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14025U - 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14025U
CN220814025U CN202322631684.2U CN202322631684U CN220814025U CN 220814025 U CN220814025 U CN 220814025U CN 202322631684 U CN202322631684 U CN 202322631684U CN 220814025 U CN220814025 U CN 220814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conveying
tank body
tank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316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ongnan Yuanfa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ongnan Yuanfa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ongnan Yuanfa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ongnan Yuanfa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316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14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14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14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包括移动小车、池体、泥浆输送结构和推架,所述池体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的顶部,所述泥浆输送结构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外部,所述泥浆输送结构与所述池体贯穿设置,所述泥浆输送结构用于所述池体内泥浆排出,所述推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部一侧,所述池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连接部与所述推架的两侧相连接,所述池体的外部且在所述泥浆输送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吸水泵结构,所述吸水泵结构用于所述池体内水排放。可将施工时产生的泥浆高效便捷进行运送,避免泥浆堆积在施工现场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泥浆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
背景技术
灌注桩基础施工采用钻机钻进成孔:成孔过程中为防止孔壁坍塌,在孔内注入人工泥浆或利用钻削下来的粘性土与水混合的自造泥浆保护孔壁。扩壁泥浆与钻孔的土屑混合,边钻边排出,集中处理后,泥浆被重新灌入钻孔进行孔内补浆。当钻孔达到规定深度后,安放钢筋笼,在泥浆下灌注混凝土,浮在混凝土之上的泥浆被抽吸出来。
为了避免抽吸出来的泥浆直接排放到施工现在,造成对环境的影响,需将泥浆排放至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操作,常规的沉淀池在使用时,对泥浆沉淀后,不便将泥浆清理,且使用区域相对固定,导致在施工现场对抽吸的泥浆不能及时排放至沉淀池内,因此需要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来改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包括移动小车、池体、泥浆输送结构和推架,所述池体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的顶部,所述泥浆输送结构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外部,所述泥浆输送结构与所述池体贯穿设置,所述泥浆输送结构用于所述池体内泥浆排出,所述推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部一侧,所述池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连接部与所述推架的两侧相连接,所述池体的外部且在所述泥浆输送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吸水泵结构,所述吸水泵结构用于所述池体内水排放。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进行灌注桩前,需进行钻孔,钻孔时产生的泥浆可导送至所述池体内,并通过所述移动小车带走,通过所述池体对泥浆进行沉淀,且当沉淀完成后,可通过所述吸水泵结构将水导出,并通过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推架将沉淀的泥浆推送至所述泥浆输送结构处,排放至所需位置,以便所述池体移动至下个位置对泥浆再次收集,提高使用便捷高效性。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泥浆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箱、输送电机、转动杆和螺旋片,所述输送箱对应所述池体的外部下方设置,所述池体与输送箱之间贯穿设置有通槽,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输送箱内,所述输送电机设置在所述输送箱外,且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所述输送箱内,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螺旋片设置在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输送箱的一端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用于泥浆导出。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将沉淀后的泥浆通过所述推架推送至所述输送箱内,通过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所述转动杆转动使得所述螺旋片对泥浆进行输送,且在输送过程中,通过所述螺旋片的旋转使用,避免泥浆结块导致堵塞。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安装架、丝杠、驱动电机和连接块,所述安装架分设在所述池体的两侧,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驱动槽,所述丝杠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槽内,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外部一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所述驱动槽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槽内,所述丝杠贯穿所述连接块,且所述丝杠与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顶部作为所述驱动结构的连接部与所述推架的一侧相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所述丝杠转动,使得所述连接块在所述驱动槽内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推架在所述池体内推动泥浆进入到所述输送箱内,进行输送操作。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吸水泵结构包括泵体、承载板和吸水管,所述承载板对应所述泥浆输送结构的上方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外部,所述泵体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吸水管对应所述池体的内部安装在所述泵体上。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吸水泵结构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泵体一端。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经过一段时间泥浆沉淀后,会在所述池体内形成分层,通过所述泵体工作将所述池体内水排出,以便更好对沉淀后泥浆进行清理。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池体的外部且在所述吸水泵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导送架,所述导送架贯穿设置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与外部设备送浆设备连接,将泥浆排入到所述池体内。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推架的正面底部设置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用于所述池体内泥浆推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进行灌注桩前,需进行钻孔,钻孔时产生的泥浆可导送至池体内,并通过移动小车带走,通过池体对泥浆进行沉淀,且当沉淀完成后,可通过吸水泵结构将水导出,并通过驱动结构驱动推架将沉淀的泥浆推送至泥浆输送结构处,排放至所需位置,以便池体移动至下个位置对泥浆再次收集,提高使用便捷高效性,且有效避免将钻孔时的泥浆堆积在施工场地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的第一视角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的第二视角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的泥浆输送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移动小车1、池体2、通槽21、导送架22、外接管23、泥浆输送结构3、输送箱31、输送电机32、转动杆33、螺旋片34、输送管35、推架4、弧形块41、驱动结构5、安装架51、丝杠52、驱动电机53、连接块54、驱动槽55、吸水泵结构6、泵体61、承载板62、吸水管63、排水管6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包括移动小车1、池体2、泥浆输送结构3和推架4,池体2设置在移动小车1的顶部,泥浆输送结构3设置在池体2的外部,泥浆输送结构3与池体2贯穿设置,泥浆输送结构3用于池体2内泥浆排出,推架4滑动设置在池体2的内部一侧,推架4的正面底部设置有弧形块41,弧形块41用于池体2内泥浆推铲,池体2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结构5,驱动结构5的连接部与推架4的两侧相连接,池体2的外部且在泥浆输送结构3的上方设置有吸水泵结构6,吸水泵结构6用于池体2内水排放。
进行灌注桩前,需进行钻孔,钻孔时产生的泥浆可导送至池体2内,并通过移动小车1带走,通过池体2对泥浆进行沉淀,且当沉淀完成后,可通过吸水泵结构6将水导出,并通过驱动结构5驱动推架4将沉淀的泥浆推送至泥浆输送结构3处,排放至所需位置,以便池体2移动至下个位置对泥浆再次收集,提高使用便捷高效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泥浆输送结构3包括输送箱31、输送电机32、转动杆33和螺旋片34,输送箱31对应池体2的外部下方设置,池体2与输送箱31之间贯穿设置有通槽21,转动杆33转动连接在输送箱31内,输送电机32设置在输送箱31外,且输送电机32的输出端贯穿至输送箱31内,输送电机32的输出端与转动杆33的一端相连接,螺旋片34设置在转动杆33的外表面,输送箱31的一端设置有输送管35,输送管35用于泥浆导出,将沉淀后的泥浆通过推架4推送至输送箱31内,通过输送电机32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杆33转动使得螺旋片34对泥浆进行输送,且在输送过程中,通过螺旋片34的旋转使用,避免泥浆结块导致堵塞。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结构5包括安装架51、丝杠52、驱动电机53和连接块54,安装架51分设在池体2的两侧,安装架51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驱动槽55,丝杠52转动连接在驱动槽55内,驱动电机53设置在安装架51的外部一端,驱动电机53的输出端贯穿至驱动槽55内,驱动电机53的输出端与丝杠52的一端连接,连接块54滑动连接在驱动槽55内,丝杠52贯穿连接块54,且丝杠52与连接块54螺纹连接,连接块54的一侧顶部作为驱动结构5的连接部与推架4的一侧相连接,通过驱动电机53的输出端带动丝杠52转动,使得连接块54在驱动槽55内移动,从而带动推架4在池体2内推动泥浆进入到输送箱31内,进行输送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吸水泵结构6包括泵体61、承载板62和吸水管63,承载板62对应泥浆输送结构3的上方设置在池体2的外部,泵体61设置在承载板62上,吸水管63对应池体2的内部安装在泵体61上,吸水泵结构6还包括排水管64,排水管64设置在泵体61一端,经过一段时间泥浆沉淀后,会在池体2内形成分层,通过泵体61工作将池体2内水排出,以便更好对沉淀后泥浆进行清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池体2的外部且在吸水泵结构6的一侧设置有导送架22,导送架22贯穿设置有外接管23,外接管23与外部设备送浆设备连接,将泥浆排入到池体2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池体、泥浆输送结构和推架,所述池体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的顶部,所述泥浆输送结构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外部,所述泥浆输送结构与所述池体贯穿设置,所述泥浆输送结构用于所述池体内泥浆排出,所述推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部一侧,所述池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连接部与所述推架的两侧相连接,所述池体的外部且在所述泥浆输送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吸水泵结构,所述吸水泵结构用于所述池体内水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箱、输送电机、转动杆和螺旋片,所述输送箱对应所述池体的外部下方设置,所述池体与输送箱之间贯穿设置有通槽,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所述输送箱内,所述输送电机设置在所述输送箱外,且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所述输送箱内,所述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螺旋片设置在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的一端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用于泥浆导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安装架、丝杠、驱动电机和连接块,所述安装架分设在所述池体的两侧,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驱动槽,所述丝杠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槽内,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外部一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所述驱动槽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驱动槽内,所述丝杠贯穿所述连接块,且所述丝杠与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顶部作为所述驱动结构的连接部与所述推架的一侧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泵结构包括泵体、承载板和吸水管,所述承载板对应所述泥浆输送结构的上方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外部,所述泵体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所述吸水管对应所述池体的内部安装在所述泵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泵结构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泵体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外部且在所述吸水泵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导送架,所述导送架贯穿设置有外接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架的正面底部设置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用于所述池体内泥浆推铲。
CN202322631684.2U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 Active CN220814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1684.2U CN220814025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31684.2U CN220814025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14025U true CN220814025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4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31684.2U Active CN220814025U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14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84321U (zh) 一种高效率的水利施工清淤装置
CN201605577U (zh) 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清孔装置
CN220814025U (zh) 一种移动式泥浆沉淀池
CN212003125U (zh) 一种清理phc预制管桩桩芯淤泥的装置
CN116255084B (zh) 一种用于公路桥梁施工的钻孔平台
CN110616761A (zh) 一种水利沟渠清淤装置
CN213446775U (zh) 一种泥浆处理机
CN212417105U (zh) 一种城市用污水处理设备
CN212742677U (zh) 一种渠道清淤装置
CN114956493A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固化分离装置
CN212026201U (zh) 一种高效型地质勘察用抽水设备
CN210331782U (zh) 一种用于灌注桩泥浆处理的泥砂分离装置
CN112144536B (zh) 双梯形土方挖进装置及方法
CN218843138U (zh) 一种基坑施工用排水装置
CN214997469U (zh) 水泥浆护壁小直径钻孔结构
CN214436772U (zh) 一种桁架虹吸式吸泥机
CN220704569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清淤设备
CN212175899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20704572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排水装置
CN114991188B (zh) 一种深基坑排水结构
CN209760424U (zh) 一种市政管道清淤装置
CN218933269U (zh) 一种水坝出水口淤泥清理装置
CN115110558B (zh) 一种竖向排水管
CN220580954U (zh) 一种适应土质地层的钻头变向矩形浅孔钻机
CN113931243B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排淤除沙式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