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4945U - 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4945U
CN220834945U CN202322627104.2U CN202322627104U CN220834945U CN 220834945 U CN220834945 U CN 220834945U CN 202322627104 U CN202322627104 U CN 202322627104U CN 220834945 U CN220834945 U CN 220834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tic oxidation
flue gas
ggh
sintering flue
scr deni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271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杰
宋旭
李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NYAO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NYAO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NYAO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NYAO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271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4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4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4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GGH装置(1)、烟道(2)、热风炉(3)、喷氨系统(4)及SCR脱硝系统(5),还包括一组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所述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与GGH装置(1)连接;该装置实现CO高效治理的同时利用治理过程产生的热量为SCR脱硝装置供热升温,减少能源消耗。

Description

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且有毒的气体,主要由碳基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其对人和动物的毒性机制是CO气体分子优先结合血液中的血红蛋白。CO是空气质量六参数之一,含量升高也是导致较多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的主要原因。钢铁行业是CO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烧结工序碳排放量占行业碳排放总量约40%,烧结过程中约有20%的C未完全燃烧,以CO形式随烟气排入大气,造成了大气环境的恶化及巨大的能量损失。
当前钢铁企业烧结烟气中CO的末端治理技术主要有直接燃烧法、深冷分离法、溶液吸收法、吸附法和催化氧化法等。其中直接燃烧法起燃温度高,难以被直接燃烧;深冷分离法不能有效分离CO和N2,处理成本高;溶液吸收法能耗高、吸收液腐蚀性强;吸附法适合回收高体积浓度CO工业废气,且需定期更换吸附剂。与此同时,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治理普遍采用SCR技术,如授权公布号为CN112473359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一种多通道工业烟气脱硫除尘脱一氧化碳脱硝耦合装置,为保证脱硝效率,SCR装置需升温,同时会消耗大量能源物质的同时伴有大量的CO2排放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该装置实现CO高效治理的同时利用治理过程产生的热量为SCR脱硝装置供热升温,减少能源消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GGH装置、烟道、热风炉、喷氨系统及SCR脱硝系统,还包括一组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所述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与GGH装置连接,以将CO转化成CO2
作为优选,所述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可以置于GGH装置与热风炉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也可以置于SCR脱硝系统与GGH装置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设置有两组,一组置于GGH装置与热风炉之间,另一组置于SCR脱硝系统与GGH装置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烧结烟气CO深度催化氧化处理系统,每1molCO完全转化生成CO2可放出约284kJ的热量,烧结烟气中CO浓度为0.5%~1%时,CO催化氧化转化为CO2放出的热量能将烧结烟气温度提高约20~60℃,在实现CO高效治理的同时,利用治理过程产生的热量为SCR脱硝装置供热升温,减少能源消耗,是一种真正的减污降碳治理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监测15日出口的CO浓度的折线图。
图3为监测15日出口的CO温度的折线图。
附图中:1-GGH装置、2-烟道、3-热风炉、4-喷氨系统、5-SCR脱硝系统、6-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GGH装置1、烟道2、热风炉3、喷氨系统4及SCR脱硝系统5,还包括一组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所述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置于GGH装置1与热风炉3之间。
为保证脱硝效率,SCR脱硝系统5需升温,烧结烟气经脱硫除尘后温度一般在80-150℃之间,烟气中CO浓度为6000~10000mg/m3,进入到GGH装置1后温度上升至200-270℃,进入SCR脱硝系统5前需要继续升温,将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置于GGH装置1与热风炉3之间,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将烟气中将CO转化成CO2,CO浓度下降至1000-3000mg/m3,同时释放出的热量能将烧结烟气温度提高约20~60℃,若温度达到进入SCR脱硝系统5的要求,则不需要热风炉3进行加热升温,即不需要消耗其他能源物质使烟气温度达到SCR脱硝系统5的脱硝温度。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所述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置于SCR脱硝系统5与GGH装置1之间,经过SCR脱硝系统5脱硝后的烟气再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使进入GGH装置1的净化后烟气温度提高约20~60℃。
升温后的净化烟气再次进入GGH装置1换热,通过换热使原来进入GGH装置1的烧结烟气温度提高约20~60℃,此后循环过程不再需要热风炉3进行加热升温,降低了能源消耗,起到了降碳的效果。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所述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设置有两组,一组置于GGH装置1与热风炉3之间,另一组置于SCR脱硝系统5与GGH装置1之间;两组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分别对进入SCR脱硝系统5前后的烧结烟气进行催化氧化,将烟气中将CO转化成CO2,降低CO浓度的同时释放出的热量能将烧结烟气温度。
某钢厂烧结烟气以6000-7000ppm进入本实施例2中的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对其进口和出口处CO浓度和温度进行监测,每2天监测一组数据,结果见图1和图2。
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本装置处理后出口处CO浓度下降至1000-3000ppm,同时烟气温度提高约25~40℃。

Claims (4)

1.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GGH装置(1)、烟道(2)、热风炉(3)、喷氨系统(4)及SCR脱硝系统(5),还包括一组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所述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与GGH装置(1)连接,以将CO转化成C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置于GGH装置(1)与热风炉(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置于SCR脱硝系统(5)与GGH装置(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深度催化氧化系统(6)设置有两组,一组置于GGH装置(1)与热风炉(3)之间,另一组置于SCR脱硝系统(5)与GGH装置(1)之间。
CN202322627104.2U 2023-09-26 2023-09-26 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 Active CN220834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7104.2U CN220834945U (zh) 2023-09-26 2023-09-26 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27104.2U CN220834945U (zh) 2023-09-26 2023-09-26 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4945U true CN220834945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3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27104.2U Active CN220834945U (zh) 2023-09-26 2023-09-26 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4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7125B2 (en) Denitration and waste heat recovery integrated furnace
CN107014217B (zh) 焦化厂焦炉煤气利用与烟气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6621702B (zh) 一种有机废气浓缩处理装置
CN106853327B (zh) 一种低温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37233A (zh) 在富氧燃烧锅炉烟气co2捕集中回收so2与no的系统
CN102233238A (zh) 用于控制以及减少NOx排放物的系统和方法
CN217367766U (zh) 一种高效安全的蜂窝沸石废气净化设备
CN220834945U (zh) 烧结烟气co催化氧化装置
CN106853329B (zh) 用于低温烟气脱硝的臭氧生成羟基自由基的方法及装置
CN204543995U (zh) 一种水泥窑尾低温烟气scr脱硝装置
CN112403181B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2403182B (zh) 一种解析塔及烟气加热系统
CN212651583U (zh) 一种双循环式活性炭分离解析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
CN211725246U (zh) 一种VOCs吸附-催化燃烧系统
CN212039849U (zh) 一种球团烟气脱硝处理装置
CN211098339U (zh) 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的烟气深度脱硝装置
CN103437869B (zh) 一种燃气内燃机烟气净化方法
CN113842772A (zh) 链篦机-回转窑球团烟气scr脱硝方法
CN101982221A (zh) 一种煤的热化学加工后的气相产品中氰化氢的脱除方法
CN111895799A (zh) 一种加热炉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系统
CN202057204U (zh) 炭素煅烧炉废气脱硫除尘装置
CN113634085B (zh) 热回收式催化燃烧废气处理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4829837U (zh) 一种污泥干化、炭化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02621023U (zh) 烟气脱硝装置
CN212841617U (zh) 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尾气超低排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