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9062U - 隔音帐篷 - Google Patents

隔音帐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9062U
CN220849062U CN202322367371.0U CN202322367371U CN220849062U CN 220849062 U CN220849062 U CN 220849062U CN 202322367371 U CN202322367371 U CN 202322367371U CN 220849062 U CN220849062 U CN 220849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urtain cloth
sound insulation
column
sound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673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23673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9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9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9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隔音帐篷,侧隔音帘布对应相邻的两个柱型材设置,且相邻的侧隔音帘布可拆连接,顶隔音帘布对应可拆地封闭于多个侧隔音帘布的顶部,侧隔音帘布的高度尺寸较比柱型材高度尺寸小5至50毫米,隔音帘布部包括隔声面层结构和吸声面层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音帐篷,相邻的侧隔音帘布可拆连接,顶隔音帘布对应可拆地封闭于多个侧隔音帘布的顶部,提升了安装、储存以及转运的便捷性;通过侧隔音帘布下方形成的5至50毫米的间隙形成进气口,出气口通过在隔音帐篷的顶部不完全贴合侧隔音帘布或者不完全贴合侧隔音帘布和顶隔音帘布形成;隔音帘布部包括至少一层隔声面层结构和/或至少一层吸声面层结构提供较好的隔声吸声效果。

Description

隔音帐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音帐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帐篷需要的功能主要包括结构强度和隐私功用,为降低帐篷内外之间的声音传播,那么需要将帐篷的篷布更改为具有声学效果的材料。具有声学效果的篷布不能进行折叠,因此篷布的结合以及拆解,均需要进行设计。篷布的结构设置与空气的对流以及声学效果还均具有影响。
如在中国专利CN207509929U中,帐篷面料包括帐篷顶面、第一帐篷侧面和第二帐篷侧面,所述帐篷顶面设置在所述帐篷支架的顶面上,所述帐篷顶面的形状为矩形,两个所述第一帐篷侧面分别与所述帐篷顶面的短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帐篷侧面分别与所述帐篷顶面的长边连接,所述第一帐篷侧面和所述第二帐篷侧面均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竖向支架通过绳线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帐篷侧面上设置有帐篷门。以上述专利为例,相关隔音帐篷对篷布的安装以及空气流通均未做相关的设置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隔音帐篷,旨在解决相关隔音帐篷对篷布的安装以及空气流通均未做相关的设置考虑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音帐篷,包括:
至少四个柱型材,竖立设置且环布;
多个梁型材,所述梁型材可拆连接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柱型材的顶部;
隔音帘布部,包括多个侧隔音帘布和顶隔音帘布,所述侧隔音帘布对应相邻的两个所述柱型材设置,且相邻的所述侧隔音帘布可拆连接,所述顶隔音帘布对应可拆地封闭于多个所述侧隔音帘布的顶部,所述侧隔音帘布的高度尺寸较比所述柱型材高度尺寸小5至50毫米,所述隔音帘布部包括至少一层隔声面层结构和/或至少一层吸声面层结构,所述隔音帘布部的厚度为1至20毫米,所述隔音帘布部的面密度为1.5至10.0千克每平方米;
其中,所述柱型材与所述梁型材在长度方向上为一体结构或者多段可拆结构,所述侧隔音帘布与所述顶隔音帘布在宽度方向上为一体结构或者可拆连接结构,所述侧隔音帘布与所述顶隔音帘布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两个所述侧隔音帘布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于魔术贴连接、纽扣连接、拉链连接和磁吸连接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梁型材与所述柱型材的长度以及截面造型均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侧隔音帘布与所述顶隔音帘布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两个所述侧隔音帘布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拉链连接,所述侧隔音帘布由多片子侧隔音帘布在宽度方向上通过拉链连接而成,所述顶隔音帘布由多片子顶隔音帘布在宽度方向上通过拉链连接而成,其中,在所述柱型材位置处两个所述子侧隔音帘布之间的拉链闭合方向为由下至上。
进一步地,所述子侧隔音帘布之间拉链的操作方向在所述隔音帐篷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帐篷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梁型材,所述辅助梁型材横跨连接于多个所述梁型材形成的框状结构中。
进一步地,所述柱型材由多段子柱型材接连而成,所述梁型材由多段子梁型材接连而成,所述辅助梁型材由多段子辅助梁型材接连而成。
进一步地,对应一个所述柱型材设置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柱连接端和梁连接端,所述柱型材两侧外壁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连接件的所述柱连接端,所述梁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梁型材,所述柱型材以及所述梁型材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方式均为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帐篷还包括多个挂接件,所述挂接件的数量与所述柱型材一致,所述挂接件包括挂接部以及连接于挂接部两侧的两个支撑部,所述挂接部插入并挂接于所述柱型材的顶部,所述支撑部用于连接到所述梁型材,所述支撑部的纵剖面整体外形呈直角三角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帐篷还包括至少一个吸音毯,所述吸音毯可拆地连接于所述隔音帘布部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顶隔音帘布在安装状态时具有从一端向另一端下倾的趋势,其中,所述顶隔音帘布的下倾趋势在1至15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音帐篷,相邻的侧隔音帘布可拆连接,顶隔音帘布对应可拆地封闭于多个侧隔音帘布的顶部,提升了安装、储存以及转运的便捷性;通过侧隔音帘布下方形成的5至50毫米的间隙形成进气口,出气口通过在隔音帐篷的顶部不完全贴合侧隔音帘布或者不完全贴合侧隔音帘布和顶隔音帘布形成;隔音帘布部包括至少一层隔声面层结构和/或至少一层吸声面层结构,且面密度为1.5至10.0千克每平方米,提供较好的隔声吸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隔音帐篷的柱型材与梁型材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隔音帐篷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隔音帐篷的柱型材与梁型材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隔音帐篷的连接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隔音帐篷中子梁型材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隔音帐篷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隔音帐篷的柱型材与梁型材的安装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上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单元、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参照图1至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隔音帐篷,包括:
至少四个柱型材100,竖立设置且环布;
多个梁型材200,所述梁型材200可拆连接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柱型材100的顶部;
隔音帘布部300,包括多个侧隔音帘布310和顶隔音帘布320,所述侧隔音帘布310对应相邻的两个所述柱型材100设置,且相邻的所述侧隔音帘布310可拆连接,所述顶隔音帘布320对应可拆地封闭于多个所述侧隔音帘布310的顶部,所述侧隔音帘布310的高度尺寸较比所述柱型材100高度尺寸小5至50毫米,所述隔音帘布部300包括至少一层隔声面层结构和/或至少一层吸声面层结构,所述隔音帘布部300的厚度为1至20毫米,所述隔音帘布部300的面密度为1.5至10.0千克每平方米;
其中,所述柱型材100与所述梁型材200在长度方向上为一体结构或者多段可拆结构,所述侧隔音帘布310与所述顶隔音帘布320在宽度方向上为一体结构或者可拆连接结构,所述侧隔音帘布310与所述顶隔音帘布320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两个所述侧隔音帘布310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于魔术贴连接、纽扣连接、拉链连接和磁吸连接之一。
现有技术中相关隔音帐篷对篷布的安装以及空气流通均未做相关的设置考虑。
在本实用新型中,至少四个柱型材100竖立设置且环布,柱型材100可以呈多边形或圆形等造型环布。梁型材200可拆连接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柱型材100的顶部,而形成框状结构形成顶隔音帘布320的支撑,同时也将相邻的两个柱型材100连接。柱型材100与梁型材20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柱型材100与梁型材200之间直接形成插接、卡接、挂接之类的固定,或者两者之间引入相应的连接构件。柱型材100与梁型材200的材料可以是聚合物类(如聚乙烯)或者金属类(如铝合金)。为了柱型材100与梁型材200之前的结构稳定性,可以在各个顶角位置上设置多个斜撑结构,斜撑结构的一端连接到柱型材100,另一端连接到梁型材200。
隔音帘布部300包括多个侧隔音帘布310和顶隔音帘布320,侧隔音帘布310对应相邻的两个柱型材100设置,且相邻的侧隔音帘布310可拆连接,顶隔音帘布320对应可拆地封闭于多个侧隔音帘布310的顶部。侧隔音帘布310与顶隔音帘布320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两个侧隔音帘布310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于魔术贴连接、纽扣连接、拉链连接和磁吸连接之一,其中最优选为拉链连接,具有便捷性高、连接强度高、操作具有私密性、提供隔声效果优良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个隔音帐篷的侧隔音帘布310与顶隔音帘布3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制为同一种,例如侧隔音帘布310与顶隔音帘布320之间为拉链连接而两个侧隔音帘布310相互之间为魔术贴连接,那么在整个隔音帘布的结合过程中,能对结构强度以及安装的便捷度之间进行综合。侧隔音帘布310的高度尺寸较比柱型材100高度尺寸小5至50毫米。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侧隔音帘布310下方形成的5至50毫米的间隙形成进气口;出气口通过在隔音帐篷的顶部不完全贴合侧隔音帘布310或者不完全贴合侧隔音帘布310和顶隔音帘布320形成(例如相邻侧隔音帘布310的拉链不拉到顶)。隔音帘布部300的厚度为1至20毫米,隔音帘布部300包括至少一层隔声面层结构和/或至少一层吸声面层结构,隔音帘布部300的面密度为1.5至10.0千克每平方米。具体的隔音帘布部300的厚度可以为1、2、5、10、15或者20毫米等标准尺寸。
隔声面层结构一般为不具孔隙的实体材料,吸声面层结构一般为具有较多孔隙的实体材料,以提供不同的声学效果。当隔音帘布部300包括叠合的隔声面层结构以及吸声面层结构时,能提供较好的声学效果,较容易达到15分贝的隔声量。隔音帘布部300的优选为具有多层的隔声面层结构以及吸声面层结构叠合,相应的还可以是设置面饰层、防水层等。
柱型材100与梁型材200在长度方向上为一体结构或者多段可拆结构,侧隔音帘布310与顶隔音帘布320在宽度方向上为一体结构或者可拆连接结构,具体形式在后续实施例中进行继续介绍。在一个尺寸评价条件中,以能放入一般小汽车的行李箱为标准,隔音帐篷中各构件的尺寸不大于90至110厘米。柱型材100、梁型材200、侧隔音帘布310与顶隔音帘布320的边长尺寸都不能大于上述尺寸,则均应当设置成组装结构;柱型材100由多段子柱型材接连而成,梁型材200由多段子梁型材210接连而成,侧隔音帘布310由多片子侧隔音帘布311在宽度方向上拼接而成,顶隔音帘布320由多片子顶隔音帘布321在宽度方向上拼接而成。
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应隔音帐篷可以设置一个包装箱,用于收纳拆卸后的隔音帐篷,包装箱的存在还能将拆卸后的相关构件在运输过程中自身被破坏或者对外界环境造成的破坏。
综上,相邻的侧隔音帘布310可拆连接,顶隔音帘布320对应可拆地封闭于多个侧隔音帘布310的顶部,提升了安装、储存以及转运的便捷性;通过侧隔音帘布310下方形成的5至50毫米的间隙形成进气口,出气口通过在隔音帐篷的顶部不完全贴合侧隔音帘布310或者不完全贴合侧隔音帘布310和顶隔音帘布320形成;隔音帘布部300包括至少一层隔声面层结构和/或至少一层吸声面层结构,且面密度为1.5至10.0千克每平方米,提供较好的隔声吸声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梁型材200与所述柱型材100的长度以及截面造型均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造型一致化,使得梁型材200与柱型材100之间不存在界限,可以相互之间替换,当然相应的固定孔位也应当一致。当柱型材100由多段子柱型材接连而成,梁型材200由多段子梁型材210接连而成,子柱型材与子梁型材210的长度以及截面造型均一致,子柱型材与子梁型材210之间能进行相互之间的替换。
参照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隔音帘布310与所述顶隔音帘布320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两个所述侧隔音帘布310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拉链连接,所述侧隔音帘布310由多片子侧隔音帘布311在宽度方向上通过拉链连接而成,所述顶隔音帘布320由多片子顶隔音帘布321在宽度方向上通过拉链连接而成,其中,在所述柱型材100位置处两个所述子侧隔音帘布311之间的拉链闭合方向为由下至上。
拉链连接最优的选择,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侧隔音帘布310与顶隔音帘布320不宜折叠,那么转运的过程中只能平放或者卷曲,对于大尺寸情况,均较难处理。而侧隔音帘布310由多片子侧隔音帘布311在宽度方向上通过拉链连接而成,所述顶隔音帘布320由多片子顶隔音帘布321在宽度方向上通过拉链连接而成,能将隔音帘布部300拆解为小块而进行叠放。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侧隔音帘布311之间拉链的操作方向在所述隔音帐篷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将子侧隔音帘布311之间拉链操作方向设置于隔音帐篷的内部,那么侧隔音帘布310的打开从隔音帐篷外部较难操作,增加了整个隔音帐篷的使用营私特性。
参照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帐篷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梁型材200,所述辅助梁型材200横跨连接于多个所述梁型材200形成的框状结构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隔音帐篷的顶部梁型材200之外,增加了辅助梁型材200提升整体框架结构的结构强度之外,对顶隔音帘布320的支撑作用也得到了提升。具体辅助梁型材200的固定方式可以是多样的。
参照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型材100由多段子柱型材接连而成,所述梁型材200由多段子梁型材210接连而成,所述辅助梁型材200由多段子辅助梁型材200接连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柱型材100、梁型材200和辅助梁型材200均是分段式结构,以提升以上型材的转移特性。例如子柱型材、子梁型材210和子辅助梁型材200的长度均不超过90厘米,那么在小汽车的后备厢中能较为便利地装下。以柱型材100为例,多段子柱型材的连接可以是相互之间直接连接,此时相互尺寸之间需要形成差异;或者引入一个连接件将子柱型材相互连接,此时相互尺寸之间可以一致。当子柱型材之间尺寸形成差异时,在收纳过程中存在优势(相互套设);当子柱型材之间尺寸一致时,强度以及生产方面具有优势。
参照图4至5,在一个实施例中,应一个所述柱型材100设置两个连接件400,所述连接件400包括相互连接的柱连接端410和梁连接端420,所述柱型材100两侧外壁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连接件400的所述柱连接端410,所述梁连接端420用于连接所述梁型材200,所述柱型材100以及所述梁型材200连接于所述连接件400的方式均为螺钉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柱型材100对应两个梁型材200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一个连接件400。连接件400的柱连接端410通过螺钉连接于柱型材100;梁连接端420可以是插入梁型材200然后通过螺钉连接或者梁连接端420设置于梁型材200的外壁然后螺钉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梁型材200与柱型材100长度以及截面造型均一致时,其上的相应固定孔也应当一致,此时可以免去选择和辨别的过程,任一结构型材均是可以在任一位置上使用的。
参照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帐篷还包括多个挂接件500,所述挂接件500的数量与所述柱型材100一致,所述挂接件500包括挂接部510以及连接于挂接部510两侧的两个支撑部520,所述挂接部510插入并挂接于所述柱型材100的顶部,所述支撑部520用于连接到所述梁型材200,所述支撑部520的纵剖面整体外形呈直角三角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柱型材100对应一个挂接件500,而一个挂接件500对应两个梁型材200。挂接件500的挂接部510插入并挂接于柱型材100的顶部,形成固定基础;而挂接件500的两侧的支撑部520连接到梁型材200,支撑部520与梁型材200的连接方式可是插接、钉接、扣接或者卡接等。且支撑部520的纵剖面整体外形呈直角三角形状,具体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柱型材100和梁型材200抵持,而斜边形成稳定的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帐篷还包括至少一个吸音毯,所述吸音毯可拆地连接于所述隔音帘布部300的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吸音毯可以改善隔音帐篷内部的声学效果,例如调节吸声特性以及调节混响特性。吸音毯的固定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挂接、吊接或者粘接等。吸音毯的典型厚度为5至15毫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隔音帘布320在安装状态时具有从一端向另一端下倾的趋势,其中,所述顶隔音帘布320的下倾趋势在1至15度。
在本实施例中,顶隔音帘布320具一侧高而一侧低的趋势,那么隔音帐篷在户外的使用过程中,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在雨天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具体以上顶隔音帘布320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通过柱型材100的长度之间形成差异,进行到顶隔音帘布320安装完毕后,自然形成下倾的趋势;或者一个梁型材200的高度尺寸较大,那么在顶隔音帘布320安装完毕后,自然形成下倾的趋势;或者顶隔音帘布320本身非平面状,而是顶面具有坡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音帐篷,相邻的侧隔音帘布310可拆连接,顶隔音帘布320对应可拆地封闭于多个侧隔音帘布310的顶部,提升了安装、储存以及转运的便捷性;通过侧隔音帘布310下方形成的5至50毫米的间隙形成进气口,出气口通过在隔音帐篷的顶部不完全贴合侧隔音帘布310或者不完全贴合侧隔音帘布310和顶隔音帘布320形成;隔音帘布部300包括至少一层隔声面层结构和/或至少一层吸声面层结构,且面密度为1.5至10.0千克每平方米,提供较好的隔声吸声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隔音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四个柱型材(100),竖立设置且环布;
多个梁型材(200),所述梁型材(200)可拆连接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柱型材(100)的顶部;
隔音帘布部(300),包括多个侧隔音帘布(310)和顶隔音帘布(320),所述侧隔音帘布(310)对应相邻的两个所述柱型材(100)设置,且相邻的所述侧隔音帘布(310)可拆连接,所述顶隔音帘布(320)对应可拆地封闭于多个所述侧隔音帘布(310)的顶部,所述侧隔音帘布(310)的高度尺寸较比所述柱型材(100)高度尺寸小5至50毫米,所述隔音帘布部(300)包括至少一层隔声面层结构和/或至少一层吸声面层结构,所述隔音帘布部(300)的厚度为1至20毫米,所述隔音帘布部(300)的面密度为1.5至10.0千克每平方米;
其中,所述柱型材(100)与所述梁型材(200)在长度方向上为一体结构或者多段可拆结构,所述侧隔音帘布(310)与所述顶隔音帘布(320)在宽度方向上为一体结构或者可拆连接结构,所述侧隔音帘布(310)与所述顶隔音帘布(320)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两个所述侧隔音帘布(310)之间的连接方式选自于魔术贴连接、纽扣连接、拉链连接和磁吸连接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型材(200)与所述柱型材(100)的长度以及截面造型均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隔音帘布(310)与所述顶隔音帘布(320)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两个所述侧隔音帘布(310)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拉链连接,所述侧隔音帘布(310)由多片子侧隔音帘布(311)在宽度方向上通过拉链连接而成,所述顶隔音帘布(320)由多片子顶隔音帘布(321)在宽度方向上通过拉链连接而成,其中,在所述柱型材(100)位置处两个所述子侧隔音帘布(311)之间的拉链闭合方向为由下至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音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子侧隔音帘布(311)之间拉链的操作方向在所述隔音帐篷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帐篷还包括至少一个辅助梁型材(200),所述辅助梁型材(200)横跨连接于多个所述梁型材(200)形成的框状结构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音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型材(100)由多段子柱型材接连而成,所述梁型材(200)由多段子梁型材(210)接连而成,所述辅助梁型材(200)由多段子辅助梁型材(200)接连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帐篷,其特征在于,对应一个所述柱型材(100)设置两个连接件(400),所述连接件(400)包括相互连接的柱连接端(410)和梁连接端(420),所述柱型材(100)两侧外壁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连接件(400)的所述柱连接端(410),所述梁连接端(420)用于连接所述梁型材(200),所述柱型材(100)以及所述梁型材(200)连接于所述连接件(400)的方式均为螺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帐篷还包括多个挂接件(500),所述挂接件(500)的数量与所述柱型材(100)一致,所述挂接件(500)包括挂接部(510)以及连接于挂接部(510)两侧的两个支撑部(520),所述挂接部(510)插入并挂接于所述柱型材(100)的顶部,所述支撑部(520)用于连接到所述梁型材(200),所述支撑部(520)的纵剖面整体外形呈直角三角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帐篷还包括至少一个吸音毯,所述吸音毯可拆地连接于所述隔音帘布部(300)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隔音帘布(320)在安装状态时具有从一端向另一端下倾的趋势,其中,所述顶隔音帘布(320)的下倾趋势在1至15度。
CN202322367371.0U 2023-09-01 2023-09-01 隔音帐篷 Active CN220849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7371.0U CN220849062U (zh) 2023-09-01 2023-09-01 隔音帐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67371.0U CN220849062U (zh) 2023-09-01 2023-09-01 隔音帐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9062U true CN220849062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86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67371.0U Active CN220849062U (zh) 2023-09-01 2023-09-01 隔音帐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9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23297B2 (en) Modular furniture system
US8707634B2 (en) Collapsible modular building with canvas seams
US10465375B2 (en) Demountable/modular structure system
BRPI0616408A2 (pt) unidade de centêiner de formação de abrigo, contêiner de transporte, e, método para construir um abrigo
CA2582839A1 (en) Storage locker
JP2010242478A (ja) ユニットルームとその二段設置構造
JP5735270B2 (ja) 間仕切りパネル及びパネルの連結構造
CN220849062U (zh) 隔音帐篷
CA3206242A1 (en) Assembly structure for tent and variously expandable outdoor tent
JP3874418B2 (ja) 簡易間仕切り構造
US20160222645A1 (en) Demountable/modular structure system
KR200465616Y1 (ko) 책상 및 침대로 확장가능한 조립식 책장형 가구
KR102574424B1 (ko) 확장 가능한 텐트
JP3375818B2 (ja) フェンス用多機能パネル部材
CN211257317U (zh) 一种多边墙体铝合金连接结构
JPH10331253A (ja) 玄関構造
CN219645403U (zh) 双轴快速拆装式蚊帐
US10934739B1 (en) Modular canopy structure
CN219411480U (zh) 一种基于包边复合板的天花吊顶
CN102979287B (zh) 一种无螺钉连接的地板连接结构
CN109163388A (zh) 一种集装箱房屋用空调固定架
CN216587010U (zh) 一种可折叠拼装应急房
CN211257315U (zh) 一种钝角墙体铝合金连接结构
TWM405463U (en) Frame type wall
JPS6192271A (ja) プレハブ式設備ユニツト、特にプレハブ式衛生ユニツ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