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4998U - 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4998U
CN220844998U CN202322791154.4U CN202322791154U CN220844998U CN 220844998 U CN220844998 U CN 220844998U CN 202322791154 U CN202322791154 U CN 202322791154U CN 220844998 U CN220844998 U CN 220844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uffer
damping
car bottom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911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彦勤
魏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nglin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nglin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nglin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nglin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911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4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4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4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包括轿厢,轿底固定连接在所述轿厢的底部,连接底座设置在所述轿底的下方,缓冲减震机构设置在所述轿底的底部,用于对轿底进行缓冲减震,通风机构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内部,用于对轿厢的内部进行通风,其中,缓冲减震机构包括第一缓冲组件,设置在轿底的底部,用于对轿底进行缓冲,减震组件设置在轿底的底部,用于对轿底进行减震,第二缓冲组件设置在连接底座的底部,用于对连接底座进行缓冲。该电梯缓冲轿底结构,设置缓冲减震机构,对乘坐人员进行有效的保护,提升了电梯的安全性,设置通风机构,加速轿厢内部的空气流通,保持了电梯内的良好通风,提高了乘坐人员的乘坐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的承载部件,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客梯轿厢、货梯轿厢、医用(病床)梯轿厢、矿井梯轿厢以及观光梯轿厢几类,电梯轿厢主要由轿厢架、轿厢体、通风照明装置、称量装置等几部分组成,电梯轿底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底部,一般设置有缓冲器。
当电梯在向上或向下运动中,由于钢丝绳断裂、曳引摩擦力、抱闸制动力不足或者控制系统失灵而超越终端层站底层或顶层时,将由缓冲器起缓冲作用,以避免电梯轿厢或对重直接撞底或冲顶,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但是,现有的电梯轿底的缓冲保护机构较为简单,对电梯轿厢的缓冲保护效果较差,不能对乘坐人员进行很好的保护,同时电梯轿厢的内部空气流动性较差,不能进行很好的通风,影响乘坐人员的乘坐体验,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包括轿厢,轿底固定连接在所述轿厢的底部,连接底座设置在所述轿底的下方,缓冲减震机构设置在所述轿底的底部,用于对轿底进行缓冲减震,通风机构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内部,用于对轿厢的内部进行通风,其中,缓冲减震机构包括第一缓冲组件,设置在轿底的底部,用于对轿底进行缓冲,减震组件设置在轿底的底部,用于对轿底进行减震,第二缓冲组件设置在连接底座的底部,用于对连接底座进行缓冲。
优选的,所述连接底座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吸声孔,设置吸声孔,对落地时产生的声音进行吸收。
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活动槽、固定杆、活动套、第一缓冲弹簧、第一铰接块、连接杆和第二铰接块,所述活动槽开设在连接底座的上方,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活动槽的内壁,所述活动套和第一缓冲弹簧均活动套设在固定杆的外壁,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槽的内壁和活动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块固定连接在活动套的上方,所述第二铰接块固定连接在轿底的底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铰接,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设置在轿底的底部,设置第一缓冲组件,通过连接杆推动活动套在活动槽内滑动,并挤压第一缓冲弹簧进行缓冲。
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阻尼伸缩杆和减震弹簧,所述阻尼伸缩杆和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轿底的底部和连接底座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阻尼伸缩杆的外壁,所述减震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设置在轿底的底部,设置减震组件,通过阻尼伸缩杆的伸缩,对震动进行减震。
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二缓冲弹簧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固定连接在连接底座的底部,所述缓冲板固定连接在第二缓冲弹簧的下端,若干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均匀设置在连接底座和缓冲板之间,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连接底座的底部,设置第二缓冲组件,通过压缩第二缓冲弹簧和缓冲板,对震动进行缓冲。
优选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通风板、电机、转杆和扇叶,所述通风板固定安装在轿厢的内壁,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轿底的上方,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扇叶固定连接在转杆的上端,设置通风机构,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加速轿厢内部的空气流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该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通过设置缓冲减震机构,当轿厢下落时,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对震动进行缓冲,减震组件进行阻尼减震,对电梯轿底进行缓冲减震,对乘坐人员进行有效的保护,提升了电梯的安全性。
2、该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通过设置通风机构,加速轿厢内部的空气流通,保持了电梯内的良好通风,提高了乘坐人员的乘坐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B处的放大图。
图中:1、轿厢;2、轿底;3、连接底座;4、吸声孔;5、缓冲减震机构;51、第一缓冲组件;511、活动槽;512、固定杆;513、活动套;514、第一缓冲弹簧;515、第一铰接块;516、连接杆;517、第二铰接块;52、减震组件;521、阻尼伸缩杆;522、减震弹簧;53、第二缓冲组件;531、第二缓冲弹簧;532、缓冲板;6、通风机构;61、通风板;62、电机;63、转杆;64、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包括轿厢1,轿底2固定连接在轿厢1的底部,连接底座3设置在轿底2的下方,缓冲减震机构5设置在轿底2的底部,用于对轿底2进行缓冲减震,通风机构6设置在轿厢1的内部,用于对轿厢1的内部进行通风,其中,缓冲减震机构5包括第一缓冲组件51,设置在轿底2的底部,用于对轿底2进行缓冲,减震组件52设置在轿底2的底部,用于对轿底2进行减震,第二缓冲组件53设置在连接底座3的底部,用于对连接底座3进行缓冲。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对落地时产生的声音进行吸收,具体的,连接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吸声孔4,设置吸声孔4,对落地时产生的声音进行吸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对震动进行缓冲,具体的,第一缓冲组件51包括活动槽511、固定杆512、活动套513、第一缓冲弹簧514、第一铰接块515、连接杆516和第二铰接块517,活动槽511开设在连接底座3的上方,固定杆512固定连接在活动槽511的内壁,活动套513和第一缓冲弹簧514均活动套设在固定杆512的外壁,第一缓冲弹簧514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槽511的内壁和活动套513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块515固定连接在活动套513的上方,第二铰接块517固定连接在轿底2的底部,连接杆5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块515和第二铰接块517铰接,第一缓冲组件51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设置在轿底2的底部,设置第一缓冲组件51,通过连接杆516推动活动套513在活动槽511内滑动,并挤压第一缓冲弹簧514进行缓冲。
进一步的,为了震动进行减震,具体的,减震组件52包括阻尼伸缩杆521和减震弹簧522,阻尼伸缩杆521和减震弹簧522的两端分别与轿底2的底部和连接底座3的上方固定连接,减震弹簧522套设在阻尼伸缩杆521的外壁,减震组件52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设置在轿底2的底部,设置减震组件52,通过阻尼伸缩杆521的伸缩,对震动进行减震。
进一步的,为了对震动进行缓冲,具体的,第二缓冲组件53包括第二缓冲弹簧531和缓冲板532,第二缓冲弹簧531固定连接在连接底座3的底部,缓冲板532固定连接在第二缓冲弹簧531的下端,若干第二缓冲弹簧531均匀设置在连接底座3和缓冲板532之间,第二缓冲组件53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连接底座3的底部,设置第二缓冲组件53,通过压缩第二缓冲弹簧531和缓冲板532,对震动进行缓冲。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加速轿厢1内部的空气流通,具体的,通风机构6包括通风板61、电机62、转杆63和扇叶64,通风板61固定安装在轿厢1的内壁,电机62固定安装在轿底2的上方,电机62的输出端与转杆63固定连接,若干扇叶64固定连接在转杆63的上端,设置通风机构6,通过电机62带动扇叶64转动,加速轿厢1内部的空气流通。
下面具体说一下该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的工作原理。
如图1-6所示,当轿厢1下落时,缓冲板532与地面接触,第二缓冲弹簧531被压缩,对震动进行缓冲,同时轿底2与连接底座3之间的距离缩短,由于连接杆516的铰接作用,使得连接杆516推动活动套513在活动槽511内滑动,并沿着固定杆512的方向滑动,活动套513挤压第一缓冲弹簧514进行缓冲,同时减震弹簧522被压缩,阻尼伸缩杆521伸缩进行阻尼减震,对轿底2受到的震动进行缓冲减震;启动电机62带动转杆63转动,同时带动上方的扇叶64进行转动,使得轿厢1内部的空气加速流通,保持了电梯内的良好通风。

Claims (6)

1.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轿厢(1);
轿底(2),固定连接在所述轿厢(1)的底部;
连接底座(3),设置在所述轿底(2)的下方;
缓冲减震机构(5),设置在所述轿底(2)的底部,用于对轿底(2)进行缓冲减震;
通风机构(6),设置在所述轿厢(1)的内部,用于对轿厢(1)的内部进行通风;
其中,缓冲减震机构(5)包括:
第一缓冲组件(51),设置在轿底(2)的底部,用于对轿底(2)进行缓冲;
减震组件(52),设置在轿底(2)的底部,用于对轿底(2)进行减震;
第二缓冲组件(53),设置在连接底座(3)的底部,用于对连接底座(3)进行缓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吸声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51)包括活动槽(511)、固定杆(512)、活动套(513)、第一缓冲弹簧(514)、第一铰接块(515)、连接杆(516)和第二铰接块(517),所述活动槽(511)开设在连接底座(3)的上方,所述固定杆(512)固定连接在活动槽(511)的内壁,所述活动套(513)和第一缓冲弹簧(514)均活动套设在固定杆(512)的外壁,所述第一缓冲弹簧(514)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槽(511)的内壁和活动套(5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接块(515)固定连接在活动套(513)的上方,所述第二铰接块(517)固定连接在轿底(2)的底部,所述连接杆(5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块(515)和第二铰接块(517)铰接,所述第一缓冲组件(51)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设置在轿底(2)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52)包括阻尼伸缩杆(521)和减震弹簧(522),所述阻尼伸缩杆(521)和减震弹簧(522)的两端分别与轿底(2)的底部和连接底座(3)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522)套设在阻尼伸缩杆(521)的外壁,所述减震组件(52)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设置在轿底(2)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53)包括第二缓冲弹簧(531)和缓冲板(532),所述第二缓冲弹簧(531)固定连接在连接底座(3)的底部,所述缓冲板(532)固定连接在第二缓冲弹簧(531)的下端,若干所述第二缓冲弹簧(531)均匀设置在连接底座(3)和缓冲板(532)之间,所述第二缓冲组件(53)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连接底座(3)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6)包括通风板(61)、电机(62)、转杆(63)和扇叶(64),所述通风板(61)固定安装在轿厢(1)的内壁,所述电机(62)固定安装在轿底(2)的上方,所述电机(62)的输出端与转杆(63)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扇叶(64)固定连接在转杆(63)的上端。
CN202322791154.4U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 Active CN220844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1154.4U CN220844998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1154.4U CN220844998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4998U true CN220844998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0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91154.4U Active CN220844998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4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48438A1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rope sway mitigation
CN211169399U (zh) 一种安全电梯的对重缓冲器
CN220844998U (zh) 一种电梯缓冲轿底结构
CN211110549U (zh) 一种电梯减震装置
CN108750881B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垂直电梯
CN215554099U (zh) 一种无人机抗震起落架
CN216190224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电梯轿厢
CN112960507B (zh) 一种电梯轿厢多重相向式缓冲减震装置
JP4937446B2 (ja) 加速緩和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かご室フロアシステム
CN218988513U (zh) 一种曳引钢丝绳别墅电梯
CN215326276U (zh) 电梯轿厢
CN109626182B (zh) 一种轿顶轮架和高速梯轿架
CN210101649U (zh) 一种能实现水平减震的轨道交通装置
CN220950718U (zh) 一种家用电梯安全阻挡装置
CN215828118U (zh) 一种曳引机减震降噪装置
JP364764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振れ止め装置
CN212334304U (zh) 一种电梯用缓冲装置
CN216512275U (zh) 一种电梯用隔音装置
CN217024928U (zh) 建筑安装工程用固定式升降梯
CN214455976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紧急救援装置
CN220317003U (zh) 一种带减震隔音装置的轿厢架上梁
CN211419218U (zh) 一种电梯用缓冲装置
CN114772411B (zh) 一种高安全性智能升降电梯
CN215558179U (zh)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电梯门结构
CN211496514U (zh) 一种曳引机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