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7849U - 一种长输热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长输热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7849U
CN220817849U CN202321695820.8U CN202321695820U CN220817849U CN 220817849 U CN220817849 U CN 220817849U CN 202321695820 U CN202321695820 U CN 202321695820U CN 220817849 U CN220817849 U CN 220817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pump
heat
primary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58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佟吉日木图
卜心明
姚国鹏
赵坤
张雷
张冬雪
李涛
王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lar Thermal Power Plant Of Hulunbeier Antai Thermal Power Co ltd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ailar Thermal Power Plant Of Hulunbeier Antai Thermal Power Co ltd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lar Thermal Power Plant Of Hulunbeier Antai Thermal Power Co ltd,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ailar Thermal Power Plant Of Hulunbeier Antai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58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7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7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7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输热网装置,一级网供水管与吸收式热泵的一级进水口相连,吸收式热泵的一级出水口与换热器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换热器的一级出水口与吸收式热泵的一级进水口相连,吸收式热泵的一级出水口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回水管相连,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供水管与一级网回水管相连,二级网回水管分别与换热器的二级进水口、吸收式热泵的二级进水口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供水管相连,二级网供水管分别与换热器的二级出水口、吸收式热泵的二级出水口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回水管相连,通过增设的高温水‑水热泵机组,进一步进行吸热和加热,避免了现有技术为降低长输热网的回水温度、提升长输热网的输送能力存在缺陷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长输热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输热网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长输热网装置。
背景技术
大温差长输热网输送技术的诞生,扩大了热源的供热半径,并且在相同管径的条件下,理想情况的低回水温度可以大幅度提升热网的输送能力,相应的可以减少前期热网投资。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特别是高寒地区,很多长输热网的回水温度都比较高,无法发挥长输热网输送热量能力大的优势。
现有技术为降低长输热网的回水温度,通过提高长输热网的供水温度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但会受到热源的限制以及管道的耐温性的限制,而通过调整隔压站的一次侧(长输热源侧)与二次侧(市区一网侧)的流量,通过使流量大小接近,同样可以解决该问题,但不利于水力平衡调节,可能会导致水力工况不理想的换热站流量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长输热网装置,利用在换热机组增设的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实现将一级网回水管中进一步提取的热量转移到二级网供水管中,进一步增加了供热能力,且不受热源的限制以及管道耐温性的限制,同时不存在导致水力工况不理想的换热站流量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输热网装置,包括:换热机组、一级网回水管、一级网供水管、二级网回水管和二级网供水管;
所述换热机组包括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吸收式热泵和换热器;
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具有两个供水管和两个回水管;
所述一级网供水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一级出水口与所述换热器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所述换热器的一级出水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另一一级进水口相连,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另一一级出水口与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回水管相连,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供水管与所述一级网回水管相连,由所述吸收式热泵、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对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
所述二级网回水管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的二级进水口、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二级进水口和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另一供水管相连,所述二级网供水管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的二级出水口、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二级出水口和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另一回水管相连,由所述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和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包括内部管道、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
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冷凝器位于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两端,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两个供水管分别作为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供水管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供水管,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两个回水管分别作为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回水管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回水管;
所述内部管道的一部分管道位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吸热区域处,使这一部分管道中的介质经过所述吸热区域时进行换热,所述内部管道的另一部分管道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加热区域处,使这另一部分管道中的介质经过所述加热区域时进行换热;
所述内部管道上设置有所述压缩机,对所述内部管道中的气体进行压缩,得到高压气体,为制热循环提供动力,使所述内部管道形成循环管道,所述内部管道上设置有所述膨胀阀,以控制所述内部管道中介质的流量;
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回水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一级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供水管与所述一级网回水管相连,对一级网回水中的热量进行吸收;
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回水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二级进水口或所述换热器的二级进水口或所述二级网回水管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供水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二级出水口或所述换热器的二级出水口或所述二级网供水管相连,通过所述内部管道,接收由所述第一蒸发器输送的从一级网回水中吸收的热量,利用该热量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凝器和吸收器;
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两个一级出水口分别作为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水口和所述发生器的出水口,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两个一级进水口分别作为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水口和所述发生器的进水口,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二级进水口作为所述吸收器的进水口,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二级出水口作为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水口;
所述一级网供水管与所述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发生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换热器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所述换热器的一级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回水管相连,对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后,输出被吸热后的一级网回水;
所述吸收器的进水口与所述二级网回水管或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回水管相连,所述吸收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二级网供水管相连,利用从一级网供水中吸收的热量将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并输出被加热后的二级网回水。
优选的,所述一级网供水管、所述二级网供水管和所述二级网回水管上均设有一个阀门,利用这些阀门分别控制所述一级网供水管、所述二级网供水管和二级网回水管的流量;
所述一级网回水管上设置有两个阀门,利用这两个阀门均可控制所述一级网回水管的流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回水管和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回水管和供水管处的流量;
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回水管和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回水管和供水管处的流量。
优选的,所述发生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发生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所述吸收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吸收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一级进水口和一级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换热器的一级进水口和一级出水口处的流量;
所述换热器的二级进水口和二级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换热器的二级进水口和二级出水口处的流量。
优选的,所述换热机组为大温差换热站。
优选的,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为高温水源热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输热网装置,一级网供水管与吸收式热泵的一级进水口相连,吸收式热泵的一级出水口与换热器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换热器的一级出水口与吸收式热泵的另一一级进水口相连,吸收式热泵的另一一级出水口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回水管相连,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供水管与一级网回水管相连,二级网回水管分别与换热器的二级进水口、吸收式热泵的二级进水口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另一供水管相连,二级网供水管分别与换热器的二级出水口、吸收式热泵的二级出水口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另一回水管相连。通过上述公开的长输热网装置,在换热机组中增设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在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对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和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的基础下,进一步对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和对一级网回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利用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实现将一级网回水管中进一步提取的热量转移到二级网供水管中,进一步增加了换热机组的供热能力,避免了现有技术为降低长输热网的回水温度、提升长输热网的输送能力存在缺陷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长输热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换热机组1,一级网供水管2,一级网回水管3,二级网回水管4,二级网供水管5,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吸收式热泵12,换热器13,第一蒸发器111,第一冷凝器112,压缩机113,膨胀阀114,发生器121,第二蒸发器122,吸收器123,第二冷凝器1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长输热网装置,参见图1,图1为一种长输热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长输热网装置包括:换热机组1、一级网供水管2、一级网回水管3、二级网回水管4和二级网供水管5;
换热机组1包括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吸收式热泵12和换热器13;
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具有两个供水管和两个回水管;
一级网供水管2与吸收式热泵12的一级进水口相连,吸收式热泵12的一级出水口与换热器13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换热器13的一级出水口与吸收式热泵12的一级进水口相连,吸收式热泵12的另一一级出水口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回水管相连,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供水管与一级网回水管3相连,由吸收式热泵12、换热器13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对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
二级网回水管4分别与换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进水口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另一供水管相连,二级网供水管5分别与换热器13的二级出水口、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出水口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另一回水管相连,由换热器13、吸收式热泵12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收式热泵12具有两个一级进水口、两个一级出水口、一个二级进水口和二级出水口,换热器13具有一个一级进水口和一级出水口,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具有两个供水管和两个回水管,供水管即供水侧,回水管即回水侧。
一级网供水管2与吸收式热泵12的一级进水口相连,吸收式热泵12的一级出水口与换热器13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换热器13的一级出水口与吸收式热泵12的另一一级进水口相连,吸收式热泵12的另一一级出水口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回水管相连,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供水管与一级网回水管3相连,由吸收式热泵12、换热器13对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最后由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进一步对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换热机组1中增设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包括但不限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回水管与吸收式热泵12的另一一级出水口相连,或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回水管还可与一级网回水管3相连,但需要吸收式热泵12的另一一级出水口与一级网回水管3相连的情况下,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回水管方可与一级网回水管3相连,从而使流经换热器13与吸收式热泵12的一级网供水流入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以进一步对该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从而降低该一级网供水的温度,相应的,在这一情况下,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供水管与一级网回水管3相连,将降温后的一级网供水以一级网回水的形式进行输出。
二级网回水管4分别与换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进水口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另一供水管相连,二级网供水管5分别与换热器13的二级出水口、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出水口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另一回水管相连,由换热器13、吸收式热泵12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二级网回水以二级网供水的形式进行输出。
可理解的,二级网回水管4与换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相连,换热器13的二级出水口与二级网供水管5相连,使二级网回水流经换热器13,由换热器13利用从一级网供水中提取的热量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二级网回水管4与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进水口相连,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出水口与二级网供水管5相连,使二级网回水流经吸收式热泵12,由吸收式热泵12利用从一级网供水中提取的热量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二级网回水管4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另一供水管相连,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另一供水管与二级网供水管5相连,使二级网回水流经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由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利用从一级网供水中提取的热量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
需要说明的是,与传统水-水热泵机组不同的是,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可以回收20~55℃的低品位热资源,制出65~95℃的高品位热水,可直接满足市政供暖一级网的供水温度,传统水-水热泵由于制冷剂性能与压缩机差别,最高只能制取55℃以下的热水,低于市政供暖一级网的供水温度要求,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包括两个供水侧和两个回水侧,一供水侧连接一级网回水管3,或连接换热机组1内吸收式热泵12的一级出水口,另一供水侧分别连接换热机组1内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进水口、换热机组1内换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另一回水侧分别连接换热机组1内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出水口、换热机组1内换热器12的出水口。
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供水管连接换热机组1的一级网回水管3,此时一级网回水温度与换热机组1的性能有关,即由于换热机组1内第二蒸发器122的温度较高,多数地区的长输热网经换热机组1进行换热后,一级网回水的温度一般只能控制在20℃-40℃,但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第一蒸发器111的温度低,所以还可以进一步从较低温度的水中提取热量,若长输热网一次侧回水温度大于20℃以上,对于一般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来说,20℃以上的水还可以作为热泵热源来提取热量,可以继续通过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进行再次提取回水中的热量;若长输热网一次侧回水温度低于20℃,若继续提取回水中的热量,需要采用蒸发温度更低的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此类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最低可从10℃的水中提取热量,所以经换热机组1换热后的一级网回水管3接入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第一蒸发器111,利用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第一蒸发器111内的蒸发温度低的特点,可以继续提取一级网回水的热量,经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如上述进一步提取一级网回水的热量后,再接入一级网回水管,从而实现进一步降低一级网回水温度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级网供水管2与吸收式热泵12的一级进水口相连,吸收式热泵12的一级出水口与换热器13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换热器13的一级出水口与吸收式热泵12的另一一级进水口相连,吸收式热泵12的另一一级出水口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回水管相连,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供水管与一级网回水管3相连,二级网回水管4分别与换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进水口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另一供水管相连,二级网供水管5分别与换热器13的二级出水口、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出水口和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另一回水管相连,在换热机组1中增设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在换热器13和吸收式热泵12对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和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的基础下,进一步对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和对一级网回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利用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实现将一级网回水管3中进一步提取的热量转移到二级网供水管5中,进一步增加了换热机组1的供热能力,避免了现有技术为降低长输热网的回水温度、提升长输热网的输送能力存在缺陷的问题。
进一步,如图1所示,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包括内部管道、第一蒸发器111、第一冷凝器112、压缩机113和膨胀阀114;
第一蒸发器111和第一冷凝器112位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两端,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两个供水管分别作为第一蒸发器111的供水管与第一冷凝器112的供水管,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两个回水管分别作为第一蒸发器111的回水管与第一冷凝器112的回水管;
内部管道的一部分管道位于第一蒸发器111的吸热区域处,使这一部分管道中的介质经过吸热区域时进行换热,内部管道的另一部分管道位于第一冷凝器112的加热区域处,使这另一部分管道中的介质经过加热区域时进行换热;
内部管道上设置有压缩机113,控制内部管道中的介质进行循环,使内部管道形成循环管道,内部管道上设置有膨胀阀114,以控制内部管道中介质的流量;
第一蒸发器111的回水管与吸收式热泵12的一级出水口相连,第一蒸发器111的供水管与一级网回水管3相连,对一级网回水中的热量进行吸收;
第一冷凝器112的回水管与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进水口或换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或二级网回水管4相连,第一冷凝器112的供水管与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出水口或换热器13的二级出水口或二级网供水管5相连,通过内部管道,接收由第一蒸发器111输送的从一级网回水中吸收的热量,利用该热量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
第一蒸发器111的回水管与吸收式热泵12的一级出水口相连,第一蒸发器111的供水管与一级网回水管3相连,对一级网回水中的热量进行吸收,通过内部管道,将第一蒸发器111输送的从一级网回水中吸收的热量传输至第一冷凝器112。
第一冷凝器112的回水管分别与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进水口、换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和二级网回水管4相连,第一冷凝器112的供水管分别与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出水口、换热器13的二级出水口和二级网供水管5相连,通过内部管道,接收由第一蒸发器111输送的从一级网回水中吸收的热量,利用该热量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
具体的,第一蒸发器111和第一冷凝器112可分别设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两端,即第一蒸发器111设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左端,第一冷凝器112设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右端,设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左端的第一蒸发器111的供水管与一级网回水管3或第二蒸发器122的一级出水口相连,第一蒸发器111的回水管与一级网回水管3相连,设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右端的第一冷凝器112的供水管与二级网回水管4或加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或吸收器123的二级进水口相连,第一冷凝器112的回水管与二级网供水管4或加热器13的二级出水口或第二冷凝器124的二级出水口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器件之间相连的情况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所决定,比如设于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右端的第一冷凝器112的供水管与二级网回水管4或加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或吸收器123的二级进水口相连,在实际情况中,若加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和吸收器123的二级进水口直接与二级网回水管4相连,那么第一冷凝器112的供水管只能与二级网回水管4相连,无法与加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或吸收器123的二级进水口相连。
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包括的第一蒸发器111是利用经过压缩、液化和低温的介质与外部的介质的热量进行换热,可通过降低自身周围的温度来达到吸收热量的目的。
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包括的第一冷凝器112是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将气体或蒸汽转变成液体,能够快速把目标介质进行加热,即第一冷凝器112的工作过程的一个放热的过程,通常情况下第一冷凝器112的温度较高。
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包括的压缩机113能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通过对气体进行压缩后,可以排出该高压气体,为制热循环提供动力,即驱动目标介质,在内部管道上设置有压缩机113,以驱动内部管道中的介质进行热循环。
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包括的膨胀阀114在制热系统中通过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以控制介质的流量,在内部管道上设置有膨胀阀114,以控制所述内部管道中介质的流量。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吸收式热泵12包括发生器121、第二蒸发器122、第二冷凝器124和吸收器123;
吸收式热泵12的两个一级出水口分别作为第二蒸发器122的出水口和发生器121的出水口,吸收式热泵12的两个一级进水口分别作为第二蒸发器122的进水口和发生器121的进水口,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进水口作为吸收器123的进水口,吸收式热泵12的二级出水口作为第二冷凝器124的出水口;
一级网供水管2与发生器121的进水口相连,发生器121的出水口与换热器13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换热器13的一级出水口与第二蒸发器122的进水口相连,第二蒸发器122的出水口与第一蒸发器122的回水管相连,对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后,输出被吸热后的一级网回水;
吸收器123的进水口与二级网回水管4或第一冷凝器112的回水管相连,吸收器123的出水口与第二冷凝器124的进水口相连,第二冷凝器124的出水口与所述二级网供水管5相连,利用从一级网供水中吸收的热量将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并输出被加热后的二级网回水。
需要说明的是,二级网回水管4在进入吸收式热泵12的吸收器123前,分出一支路接入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即连接第一冷凝器112的供水管,第一冷凝器112吸收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从一级网回水管3中提取的热量,从而将二级网回水管4中的介质的温度提高。
进一步,如图1所示,第二蒸发器122的一级出水口与第一蒸发器111的回水管相连处为第一连接点,第一蒸发器111的供水管与一级网回水管3相连处为第二连接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蒸发器122的一级出水口与第一蒸发器111的回水管相连处为第一连接点,包括但不限于,在实际情况中,第二蒸发器122的一级出水口直接与一级网回水管相连,那么此时第一连接点在于一级网回水管与第一蒸发器111的回水管相连处。
进一步,如图1所示,第一冷凝器112的回水管与吸收器123的进水口或换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或二级网回水管4相连处为第三连接点,第一冷凝器112的供水管与第二冷凝器124的出水口或换热器13的二级出水口或二级网供水管5相连处为第四连接点。
进一步,如图1所示,一级网供水管2、二级网供水管5和二级网回水管4上均设有一个阀门,利用这些阀门分别控制一级网供水管2、二级网供水管5和二级网回水管4的流量;
一级网回水管3上设置有两个阀门,利用这两个阀门均可控制一级网回水管3的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一级网回水管3上设置有两个阀门,其中一个阀门设于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的一级网回水管上,利用这个阀门可以控制第一连接点与第二连接点之间的一级网回水管的流量,若这个阀门关闭,由于第二蒸发器122的一级出水口与第一蒸发器111的供水管相连,由第二蒸发器122的一级出水口直接输送一级网回水至第一蒸发器111。
进一步,如图1所示,第一蒸发器111的回水管和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第一蒸发器111的回水管和供水管处的流量;
第一冷凝器112的回水管和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冷凝器112的回水管和供水管处的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蒸发器111的回水管和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111的回水管和供水管处的流量,第一冷凝器112的回水管和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冷凝器112的回水管和供水管处的流量。
进一步,如图1所示,发生器12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发生器12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第二蒸发器12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第二蒸发器12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第二冷凝器124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第二冷凝器124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吸收器12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吸收器12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进一步,如图1所示,换热器13的一级进水口和一级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换热器13的一级进水口和一级出水口处的流量;
换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和二级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换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和二级出水口处的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提及的各个阀门在控制流量的过程中,可以控制各个管道和各个进、出水口的通断,可由技术人员根据需求来控制各个阀门。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生器121的进水口处、发生器121的出水口处、第二蒸发器122的进水口处、第二蒸发器122的出水口处、第二冷凝器124的进水口处、第二冷凝器124的出水口处、吸收器123的进水口处、吸收器123的出水口处、换热器13的一级进水口处、换热器13的一级出水口处、换热器13的二级进水口处和换热器13的二级出水口处均设有一个阀门,利用这个阀门可以控制各个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具体的,换热机组1为大温差换热站。
具体的,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为高温水源热泵。
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利用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实现热量的转移,利用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第一蒸发器111将一级网回水管3的热量进行提取,然后利用高温水-水热泵机组11的第一冷凝器112将从一级网回水管3提取的热量转移至二级网供水管5上,从而实现将二级网供水管的温度提高。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长输热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机组、一级网回水管、一级网供水管、二级网回水管和二级网供水管;
所述换热机组包括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吸收式热泵和换热器;
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具有两个供水管和两个回水管;
所述一级网供水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一级出水口与所述换热器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所述换热器的一级出水口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另一一级进水口相连,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另一一级出水口与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回水管相连,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供水管与所述一级网回水管相连,由所述吸收式热泵、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对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
所述二级网回水管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的二级进水口、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二级进水口和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另一供水管相连,所述二级网供水管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的二级出水口、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二级出水口和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另一回水管相连,由所述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和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包括内部管道、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
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冷凝器位于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两端,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两个供水管分别作为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供水管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供水管,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的两个回水管分别作为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回水管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回水管;
所述内部管道的一部分管道位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吸热区域处,使这一部分管道中的介质经过所述吸热区域时进行换热,所述内部管道的另一部分管道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加热区域处,使这另一部分管道中的介质经过所述加热区域时进行换热;
所述内部管道上设置有所述压缩机,对所述内部管道中的气体进行压缩,得到高压气体,为制热循环提供动力,使所述内部管道形成循环管道,所述内部管道上设置有所述膨胀阀,以控制所述内部管道中介质的流量;
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回水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一级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蒸发器的供水管与所述一级网回水管相连,对一级网回水中的热量进行吸收;
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回水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二级进水口或所述换热器的二级进水口或所述二级网回水管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供水管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二级出水口或所述换热器的二级出水口或所述二级网供水管相连,通过所述内部管道,接收由所述第一蒸发器输送的从一级网回水中吸收的热量,利用该热量对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第二蒸发器、第二冷凝器和吸收器;
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两个一级出水口分别作为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水口和所述发生器的出水口,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两个一级进水口分别作为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水口和所述发生器的进水口,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二级进水口作为所述吸收器的进水口,所述吸收式热泵的二级出水口作为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水口;
所述一级网供水管与所述发生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发生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换热器的一级进水口相连,所述换热器的一级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回水管相连,对一级网供水进行吸热后,输出被吸热后的一级网回水;
所述吸收器的进水口与所述二级网回水管或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回水管相连,所述吸收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二级网供水管相连,利用从一级网供水中吸收的热量将二级网回水进行加热,并输出被加热后的二级网回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网供水管、所述二级网供水管和所述二级网回水管上均设有一个阀门,利用这些阀门分别控制所述一级网供水管、所述二级网供水管和二级网回水管的流量;
所述一级网回水管上设置有两个阀门,利用这两个阀门均可控制所述一级网回水管的流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回水管和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回水管和供水管处的流量;
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回水管和供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回水管和供水管处的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发生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第二冷凝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所述吸收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吸收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的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一级进水口和一级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换热器的一级进水口和一级出水口处的流量;
所述换热器的二级进水口和二级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阀门,由这两个阀门分别控制所述换热器的二级进水口和二级出水口处的流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组为大温差换热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水-水热泵机组为高温水源热泵。
CN202321695820.8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长输热网装置 Active CN220817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5820.8U CN220817849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长输热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5820.8U CN220817849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长输热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7849U true CN220817849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8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5820.8U Active CN220817849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长输热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7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94122B2 (ja) 熱供給用熱交換装置
CN201037719Y (zh) 一种梯级提升水温的热水热泵机组
CN110030769B (zh) 基于升温型吸收式-压缩式换热的中低温热能供热系统
CN105605772A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
CN201852359U (zh) 一种二级串联的热泵机组
CN104180557B (zh) 热电联供、冷电联供与热电‑冷电两用联供系统
CN210087416U (zh) 一种热电机组切除低压缸进汽耦合背压机梯级供热系统
CN106403283B (zh) 热水型热泵系统
CN110307673B (zh) 一种太阳能增效热泵系统
CN220817849U (zh) 一种长输热网装置
CN205783983U (zh) 空气源冷水机组的热量高效回收装置
CN110307669B (zh) 一种基于压缩热泵循环的太阳能增效多模式制热装置
CN204962942U (zh) 二氧化碳热泵加热装置
CN212204711U (zh) 一种提高热源总供热能力的供热系统
CN210663455U (zh) 一种多级换热的水源热泵
CN203629112U (zh) 双级热泵系统冷却装置
CN209960466U (zh) 一种热电站的供热疏水系统
CN108444128B (zh) 一种跨临界co2湿压缩热泵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5783331A (zh) 空气源冷水机组的热量高效回收装置
CN220366453U (zh) 一种长输热网供热输送系统
CN112283697A (zh) 结合吸收式热泵的直接空冷机组冷端乏汽余热利用系统
CN111197784A (zh) 汽轮机组凝汽器辅助供暖系统
CN208579655U (zh) 吸收式大温差换热机组
CN205156337U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
CN211503316U (zh) 一种双系统全效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