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8272U - 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28272U CN220828272U CN202322619264.2U CN202322619264U CN220828272U CN 220828272 U CN220828272 U CN 220828272U CN 202322619264 U CN202322619264 U CN 202322619264U CN 220828272 U CN220828272 U CN 2208282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age
- pipe
- water
- intermediate wall
- tu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9000005871 repell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04 osmo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60000892 attapulgit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25 palygorsk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包括:中隔墙、回填结构、排水管,中隔墙最低处沿所述隧道走向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管靠近所述排水槽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中隔墙内沿所述隧道走向设置有汇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排水槽的一端均伸入所述汇水管内,所述汇水管还连接有若干引流管以将水排出所述中隔墙。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回填结构与排水槽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层,避免回填结构中的透水材料堵塞排水管的管口,同时将水汇流后再进行分流,防止其流通的通路堵塞后造成整个的堵塞,此结构综合考虑了隧道内和中隔墙处的防排水,能够有效地将连拱隧道上方的围岩裂隙水快速排出,提高了连拱隧道的整体防排水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连拱隧道具有工期短、经济效益好、接线难度小和地形适应性强等特点,近年来连拱隧道的结构形式广泛地应用于山岭地带的高速公路建设领域。
连拱隧道较为普遍的施工方法为中导洞先行开挖,以便探查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围岩地质情况,而后进行中隔墙的浇筑,随后依次进行连拱隧道两侧主洞的开挖、初期支护、防水层施工和二衬浇筑等工序;中隔墙作为连拱隧道的中枢构件,起着重要的受力和传力作用,同时现有设计在连拱隧道中隔墙顶部为围岩裂隙水的汇聚处,且连拱隧道两主洞二衬混凝土与中隔墙混凝土间设有变形缝,易导致连拱隧道主洞二衬渗漏水,严重时会进一步引发二衬开裂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排水管路及时对其进行排水,然而在排水过程中,使用一定时间后泥沙等会造成排水管路的堵塞,影响排水的进程。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使用一定周期后容易造成排水管路堵塞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其包括:
中隔墙、回填结构、排水管,所述中隔墙设置于两个隧道中间,所述回填结构设置于所述中隔墙上方的最低处,所述中隔墙内均匀地竖向预埋有若干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均伸入所述回填结构内,所述中隔墙顶部与所述隧道之间均设置有初期支护,所述中隔墙靠近所述隧道均设置有二次衬砌,所述二次衬砌与所述中隔墙和所述初期支护之间设置有防水层,所述中隔墙最低处沿所述隧道走向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管靠近所述排水槽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中隔墙内沿所述隧道走向设置有汇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排水槽的一端均伸入所述汇水管内,所述汇水管还连接有若干引流管以将水排出所述中隔墙;
所述回填结构与所述排水槽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层。
优选地,所述隧道内靠近所述中隔墙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暗渠,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均连接所述汇水管两侧,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中隔墙、所述防水层、以及所述二次衬砌伸入所述排水暗渠内。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靠近所述排水暗渠的一端设置有单向流通结构,所述单向流通结构的流向为自所述汇水管向所述排水暗渠。
优选地,所述单向流通结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与所述引流管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管体内设置有特斯拉单向阀结构,所述特斯拉单向阀结构与所述管体内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隔墙靠近所述防水层均匀地设置有若干环形盲管,所述环形盲管与所述排水管、所述引流管的数量均相同,所述环形盲管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环形盲管另一端均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均与所述环形盲管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均贯穿所述初期支护。
优选地,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环形盲管的一端的管口位置不高于所述回填结构的最高点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回填结构的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V形以及U+V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回填结构与排水槽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层,避免回填结构中的透水材料堵塞排水管的管口,同时通过将水汇流后再进行分流,防止其流通的通路堵塞后造成整个的堵塞,同时此结构综合考虑了隧道内和中隔墙处的防排水,能够有效地将连拱隧道上方的围岩裂隙水快速排出,提高了连拱隧道的整体防排水效果,同时能避免二次衬砌出现渗漏水和开裂问题;
2.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单向流通结构的流向为自汇水管向排水暗渠,防止在汛期水位过涨导致排水暗渠内的水进入到引流管,反向堵塞引流管,单向流通结构避免了水的反向流动;
3.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连通管远离环形盲管的一端的管口位置不高于回填结构的最高点的高度,使得以在回填结构进行水排过程中,渗透压力饱和后,以将水通过环形盲管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流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特斯拉单向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中隔墙;2、二次衬砌;3、初期支护;4、防水层;5、连通管;6、环形盲管;7、排水槽;8、支撑层;9、回填结构;10、管体;11、排水暗渠;12、排水管;13、汇水管;14、引流管;15、特斯拉单向阀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其包括:
包括:中隔墙1、回填结构9、排水管12,所述中隔墙1设置于两个隧道中间,所述回填结构9设置于所述中隔墙1上方的最低处,所述中隔墙1内均匀地竖向预埋有若干排水管12,所述排水管12均伸入所述回填结构9内,所述中隔墙1顶部与所述隧道之间均设置有初期支护3,所述中隔墙1靠近所述隧道均设置有二次衬砌2,所述二次衬砌2与所述中隔墙1和所述初期支护3之间设置有防水层4,所述中隔墙1最低处沿所述隧道走向设置有排水槽7,所述排水管12靠近所述排水槽7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槽7连通,所述中隔墙1内沿所述隧道走向设置有汇水管13,所述排水管12远离所述排水槽7的一端均伸入所述汇水管13内,所述汇水管13还连接有若干引流管14以将水排出所述中隔墙1;所述回填结构9与所述排水槽7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层8。如图1-3所示,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包括中隔墙1、回填结构9、排水管12,其中中隔墙1设置在两个隧道之间,在中隔墙1顶部开设具有中间低谷的槽体,在施工后进行回填,回填结构9为采用浆砌偏石等透水性材料,比如凹凸棒土,在保证透水的同时也能防止碎石堵塞,在浇筑前,中隔墙1内中心处沿着隧道的走向预埋若干排水管12,使得排水管12一端贯穿中隔墙1伸入到回填结构9内,中隔墙1顶部与隧道之间均设置初期支护3,中隔墙1靠近隧道均设置二次衬砌2,二次衬砌2与中隔墙1和初期支护3之间设置有防水层4,防水层4可以是水泥和防水涂料的混合物质,也可以是在混凝土结构上涂覆防水涂料,中隔墙1最低处沿隧道走向设置排水槽7,将连拱隧道顶部的水收集,水通过回填结构9渗入到排水槽7内,排水管12靠近排水槽7的一端与排水槽7连通,中隔墙1内沿隧道走向设置有汇水管13,排水管12远离排水槽7的一端均伸入汇水管13内,将排水槽7顶部的水收集到汇水管13内,汇水管13还连接若干引流管14以将水排出中隔墙1,回填结构9与排水槽7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层8,其可以是鹅卵石,避免回填结构9中的透水材料堵塞排水管12的管口,其起到支撑回填结构9的作用,同时通过将水汇流后再进行分流,防止其流通的通路堵塞后造成整个的堵塞,同时此结构综合考虑了隧道内和中隔墙1处的防排水,能够有效地将连拱隧道上方的围岩裂隙水快速排出,提高了连拱隧道的整体防排水效果,同时能避免二次衬砌2出现渗漏水和开裂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隧道内靠近所述中隔墙1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暗渠11,所述引流管14的一端均连接所述汇水管13两侧,所述引流管14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中隔墙1、所述防水层4、以及所述二次衬砌2伸入所述排水暗渠11内。如图1-3所示,隧道内靠近中隔墙1的一侧设置排水暗渠11,引流管14的一端均连接汇水管13两侧,引流管14的另一端分别贯穿中隔墙1、防水层4、以及所述二次衬砌2伸入排水暗渠11内,通过将水排到排水暗渠11以将其引出隧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管14靠近所述排水暗渠11的一端设置有单向流通结构,所述单向流通结构的流向为自所述汇水管13向所述排水暗渠11。如图1-3所示,引流管14靠近排水暗渠11的一端设置有单向流通结构,单向流通结构的流向为自汇水管13向排水暗渠11,防止在汛期水位过涨导致排水暗渠11内的水进入到引流管14,反向堵塞引流管14,单向流通结构避免了水的反向流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流通结构包括管体10,所述管体10与所述引流管14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管体10内设置有特斯拉单向阀结构15,所述特斯拉单向阀结构15与所述管体10内壁连接。如图1-3所示,单向流通结构的管体10,管体10与引流管14之间活动连接,其可以是卡接,以在需要清理的时候进行拆卸,管体10内设置有特斯拉单向阀结构15,特斯拉单向阀结构15与管体10内壁连接,以使得水单向流通,防止其反向流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隔墙1靠近所述防水层4均匀地设置有若干环形盲管6,所述环形盲管6与所述排水管12、所述引流管14的数量均相同,所述环形盲管6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引流管14连通,所述环形盲管6另一端均连接有连通管5,所述连通管5一端均与所述环形盲管6连通,所述连通管5的另一端均贯穿所述初期支护3。如图1-3所示,中隔墙1靠近防水层4均均匀地设置有若干环形盲管6,在初期支护3施工结束后,沿隧道环向钻2cm孔后对应孔位沿隧道环向将环形盲管6放置正在中隔墙1上对应的位置,环形盲管6与排水管12、引流管14的数量均相同,在其均匀布置的同时,其数量也相同,当形成单个对位连接后,使得其可以一一对应,环形盲管6与排水管12、引流管14均采用DN75的HDP单壁打孔波纹管,环形盲管6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引流管14连通,环形盲管6另一端均连接有连通管5,连通管5一端均与所述环形盲管6连通,连通管5的另一端均贯穿初期支护3,当水位过高后,通过连通管5进入环形盲管6,使得通过环形盲管6排至引流管14进行分散,最终排出隧道,以避免造成堵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管5远离所述环形盲管6的一端的管口位置不高于所述回填结构9的最高点的高度。如图1-3所示,连通管5远离环形盲管6的一端的管口位置不高于回填结构9的最高点的高度,使得以在回填结构9进行水排过程中,渗透压力饱和后,以将水通过环形盲管6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回填结构9的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V形以及U+V形中的任意一种。如图1-3所示,回填结构9的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V形以及U+V形中的任意一种,以将连拱隧道上方的围岩裂隙水快速汇集,再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包括:中隔墙、回填结构、排水管,所述中隔墙设置于两个隧道中间,所述回填结构设置于所述中隔墙上方的最低处,所述中隔墙内均匀地竖向预埋有若干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均伸入所述回填结构内,所述中隔墙顶部与所述隧道之间均设置有初期支护,所述中隔墙靠近所述隧道均设置有二次衬砌,所述二次衬砌与所述中隔墙和所述初期支护之间设置有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最低处沿所述隧道走向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管靠近所述排水槽的一端与所述排水槽连通,所述中隔墙内沿所述隧道走向设置有汇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所述排水槽的一端均伸入所述汇水管内,所述汇水管还连接有若干引流管以将水排出所述中隔墙;
所述回填结构与所述排水槽之间还设置有支撑层;
所述隧道内靠近所述中隔墙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暗渠,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均连接所述汇水管两侧,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中隔墙、所述防水层、以及所述二次衬砌伸入所述排水暗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管靠近所述排水暗渠的一端设置有单向流通结构,所述单向流通结构的流向为自所述汇水管向所述排水暗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流通结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与所述引流管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管体内设置有特斯拉单向阀结构,所述特斯拉单向阀结构与所述管体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隔墙靠近所述防水层均匀地设置有若干环形盲管,所述环形盲管与所述排水管、所述引流管的数量均相同,所述环形盲管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环形盲管另一端均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一端均与所述环形盲管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均贯穿所述初期支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环形盲管的一端的管口位置不高于所述回填结构的最高点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填结构的横截面的形状为U形、V形以及U+V形中的任意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19264.2U CN220828272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19264.2U CN220828272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28272U true CN220828272U (zh) | 2024-04-23 |
Family
ID=9072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19264.2U Active CN220828272U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28272U (zh) |
-
2023
- 2023-09-26 CN CN202322619264.2U patent/CN2208282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66273B (zh) | 处理隧道围岩裂隙水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 |
CN109723071B (zh) |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内置双层钢桶降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 |
CN208346836U (zh) | 一种隐蔽式排水系统 | |
CN220828272U (zh) | 一种连拱隧道防排水结构 | |
CN105672370A (zh) | 一种地下工程用水压控制系统 | |
CN112726659A (zh) | 一种双重防倒灌挡土墙排水管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8578054U (zh) | 一种埋置式浅层组合排水管 | |
CN111733894A (zh) | 一种深基坑地下构筑物抗浮系统及施工工艺 | |
CN217175186U (zh) | 一种路政用防淤堵排水结构 | |
CN106592545B (zh) | 一种用于富水性边坡的排水系统 | |
CN114575921A (zh) | 排水锚杆、边坡排水系统及下穿边坡隧道边坡排水治理方法 | |
CN212896700U (zh) | 一种地下防水系统 | |
CN210263097U (zh) | 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 | |
CN220434826U (zh) | 一种隧道防排水结构 | |
CN107366294A (zh) | 一种地下室的综合排水系统 | |
CN110685741A (zh) | 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及其施工方法 | |
KR20020033686A (ko) | 헥사튜브코넥터 배수공법 | |
CN205077490U (zh) | 在深厚饱水砂层中防倒吸防沉淀的注浆装置 | |
CN110630270B (zh) | 治理暗挖竖井层间滞水的引排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4741459U (zh) | 一种隧道衬砌后多向集排水系统 | |
CN115573522B (zh) | 基于屋顶调蓄的建筑落水管雨污断接分流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218757816U (zh) | 一种网格状的边坡防冻胀排水结构 | |
CN211549772U (zh) | 治理暗挖竖井初支背后渗漏水的汇水通道 | |
CN216767415U (zh) | 一种用于深埋有压过水隧洞的泄水系统 | |
CN215804715U (zh) | 一种富水段隧道防排水系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