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33244U - 一种椎间融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椎间融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33244U
CN220833244U CN202321523242.XU CN202321523242U CN220833244U CN 220833244 U CN220833244 U CN 220833244U CN 202321523242 U CN202321523242 U CN 202321523242U CN 220833244 U CN220833244 U CN 220833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ion
bone
main body
fusion device
devic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232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凯
文晓宇
孙陆
张靖
马学为
刘昊
刘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su Health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su Health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su Health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su Health Technology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232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33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33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33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竖直放置的筒状的融合器主体以及固接在所述融合器主体内孔中的孔隙结构,所述孔隙结构为晶格网状。本申请提供的椎间融合器具有骨诱导功能,使得不用植骨或少量的植骨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骨融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椎间融合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骨科植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导致的各类外科疾病愈加常见,对保守治疗无效者一般都需进行椎间融合手术。此类治疗中,通常将椎间融合器植入脊柱,通过前路、后路进行支撑,恢复椎间隙的高度,从而使神经根孔恢复张大。
现有的椎间融合器植入脊柱主要起支撑作用,并不能诱导成骨,因此往往需要在融合器中植入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的骨块,以达到骨性融合的目的。其中,自体骨需要从患者的身体内取出,往往会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而同种异体骨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融合效果也不理想,经常出现腰椎术后假关节形成等腰椎不融合的情况。
因此目前市面上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具有骨诱导功能,使得不用植骨或很少量的植骨就能达到良好的骨融合效果的融合器。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融合器具有骨诱导功能,使得不用植骨或少量的植骨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骨融合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
本申请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竖直放置的筒状的融合器主体以及固接在所述融合器主体内孔中的孔隙结构,所述孔隙结构为晶格网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椎间融合器放置在脊柱椎间盘处时,骨细胞可以直接从孔隙结构的空隙中爬入,加快骨融合,起到骨诱导功能,使得不用植骨或少量的植骨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骨融合效果,减少了植入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骨块的数量,降低了对患者造成身心带来的痛苦或融合不理想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孔隙结构沿所述融合器主体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孔隙结构与骨细胞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骨融合效果更好。
可选的,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侧壁处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中固接有诱导骨长入的爬行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骨细胞也可以从融合器主体侧壁处的爬行网中爬入,提高了融合器的骨融合效果。
可选的,所述融合器主体上端和/或下端为平面、斜面、弧面或不规则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融合器与上下终板的表面曲度相贴合,适应范围更广。
可选的,所述融合器主体上端和/或下端固接有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可以增加融合器主体上下两端和上下终板的摩擦力,提高融合器主体和上下终板的结合强度,大大降低了融合器滑脱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融合器主体在其高度方向上呈直线状或弯曲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融合器主体可以和人体脊柱的生理曲线相匹配,提高术后的舒适度。
可选的,所述融合器主体侧壁处开设有器械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借助外界器械,将外界器械安装在器械槽中,就可以通过操作外界器械操作融合器主体安装在人体脊柱上,安装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孔隙结构的设置,使得当将融合器本体安装在脊柱上的椎间盘处时,骨细胞可以直接从孔隙结构的空隙中爬入,加快骨融合,起到骨诱导的功能,使得不用植骨或少量的植骨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骨融合效果;
2.凸起的设置可以增大融合器本体上下两端和人体上下终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融合器本体的初始安装稳定性,大大降低融合器本体滑落的概率;
3.器械槽的设置使得可以借助外界器械安装在器械槽中,从而辅助融合器本体的安装,安装非常方便,且当需要进行少量植骨时,也可以将器械槽当做植骨的入口使用(此种情况下融合器内部留有一定的空腔可作为植骨空间),操作更加方便灵活;
4.孔隙结构和爬行网可定制弹性模量,以匹配周边椎骨,降低下沉和应力遮挡的风险;
5.椎间融合器的外形可定制,可匹配患者椎间终板曲面和生理曲度,完美重建患者解剖学特征,恢复合适的活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融合器主体;11、窗口;111、爬行网;12、凸起;13、器械槽;2、孔隙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椎间融合器。参照图1,椎间融合器包括竖直放置的筒状的融合器主体1以及固接在融合器主体1内孔中的孔隙结构2,孔隙结构2整体呈晶格网状,且孔隙结构2沿融合器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使得当将融合器主体1安装在脊柱上椎间盘缺失的位置后,骨细胞可以从孔隙结构2的空隙中爬入,起到骨诱导的功能,加快骨融合。多个孔隙结构2的设置,更有利于骨细胞的爬入融合,还可以提高融合器主体1的长期稳定性,使得骨融合效果更好。当需要植骨时,可以直接将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的骨块放置在相邻两个孔隙结构2的中间,以促进骨融合。使得不用植骨或少量的植骨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骨融合效果。
参照图1,在融合器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窗口11,窗口11连通至融合器主体1的内孔处,在窗口11处固接有诱导骨长入的爬行网111,使得骨细胞也可以从融合器主体1侧壁处的爬行网111中爬入,增强了融合器的骨融合效果,提高了融合强度。
其中,孔隙结构2和爬行网111可以定制不同的弹性模量,以匹配周边椎骨,降低下沉和应力遮挡的风险。
参照图1,融合器主体1的上端和/或下端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斜面、弧面等其他形状,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上下终板的形状进行确定,以使得融合器主体1安装在脊柱上病变椎间盘处时,融合器主体1的上下两端可以和上下终板的表面曲度相贴合,适用范围更广。
同时,为了提高融合器主体1的安装稳定性,在融合器主体1的上下两端均固接有多个凸起12,每个凸起12整体呈锥状,具体的,可为圆锥状、三棱锥状、四棱锥状等,当然,凸起12也可以为圆台状、长方体状等。当将融合器主体1安装在脊柱上病变的椎间盘处时,凸起12直接抵接在上下终板上,以增加融合器主体1上下两端和上下终板之间的摩擦力,降低融合器主体1滑脱的概率。
参照图1,在融合器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器械槽13,在器械槽13内壁上加工有内螺纹,当需要将融合器主体1安装在人体脊柱上时,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外界器械,将外界器械旋拧在器械槽13中,然后通过手持外界器械,就可以带动融合器主体1安装在人体脊柱上,安装非常方便。其中,器械槽13连通至融合器主体1的内孔处,且位于相邻两个孔隙结构2之间,当将融合器主体1安装在人体脊柱上后,需要进行少量的植骨时,可以将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的骨块通过器械槽13放置在融合器主体1的内孔中,操作更加方便灵活。当不需要植骨时,器械槽13只与外界器械配合起到辅助安装的作用,使用非常方便灵活。
参照图1和图2,融合器主体1在其高度方向上可以为直线状也可以为圆弧状,其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定制,使得融合器主体1可以和人体脊柱的生理曲线相匹配,提高术后的舒适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直接将外界器械旋拧在器械槽13中,然后医生直接手持外界器械就可以带动融合器主体1安装在人体脊柱的病变椎间盘处,融合器主体1上下两端的凸起12将分别抵接在上下终板上,从而固定住融合器主体1的位置,降低融合器主体1滑脱的概率,安装非常方便。骨细胞将直接从孔隙结构2的空隙和窗口11中爬入,使得融合器具有骨诱导功能,大大提高了骨融合效果。当需要进一步提高融合器的骨诱导功能时,也可以将少量的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的骨块从器械槽13中植入融合器主体1的内孔中,在不用植骨或少量的植骨时就可以达到良好的骨融合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放置的筒状的融合器主体(1)以及固接在所述融合器主体(1)内孔中的孔隙结构(2),所述孔隙结构(2)为晶格网状;
所述孔隙结构(2)沿所述融合器主体(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所述融合器主体(1)的侧壁处开设有窗口(11),所述窗口(11)中固接有诱导骨长入的爬行网(111);
所述融合器主体(1)上端和/或下端为平面、斜面、弧面或不规则曲面;
所述融合器主体(1)在其高度方向上呈直线状或弯曲呈圆弧状;
所述孔隙结构(2)和爬行网(111)定制的弹性模量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1)上端和/或下端固接有凸起(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1)的侧壁处开设有器械槽(13)。
CN202321523242.XU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椎间融合器 Active CN220833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3242.XU CN220833244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椎间融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3242.XU CN220833244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椎间融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33244U true CN220833244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75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23242.XU Active CN220833244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椎间融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33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71382C (en) Spinal disc implant
KR101052833B1 (ko) 유연성을 갖는 척추체간 케이지
US8906096B2 (en) Spinal implant
US7780708B2 (en) Implant retaining device
US20060129242A1 (en) Pseudo arthrosis device
US20050261682A1 (en) Vertebral shock absorbers
EP1889587A2 (en) Intersomatic cage for posterior fusion surgery to the lumbar column and for surgery involving the insertion of a transforaminal implant
US20090222093A1 (en) Nucleus Implant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Same
JP2014533178A (ja) 椎間脊髄インプラント
DE60032264D1 (de) Wirbelsäulenimplantat
CN210644254U (zh) 具有缓冲部的椎间融合器
CN101972179B (zh) 一种可调式颈椎椎间融合器
US20080183295A1 (en) Implantable spinal disk
CN220833244U (zh) 一种椎间融合器
KR100948420B1 (ko) 인공 척추디스크
US20060243287A1 (en) A Surgical Method for Implanting Anchored Intervertebral Disc Space Devic
US20090138088A1 (en) Mobile spinal fusion implant
US20050273172A1 (en) Artificial disc and uses therefor
CN216535686U (zh) 一种人工椎体
WO2002045592A9 (en) Implant retaining device
EP2922504A1 (en) Flanged endplate for an intervertebral disc prosthesis and intervertebral disc prosthesis incorporating same
CN208910603U (zh) 3d打印颈椎融合器
CN215425323U (zh) 一种非融合人工椎体
CN115670757A (zh) 一种具有界面应力刺激效应的椎间融合器
KR101939213B1 (ko) 척추 후방 그물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