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8912U - 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8912U
CN220828912U CN202322666428.7U CN202322666428U CN220828912U CN 220828912 U CN220828912 U CN 220828912U CN 202322666428 U CN202322666428 U CN 202322666428U CN 220828912 U CN220828912 U CN 220828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refrigeration
dehumidifier
sheet
self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664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茜
丁志海
马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he Huiwe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he Huiwe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he Huiwe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he Huiwe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664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8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8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8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除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包括顶部设有排风扇的除湿机壳体,所述除湿机壳体的内壁底部设有半导体致冷模块,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以及分别贴合于半导体制冷片两侧的散热片和冷凝片;正向所述冷凝片一侧的除湿机壳体上开设有室内进风口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排风扇将除湿机壳体内部的气体抽出使其内壁形成负压后,将外部气体通过室内进风口一导入,经过与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的一面贴合的冷凝片接触,对导入气体含有的水分进行冷凝;经过冷凝后的气体通过通槽传输至散热片一侧,再将气体中残余的冷量经过散热片与其进行换热,对其进行降温,对冷凝气体的二次利用,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
背景技术
半导体致冷除湿机,其核心部件是半导体致冷片,这是一项很成熟的现有技术,其具有体积小、噪音低、安装方便等优点深受市场青睐。目前该除湿机主要应用在各种配电间、电子产品储藏间、电池储藏间等,应用数量一般在4台以上。同类产品的除湿机由于其自身结构的设计,即导热面与致冷面相互独立密封,致使残余冷量未得到充分利用,导致冷热交换律不高。
为此,我们发明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其包括:顶部设有排风扇的除湿机壳体,所述除湿机壳体的内壁底部设有半导体致冷模块,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以及分别贴合于半导体制冷片两侧的散热片和冷凝片;正向所述冷凝片一侧的除湿机壳体上开设有室内进风口一;所述散热片靠近除湿机壳体底部的一侧且位于冷凝片的正下方设有冷凝水接水框;在所述冷凝水接水框与冷凝片之间的散热片上开设有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除湿机壳体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安装有密封隔温棉,所述密封隔温棉的内壁与散热片的外壁接触,使得冷凝片一侧的空间为密闭空间,两侧之间仅通过通槽使其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凝水接水框的内壁开设有冷凝水槽,所述冷凝水接水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弧形聚集框,所述弧形聚集框的底端安装有冷凝水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位于所述散热片正下方的除湿机壳体内壁底端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室内进风口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外侧包裹有隔热棉,所述隔热棉的两端分别与散热片内侧以及冷凝片内侧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除湿机壳体的顶端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排风扇的输出端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
通过排风扇将除湿机壳体内部的气体抽出使其内壁形成负压后,将外部气体通过室内进风口一导入,经过与半导体制冷片制冷的一面贴合的冷凝片接触,对导入气体含有的水分进行冷凝;经过冷凝后的气体通过通槽传输至散热片一侧,再将气体中残余的冷量经过散热片与其进行换热,对其进行降温,对冷凝气体的二次利用,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壳体后侧内视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凝水接水框主视图。
图中:除湿机壳体1、排风扇2、排风口3、室内进风口一4、密封隔温棉6、安装架7、散热片8、室内进风口二9、冷凝水排水管10、半导体制冷片11、冷凝片12、冷凝水接水框13、弧形聚集框14、通槽15、隔热棉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具有使用方便、提高效率的优点,请参阅图1-4,包括顶部设有排风扇2的除湿机壳体1,除湿机壳体1的内壁底部设有半导体致冷模块,半导体致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1,以及分别贴合于半导体制冷片11两侧的散热片8和冷凝片12;正向冷凝片12一侧的除湿机壳体1上开设有室内进风口一4;散热片8靠近除湿机壳体1底部的一侧且位于冷凝片12的正下方设有冷凝水接水框13;在冷凝水接水框13与冷凝片12之间的散热片上开设有通槽15。
除湿机壳体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7,安装架7的顶端安装有密封隔温棉6,密封隔温棉6的内壁与散热片8的外壁接触,使得冷凝片12一侧的空间为密闭空间,两侧之间仅通过通槽15使其相通;
除湿机壳体1的顶端开设有排风口3,排风口3与排风扇2的输出端相对应。
在具体使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在使用时,将半导体制冷片11制冷的一面与冷凝片12贴合,需要散热的一面与散热片8贴合,在使用时,打开排风扇2以及半导体制冷片11,使得二者进行工作,通过排风扇2将除湿机壳体1内部的气体抽出使其内壁形成负压后,将外部气体通过室内进风口一4导入,经过与半导体制冷片11制冷的一面贴合的冷凝片12接触,对导入气体含有的水分进行冷凝,经过冷凝的水珠顺着冷凝片12滴落至冷凝水接水框13内;
经过冷凝后的气体通过通槽15传输至散热片8一侧,再将气体中残余的冷量经过散热片8与其进行换热,对其进行降温,提高散热效率;
散热片8换热后的气体通过排风口3排出。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请参阅图1-4,冷凝水接水框13的内壁开设有冷凝水槽,冷凝水接水框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弧形聚集框14,弧形聚集框14的底端安装有冷凝水排水管10。
在具体使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在使用时,将半导体制冷片11制冷的一面与冷凝片12贴合,需要散热的一面与散热片8贴合,在使用时,打开排风扇2以及半导体制冷片11,使得二者进行工作,通过排风扇2将除湿机壳体1内部的气体抽出使其内壁形成负压后,将外部气体通过室内进风口一4导入,经过与半导体制冷片11制冷的一面贴合的冷凝片12接触,对导入气体含有的水分进行冷凝,经过冷凝的水珠顺着冷凝片12滴落至冷凝水接水框13上开设的冷凝水槽内,经过弧形聚集框14汇聚后,经过冷凝水排水管10排出;
经过冷凝后的气体通过通槽15传输至散热片8一侧,再将气体中残余的冷量经过散热片8与其进行换热,对其进行降温,提高散热效率;
散热片8换热后的气体通过排风口3排出。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提供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请参阅图1-4,位于散热片8正下方的除湿机壳体1内壁底端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室内进风口二9。
在具体使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在使用时,将半导体制冷片11制冷的一面与冷凝片12贴合,需要散热的一面与散热片8贴合,在使用时,打开排风扇2以及半导体制冷片11,使得二者进行工作,通过排风扇2将除湿机壳体1内部的气体抽出使其内壁形成负压后,将外部气体通过室内进风口一4、室内进风口二9导入,通过室内进风口二9导入的气体经过散热片8与其进行换热,加速空气流动;
通过室内进风口一4经过与半导体制冷片11制冷的一面贴合的冷凝片12接触,对导入气体含有的水分进行冷凝,经过冷凝的水珠顺着冷凝片12滴落至冷凝水接水框13上开设的冷凝水槽内,经过弧形聚集框14汇聚后,经过冷凝水排水管10排出;
经过冷凝后的气体通过通槽15传输至散热片8一侧,与室内进风口二9导入的气体叠加带走散热片8上的热量,对其进行降温,提高散热效率;
散热片8换热后的气体通过排风口3排出。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提供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请参阅图1-4,半导体制冷片11的外侧包裹有隔热棉16,隔热棉16的两端分别与散热片8内侧以及冷凝片12内侧相贴合,通过隔热棉16减少半导体制冷片11制冷一侧的冷量外流。
在具体使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在使用时,将半导体制冷片11制冷的一面与冷凝片12贴合,需要散热的一面与散热片8贴合,在使用时,打开排风扇2以及半导体制冷片11,使得二者进行工作,通过排风扇2将除湿机壳体1内部的气体抽出使其内壁形成负压后,将外部气体通过室内进风口一4、室内进风口二9导入,通过室内进风口二9导入的气体经过散热片8与其进行换热,加速空气流动;
通过室内进风口一4经过与半导体制冷片11制冷的一面贴合的冷凝片12接触,对导入气体含有的水分进行冷凝,经过冷凝的水珠顺着冷凝片12滴落至冷凝水接水框13上开设的冷凝水槽内,经过弧形聚集框14汇聚后,经过冷凝水排水管10排出;
经过冷凝后的气体通过通槽15传输至散热片8一侧,与室内进风口二9导入的气体叠加带走散热片8上的热量,对其进行降温,提高散热效率;
散热片8换热后的气体通过排风口3排出。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6)

1.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包括顶部设有排风扇(2)的除湿机壳体(1),所述除湿机壳体(1)的内壁底部设有半导体致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致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1),以及分别贴合于半导体制冷片(11)两侧的散热片(8)和冷凝片(12);正向所述冷凝片(12)一侧的除湿机壳体(1)上开设有室内进风口一(4);所述散热片(8)靠近除湿机壳体(1)底部的一侧且位于冷凝片(12)的正下方设有冷凝水接水框(13);在所述冷凝水接水框(13)与冷凝片(12)之间的散热片上开设有通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壳体(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的顶端安装有密封隔温棉(6),所述密封隔温棉(6)的内壁与散热片(8)的外壁接触,使得冷凝片(12)一侧的空间为密闭空间,两侧之间仅通过通槽(15)使其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接水框(13)的内壁开设有冷凝水槽,所述冷凝水接水框(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弧形聚集框(14),所述弧形聚集框(14)的底端安装有冷凝水排水管(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散热片(8)正下方的除湿机壳体(1)内壁底端开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室内进风口二(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1)的外侧包裹有隔热棉(16),所述隔热棉(16)的两端分别与散热片(8)内侧以及冷凝片(12)内侧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壳体(1)的顶端开设有排风口(3),所述排风口(3)与排风扇(2)的输出端相对应。
CN202322666428.7U 2023-10-07 2023-10-07 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 Active CN220828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66428.7U CN220828912U (zh) 2023-10-07 2023-10-07 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66428.7U CN220828912U (zh) 2023-10-07 2023-10-07 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8912U true CN220828912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2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66428.7U Active CN220828912U (zh) 2023-10-07 2023-10-07 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89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133069A1 (zh) 一种节能电冰箱
CN101672550A (zh) 半导体制冷系统
CN201532052U (zh) 半导体制冷系统
CN207936555U (zh) 双层冰箱冷凝器组件
CN220828912U (zh) 冷量自利用半导体致冷除湿机
CN219497905U (zh) 一种储能柜电池散热结构
CN201488181U (zh) 高效环保节能换新风装置
CN110460201A (zh) 一种高效散热电机
CN216291978U (zh) 一种一体化机柜空调
CN2129909Y (zh) 热管式半导体热电制冷装置
CN201803434U (zh) 节能空调主机
CN212195006U (zh) 一种冷藏车用组合一体式制冷机
CN21210875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8139667U (zh) 一种用于双压缩机冰箱的散热结构
CN207299665U (zh) 一种冰箱
CN210292478U (zh) 一种新型冰箱散热结构
CN216557738U (zh) 一种节能型螺杆式冷水机组的控温装置
CN204723995U (zh) 一种冷冻式干燥机
CN211239040U (zh) 节能散热的半开放式电力柜
CN208540361U (zh) 机柜空调散热系统
CN219589207U (zh) 一种冷干机用多媒介冷凝器散热机构
CN220639548U (zh) 一种应用热管的充电桩顶部散热系统
CN218915988U (zh) 一种循环水冷的节能环保型冷却塔
CN210688810U (zh) 一种低温型风冷螺杆冷热水机组
CN218864573U (zh) 低霜冷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