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7290U - 自动化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化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7290U
CN220827290U CN202322612979.5U CN202322612979U CN220827290U CN 220827290 U CN220827290 U CN 220827290U CN 202322612979 U CN202322612979 U CN 202322612979U CN 220827290 U CN220827290 U CN 220827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liquid level
water
dosing
treat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129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宏桥
王雪炎
李德丰
邵明军
聂林锋
王雪琴
孟林君
张华清
张陈亮
史丽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Jiangyin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Jiangyin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Jiangyin Co ltd, Everbrigh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Jiangy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129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7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7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7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该包括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向净化器前端管路加药的PAC加药系统,所述PAC加药系统包括用于溶解PAC粉剂的溶解箱,其通过转输泵将溶解有的药液输送至稀释罐,稀释罐对药液进行稀释后,通过各PAC投加管上的相应计量泵向净化器前端管路上的投加点加药,可以实现自动化稳定加药。

Description

自动化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能源紧缺越发严重,我国乃至全球都在研发寻找新能源途径中,智慧电厂应运而生。智慧电厂更加注重经营管理、风险管控、管理变革、全面推进是以"设备智能巡检、故障精准排查、系统协同联动"为目标,以自动控制为基础,以数据管理为核心,整合运行管理历史和人工经验,引导管理系统自主管理、自我演进,实现设备控制更加自主、生产管理更加智能、风险决策更加科学的全新电力生产组织形态与管理模式。
目前,智慧化电厂成为电力行业的热点和下一步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电厂注重厂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力行业很多方面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且开始向智能化发展。
但是作为电力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水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一直发展较慢,传统的加药方式都是靠人工去实现的,即人工检测水样,根据水样人工计算加药投加量,人工计算药剂配比并配药,人工操作设备投加运行。此加药方式从检测水样到投加药剂环节多、周期长、滞后性严重,且严重依赖人力,自动化程度低,投加效果差,水质波动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依靠人工加药方式,从检测水样到投加药剂环节多、周期长、滞后性严重,且严重依赖人力,自动化程度低,投加效果差,水质波动明显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该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包括:取水泵,用于向净化器供水;PAC加药系统,用于向净化器前端管路加药;其中所述PAC加药系统包括:溶解箱,用于溶解PAC粉剂,其上设置有进水阀;搅拌器,设置在溶解箱内;稀释罐,与溶解箱连接,且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转输泵,用于将溶解箱内药剂输送给稀释罐;清水管,与稀释罐连接,用于对稀释罐内的药剂进行稀释;以及若干PAC投加管,与稀释罐连接,用于向净化器前端管路上的投加点加药。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稀释罐包括:第一腔,与溶解箱通过管路连接;第二腔,通过溢流槽与第一腔连通,且所述第二腔与各PAC投加管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清水管上设置有清水阀和清水流量计,均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相连;所述第二腔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计,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转输泵也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当第一液位计检测到第二腔内液位达到高液位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转输泵停止工作,同时控制清水阀关闭。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溶解箱上设置有第二液位计,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PAC加药系统还包括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相连的第一报警模块;所述第二液位计检测到溶解箱内液位低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报警模块报警。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循环水池,与净化器连接,用于存储净化后的水;第一水质监测仪、第二水质监测仪,分别用于监测取水泵前端、净化器出水端的水质,并将水质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池上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三液位计;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第三液位计检测的循环水池内液位控制取水泵启停。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依次设置的沉淀池、机加池、污泥池和板框压滤机,所述沉淀池与净化器连接;以及用于向机加池和板框压滤机加药的PAM加药系统。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PAM加药系统包括:干粉箱,用于存储药粉;药粉投加螺旋,设置在干粉箱的底部,用于向干粉速溶器输送药粉;依次通过溢流槽连接的配置槽、熟化槽、投加槽,其中所述配置槽与干粉速溶器连接,且配置槽连接有清水进水装置;若干PAM投加管,与投加槽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药粉投加螺旋的螺旋管中设置有加热器。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投加槽上设置有第四液位计,与第二控制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在第四液位计检测到投加槽内液位处于高液位时,控制药粉投加螺旋、清水进水装置停止工作;液位处于中液位时控制药粉投加螺旋、清水进水装置开启工作;以及,液位处于低液位时控制第二报警模块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该包括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向净化器前端管路加药的PAC加药系统,所述PAC加药系统包括用于溶解PAC粉剂的溶解箱,其通过转输泵将溶解有的药液输送至稀释罐,稀释罐对药液进行稀释后,通过各PAC投加管上的相应计量泵向净化器前端管路上的投加点加药,可以实现自动化稳定加药。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PAC加药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PAM加药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化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自动化水处理系统的控制示意图。
图中:
溶解箱1、进水阀11、搅拌器12、第二液位计13、稀释罐2、第一腔21、第二腔22、第一液位计221、转输泵3、清水管4、清水阀41、清水流量计42、PAC投加管5、计量泵51、干粉箱6、药粉投加螺旋71、干粉速溶器72、配置槽81、熟化槽82、投加槽83、第四液位计831、清水进水装置9、PAM投加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化水处理系统,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申请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为解决现有依靠人工加药方式,从检测水样到投加药剂环节多、周期长、滞后性严重,且严重依赖人力,自动化程度低,投加效果差,水质波动明显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该包括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向净化器前端管路加药的PAC加药系统,所述PAC加药系统包括用于溶解PAC粉剂的溶解箱,其通过转输泵将溶解有的药液输送至稀释罐,稀释罐对药液进行稀释后,通过各PAC投加管上的相应计量泵向净化器前端管路上的投加点加药,可以实现自动化稳定加药。下文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3,为一种水处理系统,其通过包括水泵、净化器、循环水池、沉淀池、机加池、污泥池和板框压滤机;具体的,水泵抽取河水进入净化器净化,净化后的水储存在循环水池,净化器处理后的污水依次经沉淀池、机加池、污泥池和板框压滤机进行处理;PAC加药系统用于对进入净化器前的河水输送管进行加药,PAM加药系统用于给机加池和板框压滤机加药。
基于此,参见图1所示,所述PAC加药系统包括:溶解箱1,用于溶解PAC粉剂,其上设置有进水阀11;搅拌器12,设置在溶解箱1内;稀释罐2,与溶解箱1连接,且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转输泵3,用于将溶解箱1内药剂输送给稀释罐2;清水管4,与稀释罐2连接,用于对稀释罐2内的药剂进行稀释;以及若干PAC投加管5,与稀释罐2连接,且各PAC投加管5上设置有相应计量泵51,用于向净化器2前端管路上的投加点加药。
进一步的,所述稀释罐2可以包括:第一腔21,与溶解箱1通过管路连接;第二腔22,通过溢流槽与第一腔21连通,且所述第二腔22与各PAC投加管5连接。
可选的,所述清水管4上设置有清水阀41和清水流量计42,均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相连;所述第二腔22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计221,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转输泵3也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当第一液位计221检测到第二腔22内液位达到高液位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转输泵3停止工作,同时控制清水阀41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溶解箱1上设置有第二液位计13,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PAC加药系统还包括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相连的第一报警模块;所述第二液位计13检测到溶解箱1内液位低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报警模块报警。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根据需要配置的PAC药液的浓度,向溶解箱1内投加药粉,然后打开进水阀11,开启搅拌器12对药粉进行溶解;溶解后的药剂通过转输泵3向稀释罐2的第一腔21输送,同时清水阀41打开,向第一腔21输送清水进行稀释;清水流量计42可以保证进水相对稳定,从而保证配制溶液浓度;当第一腔21液位高于溢流槽时,溶液进入第二腔22;第一腔21、第二腔22内均可以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使混合更加充分,防止溶液沉淀,最终得到所需浓度的絮凝剂溶液;当第二腔22内液位达到高液位时,可以停止配置药液,即控制模块控制转输泵3、清水阀41均停止工作,然后通过各PAC投加管5上设置的相应计量泵51,用于向净化器2前端管路上的投加点加药;随着第二腔22内液位降低至中液位时,控制模块控制转输泵3、清水阀41均开始工作继续制药;另外,当溶解箱1内液位低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报警模块报警。
参见图3和图4,为了获得水质参数信息,根据水质参数计算需配置的PAC药液的浓度,可选的,所述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循环水池,与净化器2连接,用于存储净化后的水;第一水质监测仪、第二水质监测仪,分别用于监测取水泵1前端、净化器2出水端的水质,并将水质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
举例而言,第一水质监测仪、第二水质监测仪可以获取包括但不限于PH、电导率、碱度、硬度、氯化物、浊度、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水质参数,并将参数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药剂浓度配制算法计算出河水处理所需的药量。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池上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三液位计;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第三液位计检测的循环水池内液位控制取水泵1启停。
具体的,取水泵1可以设置变频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取水泵1转速的调整,达到泵出口流量的恒定,而实际流量通过设置的流量计来体现并反馈信号给控制系统;河水液位的变化,后端管道的堵塞或开闭等会影响流量的变化;同时稳定流量运行可保证后端加药设备的精确控制;河水通过取水泵1抽取进入净化器净化,然后在循环水池储存,在循环水池中设置的第三液位计可以实时监测液位情况,液位高时停止取水泵1运行,液位低时,启动取水泵1运行,保证循环水池中的水位在一个平衡状态。
参见图2,所述PAM加药系统可以包括:干粉箱6,用于存储药粉;药粉投加螺旋71,设置在干粉箱6的底部,用于向干粉速溶器72输送药粉;依次通过溢流槽连接的配置槽81、熟化槽82、投加槽83,其中所述配置槽81与干粉速溶器72连接,且配置槽81连接有清水进水装置9;若干PAM投加管10,与投加槽83连接。
可选的,所述药粉投加螺旋71的螺旋管中设置有加热器,可以防止粉料结块。
进一步的,所述投加槽83上设置有第四液位计831,与第二控制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在第四液位计831检测到投加槽83内液位处于高液位时,控制药粉投加螺旋7、清水进水装置9停止工作;液位处于中液位时控制药粉投加螺旋7、清水进水装置9开启工作;以及,液位处于低液位时控制第二报警模块报警。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PAM加药系统是一个自动、连续式的絮凝剂投加装置;将絮凝剂干粉加入干粉箱6中,干粉通过药粉投加螺旋71将干粉定量送入干粉速溶器72,可以通过调节药粉投加螺旋71的频率可以精确控制加药量;药粉投加螺旋71管中设置加热器,防止药粉结块;干粉进入速溶器内与清水进行预混,然后进入配置槽81进行搅拌稀释,按要求浓度进行配制;配制过程中,清水进水装置9可以包括进水阀和流量计,清水进水装置9的进水量可以在流量计观测下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配制溶液浓度不变,当搅拌腔溶液高于溢流槽时,溶液进入熟化槽82,继续搅拌使混合更加充分,防止溶液沉淀;当熟化槽82液位超过溢流槽时,溶液进入投加槽83,得到所需浓度的絮凝剂溶液,然后通过各PAM投加管10进行加药。当投加槽83液位处于高位时,配制过程自动停止,加药液过程继续;当溶液下降到中液位时,重新自动启动配料过程;配置槽81、熟化槽82均设置搅拌器,充分保证絮凝剂的稀释和熟化。另外,投加槽83溶液不足时会触及下液位报警系统,所有系统均停止并报警。本装置是由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操作简单等特点。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参见图4,控制系统获取水质参数后计算出各环节所需的药液浓度,然后将信息发送给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分别进行PAC、PAM加药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可以但不限于是PC机,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可以但不限于是PLC;此外,本实施例未对具体的控制程序和算法进行改进,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程序实现。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可以实现化水系统的取水和净水的关键节点水质参数在线监测;实现取水和净水系统PAC、PAM自动配药、自动加药,减少PAC试剂原人工每日多次投加工作量。
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未说明具体结构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水泵,用于向净化器供水;
PAC加药系统,用于向净化器前端管路加药;其中
所述PAC加药系统包括:
溶解箱(1),用于溶解PAC粉剂,其上设置有进水阀(11);
搅拌器(12),设置在溶解箱(1)内;
稀释罐(2),与溶解箱(1)连接,且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转输泵(3),用于将溶解箱(1)内药剂输送给稀释罐(2);
清水管(4),与稀释罐(2)连接,用于对稀释罐(2)内的药剂进行稀释;以及
若干PAC投加管(5),与稀释罐(2)连接,且各PAC投加管(5)上设置有相应计量泵(51),用于向净化器前端管路上的投加点加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释罐(2)包括:
第一腔(21),与溶解箱(1)通过管路连接;
第二腔(22),通过溢流槽与第一腔(21)连通,且所述第二腔(22)与各PAC投加管(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水管(4)上设置有清水阀(41)和清水流量计(42),均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相连;
所述第二腔(22)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计(221),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转输泵(3)也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当第一液位计(221)检测到第二腔(22)内液位达到高液位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转输泵(3)停止工作,同时控制清水阀(41)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解箱(1)上设置有第二液位计(13),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PAC加药系统还包括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相连的第一报警模块;
所述第二液位计(13)检测到溶解箱(1)内液位低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报警模块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还包括:
控制系统;
循环水池,与净化器连接,用于存储净化后的水;
第一水质监测仪、第二水质监测仪,分别用于监测取水泵前端、净化器出水端的水质,并将水质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水池上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第三液位计;
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第三液位计检测的循环水池内液位控制取水泵启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化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依次设置的沉淀池、机加池、污泥池和板框压滤机,所述沉淀池与净化器连接;以及
用于向机加池和板框压滤机加药的PAM加药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PAM加药系统包括:
干粉箱(6),用于存储药粉;
药粉投加螺旋(71),设置在干粉箱(6)的底部,用于向干粉速溶器(72)输送药粉;
依次通过溢流槽连接的配置槽(81)、熟化槽(82)、投加槽(83),其中所述配置槽(81)与干粉速溶器(72)连接,且配置槽(81)连接有清水进水装置(9);
若干PAM投加管(10),与投加槽(8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粉投加螺旋(71)的螺旋管中设置有加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加槽(83)上设置有第四液位计(831),与第二控制模块电性相连;
所述控制模块在第四液位计(831)检测到投加槽(83)内液位处于高液位时,控制药粉投加螺旋(7)、清水进水装置(9)停止工作;液位处于中液位时控制药粉投加螺旋(7)、清水进水装置(9)开启工作;以及,液位处于低液位时控制第二报警模块报警。
CN202322612979.5U 2023-09-22 2023-09-22 自动化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20827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2979.5U CN220827290U (zh) 2023-09-22 2023-09-22 自动化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12979.5U CN220827290U (zh) 2023-09-22 2023-09-22 自动化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7290U true CN220827290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7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12979.5U Active CN220827290U (zh) 2023-09-22 2023-09-22 自动化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7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7427B (zh) 电镀综合废水智能化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00755A (zh) 一种废水混凝处理单元水质在线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1257061A (zh) 一种ab桶型水质自动采样器
CN208151115U (zh) 一种水厂加药生产线的控制管理系统
CN112520822B (zh) 一种强化污水处理厂高负荷运行的药剂投加系统及方法
CN220827290U (zh) 自动化水处理系统
CN112759118B (zh) 一种水厂加药集成系统和加药方法
CN201363712Y (zh) 锅炉加药系统
CN110465236B (zh) 一种加热炉汽化冷却加药智能化系统及其方法
CN113759832A (zh) 一种污水厂智能运营的方法
CN116253422A (zh) 锌镍合金废水的处理回收装置
CN216360414U (zh) 一种城市污水除磷控制系统
CN213651979U (zh) 一种除磷加药精确稀释和精确智能投加控制系统
CN215161738U (zh) 一种循环水加药智能控制装置
CN215886501U (zh) 一种mbr膜池离线自动加药装置
CN213865812U (zh) 磁沉淀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
CN208586090U (zh) 一种在线自动化调整电絮凝工艺参数的系统
CN219546776U (zh) 一种水处理用液体药剂加药装置
CN206295870U (zh) 离交用酸碱液的远程控制自动化配制系统
CN212758243U (zh) 一种智能生物菌种投放系统
CN211954832U (zh) 一种ab桶型水质自动采样器
CN214681623U (zh) 一种精细化智能加药装置
CN218709605U (zh) 一种碳源加药系统
CN219714766U (zh) 用于对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技术性能验证的装置
CN205187901U (zh) 全自动溶药加药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