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7475U - 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827475U CN220827475U CN202322662780.3U CN202322662780U CN220827475U CN 220827475 U CN220827475 U CN 220827475U CN 202322662780 U CN202322662780 U CN 202322662780U CN 220827475 U CN220827475 U CN 2208274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outlet
- inlet
- pem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3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5868 elect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150000002431 hydrogen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8213 purifi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包括供水纯化模块、氧气分离模块、氢气分离模块、PEM电解槽、冷却水泵、第一离子过滤器和PTC加热器;所述供水纯化模块与所述氧气分离模块连接,所述氧气分离模块与所述PEM电解槽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氢气分离模块与所述PEM电解槽的氢气出口连接,所述氧气分离模块与所述冷却水泵的入口连接,在所述冷却水泵的出口与所述PEM电解槽的入水口之间形成一条通水管路,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并联设置在所述通水管路上,所述PTC加热器并联设置在所述通水管路上。本实用新型可在不改善系统其他零部件的情况下拓宽系统中水流量的可调节范围,提升系统的控温效率,改善响应滞后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EM水电解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
背景技术
PEM水电解制氢技术在风力发电领域和光伏发电领域的耦合应用,有效解决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经常性无法并入电网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经济有效性。但因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将不可避免地工作在低温环境中,如何控制PEM电解槽的工作温度成为一大重要难题。
现有技术中的PEM水电解制氢系统所采用的控温方式是将冷却水泵所输出的水依次经由串联的PTC加热器和离子过滤器进行处理之后输入至PEM电解槽中使用,具体参见图1所示,这一控温方式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其一,因PTC加热器和离子过滤器的流阻过大,加上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周期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无法在宽范围内调节系统的水流量;其二,PTC加热器和离子过滤器之间的串联设置方式,使得系统的控温效率低,响应滞后性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包括供水纯化模块、氧气分离模块、氢气分离模块、PEM电解槽、冷却水泵、第一离子过滤器和PTC加热器;
所述供水纯化模块与所述氧气分离模块连接,所述氧气分离模块与所述PEM电解槽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氢气分离模块与所述PEM电解槽的氢气出口连接,所述氧气分离模块与所述冷却水泵的入口连接,在所述冷却水泵的出口与所述PEM电解槽的入水口之间形成一条通水管路,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并联设置在所述通水管路上,所述PTC加热器并联设置在所述通水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纯化模块包括第一颗粒过滤器、纯化水箱、第一截止阀、第二颗粒过滤器、纯化水泵、第二离子过滤器和三通阀;
所述第一颗粒过滤器与所述纯化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纯化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颗粒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颗粒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纯化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纯化水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离子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离子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三通阀的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纯化水箱的回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分离模块包括阳极气水分离器、阳极除雾器、阳极背压阀和第三颗粒过滤器;
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的入水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所述阳极除雾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阳极除雾器的出口通过所述阳极背压阀外接储氧容器,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的回水口与所述PEM电解槽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颗粒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三颗粒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冷却水泵的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分离模块包括阴极气水分离器、阴极除雾器、冷凝器、第二截止阀、缓冲器、除氧器、干燥器和阴极背压阀;
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的进气口与所述PEM电解槽的氢气出口连接,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所述阴极除雾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阴极除雾器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排水口与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的回水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截止阀与所述缓冲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缓冲器的出口与所述除氧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除氧器的出口与所述干燥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干燥器的出口通过所述阴极背压阀外接储氢容器。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分离模块还包括回水阀,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回水阀与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出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分离模块还包括泄压阀,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的排气口通过所述泄压阀外接大气环境。
进一步地,在所述纯化水箱的内部设置液位传感器,在所述纯化水箱的出水口设置在线电导率仪,在所述纯化水箱的入水口设置流量传感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的内部设置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的内部设置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PEM电解槽的入水口设置温压监测设备和在线电导率仪,在所述PEM电解槽的出水口设置温压监测设备,在所述PEM电解槽的氢气出口设置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增设供水纯化模块,可以有效地降低流入至PEM电解槽的供给水的电导率,并且避免出现因PEM电解槽在工作期间突然无水供应而产生损坏的情况,也确保PEM电解槽在无水供应的情况下可以顺利停机。通过在冷却水泵的出口与PEM电解槽的入水口之间所形成的通水管路上并联设置PTC加热器和离子过滤器,可以在不改善系统其他零部件的前提条件下,拓宽系统中水流量的可调节范围,并且提升系统的控温效率,改善响应滞后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PEM水电解制氢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简要框架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第一颗粒过滤器,11-纯化水箱,12-第一截止阀,13-第二颗粒过滤器,14-纯化水泵,15-第二离子过滤器,16-三通阀,20-阳极气水分离器,21-第三颗粒过滤器,22-阳极除雾器,23-阳极背压阀,30-冷却水泵,31-第一离子过滤器,32-PTC加热器,40-PEM电解槽,50-阴极气水分离器,51-阴极除雾器,52-回水阀,53-冷凝器,54-第二截止阀,55-缓冲器,56-除氧器,57-干燥器,58-阴极背压阀,59-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请参考图2至图3,图2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供水纯化模块、氧气分离模块、冷却水泵30、第一离子过滤器31、PTC加热器32、PEM电解槽40和氢气分离模块;
其中,所述供水纯化模块连接所述氧气分离模块,所述氧气分离模块连接所述PEM电解槽40的出水口,所述PEM电解槽40的氢气出口连接所述氢气分离模块,所述氧气分离模块连接所述冷却水泵30的入口,所述冷却水泵30的出口连接所述PEM电解槽40的入水口并以此形成一条通水管路,在所述通水管路上并联设置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31,以及在所述通水管路上并联设置所述PTC加热器32,并且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31与所述PTC加热器32之间为并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PEM的英文全称为Proton Exchange Membrane,译为质子交换膜;PTC的英文全称为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译为正温度系数。
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31、所述PTC加热器32和所述通水管路三者之间的并联形式表现如下:
其一,在所述通水管路上设置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偏向所述冷却水泵30的出口设置,所述第二三通管偏向所述PEM电解槽40的入水口设置;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31的入口通过所述第一三通管接入所述通水管路,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31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三通管接入所述通水管路;
其二,在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31的入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管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三三通管,以及在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3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三通管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第四三通管;所述PTC加热器32的入口通过所述第三三通管接入所述通水管路,所述PTC加热器32的的出口通过所述第四三通管接入所述通水管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31用于辅助对所述PEM电解槽40的进水电导率进行调整,所述PTC加热器32用于对所述PEM电解槽40的进水温度进行调整;相较于图1所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的PEM水电解制氢系统,通过建立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31和所述PTC加热器32与所述通水管路之间的并联关系,可以解决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31和所述PTC加热器32的流阻过大的问题,拓宽整个系统中水流量的可调节范围,也可以提升系统的控温效率,改善响应滞后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供水纯化模块具体包括第一颗粒过滤器10、纯化水箱11、第一截止阀12、第二颗粒过滤器13、纯化水泵14、第二离子过滤器15和三通阀16;
其中,所述第一颗粒过滤器10的入口连接外部的纯水供应设备或自来水供应设备,所述第一颗粒过滤器10的出口连接所述纯化水箱11的入水口,所述纯化水箱11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12的入口,所述第一截止阀12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颗粒过滤器13的入口,所述第二颗粒过滤器13的出口连接所述纯化水泵14的入口,所述纯化水泵14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离子过滤器15的入口,所述第二离子过滤器15的出口连接所述三通阀16的入口,所述三通阀16的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纯化水箱11的回水口。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第一颗粒过滤器10用于降低外部供水中的颗粒物,以避免这些颗粒物对所述PEM电解槽40中的双极板造成损坏或者堵塞;所述纯化水箱11用于存储从其入水口和回水口所流入的纯化水,以避免所述PEM电解槽40因在工作期间突然无水供应而造成损坏,同时确保所述PEM电解槽40在无水供应情况下可以顺利停机;所述第一截止阀12用于调节所述纯化水泵14的后端压力,以避免所述PEM电解槽40的阴极侧回流水无法有效回流;所述第二颗粒过滤器13用于降低所述纯化水箱11所提供的纯化水中的颗粒物,以提高所述纯化水泵14的进水清洁度,避免所述纯化水泵14因水中杂质造成轴承磨损或堵转;所述纯化水泵14可以根据系统实际需求布设为高压纯化水泵或者低压纯化水泵,用于向所述PEM电解槽40提供高清洁度的纯化水;所述三通阀16用于从所述第二离子过滤器15提供的纯化水中隔离开高电导率纯化水和低电导率纯化水。
通过将所述纯化水箱11的出水口、所述第一截止阀12、所述第二颗粒过滤器13、所述纯化水泵14、所述第二离子过滤器15、所述三通阀16和所述纯化水箱11的回水口进行依次连接以形成一个循环结构,可以降低流入所述PEM电解槽40的纯化水的电导率以满足其运行要求,同时在所述第二离子过滤器15的辅助作用下实现系统内部的离子循环。
此外,在所述纯化水箱11的内部底面布设液位传感器(以下区分描述为第一液位传感器,在图3中以符号LLS表示),以对所述纯化水箱11的当前储水量进行监测,并且要求在未出现紧急断水等特殊情况下,确保所述纯化水箱11的液位维持在[(2/3)*V,(3/4)*V]范围内,V为所述纯化水箱11的总体积,而在出现紧急断水等特殊情况下,确保所述纯化水箱11的液位下限值应当为(4/3)*T,T为满足系统运行一小时所需的用水量;当然,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纯化水箱11的内部顶面,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出限定。
此外,在所述纯化水箱11的出水口布设在线电导率仪(以下区分描述为第一在线电导率仪,在图3中以符号C表示),以对所述纯化水箱11的出水电导率进行监测;在所述纯化水箱11的入水口布设流量传感器(在图3中以符号F表示),以对所述纯化水箱11的进水流量进行监测。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在线电导率仪和所述流量传感器均与外部的系统控制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完成相关监测数据的上传,方便工作人员了解所述纯化水箱11的运行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氧气分离模块具体包括阳极气水分离器20、第三颗粒过滤器21、阳极除雾器22和阳极背压阀23;
其中,所述三通阀16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入水口,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三颗粒过滤器21的入口,所述第三颗粒过滤器21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却水泵30的入口,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排气口连接所述阳极除雾器22的入口,所述阳极除雾器22的出口连接所述阳极背压阀23的入口,所述阳极背压阀23的出口连接外部的储氧容器,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回水口连接所述PEM电解槽40的出水口。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对所述三通阀16的第二出口所提供的低电导率纯化水和所述PEM电解槽40所提供的未反应水进行气水分离处理,此时生成的氧气经由所述阳极除雾器22进行除雾处理之后,在所述阳极背压阀23处于打开状态时存储至所述储氧容器中;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内部存储的水经由所述第三颗粒过滤器21进行过滤处理之后等待所述冷却水泵30的抽取。
此外,在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内部底面布设液位传感器(以下区分描述为第二液位传感器,在图3中以符号LLS表示),以对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当前储水量进行监测,并且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与外部的所述系统控制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完成相关监测数据的上传,方便工作人员了解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储水情况;当然,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内部顶面,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针对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入水口、出水口、排气口和回水口之间的设置位置作出如下限定:
其一,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回水口应当低于其入水口且两者之间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存储更多的纯化水,同时避免所述冷却水泵30吸入气体;
其二,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回水口应当高于其出水口且两者之间相对设置,以避免氧气从其出水口排出;
其三,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排气口应当高于其入水口、回水口和出水口,并且优选设置在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20的顶部,以利用氧气的低密度使得制取到的氧气尽可能地从其排气口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氢气分离模块具体包括阴极气水分离器50、阴极除雾器51、回水阀52、冷凝器53、第二截止阀54、缓冲器55、除氧器56、干燥器57、阴极背压阀58和泄压阀59;
其中,所述PEM电解槽40的氢气出口连接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进气口,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排气口连接所述阴极除雾器51的入口,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回水阀52的入口,所述回水阀52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12的出口,所述阴极除雾器51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凝器53的入口,所述冷凝器53的排水口连接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回水口,所述冷凝器53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54的入口,所述第二截止阀54的出口连接所述缓冲器55的入口,所述缓冲器55的出口连接所述除氧器56的入口,所述除氧器56的出口连接所述干燥器57的入口,所述干燥器57的出口连接所述阴极背压阀58的入口,所述阴极背压阀58的出口连接外部的储氢容器,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排气口连接所述泄压阀59的入口,所述泄压阀59的出口连通大气环境。
更为具体的,所述回水阀5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截止阀12的出口之间的连接方式表现为:在所述第二颗粒过滤器13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截止阀12的出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五三通管,所述回水阀52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五三通管接入该连接管路。
更为具体的,所述泄压阀59的入口与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排气口之间的连接方式表现为:在所述阴极除雾器51的入口与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排气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第六三通管,所述泄压阀59的入口通过所述第六三通管接入该连接管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对所述PEM电解槽40的氢气出口所提供的夹杂着水分的氢气进行气水分离处理,此时生成的氢气先经由所述阴极除雾器51进行除雾处理,再经由所述冷凝器53进行冷凝处理,接着在所述第二截止阀54处于打开状态下继续经由所述缓冲器55均匀缓慢地导出至所述除氧器56以去除掉其中夹杂的氧气成分,最后经由所述干燥器57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在所述阴极背压阀58处于打开状态时存储至所述储氢容器中;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内部存储的水在所述回水阀52处于打开状态时可以由所述纯化水泵14回抽至所述纯化水箱11。
此外,所述泄压阀59可以根据系统实际需求布设为机械式泄压阀或者电动式泄压阀,通过所述泄压阀59调节所述PEM电解槽40的阴极侧压力以使其工作在允许压力范围内,避免所述PEM电解槽40因其阴极侧超压而造成损坏;相较于图1所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的PEM水电解制氢系统,通过优化所述回水阀52的连接位置,可以避免将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内部存储的水直接引入到所述PEM电解槽40的阴极侧而造成电导率过高。
此外,在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内部底面布设液位传感器(以下区分描述为第三液位传感器,在图3中以符号LLS表示),以对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当前储水量进行监测,并且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与外部的所述系统控制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完成相关监测数据的上传,方便工作人员了解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储水情况;当然,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内部顶面,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出限定。
针对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进气口、出水口、排气口和回水口之间的设置情况作出如下限定:
其一,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进气口应当高于其回水口且两者之间相对设置;
其二,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进气口应当高于其出水口且两者之间相对设置,以避免氢气从其出水口排出;
其三,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排气口应当高于其进气口、回水口和出水口,并且优选设置在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50的顶部,以利用氢气的低密度使得制取到的氢气尽可能地从其排气口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需要对所述PEM电解槽40的基本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其稳定可靠运行,具体作出如下设置:
在所述PEM电解槽40的入水口布设温压监测设备(以下区分描述为第一温压监测设备),所述第一温压监测设备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在图3中以符号T表示)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在图3中以符号P表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对所述PEM电解槽40的进水温度进行监测,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对所述PEM电解槽40的进水压力进行监测;在所述PEM电解槽40的入水口布设在线电导率仪(以下区分描述为第二在线电导率仪,在图3中以符号C表示),以对所述PEM电解槽40的进水电导率进行监测;当然,所述第一温压监测设备也可以直接采用温压一体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出限定。
在所述PEM电解槽40的出水口布设温压监测设备(以下区分描述为第二温压监测设备),所述第二温压监测设备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在图3中以符号T表示)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在图3中以符号P表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对所述PEM电解槽40的出水温度进行监测,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对所述PEM电解槽40的出水压力进行监测;当然,所述第二温压监测设备也可以直接采用温压一体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在所述PEM电解槽40的氢气出口布设压力传感器(以下区分描述为第三压力传感器,在图3中以符号P表示),以对所述PEM电解槽40的氢气出口压力进行监测。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温压监测设备、所述第二在线电导率仪、所述第二温压监测设备和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均与外部的所述系统控制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完成相关监测数据的上传,方便工作人员了解所述PEM电解槽40的运行状态。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纯化模块、氧气分离模块、氢气分离模块、PEM电解槽、冷却水泵、第一离子过滤器和PTC加热器;
所述供水纯化模块与所述氧气分离模块连接,所述氧气分离模块与所述PEM电解槽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氢气分离模块与所述PEM电解槽的氢气出口连接,所述氧气分离模块与所述冷却水泵的入口连接,在所述冷却水泵的出口与所述PEM电解槽的入水口之间形成一条通水管路,所述第一离子过滤器并联设置在所述通水管路上,所述PTC加热器并联设置在所述通水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纯化模块包括第一颗粒过滤器、纯化水箱、第一截止阀、第二颗粒过滤器、纯化水泵、第二离子过滤器和三通阀;
所述第一颗粒过滤器与所述纯化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纯化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颗粒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颗粒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纯化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纯化水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离子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二离子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三通阀的入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纯化水箱的回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分离模块包括阳极气水分离器、阳极除雾器、阳极背压阀和第三颗粒过滤器;
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的入水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所述阳极除雾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阳极除雾器的出口通过所述阳极背压阀外接储氧容器,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的回水口与所述PEM电解槽的出水口连接,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颗粒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三颗粒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冷却水泵的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分离模块包括阴极气水分离器、阴极除雾器、冷凝器、第二截止阀、缓冲器、除氧器、干燥器和阴极背压阀;
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的进气口与所述PEM电解槽的氢气出口连接,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的排气口与所述阴极除雾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阴极除雾器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排水口与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的回水口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截止阀与所述缓冲器的入口连接,所述缓冲器的出口与所述除氧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除氧器的出口与所述干燥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干燥器的出口通过所述阴极背压阀外接储氢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分离模块还包括回水阀,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回水阀与所述第一截止阀的出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分离模块还包括泄压阀,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的排气口通过所述泄压阀外接大气环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纯化水箱的内部设置液位传感器,在所述纯化水箱的出水口设置在线电导率仪,在所述纯化水箱的入水口设置流量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阳极气水分离器的内部设置液位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阴极气水分离器的内部设置液位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PEM电解槽的入水口设置温压监测设备和在线电导率仪,在所述PEM电解槽的出水口设置温压监测设备,在所述PEM电解槽的氢气出口设置压力传感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62780.3U CN220827475U (zh) | 2023-09-28 | 2023-09-28 | 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662780.3U CN220827475U (zh) | 2023-09-28 | 2023-09-28 | 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827475U true CN220827475U (zh) | 2024-04-23 |
Family
ID=90722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662780.3U Active CN220827475U (zh) | 2023-09-28 | 2023-09-28 | 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827475U (zh) |
-
2023
- 2023-09-28 CN CN202322662780.3U patent/CN2208274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806471U (zh) | 一种铝‑空气燃料电池与电解液管理系统 | |
CN113373458B (zh) | 一种波动功率输入下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及方法 | |
WO2021109278A1 (zh) | 一种大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站工艺系统 | |
CN112760666A (zh) | 一种氢冷机组制氢补氢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220827475U (zh) | 一种控温控离子双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 | |
CN114967885A (zh) | 一种服务器液冷系统冷量分配系统 | |
CN220812644U (zh) | 一种控温控离子单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 | |
CN102435546A (zh) | 超临界高压釜鼓泡除氧系统 | |
CN220827474U (zh) | 一种控温控离子多并联pem水电解制氢系统 | |
CN209507650U (zh) | 一种离子膜法制碱电解淡盐水脱氯系统 | |
CN217230955U (zh) | 一种电解纯水制氢系统的高可靠性供水装置 | |
CN201354770Y (zh) | 一种泵冷却水循环装置 | |
CN215831669U (zh) | 一种固体氢氢气终端增压方案 | |
CN206916835U (zh) | 一种实验室冷却水循环系统 | |
CN115572990A (zh) | 一种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DE102008014314B4 (de) | Brennstoffzellensystem | |
CN209249588U (zh) | 一种氯镁燃料电池电解液再生系统 | |
CN219259647U (zh) | 一种火电厂凝结水精处理运行系统 | |
CN208353801U (zh) | 整流机组循环水泵应急补水装置 | |
CN206516704U (zh) |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解液的恒温控制装置 | |
CN109830712B (zh) | 一种氯镁燃料电池电解液再生系统及再生方法 | |
CN218951514U (zh) | 一种多规格pem电解槽测试装置 | |
CN211393958U (zh) | 一种安全稳定的循环冷却水水处理装置 | |
CN208093656U (zh) | 在线式金属板燃料电池电堆冷却腔的表面钝化装置 | |
CN212581597U (zh) | 一种用于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艺的曝气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