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4593U - 用于雨棚的屋顶及雨棚 - Google Patents

用于雨棚的屋顶及雨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4593U
CN220814593U CN202322577496.6U CN202322577496U CN220814593U CN 220814593 U CN220814593 U CN 220814593U CN 202322577496 U CN202322577496 U CN 202322577496U CN 220814593 U CN220814593 U CN 220814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water collecting
canopy
collecting piece
be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774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蔚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vjian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vjian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vjian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vjian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774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4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4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4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及雨棚,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的雨棚存在从边缘排水溅落在行人身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的这种屋顶包括多个支撑梁以及集水件,多个支撑梁的一端均与集水件连接,且呈辐射状沿远离集水件的方向延伸。多个支撑梁将屋顶划分为多个支撑面,集水件位于多个支撑面相接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多个支撑面中任意一个支撑面自背离集水件的一侧沿靠近集水件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屋顶上积水在支撑面的导向作用下流向中间的集水件,使得积水能够流向集水件,进而快速地从集水件中排下,避免溅湿在雨棚下处于边缘位置避雨的人的衣物。且快速的排水能够减少屋顶所受的载荷,提高了具有这种屋顶的雨棚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用于雨棚的屋顶及雨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及雨棚。
背景技术
雨棚即是设置在建筑物门口上方用于遮阳、挡雨的建筑构件;常见于商场、公交站点。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对建筑美观的追求,艺术化的建筑设计造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繁华的城市当中,其中大跨度的艺术化雨棚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的完整性和行人出入的舒适性。
现有技术中的雨棚主要由钢结构骨架和覆盖于钢结构骨架上的雨棚布组成,雨棚的顶部多采用“人”形尖顶,积水从雨棚两侧低处边缘的排水渠流下,但是,这种排水方式占用了雨棚边缘的空间,从而导致该处无法通行,且当雨棚下避雨的人较多时,有部分人可能会站在雨棚下的边缘位置,从雨棚边缘排水渠流下的水有可能溅落在避雨的人身上。此外,由于部分场地需求,导致雨棚跨度较大,设置的多个支撑立柱也会影响雨棚下的使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雨棚从边缘排水有可能溅落在行人身上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这种雨棚的屋顶包括多个支撑梁以及集水件,多个支撑梁的一端均与集水件连接,且呈辐射状沿远离集水件的方向延伸。
多个支撑梁将屋顶划分为多个支撑面,集水件位于多个支撑面相接的位置。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多个支撑面中任意一个支撑面自背离集水件的一侧沿靠近集水件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用于雨棚的屋顶巧妙地在屋顶的内部设置集水件,使得雨水能够从集水件中流下,可以在地面对应的位置设置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雨棚将顶部汇聚的雨水从边缘流下,这种屋顶能够避免溅湿在雨棚下处于边缘位置避雨的人的衣物。此外,多个支撑梁的一端均与集水件连接,保证了集水件在屋顶的安装稳定性。且多个支撑梁将屋顶划分为多个支撑面,在竖直方向上,每一个支撑面自背离集水件的一侧沿靠近集水件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从而对屋顶的积水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积水能够流向集水件,进而快速地从集水件中排下,避免过多的雨水导致屋顶的载荷过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多个支撑面在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范围在10°~3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支撑面在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范围在10°~30°,在确保屋顶不会过高的凸起导致占用高度方向的安装空间的前提下,屋顶的雨水能够在该倾角的支撑面上,迅速地排至集水件并排下,避免屋顶蓄积过多的雨水,改善雨天时雨棚的屋顶的受力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屋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集水件在屋顶的宽度方向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
或者,集水件在屋顶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
或者,集水件在屋顶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均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件至少在一个方向上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当屋顶上有积水,使得屋顶两侧的支撑面所受到的载荷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集水件在屋顶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在长度方向上位于屋顶的三分之一处的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件在屋顶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保证屋顶在宽度方向的两侧支撑面所受到的载荷均匀;在屋顶的长度方向上位于三分之一处的位置,使得在长度方向较宽的一侧下方可用于体积较大的物体(例如车辆)通行,在长度方向较窄的一侧下方可用于体积较小的物体(例如行人或者骑行单车的骑者)通行,满足雨棚下不同的通行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集水件为轴线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的筒状结构,多个支撑梁的端部与集水件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多个支撑梁的端部与集水件的顶端端面边缘平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顶的积水能够直接从集水件的中间排下,并且,多个支撑梁的端部与集水件的顶端端面边缘平齐,确保不会有雨水汇集在支撑梁与集水件的连接处,保证雨水能够全部从集水件中排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屋顶还包括边框组件,边框组件包括多个边框梁,多个边框梁依次首尾相接。
其中,多个边框梁中每个边框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梁远离集水件的端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边框梁构成屋顶的外边框,且支撑梁能够对边框组件实现支撑作用,保证整个屋顶的支撑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这种屋顶还包括多个辅助支撑梁,多个辅助支撑梁中的每个辅助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梁上、平行于对应的边框梁延伸。
其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支撑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每一个支撑面内设置至少一个辅助支撑梁,辅助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梁上,满足屋顶的支撑面在跨度较大时的支撑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多个支撑梁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梁、集水件以及对应的边框梁围设成一个支撑面,每个支撑面内设置有网状的结构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个支撑面内设置网状的结构梁,以进一步地提高支撑面的支撑性,即使在面临冰雹暴雨等恶劣天气时,也保证屋顶有足够的强度应对飞速下落的冰雹和雨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雨棚,这种雨棚包括多个立柱以及多个安装节点,以及上述任意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多个安装节点安装于待安装面。
其中,每个立柱的一端与屋顶对应的支撑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多个安装节点中相应的一个安装节点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雨棚的屋顶在内部设置集水件,且屋顶的多个支撑面中任意一个支撑面自背离集水件的一侧沿靠近集水件的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对屋顶的积水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积水能够流向集水件,进而快速地从集水件中排下,快速排水能够减少屋顶所受的载荷,提高了这种雨棚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雨棚,多个立柱中至少两个立柱共用一个安装节点。其中,共用一个安装节点的至少两个立柱中任意两个立柱之间的夹角范围在60°~12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雨棚的多个立柱中至少两个立柱共用一个安装节点,减少雨棚下的安装节点数目,使得雨棚下有更多可利用的避雨空间。并且,共用一个安装节点中的任意两个立柱之间的夹角范围在60°~120°,保证安装节点对多个立柱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雨棚,这种雨棚还包括蓄水件,蓄水件安装于待安装面,且在竖直方向与集水件的下端对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雨棚在待安装面设置蓄水件,能够将集水件中排下的雨水收集起来,一方面,避免集水件排下的雨水会溅湿在雨棚下避雨行人的衣物;另一方面,蓄水件能够将雨水收集起来再利用,例如浇灌花草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这种用于雨棚的屋顶巧妙地在屋顶的内部设置集水件,使得雨水能够从集水件中流下,可以在地面的对应位置设置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雨棚将顶部汇聚的雨水从边缘流下,这种屋顶能够避免溅湿在雨棚下处于边缘位置避雨的人的衣物。此外,多个支撑梁的一端均与集水件连接,保证了集水件在屋顶的安装稳定性。且多个支撑梁将屋顶划分为多个支撑面,在竖直方向上,每一个支撑面自背离集水件的一侧沿靠近集水件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从而对屋顶的积水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积水能够流向集水件,进而快速地从集水件中排下,避免过多的雨水导致屋顶的载荷过大。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雨棚,包括上述的用于雨棚的屋顶,能够将雨棚的屋顶上的积水从集水件排出,并且,这种雨棚的多个立柱中至少两个立柱共用一个安装节点,减少雨棚下的安装节点数目,使得雨棚下有更多可利用的避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雨棚的屋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雨棚的屋顶的集水件与支撑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雨棚的屋顶的集水件与支撑梁和立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雨棚的屋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雨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雨棚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雨棚;
100、用于雨棚的屋顶;
110、支撑梁;
120、集水件;
130、边框组件;131、边框梁;
140、辅助支撑梁;
150、结构梁;
200、立柱;
300、安装节点;
X、屋顶的宽度方向;
Y、屋顶的长度方向;
a、支撑面在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
b、两个立柱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雨棚从边缘排水有可能溅落在行人身上的技术问题,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100,这种用于雨棚的屋顶100包括多个支撑梁110以及集水件120,多个支撑梁110的一端均与集水件120连接,且呈辐射状沿远离集水件120的方向延伸。
具体的,多个支撑梁110将屋顶划分为多个支撑面,集水件120位于多个支撑面相接的位置。并且,在竖直方向上,多个支撑面中任意一个支撑面自背离集水件120的一侧沿靠近集水件120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
更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这种屋顶还包括设置在各个支撑面上的覆盖件(图中未示出),覆盖件被多个支撑梁110所支撑。其中,覆盖件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质量,以满足在恶劣环境的性能要求,例如酸雨的腐蚀、风沙的侵蚀等。覆盖件可以是钢化玻璃板、木板、复合材料板或者本技术领域其他常用的板材,优选地,在本实施中,覆盖件采用钢化玻璃板,能够保证屋顶的透光性,当然,关于覆盖件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这种用于雨棚的屋顶100巧妙地在屋顶的内部设置集水件120,使得雨水能够从集水件120中流下,可以在地面的对应位置设置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雨棚将顶部汇聚的雨水从边缘流下,这种屋顶能够避免溅湿在雨棚下处于边缘位置避雨的人的衣物。此外,多个支撑梁110的一端均与集水件120连接,保证了集水件120在屋顶的安装稳定性。且多个支撑梁110将屋顶划分为多个支撑面,在竖直方向上,每一个支撑面自背离集水件120的一侧沿靠近集水件120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从而对屋顶的积水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积水能够流向集水件120,进而快速地从集水件120中排下,避免过多的雨水导致屋顶的载荷过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100,如图2所示,多个支撑面在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如图中a所示,a的角度范围在10°~30°。
具体的,多个支撑面在竖直方向倾斜角度a可以为10°、12°、15°、22°、27°、30°或者上述角度范围内的其他角度,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面在竖直方向倾斜角度a均为15°。当然,关于支撑面的倾斜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多个支撑面在竖直方向的倾斜角a的角度范围在10°~30°,在确保屋顶不会过高的凸起导致占用高度方向的安装空间的前提下,屋顶的雨水能够在该倾角的支撑面上,迅速地排至集水件120并排下,避免屋顶蓄积过多的雨水,改善雨天时雨棚的屋顶的受力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屋顶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100,集水件120在屋顶的宽度方向X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集水件120在屋顶的长度方向Y上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
在还一种实施例中,集水件120在屋顶的宽度方向X和屋顶的长度方向Y均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屋顶的形状为矩形,包括四个支撑梁110,将屋顶划分为四个支撑面。当然,这种屋顶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五边形、六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集水件120至少在一个方向上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当屋顶上有积水,使得屋顶两侧的支撑面所受到的载荷均匀。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这种矩形的屋顶具有相对的屋顶的长度方向Y和屋顶的宽度方向X,集水件120在屋顶的宽度方向X上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在屋顶的长度方向Y上位于屋顶的三分之一处的位置。当然,集水件120的位置不仅局限于上述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例如集水件120在屋顶的宽度方向X上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在屋顶的长度方向Y上位于屋顶的五分之二处的位置,还可以在屋顶的宽度方向X上位于屋顶的三分之一处的位置,在屋顶的长度方向Y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集水件120在屋顶的宽度方向X上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保证屋顶在屋顶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支撑面所受到的载荷均匀;在屋顶的长度方向Y上位于三分之一处的位置,使得在屋顶的长度方向Y较宽的一侧下方可用于体积较大的物体(例如车辆)通行,在屋顶的长度方向Y较窄的一侧下方可用于体积较小的物体(例如行人或者骑行单车的骑者)通行,满足雨棚下不同的通行需求。
更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100,集水件120为轴线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的筒状结构,多个支撑梁110的端部与集水件120的顶端固定连接,且多个支撑梁110的端部与集水件120的顶端端面边缘平齐。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支撑梁110的端部与集水件120可通过螺接、焊接、卡接或者本领域常用的其他固定方式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屋顶的积水能够直接从集水件120的中间排下,并且,多个支撑梁110的端部与集水件120的顶端端面边缘平齐,确保不会有雨水汇集在支撑梁110与集水件120的连接处,保证雨水能够全部从集水件120中排下。
更为具体的,这种集水件120的管径范围在10cm~30cm内,其中,集水件120的管径可以为10cm、12cm、14cm、18cm、22cm、26cm、30cm或者上述管径范围内的其他管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这种集水件120的长度范围在10cm~35cm内,其中,集水件120的长度可以为10cm、12cm、14cm、18cm、25cm、28cm、35cm或者上述长度范围内的其他长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集水件120上设置有过滤网(图中未示出),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杂质,确保从集水件120排下的雨水较为纯净。
更为具体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集水件120的底端连接有导水管,一方面,用于将集水件120排下的雨水排放在指定的区域;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从集水件120排下的水乱溅。关于导水管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100,屋顶还包括边框组件130,边框组件130包括多个边框梁131,多个边框梁131依次首尾相接。
具体的,多个边框梁131中每个边框梁13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梁110远离集水件120的端部。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屋顶形状为矩形,因此,边框组件130包括四个依次首尾相接的边框梁131。当然,在屋顶的形状为其他结构时,边框梁131的数量可以为3个、5个、6个或者其他数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通过多个边框梁131构成屋顶的外边框,且支撑梁110能够对边框组件130实现支撑作用,保证整个屋顶的支撑性。
更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100,这种屋顶还包括多个辅助支撑梁140,多个辅助支撑梁140中的每个辅助支撑梁14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梁110上、平行于对应的边框梁131延伸。
具体的,相邻的两个支撑梁11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支撑梁140。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梁110之间设置四个辅助支撑梁140,当然,相邻的两个支撑梁110之间也可以设置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其他数目的辅助支撑梁14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每一个支撑面内设置四个辅助支撑梁140,每一个辅助支撑梁14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支撑梁110上,满足屋顶的支撑面在跨度较大时的支撑性。
更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100,多个支撑梁110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梁110、集水件120以及对应的边框梁131围设成一个支撑面,每个支撑面内设置有网状的结构梁15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网状的结构梁150设置为多个交叉的桁梁,每一个桁梁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面内的支撑梁110和边框梁131相接,且桁梁的中部与多个辅助支撑梁140相接,以将支撑面内分隔为多个三角形。当然,结构梁150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每一个支撑面内设置网状的结构梁150,以进一步地提高支撑面的支撑性,即使在面临冰雹暴雨等恶劣天气时,也保证屋顶有足够的强度应对飞速下落的冰雹和雨点。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雨棚10,这种雨棚10包括多个立柱200以及多个安装节点300,以及上述任意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100,多个安装节点300安装于待安装面。
具体的,每个立柱200的一端与屋顶对应的支撑梁1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多个安装节点300中相应的一个安装节点300固定连接。
更为具体的,这种雨棚的屋顶在内部设置集水件120,且屋顶的多个支撑面中任意一个支撑面自背离集水件120的一侧沿靠近集水件120的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对屋顶的积水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积水能够流向集水件120,进而快速地从集水件120中排下,快速排水能够减少屋顶所受的载荷,提高了这种雨棚10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雨棚10,如图5和图6所示,多个立柱200中至少两个立柱200共用一个安装节点300。其中,共用一个安装节点300的至少两个立柱200中任意两个立柱200之间的夹角如图6中b所示,b的角度范围在60°~120°。
具体的,共用一个安装节点300的至少两个立柱200中任意两个立柱200之间的夹角b可以为60°、64°、70°、80°、90°、115°、120°或者上述角度范围内的其他任意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为具体的,这种雨棚10的多个立柱200中至少两个立柱200共用一个安装节点300,减少雨棚10下的安装节点300数目,使得雨棚10下有更多可利用的避雨空间。并且,共用一个安装节点300的中任意两个立柱200之间的夹角范围在60°~120°,保证安装节点300对多个立柱200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这种雨棚10包括九个立柱200,雨棚10沿屋顶的长度方向Y的一侧设置有6个立柱200,另一侧设置有三个立柱200,且每三个立柱200共用一个安装节点300。并且,九个立柱200中,其中一个立柱200连接于支撑梁110与集水件120的连接处,以提高对集水件120的连接强度,其余的立柱200均与支撑梁110的对应位置连接。当然,关于立柱200与安装节点300的具体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雨棚10,这种雨棚10还包括蓄水件(图中未示出),蓄水件安装于待安装面,且在竖直方向与集水件120的下端对齐。
具体的,这种雨棚10在待安装面设置蓄水件,能够将集水件120排下的雨水收集起来,一方面,避免集水件120排下的雨水会溅湿在雨棚10下避雨行人的衣物;另一方面,蓄水件能够将雨水收集起来再利用,例如浇灌花草等。
需要说明的是,除上述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上述描述中包含了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雨棚的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撑梁以及集水件,所述多个支撑梁的一端均与所述集水件连接,且呈辐射状沿远离所述集水件的方向延伸;
所述多个支撑梁将所述屋顶划分为多个支撑面,所述集水件位于所述多个支撑面相接的位置;并且,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多个支撑面中任意一个支撑面自背离所述集水件的一侧沿靠近所述集水件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棚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面在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范围在10°~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棚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件在所述屋顶的宽度方向位于所述屋顶的中间位置;或者
所述集水件在所述屋顶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屋顶的中间位置;或者
所述集水件在所述屋顶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均位于所述屋顶的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雨棚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件在所述屋顶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屋顶的中间位置、在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屋顶的三分之一处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雨棚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件为轴线方向平行于竖直方向的筒状结构,所述多个支撑梁的端部与所述集水件的顶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多个支撑梁的端部与所述集水件的顶端端面边缘平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雨棚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还包括边框组件,所述边框组件包括多个边框梁,所述多个边框梁依次首尾相接;其中,
所述多个边框梁中每个所述边框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梁远离所述集水件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雨棚的屋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辅助支撑梁,所述多个辅助支撑梁中的每个所述辅助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梁上、平行于对应的所述边框梁延伸;其中,
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辅助支撑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雨棚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梁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梁、所述集水件以及对应的所述边框梁围设成一个所述支撑面,每个所述支撑面内设置有网状的结构梁。
9.一种雨棚,包括多个立柱以及多个安装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雨棚的屋顶,所述多个安装节点安装于待安装面;其中,
每个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屋顶对应的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多个安装节点中相应的一个安装节点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立柱中至少两个所述立柱共用一个所述安装节点;其中,
共用一个所述安装节点的所述至少两个立柱中任意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夹角范围在60°~120°。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还包括蓄水件,所述蓄水件安装于所述待安装面,且在竖直方向与所述集水件的下端对齐。
CN202322577496.6U 2023-09-21 2023-09-21 用于雨棚的屋顶及雨棚 Active CN220814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7496.6U CN220814593U (zh) 2023-09-21 2023-09-21 用于雨棚的屋顶及雨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77496.6U CN220814593U (zh) 2023-09-21 2023-09-21 用于雨棚的屋顶及雨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4593U true CN220814593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98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77496.6U Active CN220814593U (zh) 2023-09-21 2023-09-21 用于雨棚的屋顶及雨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4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14593U (zh) 用于雨棚的屋顶及雨棚
CN207332391U (zh) 具备节约水资源功能的小区停车位
CN211873166U (zh) 光伏车棚雨水收集系统
JP2019027038A (ja) 屋根構造体およびこの屋根構造体の結露水の排水方法
CN216239414U (zh) 一种zk生态环保现浇钢混结构绿色建筑
CN210263579U (zh) 一种平改坡光伏屋顶结构
CN215211961U (zh) 一种园林景观雨水收集装置
CN218467244U (zh) 一种钢结构雨棚
CN216553201U (zh) 一种节能环保民宿轻钢建筑房屋
CN217480641U (zh)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钢结构网架屋顶
CN217299521U (zh) 钢结构房屋排水系统
CN220247744U (zh) 一种钢结构雨棚体
CN218374379U (zh) 一种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
CN211549053U (zh) 一种遮阳挡
CN217896699U (zh) 一种架空车库用环保型排水系统
CN215926502U (zh) 一种可快速排水的阳光房用型材结构
CN218952929U (zh) 一种带充电桩的双挑式非机动车棚
CN211666098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顶部防水结构
CN220848409U (zh)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雨篷
CN217379428U (zh) 一种分级排水裙摆幕墙
CN215632100U (zh) 一种活动式市场棚
CN210342811U (zh) 一种与排水管连通的停车棚
CN219034183U (zh) 一种钢结构雨棚
CN219411993U (zh) 一种一体式雨水净化回收立体绿化景观型建筑
CN219343811U (zh) 应用于光伏棚的一体化c型主梁水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