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42728U - 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42728U
CN220842728U CN202322692019.4U CN202322692019U CN220842728U CN 220842728 U CN220842728 U CN 220842728U CN 202322692019 U CN202322692019 U CN 202322692019U CN 220842728 U CN220842728 U CN 220842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am
vehicle
elastic
connecting beam
h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920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向钱
严子龙
孙雨生
李贺
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920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42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42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42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气坝主体、连接梁及弹性伸缩组件;连接梁位于气坝主体的上方,且与前保险杠固定连接;弹性伸缩组件设置在连接梁与气坝主体之间;弹性伸缩组件具有沿车身上下方向伸缩的自由度;在气坝主体受到向上压力时,弹性伸缩组件被气坝主体压缩,并向上回缩;在气坝主体的外力撤销后,弹性伸缩组件向下伸出,并带动气坝主体复位。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梁及弹性伸缩组件用于将气坝主体固定在前保险杠上;由于弹性伸缩组件具有沿车身上下方向伸缩的自由度,当气坝主体与障碍物接触时,气坝主体会被障碍物向上挤压,并推动弹性伸缩组件向上移动,以避免与障碍物硬接触碰伤而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整车油耗目标日益提高,空气动力学在汽车上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气坝作为较常见的空气动力套件,能够减少车底气流的流量以及乱流,让气流能够更加快速地向车后流动,提高空气动力学性能
现有技术中,气坝通常定位在车辆前保险杠下或与车辆前保险杠一体形成。气坝往往是高度固定的、不可调的。为了使气坝执行其功能,气坝可被定位得足够低,由于离地间隙变小,导致整车通过性变差,车辆通过颠簸路面时,容易托底,障碍物会干扰气坝并引起对其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辆通过颠簸路面时易对气坝造成破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包括:
气坝主体;
连接梁,位于所述气坝主体的上方,且与前保险杠固定连接;以及
弹性伸缩组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气坝主体之间;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具有沿车身上下方向伸缩的自由度;
其中,在所述气坝主体受到向上压力时,所述弹性伸缩组件被所述气坝主体压缩,并向上回缩;在所述气坝主体的外力撤销后,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向下伸出,并带动所述气坝主体复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包括:
铰接杆组件,下端与所述气坝主体连接;以及
弹性体,套设在所述连接梁上;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杆组件的上端连接;
其中,所述铰接杆组件具有沿车身上下方向伸缩的自由度,所述弹性体具有沿所述连接梁的轴向伸缩的自由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接杆组件包括:
叉型铰接杆组;所述叉型铰接杆组具有两个第一铰接上端和两个第一铰接下端;两个所述第一铰接上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弹性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接杆组件还包括:
V型铰接杆组;所述V型铰接杆组具有两个第二铰接上端和一个第二铰接下端;两个所述第二铰接上端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下端一一对应且铰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接杆组件还包括:
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气坝主体的顶面上,并且与所述第二铰接下端铰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梁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块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梁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铰接杆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坝主体与所述连接梁之间设置有多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且多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沿所述连接梁的轴向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气坝主体包括:
固定板,垂直于车身上下方向设置;所述弹性伸缩组件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以及
扰流板,垂直于车身前后方向设置;所述扰流板的上侧边与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气坝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车辆气坝结构,在气坝主体与连接梁之间增设弹性伸缩组件,连接梁及弹性伸缩组件用于将气坝主体固定在前保险杠上;由于弹性伸缩组件具有沿车身上下方向伸缩的自由度,当气坝主体与障碍物接触时,气坝主体会被障碍物向上挤压,并推动弹性伸缩组件向上移动,以避免与障碍物硬接触碰伤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气坝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车辆气坝结构,可避免障碍物对气坝形成干扰而引起破坏,从而避免对气坝的高度限制,提高了车辆的通过性以及空气动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气坝结构处于自由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气坝结构处于受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圆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圆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气坝结构的气坝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气坝主体;11、固定板;12、扰流板;
2、连接梁;
3、弹性伸缩组件;31、铰接杆组件;311、叉型铰接杆组;3111、第一连接杆;312、V型铰接杆组;3121、第二连接杆;313、安装座;32、弹性体;33、定位块;3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指出的是术语“前”、“后”、“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车辆自身的方位而言,其中,车辆头部代表“前”,车辆尾部代表“后”,车辆顶部代表“上”、车辆底部代表“下”、“内”侧是指朝向驾驶室内的一侧,“外”侧是指朝向驾驶室外的一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限定的车身前后方向,是指汽车行驶过程中前进方向的前后方向,所限定的车身左右方向是指汽车行驶过程中前进方向的左右方向,所限定的车身上下方向是指汽车行驶过程中前进方向的上下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气坝结构进行说明。所述车辆气坝结构,包括气坝主体1、连接梁2以及弹性伸缩组件3。连接梁2位于气坝主体1的上方,且与前保险杠固定连接;弹性伸缩组件3设置在连接梁2与气坝主体1之间;弹性伸缩组件3具有沿车身上下方向伸缩的自由度。
其中,在气坝主体1受到向上压力时,弹性伸缩组件3被气坝主体1压缩,并向上回缩;在气坝主体1的外力撤销后,弹性伸缩组件3向下伸出,并带动气坝主体1复位。
连接梁2用于和前保险杠固定连接,具体地,二者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也可以是卡接,或是是焊接。本实施例不对具体连接方式做限定。气坝主体1位于前保险杠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整车前部的美观性,连接梁2和弹性伸缩组件3均为隐藏在前保险杠的后方。另外,由于气坝主体1会沿车身上下方向移动,气坝主体1也位于前保险杠的后方,前保险杠不会阻碍气坝主体1移动。
优选地,为了简化该车辆气坝的结构,连接梁2为单管状结构。
弹性伸缩组件3可以是沿车身上下方向设置的弹簧,也可以是沿车身上下方向设置且可自主收缩及复位的伸缩杆,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组合结构。只要弹性伸缩组件3具备沿车身上下方向伸缩的自由度即可。
气坝主体1具有自由状态,如图1所示,还具有受压状态,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气坝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气坝主体1与连接梁2之间增设弹性伸缩组件3,连接梁2及弹性伸缩组件3用于将气坝主体1固定在前保险杠上;由于弹性伸缩组件3具有沿车身上下方向伸缩的自由度,当气坝主体1与障碍物接触时,气坝主体1会被障碍物向上挤压,并推动弹性伸缩组件3向上移动,以避免与障碍物硬接触碰伤而损坏。当通过障碍物失去挤压力后,弹性伸缩组件3向下伸出,并带动气坝主体1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坝主体1与连接梁2之间设置有多组弹性伸缩组件3,且多组弹性伸缩组件3沿连接梁2的轴向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梁2是沿车身左右方向设置的,因此连接梁2的轴向也是车身左右方向。由于连接梁2及气坝主体1均是沿车身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且具备一定长度,在二者之间设置多组弹性伸缩组件3,可保证气坝主体1受力平衡,从而使气坝主体1无论在受压状态还是在自由状态均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伸缩组件3可以采用如图3及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及图4,弹性伸缩组件3包括铰接杆组件31以及弹性体32。铰接杆组件31的下端与气坝主体1连接;弹性体32套设在连接梁2上;弹性体32的一端与连接梁2固定连接,弹性体32的另一端与铰接杆组件31的上端连接。其中,铰接杆组件31具有沿车身上下方向伸缩的自由度,弹性体32具有沿连接梁2的轴向伸缩的自由度。
当气坝主体1与障碍物接触而受到向上的挤压力时(气坝主体1处于受压状态),铰接杆组件31沿车身上下方向向上被压缩,与此同时,铰接杆组件31还会推动弹性体32,使弹性体32沿车身左右方向被压缩,也就是说,弹性伸缩组件3同时向上及向左右收缩。
当气坝主体1通过障碍物后,挤压外力撤销,弹性体32复位,并带动铰接杆组件31的上端复位,与此同时,铰接杆组件31的下端还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复位,进而带动气坝主体1回位。
弹性伸缩组件3具备两个方向的伸缩自由度,使得弹性伸缩组件3不会发生偏转、转动及错位,从而保证气坝主体1无论在受压状态还是在自由状态,均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铰接杆组件31可以采用如图3及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及图4,铰接杆组件31包括叉型铰接杆组311;叉型铰接杆组311具有两个第一铰接上端和两个第一铰接下端;两个第一铰接上端分别连接有弹性体32。
叉型铰接杆组311包括两个中间部位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杆3111,两个第一连接杆3111的上端均为第一铰接上端,两个第一连接杆3111的下端均为第一铰接下端。
具体地,两个第一铰接上端分别连接有弹性体32。两个第一铰接下端可分别与气坝主体1沿车身左右方向滑动连接,也可再连接另一组叉型铰接杆组311,或是连接其他的铰接杆结构。
叉型铰接杆组311的两个第一连接杆3111均可绕中间铰接部位转动,两个第一连接杆3111的夹角可变大或变小,使得叉型铰接杆组311被压缩或伸开,从而具备沿车身上下方向伸缩的自由度。
若两个第一铰接下端分别与气坝主体1沿车身左右方向滑动连接,需要在气坝主体1上设置滑道,也就是说,需要改变气坝主体1的结构。为了不改变气坝主体1的现有结构,以及缩小叉型铰接杆组311的长度,优选地,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铰接杆组件31还包括V型铰接杆组312;V型铰接杆组312具有两个第二铰接上端和一个第二铰接下端;两个第二铰接上端与两个第一铰接下端一一对应且铰接。
V型铰接杆组312包括两个下端相互铰接的第二连接杆3121,两个第二连接杆3121的上端均为第二铰接上端,两个第二连接杆3121的下端相互铰接后形成第二铰接下端。
具体地,第二铰接下端可直接与气坝主体1连接,或是通过其他连接件与气坝主体1连接。
图3及图4中只显示了一组叉型铰接杆组311和一组V型铰接杆组312,需要说明的是,叉型铰接杆组311可设置一组,也可设置多组,且最下方的叉型铰接杆组311与V型铰接杆组312连接。
两个第二连接杆3121可分别绕第二铰接上端摆动,使第二铰接下端的夹角变大或变小,从而使V型铰接杆组312被压缩或伸开。
在叉型铰接杆组311的下方增设V型铰接杆组312,V型铰接杆组312的第二铰接下端固定在气坝主体1上,可避免改变气坝主体1的现有结构,并且还可增加弹性伸缩组件3的伸缩长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弹性伸缩组件3的固定稳定性能,请参阅图3及图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铰接杆组件31还包括安装座313,安装座313固定设置在气坝主体1的顶面上,并且与第二铰接下端铰接。
具体地,安装座313包括安装板及两个支撑板;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气坝主体1的顶面上。两个支撑板与安装板呈垂直设置,且两个支撑板沿车身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二铰接下端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且第二铰接下端与两个支撑板铰接。
在V型铰接杆组312的下方增设安装座313,一方面,便于第二铰接下端固定装配,另一方面,还提升了弹性伸缩组件3与气坝主体1之间的固定稳定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梁2与弹性体32之间可采用如图3及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及图4,连接梁2上设置有定位块33;弹性体32的一端与定位块33连接。定位块33固定设置在连接梁2上,弹性体32的一端(即固定端)与定位块33抵接,定位块33用于使弹性体32被限位。
除此之外,连接梁2上还滑动设置有滑块34;铰接杆组件31的上端与滑块34铰接;弹性体32的另一端与滑块34连接。滑块34滑动设置在连接梁2上,滑块34用于连接叉型铰接杆组311的第一铰接上端与弹性体32。铰接杆组件31通过滑块34来压缩弹性体32。
在弹性体32的两端分别设置定位块33及滑块34,可保证弹性体32在被压缩或复位时状态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气坝主体1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气坝主体1包括固定板11及扰流板12。固定板11垂直于车身上下方向设置;弹性伸缩组件3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1上;扰流板12垂直于车身前后方向设置;扰流板12的上侧边与固定板11的前侧边连接。
固定板11与扰流板12呈垂直设置,也可以理解为,气坝主体1的横截面呈7字型。固定板11主要用于固定弹性伸缩组件3,以及与前保险杠对接。扰流板12主要起到减少车底气流的流量以及乱流,让气流能够更加快速地向车后流动的作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气坝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车辆气坝结构,可避免障碍物对气坝形成干扰而引起破坏,从而避免对气坝的高度限制,提高了车辆的通过性以及空气动力学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坝主体(1);
连接梁(2),位于所述气坝主体(1)的上方,且与前保险杠固定连接;以及
弹性伸缩组件(3),设置在所述连接梁(2)与所述气坝主体(1)之间;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具有沿车身上下方向伸缩的自由度;
其中,在所述气坝主体(1)受到向上压力时,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被所述气坝主体(1)压缩,并向上回缩;在所述气坝主体(1)的外力撤销后,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向下伸出,并带动所述气坝主体(1)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气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包括:
铰接杆组件(31),下端与所述气坝主体(1)连接;以及
弹性体(32),套设在所述连接梁(2)上;所述弹性体(3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梁(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32)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杆组件(31)的上端连接;
其中,所述铰接杆组件(31)具有沿车身上下方向伸缩的自由度,所述弹性体(32)具有沿所述连接梁(2)的轴向伸缩的自由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气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组件(31)包括:
叉型铰接杆组(311);所述叉型铰接杆组(311)具有两个第一铰接上端和两个第一铰接下端;两个所述第一铰接上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弹性体(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气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组件(31)还包括:
V型铰接杆组(312);所述V型铰接杆组(312)具有两个第二铰接上端和一个第二铰接下端;两个所述第二铰接上端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下端一一对应且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气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杆组件(31)还包括:
安装座(313),固定设置在所述气坝主体(1)的顶面上,并且与所述第二铰接下端铰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气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2)上设置有定位块(33);所述弹性体(32)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块(33)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气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2)上滑动设置有滑块(34);所述铰接杆组件(31)的上端与所述滑块(34)铰接;所述弹性体(32)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34)连接。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气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坝主体(1)与所述连接梁(2)之间设置有多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且多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沿所述连接梁(2)的轴向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气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坝主体(1)包括:
固定板(11),垂直于车身上下方向设置;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上;以及
扰流板(12),垂直于车身前后方向设置;所述扰流板(12)的上侧边与所述固定板(11)的前侧边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气坝结构。
CN202322692019.4U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20842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92019.4U CN220842728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92019.4U CN220842728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42728U true CN220842728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39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92019.4U Active CN220842728U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427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8562B (zh) 重型轴梁连接件
CN220842728U (zh) 一种车辆气坝结构及车辆
CA2447537A1 (en) Snowmobile suspension system
CN211032789U (zh) 一种用于主动式前唇的运动机构
CN210882315U (zh) 一种汽车底盘
CN210101212U (zh) 一种车辆及独立悬挂系统
CN218203858U (zh) 一种减震橡胶支座
CN115071829B (zh) 浮动底盘及机器人
CN214138770U (zh) 两栖车加长支架
CN202782507U (zh) 一种汽车前桥结构
CN111516586A (zh) 一种汽车前大灯安装结构
CN219927888U (zh) 一种软尾车架及摩托车
CN218112895U (zh) 一种操作灵活的全地形车用单悬梁摆臂机构
CN21551386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前横梁
CN21637415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发动机前梁加强板
CN219857401U (zh) 前唇结构及车辆
CN211106923U (zh) 一种侧向大刚度悬置结构
CN211288580U (zh) 一种用于机械液压式减震器的机械液压装置
CN217435871U (zh) 一种带减震功能的矿用车驾驶室安装装置
CN215321840U (zh) 全地形车
CN217477210U (zh) 一种踏板支撑结构及车辆支架结构
CN212924269U (zh) 一种减震避障式手动液压车
CN210309904U (zh) 驱动装置及自动导引运输车
CN213473041U (zh) 一种高强度加强宽体汽车保险杠
CN217623815U (zh) 一种矿用车驾驶室用后端支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