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4686U - 墙面调平系统 - Google Patents

墙面调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4686U
CN220814686U CN202322678173.6U CN202322678173U CN220814686U CN 220814686 U CN220814686 U CN 220814686U CN 202322678173 U CN202322678173 U CN 202322678173U CN 220814686 U CN220814686 U CN 220814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wall surface
rod section
fastening cap
k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781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轶然
许振�
马余辉
赵龙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anxing Jimu Beijing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anxing Jimu Beijing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anxing Jimu Beijing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anxing Jimu Beijing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781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4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4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4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墙面调平系统,涉及建筑装饰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底座、多个连接杆和至少一个龙骨,所述底座用于连接墙面,所述底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与所述第二杆段轴向相连,所述第一杆段处于所述墙面与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第一杆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杆段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龙骨与所述第二杆段相连。本申请具有方便了龙骨调平操作的同时也节省了成本。

Description

墙面调平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面调平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装饰行业中,为了实现龙骨免钉安装,以及龙骨安装后与墙面平行,在相关技术中,会先在墙面划线定位后,将底座粘接在墙面,选择特定长度的连接杆,并使连接杆的一端与底座螺纹连接,接着使龙骨贴合于连接杆的另一端,最后将自攻螺钉的端部压接龙骨,自攻螺钉的其他部分穿过龙骨且钉入连接杆的另一端,以上结构成本较高,且在龙骨调平的过程较为耗时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龙骨调平的相关结构成本较高,同时这些相关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较为耗时繁琐的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墙面调平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了一种墙面调平系统,包括:
多个底座,所述底座用于连接墙面,所述底座设有第一通孔;
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与所述第二杆段轴向相连,所述第一杆段处于所述墙面与所述底座之间,且所述第一杆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杆段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至少一个龙骨;所述龙骨与所述第二杆段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先将第二杆段穿过第一通孔,并使第一杆段与底座靠近第一通孔的区域相抵,接着将底座与墙面粘接,此时第一杆段处于墙面与底座之间,最后使龙骨与第二杆段相连,本申请相较于相关技术至少省去了螺纹连接的步骤,以及在底座开设螺纹的成本,方便了龙骨调平操作的同时也节省了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墙面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杆段,所述第一杆段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墙面的一侧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杆段靠近墙面的一侧与底座靠近墙面的一侧对齐,这样在底座与墙面粘接时,可以节省胶剂的用量,使粘接稳定性提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用于通过胶剂与所述墙面粘接,所述底座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容纳所述胶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与墙面粘接后,胶剂不仅处于底座与墙面之间,也处于多个第二通孔内,这样使粘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背离所述墙面的一侧具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中部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计可以增加第二通孔容纳胶剂的量,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粘接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通孔围绕所述第一通孔布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杆段靠近所述墙面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帽,所述第一紧固帽与所述底座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先由第一紧固帽与第二杆段螺纹连接,使底座固定在第一紧固帽与第一杆段之间,这样便于手持第二杆段将胶剂涂覆在底座后,使底座粘接在墙面,相较于直接手持底座,将其粘接在墙面在操作过程上更为方便。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座背离所述墙面的一侧具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中部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紧固帽与所述第二凸台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紧固帽与第二凸台的抵止相较于第一紧固帽与底座相抵更容易实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杆段背离所述墙面的一端穿过所述龙骨,并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帽和第三紧固帽,所述第二紧固帽和所述第三紧固帽均与所述龙骨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紧固帽和第三紧固帽与龙骨相抵后,可以将第二杆段穿过龙骨的部分切除,这样设计便于使龙骨与该基准面平行。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紧固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紧固帽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可以增大第二紧固帽对龙骨的承接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龙骨的两端分别布置所述连接杆,且所述龙骨平行于所述墙面。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可以先将第二杆段穿过第一通孔,并使第一杆段与底座靠近第一通孔的区域相抵,接着将底座与墙面粘接,此时第一杆段处于墙面与底座之间,最后使龙骨与第二杆段相连,本申请相较于相关技术至少省去了螺纹连接的步骤,以及在底座开设螺纹的成本,方便了龙骨调平操作的同时也节省了成本。
2.第一杆段靠近墙面的一侧与底座靠近墙面的一侧对齐,这样在底座与墙面粘接时,可以节省胶剂的用量,使粘接稳定性提高。
3.在底座与墙面粘接后,胶剂不仅处于底座与墙面之间,也处于多个第二通孔内,这样使粘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墙面调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墙面调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底座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底座、连接杆、第一紧固帽和第二紧固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墙面调平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底座;110、第一通孔;120、凹槽;130、第二通孔;140、第一凸台;150、第二凸台;
200、连接杆;210、第一杆段;220、第二杆段;
300、龙骨;
400、第一紧固帽;
500、第二紧固帽;
600、第三紧固帽。
a、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墙面调平系统。
如图1所示,该墙面调平系统包括多个底座100、多个连接杆200和至少一个龙骨300。
如图2和图3所示,底座100设有第一通孔110,且底座100用于连接墙面a。
如图4所示,连接杆200包括第一杆段210和第二杆段220,第一杆段210与第二杆段220轴向相连,例如第一杆段210与第二杆段220可以一体成型,该连接杆200可以选择平头螺栓;第一杆段210与第二杆段220也可以轴向焊接。
第一杆段210处于墙面a与底座100之间,第一杆段210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110的直径,且第二杆段220穿过第一通孔110。
如图2所示,龙骨300与第二杆段220相连。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二杆段220穿过第一通孔110,并使第一杆段210与底座100靠近第一通孔110的区域相抵,接着将底座100与墙面a粘接,此时第一杆段210处于墙面a与底座100之间,最后使龙骨300与第二杆段220相连。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相较于相关技术至少省去了螺纹连接的步骤,以及在底座100开设螺纹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底座100靠近墙面a的一侧设有凹槽120,凹槽120内设有第一通孔110,凹槽120用于容纳第一杆段210,第一杆段210靠近墙面a的一侧与底座100靠近墙面a的一侧对齐。
本实施例中,第一杆段210靠近墙面a的一侧与底座100靠近墙面a的一侧对齐,这样在底座100与墙面a粘接时,可以节省胶剂的用量,使粘接稳定性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底座100用于通过胶剂与墙面a粘接,底座100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30,第二通孔130用于容纳胶剂。
本实施例中,在底座100与墙面a粘接后,胶剂不仅处于底座100与墙面a之间,也处于多个第二通孔130内,这样使粘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底座100背离墙面a的一侧具有第一凸台140,第一凸台140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30。这样设计可以增加第二通孔130容纳胶剂的量,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粘接的稳定性。
在实际执行中,第二通孔130围绕第一通孔110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杆段220靠近墙面a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帽400,第一紧固帽400与底座100相抵。
本实施例中,可先由第一紧固帽400与第二杆段220螺纹连接,使底座100固定在第一紧固帽400与第一杆段210之间,这样便于手持第二杆段220将胶剂涂覆在底座100后,使底座100粘接在墙面a。
在实际执行中,第一紧固帽400可以选用螺帽。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底座100背离墙面a的一侧具有第二凸台150,第二凸台150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10,第一紧固帽400与第二凸台150相抵。
本示例中,第一紧固帽400与第二凸台150的抵止相较于第一紧固帽400与底座100相抵更容易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龙骨300进行调平时,由于墙面a部分区域相对于墙面a的基准面向外凸起或向内凹陷,因此在该部分区域通过底座100和连接杆200来固定龙骨300时,龙骨300与该基准面可能并不平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将第二杆段220的部分切除,以确保龙骨300与该基准面平行,也可以选择不同高度的连接杆200以确保龙骨300与该基准面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杆段220背离墙面a的一端穿过龙骨300,并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帽500和第三紧固帽600,第二紧固帽500和第三紧固帽600均与龙骨300相抵。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紧固帽500和第三紧固帽600与龙骨300相抵后,可以将第二杆段220穿过龙骨300的部分切除,这样设计便于使龙骨300与该基准面平行。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紧固帽500的宽度大于第三紧固帽600的宽度。这样可以增大第二紧固帽500对龙骨300的承接面。
在实际执行中,第二紧固帽500可以选择垫片,该垫片的内孔具有内螺纹;第三紧固帽600可以选择法兰螺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龙骨300的两端分别布置连接杆200,且龙骨300平行于墙面a。这样设计方便使龙骨300与该基准面平行。
在实际执行中,每个龙骨300的中部也可以布置连接杆200。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步骤可以为:
S1:选择墙面a划线定位。
S2:将连接杆200的第二杆段220穿过底座100的第一通孔110,并将第一紧固帽400旋入第二杆段220,使第一紧固帽400与第二凸台150抵止。
S3:手持连接杆200的第二杆段220,在底座100远离第一紧固帽400的一侧涂胶,且贴附于墙面a。
S4:将第二紧固帽500预拧到第二杆段220上,将龙骨300上的过孔穿在第二杆段220上,借助于红外线调整第二紧固帽500处于第二杆段220的位置,使第二紧固帽500与龙骨300一侧抵止,以确保龙骨300与墙面a的基准面平行。
S5:使用第三紧固帽600旋入第二杆段220,使第三紧固帽600与龙骨300另一侧抵止,截去螺杆凸出于第三紧固帽600的部分,完成龙骨300调平的工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墙面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底座(100),所述底座(100)用于连接墙面(a),所述底座(100)设有第一通孔(110);
多个连接杆(200),所述连接杆(200)包括第一杆段(210)和第二杆段(220),所述第一杆段(210)与所述第二杆段(220)轴向相连,所述第一杆段(21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110)的直径,所述第二杆段(22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0);
至少一个龙骨(300);所述龙骨(300)与所述第二杆段(22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00)靠近所述墙面(a)的一侧设有凹槽(120),所述凹槽(120)内设有所述第一通孔(110),所述凹槽(120)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杆段(210),所述第一杆段(210)靠近所述墙面(a)的一侧与所述底座(100)靠近所述墙面(a)的一侧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00)用于通过胶剂与所述墙面(a)粘接,所述底座(100)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30),所述第二通孔(130)用于容纳所述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面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00)背离所述墙面(a)的一侧具有第一凸台(140),所述第一凸台(140)的中部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1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面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孔(130)围绕所述第一通孔(110)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墙面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杆段(220)靠近所述墙面(a)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帽(400),所述第一紧固帽(400)与所述底座(100)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墙面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00)背离所述墙面(a)的一侧具有第二凸台(150),所述第二凸台(150)的中部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110),所述第一紧固帽(400)与所述第二凸台(150)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墙面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杆段(220)背离所述墙面(a)的一端穿过所述龙骨(300),并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帽(500)和第三紧固帽(600),所述第二紧固帽(500)和所述第三紧固帽(600)均与所述龙骨(300)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面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紧固帽(50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紧固帽(600)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墙面调平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龙骨(300)的两端分别布置所述连接杆(200),以用于使所述龙骨(300)与所述墙面(a)平行。
CN202322678173.6U 2023-10-07 2023-10-07 墙面调平系统 Active CN220814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8173.6U CN220814686U (zh) 2023-10-07 2023-10-07 墙面调平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78173.6U CN220814686U (zh) 2023-10-07 2023-10-07 墙面调平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4686U true CN220814686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1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78173.6U Active CN220814686U (zh) 2023-10-07 2023-10-07 墙面调平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46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5333B2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ing a component to a surface
CN108842982B (zh) 墙面找平总成及安装方法
CN220814686U (zh) 墙面调平系统
CN101804940B (zh)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围裙板与盖板的连接结构
RU2008151172A (ru) Винтовой анкер
CN112012991B (zh) 一种混合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109989338B (zh) 混凝土梁的抗弯加固结构及方法
CN207553380U (zh) 玻璃安装结构
CN201714812U (zh) 锚固钉防松螺纹副
CN220581475U (zh) 一种多功能的异形紧固件
CN102182732B (zh) 一种内饰件连接方法
CN215484326U (zh) 一种建筑外墙装饰面板用的连接组件
CN2202770Y (zh) 钢木复合梁
CN219196584U (zh) 一种保温饰面板新型锚固件
CN21556705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岩板家具
US8959748B2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panels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CN220908780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隔音墙板
CN217440466U (zh) 一种可提高锚固力的后扩底锚栓
US8684648B2 (en) Fastening system for assembling panels of dissimilar materials
CN211735769U (zh) 一种轻型木质支撑耗能结构
CN210105227U (zh) 一种踢脚板组件
CN220814332U (zh) 一种大截面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外墙外保温结构
CN213710030U (zh) 一种全明框玻璃幕墙打胶固定装置
CN219732597U (zh) 一种轻质高强度外景装饰用铝单板
JP3145980B2 (ja) 建築用締め付けボ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