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4261U - 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4261U
CN220834261U CN202322157822.8U CN202322157822U CN220834261U CN 220834261 U CN220834261 U CN 220834261U CN 202322157822 U CN202322157822 U CN 202322157822U CN 220834261 U CN220834261 U CN 220834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reservoir
wall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578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玉红
冷玉洁
邓彬
邓墨扬
李伟
纪林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578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4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4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4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泉水收集利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引水管、沉泥池、储水池、泵池、出水管:所述引水管与所述沉泥池连通,所述沉泥池与所述储水池通过溢流堰连通,所述储水池内设有多个分隔墙和溢流墙,所述分隔墙与所述溢流墙交替均匀间隔排列,所述分隔墙底部设有多个用于出水的孔洞,多个所述孔洞在同一水平面上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储水池下游与所述泵池通过隔墙分隔开,所述隔墙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储水池与所述泵池的连通孔洞,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泵池连通。该泉水收集利用装置,在不破坏地下水现状的前提下,收集提供较为优质的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缺乏现状。

Description

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泉水收集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泉水作为一种优质的水资源,广泛分布于北方城市,尤其是山城,地下水位较浅,广泛发育分布泉眼,而这些泉眼大多为常流泉,具有出流水量较大,出水稳定,水质较好等特点。然而不少区域建设开发时未有效评估泉水资源水量以及水质状况,大多是将泉水出流引入雨水排水管渠,最终排放至河道,造成大量的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在不破坏地下水现状的前提下,收集提供较为优质的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缺乏现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引水管、沉泥池、储水池、泵池、出水管:
所述引水管与所述沉泥池连通,所述沉泥池与所述储水池通过溢流堰连通,所述储水池内设有多个分隔墙和溢流墙,所述分隔墙与所述溢流墙交替均匀间隔排列,所述分隔墙底部设有多个用于出水的孔洞,多个所述孔洞在同一水平面上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储水池下游与所述泵池通过隔墙分隔开,所述隔墙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储水池与所述泵池的连通孔洞,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泵池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沉泥池内底部设有沉泥池集水坑,所述沉泥池集水坑内底部连通有沉泥池放空管,所述沉泥池放空管入口处设有沉泥池闸门。
作为优选的,所述储水池内底部设有储水池集水坑,所述储水池集水坑内底部连通有储水池放空管,所述储水池放空管入口处设有储水池闸门。
作为优选的,所述储水池内底部设有多个所述储水池集水坑。
作为优选的,所述溢流墙的顶端比上游相邻所述溢流墙的顶端低5-10cm。
作为优选的,最上游所述溢流墙的顶端比所述溢流堰的顶端低5-10cm。
作为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管底标高比最下游所述溢流墙的顶端低5-10cm。
作为优选的,所述孔洞高出所述储水池内底部10-20cm。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通孔洞高出所述储水池内底部20-40cm。
作为优选的,所述分隔墙底部设有三个所述孔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通过结构优化保证泉水在储水池内可以上下折返流动,保证整个池体的水处于流动状态,避免死角区域存水长久停滞导致水质变差,产生臭味、水藻等问题,同时可以保证泥沙进一步沉淀分离,上清液溢流至下一分隔利用。其次,在储水池上游设置沉泥池,避免降雨期间泉水水质波动,大量泥沙流入储水池,在密闭空间发酵,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因此,该装置在不破坏地下水现状的前提下,收集提供较为优质的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缺乏现状。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可以根据泉水出水水质变化,如降雨期间泥沙含量增加,通过前置的沉泥池进行泥水分离,当出水泥沙含量很高时,可以打开其内设置的沉泥池闸门,将来水直接排放至市政排水管网,避免流入储水池,造成池体污染,减小清理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E-E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引水管;2、沉泥池放空管;3、储水池放空管;4、出水管;5、沉泥池闸门;6、闸门启闭控制器;7、脚蹬;8、沉泥池集水坑;9、溢流墙;10、孔洞;11、提升泵;12、检修盖板;13、分隔墙;14、连通孔洞;15、储水池集水坑;16、储水池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该类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引水管1、沉泥池、储水池、泵池、出水管4:
所述引水管1与所述沉泥池连通,所述沉泥池与所述储水池通过溢流堰连通,所述储水池内设有两个分隔墙13和两个溢流墙9,所述分隔墙13与所述溢流墙9从上游至下游交替均匀间隔排列,所述分隔墙13可以将内部空间分隔开,所述分隔墙13底部设有三个用于出水的孔洞10,三个所述孔洞10在同一水平面上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储水池下游与所述泵池通过隔墙分隔开,所述隔墙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储水池与所述泵池的连通孔洞14,所述出水管4与所述泵池连通。
所述沉泥池、所述储水池、所述泵池均为埋地设置,所述沉泥池设置于所述储水池上游,用于降雨期间泉水泥沙初步分离。所述储水池用于泉水的储存,收集来自于所述沉泥池的溢流来水。所述储水池内采用两个分隔墙13和两个溢流墙9将池体分隔成五个等宽度的格室,格室内的水流上下折返流动,使得池体内存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避免出现死角区域,存水长时间不流动发生变质现象。所述泵池设置于所述储水池之后,所述泵池内设有提升泵11,所述提升泵11用于将所述储水池里的存水提升进行资源化利用,如浇花、洗车等。所述泵池与所述储水池通过所述连通孔洞14连通。所述泵池下游设置所述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管径应大于所述引水管1的管径,当泉水持续流入充满所述储水池后,多余的水量通过所述出水管4出流至市政排水管网,保证泉水正常出流。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装置,通过结构优化保证泉水储水池内的水流可以上下折返流动,保证整个池体水处于流动状态,避免存水长久停滞水质变差,产生臭味、水藻等问题,同时可以保证泥沙进一步沉淀分离,上清液溢流至下一分隔利用。在不破坏地下水现状的前提下,收集提供较为优质的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缺乏现状。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泥池内底部设有沉泥池集水坑8,所述沉泥池集水坑8内底部连通有沉泥池放空管2,所述沉泥池放空管2入口处设有沉泥池闸门5。所述沉泥池闸门5与闸门启闭控制器6电信号连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闸门启闭控制器6来控制所述沉泥池闸门5的开闭。
当降雨期间泉水来水量增加时,其携带泥沙含量也随之增加,此时所述沉泥池用于泥水的初步分离。如泥沙含量过高,此时需要打开所述沉泥池闸门5,让来水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网,避免污染所述储水池。当来水水质改善时,可关闭所述沉泥池闸门5。所述沉泥池放空管2的管径应大于所述引水管1的管径,保证沉泥池放空时,来水可以迅速排出。
为更好的达到上述泥沙分离目标,所述沉泥池尺寸可以按照长方体进行布置,保证平行水流方向的边壁长度与垂直水流方向的边壁长度比不低于1.5:1。所述沉泥池顶端可以采用检修盖板12盖设,检修盖板12与地面齐平,方便随时打开进行检修,所述沉泥池内侧壁上设置有脚蹬7,便于工作人员下井检修。
同理,所述泵池顶端可以采用检修盖板12盖设,方便随时打开进行检修,所述泵池内侧壁上设置有脚蹬7,便于工作人员下井检修。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池内底部设有储水池集水坑15,所述储水池集水坑15内底部连通有储水池放空管3,所述储水池放空管3入口处设有储水池闸门16。所述储水池闸门16与闸门启闭控制器6电信号连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闸门启闭控制器6来控制所述储水池闸门16的开闭。
为进一步保证泥沙可以正常排出,所述储水池内底部设有三个所述储水池集水坑15,对应有三个储水池放空管3,每间隔一个格室设置一个所述储水池集水坑15,所述储水池放空管3的管径应大于所述引水管1的管径。当所述储水池池底泥沙沉积较厚时,打开所述储水池闸门16,即可将池内存积的泥水放空。
本实施例中,所述溢流墙9的顶端比上游相邻所述溢流墙9的顶端低5-10cm。最上游所述溢流墙9的顶端比所述溢流堰的顶端低5-10cm。所述出水管4的管底标高比最下游所述溢流墙9的顶端低5-10cm。这样设置,使得水流始终存在一定水头,保证水流的持续流动。其次采用溢流的方式,水流上清液往上溢流至下一分隔,在下一分隔再次进行泥水分离,经过多次折返溢流得到较好水质的水源,折返次数可根据泉水水质情况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池内的孔洞10高出内底部10-20cm。在保证水流从下方均匀布水的同时,其下部作为沉泥区,可进一步进行泥水分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孔洞14高出所述储水池内底部20-40cm。这样可保证池底沉泥上存在一定厚度的水面,使得储水池放空时有水流冲洗池底。
本实用新型中未对具体结构做出描述的机构、组件和部件均为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现有结构。可以从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包括引水管(1)、沉泥池、储水池、泵池、出水管(4):
所述引水管(1)与所述沉泥池连通,所述沉泥池与所述储水池通过溢流堰连通,所述储水池内设有多个分隔墙(13)和溢流墙(9),所述分隔墙(13)与所述溢流墙(9)交替均匀间隔排列,所述分隔墙(13)底部设有多个用于出水的孔洞(10),多个所述孔洞(10)在同一水平面上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储水池下游与所述泵池通过隔墙分隔开,所述隔墙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储水池与所述泵池的连通孔洞(14),所述出水管(4)与所述泵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泥池内底部设有沉泥池集水坑(8),所述沉泥池集水坑(8)内底部连通有沉泥池放空管(2),所述沉泥池放空管(2)入口处设有沉泥池闸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内底部设有储水池集水坑(15),所述储水池集水坑(15)内底部连通有储水池放空管(3),所述储水池放空管(3)入口处设有储水池闸门(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内底部设有多个所述储水池集水坑(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墙(9)的顶端比上游相邻所述溢流墙(9)的顶端低5-1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最上游所述溢流墙(9)的顶端比所述溢流堰的顶端低5-1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的管底标高比最下游所述溢流墙(9)的顶端低5-1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10)高出所述储水池内底部10-2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洞(14)高出所述储水池内底部20-4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墙(13)底部设有三个所述孔洞(10)。
CN202322157822.8U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 Active CN220834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7822.8U CN220834261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57822.8U CN220834261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4261U true CN220834261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9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57822.8U Active CN220834261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4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01088U (zh) 一种楼宇雨水及生活废水中水回用系统
CN105625545B (zh) 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102776949A (zh) 分建式雨水调蓄系统
CN202324064U (zh) 浊式雨水弃流器
CN201027328Y (zh) 一体化自动节水设备
CN210086451U (zh) 一种多效倍增调蓄池
CN210104906U (zh) 一种雨污分流装置
CN220834261U (zh) 一种泉水收集利用的装置
CN205637026U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
CN209874028U (zh) 一种具有水力自净功能的雨水调蓄池
CN202460231U (zh) 重力式水力自控单阀滤池
CN204865241U (zh) 多级雨水净化处理设备
CN210857472U (zh) 一种地埋式分散调蓄池系统
CN108360646A (zh) 综合管廊雨水过滤排污调蓄装置
CN100384749C (zh) 自调节干湿交替并行运行水槽装置
CN210857475U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蓄水装置
CN21120064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分流装置
CN210186598U (zh) 一种生活污水收集装置
CN202689163U (zh) 分建式雨水调蓄系统
CN113136935A (zh) 多效分级式初雨调蓄池
CN105804201A (zh) 一种新型智能网格雨洪管理系统
CN112064769A (zh) 一种耦合式雨水管网优化结构
CN215053730U (zh) 一种雨水处理装置
CN212742838U (zh) 一种用于雨污混流管道分流装置
CN214940865U (zh) 一种地上式刚性结构渗滤液调节池雨污分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