑力,当推拉部沿滑槽滑动至解锁位时,推拉部推动锁件向下移动至抵接部一与抵接部二之间形成间距,该间距具有供把手组件转动过程中复位件移动的宽度,使得位于门外的人能通过转动外侧的门把手来开门,此时扭簧具有推动推拉件带动推拉部向解锁位一侧转动的支撑力,通过转动推拉件来实现反锁和解锁,提高安全性和隐私性,并且扭簧作用在推拉件上,使得需要提供一定的力才能转动推拉件,使推拉部从滑槽一端滑动至另一端,提高推拉部位于解锁位和反锁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推拉部位于解锁位时拨件未转动推移复位件的状态图;
图2为推拉部位于解锁位时拨件推移复位件的状态图;
图3为推拉部位于反锁位时的状态图;
图4为复位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锁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拨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推拉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面板;2、板槽;3、勾头;4、弹性件;5、复位件;6、活动孔一;7、拨件;8、凸轮部;9、平行边;10、抵接部二;11、抵接部一;12、锁件;13、推拉件;14、限位槽;15、导向件;16、扭簧;17、推拉部;18、解锁位;19、反锁位;20、滑槽;21、转轴一;22、活动孔二;23、转轴二;24、抵触部;25、弹性边;26、连接部;27、推拉件旋转中心;28、拨件旋转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图1-图7所示,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包括面板1、把手组件、复位件5和反锁机构。
面板1内侧设有板槽2。
图1、图2、图4、图6所示,把手组件包括设有转轴一21的把手和拨件7,把手位于面板1外侧,拨件7和复位件5设置在板槽2内,转轴一21穿过面板1且在转轴一21端部固定拨件7,复位件5限制在一条直线上移动,并且复位件5由连接在面板1上的弹性件4提供复位力,复位件5上设有抵触部24,拨件7上设有凸轮部8。
把手上受力且拨件7旋转时凸轮部8压着抵触部24使复位件5向下移动,把手上失力时复位件5推着拨件7旋转至初始位置。
安装在门体内侧的把手与安装在门体外侧的把手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使得安装在门体内侧的把手与安装在门体外侧的把手同步转动。当把手上受力且拨件7旋转时凸轮部8压着抵触部24使复位件5向下移动,此时门锁的锁舌缩回锁体内,用户能打开门;把手上失力时复位件5推着拨件7旋转至初始位置,此时锁舌重新伸出锁体配合门框上的锁槽锁止门的打开。
该把手组件与复位件5联动的结构与现有的门锁相同,可参考专利CN214498652U。具体结构例如:
拨件7在板槽2内能360°旋转,拨件7360°旋转过程中复位件5始终夹于拨件7和面板1之间。
复位件5的宽度等于板槽2的宽度,板槽2将复位件5限制在板槽2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移动。
图4所示,复位件5上设有供转轴一21穿过的活动孔一6,活动孔一6具有在复位件5移动方向上的延伸长度,拨件7在推动复位件5移动时,转轴一21能在活动孔一6内相对复位件5活动,避免转轴一21与复位件5干涉而影响复位件5移动。
弹性件4为复位拉簧,复位拉簧的一端勾在面板1上,复位拉簧的另一端勾在复位件5上,以对复位件5提供复位力。优选的,面板1和复位件5上均设有用于勾住复位拉簧端部的勾头3。
图6所示,优选的,拨件7上下为平行边9,拨件7两侧为凸轮部8,拨件旋转中心28到平行边9间距小于到凸轮部8的边缘的间距,复位件5两平行边9的间距大于上述活动孔一6的宽度。
图1-图3所示,反锁机构设置在面板1上,反锁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设在面板1上的推拉件13、限制在一条直线上移动的锁件12、扭簧16和设有转轴二23的反锁旋钮。
反锁旋钮位于面板1的外侧,推拉件13位于板槽2内,转轴二23穿过面板1且转轴二23的端部固定推拉件13,用户能通过转动面板1外侧的反锁旋钮来使内侧的推拉件13转动。
锁件12设置在板槽2内且在一条直线上移动。
图5所示,优选的,锁件12上开设有限位槽14,面板1上设有与限位槽14相配合的导向件15,导向件15插设在限位槽14内将锁件12限位在一条直线上移动,优选的,锁件1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槽14,面板1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限位槽14相配合的导向件15,导向件15插入对应的限位槽14内,且导向件15相对锁件12移动,锁件12通过导向件15和限位槽14的配合被限制在一条直线上移动。
优选的,锁件12的移动方向与上述复位件5的移动方向平行。
锁件12上设有抵接部一11,复位件5上设有抵接部二10。
图5、图7所示,推拉件13上设有偏离其旋转中心27的推拉部17,锁件12上设有滑槽20,滑槽20的两端分别设有反锁位19和解锁位18,推拉部17滑动设置在滑槽20内,推拉件13转动时,推拉部17在反锁位19和解锁位18之间滑动,推拉部17在滑槽20内滑动的过程中推拉部17推动锁件12上下移动,以使抵接部一11移动靠近或远离抵接部二10。
优选的,反锁位19到推拉件旋转中心27的间距小于解锁位18到推拉件旋转中心27的间距,以使得推拉部17沿着滑槽20在反锁位19和解锁位18之间滑动时,推拉部17能推动锁件12上下移动。最优选的,滑槽20为弧形长槽。
优选的,推拉件13在转动过程中,锁件12始终夹在推拉件13和面板1之间。
优选的,锁件12上开设有供转轴二23穿过的活动孔二22,活动孔二22具有在锁件12移动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以供锁件12移动时转轴二23在活动孔二22内相对锁件12活动,防止锁件12移动过程中与转轴二23产生干涉而影响推拉部17推拉锁件12移动。
图3所示,当推拉部17沿滑槽20从解锁位18滑动至反锁位19时,推拉部17沿着滑槽20推动锁件12向上移动使抵接部一11靠近抵接部二10,以限制复位件5向下移动,当复位件5无法向下移动时,复位件5限制拨件7转动,从而门体内外两侧的把手均无法进行转动打开门锁。
当推拉部17位于反锁位19时,抵接部一11可以处于邻近抵接部二10的位置,也可以处于于抵接部二10抵接的位置,用于限制复位件5向下移动。
图1、图2所示,当推拉部17沿滑槽20从反锁位19滑动至解锁位18时,推拉部17沿着滑槽20拉动锁件12向下回移至抵接部一11与抵接部二10之间形成间距,该间距具有供把手组件转动过程中复位件5移动的宽度,此时门体内外两侧的把手均能通过转动进行开锁。
通过锁件12上移使抵接部一11抵在抵接部二10下方来进行反锁,提高安全性和隐私性,且结构较为简单。
优选的,锁件12位于复位件5移动方向的一侧,即锁件12位于复位件5的下侧,推拉件13转动时推拉部17沿滑槽20推动锁件12上下移动,以使锁件12靠近或远离复位件5。
上述抵接部一11为设置在锁件12靠近复位件5的上端的横板一,复位件5靠近锁件12的下端上设有横板二,复位件5下端的横板二上侧面作为上述与凸轮部8接触的抵触部24,横板二下侧面作为抵接部二10与抵接部一11配合。
另外,推拉部17为固定在推拉件13上的销杆,销杆穿过推拉件13并插设在滑槽20内,销杆的宽度等于滑槽20的宽度。
推拉件13为一凸轮结构。
图1-图3所示,另外,扭簧16包括两分别连接面板1和推拉件13的弹性边25,两弹性边25之间形成夹角,推拉件13在转动时两弹性边25之间的夹角的开口朝向会发生改变,两弹性边25撑开并始终对推拉件13提供支撑力。
优选的,扭簧16的两弹性边25端部均具有用于连接的环形的连接部26,一条弹性边25的连接部26套在锁件12上端位置处的导向件15上,另一条弹性边25的连接部26套在销杆上,连接部26套在导向件15和销杆上均能相对导向件15和销杆转动,导向件15上设有延伸而出的延展部以限制连接部26脱离,销杆的端部设有尺寸大于销杆的头部以限制连接部26脱离。
当推拉部17沿滑槽20滑动至位于滑槽20左端的反锁位19时,此时扭簧16的两弹性边25的夹角的开口朝向为斜向上,两弹性边25向两侧撑开使扭簧16具有推动推拉件13带动推拉部17向反锁位19一侧转动的支撑力,即扭簧16的弹性力施加在推拉件13上使推拉件13向左侧转动。
当推拉部17沿滑槽20滑动至位于滑槽20右端的解锁位18时,此时扭簧16的两弹性边25的夹角的开口朝向为斜向下,两弹性边25向两侧撑开使扭簧16具有推动推拉件13带动推拉部17向解锁位18一侧转动的支撑力,即扭簧16的弹性力施加在推拉件13上使推拉件13向右侧转动。
使得在通过反锁旋钮来转动推拉件13时需要提供一定的力才能转动推拉件13,以使推拉部17从滑槽20一端滑动至另一端,提高推拉部17位于解锁位18和反锁位19的稳定性。
并且,在推拉部17沿滑槽20从一端滑动至另一端的过程中具有一个平衡位置,该平衡位置两弹性边25夹角的开口水平朝向,两弹性边25的连接部26以及推拉件旋转中心27处于一条直线上,此时扭簧16作用在推拉件13上的支撑力方向向着推拉件旋转中心27,扭簧16不推动推拉件13发生转动,当手动转动反锁旋钮使推拉件13发生转动时,推拉部17偏离平衡位置,此时扭簧16产出推动推拉件13向一侧转动的推力。
例如,推拉部17向左侧偏离平衡位置时,两弹性边25夹角的开口变成斜向上,此时推拉件13能由扭簧16推动向左侧转动,使推拉部17向左滑动至反锁位19;推拉部17向右侧偏离平衡位置时,两弹性边25夹角的开口变成斜向下,此时推拉件13能由扭簧16推动向右侧转动,使推拉部17向右滑动至解锁位18。
在用户转动反锁旋钮时扭簧16的支撑力推动推拉件13使推拉部17落在解锁位18或反锁位19,能使用户手部感受到一个旋转推力,旋转的手感更好。
并且扭簧16能防止物体误碰到反锁旋钮而造成推拉件13转动的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包括面板、把手组件和复位件,把手组件受力转动时推动复位件下移,复位件与面板之间设有用于提供复位力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设有用于阻挡复位件移动的反锁机构,反锁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设在面板上的推拉件、限制在一条直线上移动的锁件和扭簧,所述推拉件上设有偏离其旋转中心的推拉部,所述锁件上设有滑槽,滑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反锁位和解锁位,所述推拉部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扭簧包括两分别连接面板和推拉件的弹性边,两弹性边之间形成夹角,所述推拉件转动使推拉部推动锁件上下移动,并改变夹角的开口朝向,两弹性边撑开并始终对推拉件提供支撑力,所述锁件上设有抵接部一,复位件上设有抵接部二,
当推拉部沿滑槽滑动至反锁位时,推拉部推动锁件向上移动使抵接部一靠近抵接部二,以限制复位件下移,此时扭簧具有推动推拉件带动推拉部向反锁位一侧转动的支撑力,
当推拉部沿滑槽滑动至解锁位时,推拉部推动锁件向下移动至抵接部一与抵接部二之间形成间距,该间距具有供把手组件转动过程中复位件下移的宽度,此时扭簧具有推动推拉件带动推拉部向解锁位一侧转动的支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锁位到推拉件旋转中心的间距小于解锁位到推拉件旋转中心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锁件位于复位件移动方向的一侧,所述推拉件转动时推拉部沿滑槽推动锁件上下移动,以使锁件靠近或远离所述复位件,锁件的移动方向与复位件移动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件转动过程中,所述锁件始终夹在推拉件和面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锁机构包括位于面板外侧且连接有转轴的反锁旋钮,转轴穿过面板且转轴端部固定推拉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上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活动孔,活动孔具有锁件移动方向的延伸长度,以供锁件移动时转轴在活动孔内相对锁件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上开设有限位槽,面板上设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导向件,导向件插设在限位槽内将锁件限位在一条直线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推拉件转动使推拉部从滑槽的一端滑动至滑槽的另一端时,两弹性边之间夹角的开口朝向从斜向下改变为斜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部为固定在推拉件上的销杆,销杆穿过推拉件并插设在滑槽内,所述扭簧的两弹性边端部具有用于连接的环形的连接部,一条弹性边的连接部套在导向件上,另一条弹性边的连接部套在销杆上,导向件上设有延展部以限制连接部脱离,销杆的端部设有尺寸大于销杆的头部以限制连接部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弧形长槽。
CN202322322724.5U 2023-08-28 2023-08-28 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 Active CN2208491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2724.5U CN220849184U (zh) 2023-08-28 2023-08-28 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22724.5U CN220849184U (zh) 2023-08-28 2023-08-28 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9184U true CN220849184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5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22724.5U Active CN220849184U (zh) 2023-08-28 2023-08-28 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91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09841B1 (en) Slam latch with pop-up knob
US5077992A (en) Door lock set with simultaneously retractable deadbolt and latch
US5784909A (en) Control mechanism for tubular locks
US3429151A (en) Portable lock
US4691543A (en) Deadlock with key operated locking cylinder
US20070209285A1 (en) Positive action lock for sliding windows
US5829802A (en) Multi-point lock operator for casement window
WO2003002836A1 (en) A mortice lock
US8517434B1 (en) Pocket door latch
US7228719B2 (en) Sliding door lock
EP3135842A1 (en) Lock device equipped with opening support mechanism, and sliding door including lock device equipped with opening support mechanism
US8038183B2 (en) Multi-point lock assembly
US4031725A (en) Door lock
CN220849184U (zh) 具有内保险反锁功能的门锁把手结构
US9885200B2 (en) Handle-actuated sliding door lock actuation assemblies
CA2340591C (en) Safety-lock for multi-position window
US8875549B2 (en) Lock assembly
DE69811750T2 (de) Verriegelungsbeschlag für Schiebetür, Schiebefenster oder ähnliches
US3277677A (en) Locking means
US3188840A (en) Door latch and lock
CN110685509A (zh) 可排障的锁体
JP2001516831A (ja) 組合せ施錠機構
CN218862307U (zh) 双开式门锁装置以及柜门
CN214145088U (zh) 一种可快迅换向的锁舌机构
CN220565887U (zh) 一种按压式的推拉钩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