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4152U - 一种便携式电水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电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4152U
CN220824152U CN202322277673.9U CN202322277673U CN220824152U CN 220824152 U CN220824152 U CN 220824152U CN 202322277673 U CN202322277673 U CN 202322277673U CN 220824152 U CN220824152 U CN 220824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kettle
body assembly
portable electric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776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家新
干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dao Ningbo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dao Ningbo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dao Ningbo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dao Ningbo Household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776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4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4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4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水壶,其中便携式电水壶包括有:上壶身组件,内部形成有上腔体,所述上壶身组件的下端形成与所述上腔体连通的下开口;内部形成有下腔体的下壶身组件,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相互连通共同形成储水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上壶身组件下开口外围的连接槽,该连接槽的内壁设有限位块;形成在所述下壶身组件上开口外围的能够嵌插入所述连接槽内的插接部,该插接部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卡槽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便携式电水壶为携带者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拆装方式,具体来说为壶身与底座的插接式连接,具有可压缩空间且拆装动作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电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水壶。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电水壶的体积较大,适合居家使用,然而对于出游的消费者来说,携带这样的水壶就显得极为麻烦,对行李箱占用的空间较大,给出游的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
针对该问题,申请号为CN201921433405.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便携电水壶》披露了这样一种可以缩小体积的电水壶,它包括壶身组件、底座组件,壶身组件的下部设有壶身螺纹,底座组件的上部设有与壶身螺纹相匹配的底座螺纹,壶身组件与底座组件通过螺纹连接,壶身组件的最大内径大于底座组件的最大外径,消费者可较为方便地将壶身组件从底座组件处拆卸,然后将底座组件放入在壶身组件的内腔中,壶身组件与底座组件的体积之和减少为壶身组件的体积,能有效对产品进行拆卸,可节约储存空间,拆卸后携带较为方便。上述的电水壶具有可拆卸壶身和底座的连接结构且壶身可以容纳底座,然而螺纹连接结构,使用时间长了以后,螺纹容易磨损;壶身和底座在螺纹对接时,不容易找准入口旋转位置;再者,操作者旋转力度过大还会导致壶身与底座连接部出现裂纹。
为此,如何提供一种拆装方式更加方便,既能在电水壶使用时保持壶身和底座组件牢固,又能延长电水壶连接部使用寿命的电水壶是本领域内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拆装方式更加方便的便携式电水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便携式电水壶,包括有:
上壶身组件,内部形成有上腔体,所述上壶身组件的下端形成与所述上腔体连通的下开口;
下壶身组件,该下壶身组件的内部形成有下腔体,所述下壶身组件的上端形成与所述下腔体连通的上开口,所述下壶身组件的上端与所述上壶身组件的下端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且当所述下壶身组件的下端与所述上壶身组件的上端连接后,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相互连通共同形成储水空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
形成在所述上壶身组件下开口外围的连接槽,该连接槽的内壁设有限位块;
形成在所述下壶身组件上开口外围的能够嵌插入所述连接槽内的插接部,该插接部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卡槽部,当所述下壶身组件与所述上壶身组件连接时,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连接槽内,且所述限位块限位卡接在所述卡槽部内,从而使所述上壶身组件和所述下壶身组件固定连接。
为了能实现电水壶的上下壶身可重复拆装的功能,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优选地,所述卡槽部包括有:
竖向设置的滑入部,该滑入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插接部最顶端;
横向设置的限位部,所述滑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部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滑入部和所述限位部连通后呈“L”形。用户在安装时,只需要将连接槽的限位块对准滑入部的第一端后向下按压或放开上壶身组件使得限位块向下运动至限位部第一端,再旋转上壶身组件使得限位块由限位部第一端运动至限位部第二端安装完成;用户在拆卸时,只需要将上壶身组件沿安装时的反方向旋转至限位块由限位部第二端运动至限位部第一端,再将上壶身组件沿滑入部向上提出即可完成拆卸。
为了用户在拆卸壶身时更加方便,优选地,所述滑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部的第一端连通处设有倾斜倒角。该实现方式避免了限位块与卡槽部转角处的碰撞,增加了电水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用户在拆装的过程中操作更加顺畅。
为了用户能够安全地使用水壶以及在携带水壶时拆卸的零件不会散开,优选地,所述上壶身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壶身外壳和上壶身内胆,上壶身内胆的外壁与上壶身外壳的内壁间隙配合,上壶身内胆的内部空间构成所述上腔体。以上实现方式能保证用户在使用时水能稳定地盛放在壶身内以及避免携带时内胆从壶身中分离导致破碎,为用户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间隙配合的内胆和外壳也隔绝了壶内外的热传导,为用户提供了保温的功能。
为了内胆和壶身的连接能够更加牢固,优选地,所述连接槽呈环形设置在所述上壶身外壳的下端,所述连接槽的内侧设有弹性卡脚,当所述上壶身内胆与所述上壶身外壳装配后,所述弹性卡脚作用在所述上壶身内胆上以阻止所述上壶身内胆从所述上壶身外壳内脱开。
为了用户在安装水壶后水壶不会漏水,优选地,所述上壶身内胆的下端形成有超出所述上壶身外壳的下端的上内胆连接部,该上内胆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插接部的内径,所述内胆连接部的外壁上形成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密封件,当所述下壶身组件与所述上壶身组件连接时,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连接槽内,而所述上内胆连接部插入所述插接部内部并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插接部的内壁密封连接。
为了在用户对水壶的拆装过程中不对水壶的密封性产生影响,优选地,所述凹槽内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密封件的固定箍。其中所述弹性卡脚对该固定箍施加向内的弹力也有固定作用。该技术方案能实现当所述插接部内壁相对于所述内胆连接部外壁上的所述凹槽发生上下移动时,所述密封件在所述凹槽内的位置保持不变。
为了用户在安装水壶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所述上壶身组件与所述下壶身组件不再发生移动,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槽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插接部上端面和所述限位部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匹配。该技术方案实现了所述限位块在所述限位部内的固定,即安装后上壶身不能相对下壶身发生上下移动。
为了用户在拆卸水壶后方便携带,优选地,所述上腔体具有最大内径大于所述下壶身组件的最大外径且深度大于所述下壶身组件高度的容纳空间。该技术方案能实现所述下壶身组件在相对所述上壶身组件分离的状态下放入所述上腔体,缩小了整体携带的空间。
为了用户在安装水壶后整体更加稳固,优选地,所述卡槽部设有多组,且沿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于所述插接部外壁,对应地,所述限位块也配套设有多组,并沿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于所述连接槽内壁,数量与所述卡槽部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便携式电水壶为携带者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拆装方式,具体来说为壶身与底座的插接式连接,具有可压缩空间且拆装动作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接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截面图;
图5为图4圆圈中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水壶,其主要用于加热壶内的水,当电水壶用于户外旅游时,该水壶在不破坏其主要功能的同时最好能实现携带空间的最小化,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改变水壶各个部件的配合关系来实现水壶整体的缩小。用户常常希望能在一定空间的行李箱内携带更多的旅行用品,电水壶的空间太大而其壶身占了绝大多数空间,现有的可拆卸水壶其拆装结构为螺纹式,用户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因为旋转过度而产生裂纹,使用寿命不高,因此,提供可压缩空间并且具有更加方便拆装结构的便携式电水壶将是有益的,以下将展开本电水壶的结构阐述:
参看图1至3,本便携式电水壶包括有:内部形成有上腔体11的上壶身组件1,上壶身组件1的下端形成与上腔体11连通的下开口;内部形成有下腔体20的下壶身组件2,下壶身组件2的上端形成与所述下腔体20连通的上开口,下壶身组件2的上端与上壶身组件1的下端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3连接,且当下壶身组件2的下端与上壶身组件1的上端连接后,上腔体11和下腔体20相互连通共同形成储水空间;可拆卸连接结构3包括:形成在上壶身组件1下开口外围的连接槽12,该连接槽12的内壁设有限位块13;形成在下壶身组件2上开口外围的能够嵌插入连接槽12内的插接部21,该插接部21的外壁上设有与限位块13配合的卡槽部22,当下壶身组件2与上壶身组件1连接时,插接部21插入连接槽12内,且限位块13限位卡接在卡槽部22内,从而使上壶身组件1和下壶身组件2固定连接。其中上壶身组件1还包括有用于封闭储水空间的壶盖,下壶身组件2还包括有用于加热储水空间的加热元件。
为了能实现电水壶的上下壶身可重复拆装的功能,从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本实施例的卡槽部22包括有:竖向设置的滑入部221,该滑入部221的第一端位于插接部21最顶端;横向设置的限位部222,滑入部221的第二端与限位部222的第一端连通,滑入部221和限位部222连通后呈“L”形。用户在安装时,只需要将连接槽12的限位块13对准滑入部221的第一端后向下按压或放开上壶身组件1使得限位块13向下运动至限位部222第一端,再旋转上壶身组件1使得限位块13由限位部222第一端运动至限位部222第二端安装完成;用户在拆卸时,只需要将上壶身组件1沿安装时的反方向旋转至限位块13由限位部222第二端运动至限位部222第一端,再将上壶身组件1沿滑入部221向上提出即可完成拆卸。
为了用户在拆卸壶身时更加方便,本实施例中滑入部221的第二端与限位部222的第一端连通处设有倾斜倒角。该实现方式避免了限位块13与卡槽部22转角处的碰撞,增加了电水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用户在拆装的过程中操作更加顺畅。
为了用户能够安全地使用水壶以及在携带水壶时拆卸的零件不会散开,请参看图4,本实施例中上壶身组件1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壶身外壳4和上壶身内胆14,上壶身内胆14的外壁与上壶身外壳4的内壁间隙配合,上壶身内胆14的内部空间构成上腔体11。以上实现方式能保证用户在使用时水能稳定地盛放在壶身内以及避免携带时内胆从壶身中分离导致破碎,为用户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间隙配合的内胆和外壳也隔绝了壶内外的热传导,为用户提供了保温的功能。
为了内胆和壶身的连接能够更加牢固,请参看图5,本实施例的连接槽12呈环形设置在上壶身外壳4的下端,连接槽12的内侧设有弹性卡脚121,当上壶身内胆14与上壶身外壳4装配后,弹性卡脚121作用在上壶身内胆14上以阻止上壶身内胆14从上壶身外壳4内脱开。
其中弹性卡脚121包括有与连接槽12连接的第一端以及与上壶身内胆14外壁固定的第二端,该弹性卡脚121由所述连接槽12的最顶面径向向内向下延伸而成且第二端逐渐演变成一厚壁结构,该厚壁结构与上壶身内胆14外壁接触;由于上壶身内胆14外壁与弹性卡脚121第一端和连接槽12的连接面的距离小于弹性卡脚121舒展时沿径向的长度,故而在安装壶身后弹性卡脚121发生向外的形变,上壶身内胆14受到弹性卡脚121向内的弹性压力;弹性卡脚121靠近连接槽12的第一端与连接槽12顶面呈一定的角度且限位块13内侧面与弹性卡脚121第一端和连接槽12的连接面的距离小于插接部21的径向厚度,当弹性卡脚121向外形变时,弹性卡脚121第一端与连接槽12顶面的角度减小使得插接部21内侧的顶端与弹性卡脚121接触,在该角度进一步减小的过程中,弹性卡脚121向外的形变对插接部21施加了向外的弹性压力,同时角度的缩小使得插接部21与弹性卡脚121和限位块13形成的缝隙过盈配合,对插接部21具有固定作用;弹性卡脚121既通过厚壁结构对上壶身内胆14进行固定,同时利用弹性卡脚121的形变和限位块13形成的缝隙与插接部21的过盈配合实现固定连接,具有“一物两用”的优势。
为了用户在安装水壶后水壶不会漏水,本实施例中上壶身内胆14的下端形成有超出上壶身外壳4的下端的上内胆连接部141,该上内胆连接部141的外径小于所述插接部21的内径,内胆连接部141的外壁上形成有凹槽142,该凹槽142内设有密封件15,当下壶身组件2与上壶身组件1连接时,插接部21插入连接槽12内,而上内胆连接部141插入插接部21内部并通过密封件15与插接部21的内壁密封连接。
为了在用户对水壶的拆装过程中不对水壶的密封性产生影响,本实施例的凹槽142内还设有用于固定密封件15的固定箍16。其中弹性卡脚121对固定箍16施加向内的弹力也有固定作用。该技术方案能实现当插接部21内壁相对于内胆连接部141外壁上的凹槽142发生上下移动时,密封件15在凹槽142内的位置保持不变。
为了用户在安装水壶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上壶身与下壶身不再发生移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13上端面与连接槽1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与插接部21上端面和限位部222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匹配。该技术方案实现了限位块13在限位部222内的固定,即安装后上壶身不能相对下壶身发生上下移动。
为了用户在拆卸水壶后方便携带,本实施例的上腔体11具有最大内径大于下壶身组件2的最大外径且深度大于下壶身组件2高度的容纳空间。该技术方案能实现下壶身组件2在相对上壶身组件1分离的状态下放入上腔体11,缩小了整体携带的空间。
为了用户在安装水壶后整体更加稳固,本实施例的卡槽部22设有多组,且沿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于插接部21外壁,对应地,限位块13也配套设有多组,并沿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于连接槽12内壁,数量与卡槽部22匹配。
综上述,本便携式电水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可重复拆装、压缩空间的功能:
上壶身组件1与下壶身组件2的拆装以及压缩空间的过程:
a、装配
用户打开壶盖,从上壶身组件1的上腔体11中拿出下壶身组件2,下腔体20上开口朝上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拿起上壶身组件1,将连接槽12的限位块13对准滑入部221的第一端后向下按压或放开上壶身组件1使得限位块13向下运动至限位部222第一端,再旋转上壶身组件1使得限位块13由限位部222第一端运动至限位部222第二端,安装完成。
b、拆卸:
用户将上壶身组件1沿安装时的反方向旋转至限位块13由限位部222第二端运动至限位部222第一端,再将上壶身组件1沿滑入部221向上提出,即可完成拆卸;
c、压缩:
用户将拆卸后的下壶身组件2下腔体20上开口朝上地放置在上壶身组件1的上腔体11内,封上壶盖,完成压缩。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电水壶,包括有:
上壶身组件(1),内部形成有上腔体(11),所述上壶身组件(1)的下端形成与所述上腔体(11)连通的下开口;
下壶身组件(2),该下壶身组件(2)的内部形成有下腔体(20),所述下壶身组件(2)的上端形成与所述下腔体(20)连通的上开口,所述下壶身组件(2)的上端与所述上壶身组件(1)的下端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3)连接,且当所述下壶身组件(2)的下端与所述上壶身组件(1)的上端连接后,所述上腔体(11)和所述下腔体(20)相互连通共同形成储水空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3)包括:
形成在所述上壶身组件(1)下开口外围的连接槽(12),该连接槽(12)的内壁设有限位块(13);
形成在所述下壶身组件(2)上开口外围的能够嵌插入所述连接槽(12)内的插接部(21),该插接部(21)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块(13)配合的卡槽部(22),当所述下壶身组件(2)与所述上壶身组件(1)连接时,所述插接部(21)插入所述连接槽(12)内,且所述限位块(13)限位卡接在所述卡槽部(22)内,从而使所述上壶身组件(1)和所述下壶身组件(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部(22)包括有:
竖向设置的滑入部(221),该滑入部(221)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插接部(21)最顶端;
横向设置的限位部(222),所述滑入部(221)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部(22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滑入部(221)和所述限位部(222)连通后呈“L”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入部(221)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部(222)的第一端连通处设有倾斜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壶身组件(1)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壶身外壳(4)和上壶身内胆(14),该上壶身内胆(14)的外壁与所述上壶身外壳(4)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上壶身内胆(14)的内部空间构成所述上腔体(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2)呈环形设置在所述上壶身外壳(4)的下端,所述连接槽(12)的内侧设有弹性卡脚(121),当所述上壶身内胆(14)与所述上壶身外壳(4)装配后,所述弹性卡脚(121)作用在所述上壶身内胆(14)上以阻止所述上壶身内胆(14)从所述上壶身外壳(4)内脱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壶身内胆(14)的下端形成有超出所述上壶身外壳(4)的下端的上内胆连接部(141),该上内胆连接部(141)的外径小于所述插接部(21)的内径,所述内胆连接部(141)的外壁上形成有凹槽(142),该凹槽(142)内设有密封件(15),当所述下壶身组件(2)与所述上壶身组件(1)连接时,所述插接部(21)插入所述连接槽(12)内,而所述上内胆连接部(141)插入所述插接部(21)内部并通过所述密封件(15)与所述插接部(21)的内壁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2)内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密封件(15)的固定箍(16)。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携式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3)上端面与所述连接槽(1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插接部(21)上端面和所述限位部(222)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11)具有最大内径大于所述下壶身组件(2)的最大外径且深度大于所述下壶身组件(2)高度的容纳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部(22)设有多组,且沿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于所述插接部(21)外壁,对应地,所述限位块(13)也配套设有多组,并沿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于所述连接槽(12)内壁,数量与所述卡槽部(22)匹配。
CN202322277673.9U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便携式电水壶 Active CN220824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7673.9U CN220824152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便携式电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77673.9U CN220824152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便携式电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4152U true CN220824152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2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77673.9U Active CN220824152U (zh) 2023-08-23 2023-08-23 一种便携式电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4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8567B (zh) 磁性插头与插座
CN220824152U (zh) 一种便携式电水壶
CN106255375A (zh) 一种散热式消防主机防水壳体
CN209202746U (zh) 泄压组件及食物处理机
CN218318350U (zh) 一种新型密封结构的立式储罐
WO2022032896A1 (zh) 一种器具耦合器抽水装置以及器具耦合器
CN209995933U (zh) 炒菜机及料盒插拔结构
CN209876869U (zh) 照明灯密封圈
CN210227804U (zh) 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结构
CN209035175U (zh) 一种用于翻边整形机的整形机构
CN208640431U (zh) 一种炒菜机的辅料接头及辅料装置
CN208315411U (zh) 一种设有卡扣的浴室镜触摸开关外壳结构
CN203483292U (zh) 电饭煲的内盖结构
CN206896241U (zh) 用于家用烹饪电器的锅盖总成及家用烹饪电器
CN219876462U (zh) 一种面板及其能源供给设备
CN205832760U (zh) 一种滤芯组件
CN213551175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0960792U (zh) 一种乳液瓶
CN211048648U (zh) 一种新型膏霜瓶
CN212912945U (zh) 一种便携式食品加工机
CN212305117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防水外壳
CN220967078U (zh) 可折叠壶身组件以及电水壶
CN218419288U (zh) 一种吸管式无螺牙杯
CN213145550U (zh) 一种机械定位式先导阀
CN217610681U (zh) 一种烹饪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