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9441U - 周转车 - Google Patents

周转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9441U
CN220809441U CN202322774201.4U CN202322774201U CN220809441U CN 220809441 U CN220809441 U CN 220809441U CN 202322774201 U CN202322774201 U CN 202322774201U CN 220809441 U CN220809441 U CN 220809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asters
fixed
casto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742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Erdos Resour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Erdos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Erdos Resour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Erdos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742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9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9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9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物料搬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周转车。周转车包括车体、两个活动脚轮和一个固定脚轮,其中,两个活动脚轮沿周转车的行走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车体上,且被配置为用于引导车体在工作面上转向;一个固定脚轮设置在车体上,且被配置为与两个活动脚轮配合以引导车体在工作面上行走,并且两个活动脚轮和一个固定脚轮在车体上呈三角形分布。可见,本公开的周转车的三个脚轮呈三角形分布在车体上,不仅能够有效减小周转车的周转半径,而且三个脚轮能实时触地,提高了物料搬运的安全性,尤其适用于行走在非平整地面上。

Description

周转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料搬运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周转车。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现场中,经常使用周转车搬运物料或货物。当前市面流行有两种周转车,这两种周转车均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上的两个定向轮和两个万向轮,其中,一种周转车的两个定向轮安装在行走方向的前端或后端,两个万向轮位于与两个定向轮相对的另一端。另一种周转车的两个定向轮分别位于沿周转车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左右两侧,两个万向轮位于沿周转车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前后两端。
上述两种周转车可以满足常规场景下搬运物料的任务,但是很难在活动空间受限的场合灵活转向,尤其是行走在凹凸不平的路况时,四个车轮中至少一个车轮悬空而造成周转车上的物料因重心不稳而跌落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周转车。
本公开的周转车包括:
车体;
两个活动脚轮,沿所述周转车的行走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被配置为用于引导所述车体在工作面上转向;
一个固定脚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被配置为与两个所述活动脚轮配合以引导所述车体在工作面上行走;
一个所述固定脚轮和两个所述活动脚轮在所述车体上呈三角形分布。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活动脚轮位于所述车体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固定脚轮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另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活动脚轮分别位于所述车体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固定脚轮与两个所述活动脚轮的其中一个位于同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活动脚轮分别位于所述车体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固定脚轮位于所述车体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活动脚轮其中一个位于所述车体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上,另一个所述活动脚轮与所述固定脚轮分别位于所述车体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两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活动脚轮和一个所述固定脚轮在所述车体上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底部由型材搭建的矩形框架,所述固定脚轮与两个所述活动脚轮安装于所述矩形框架底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由多根型材搭建为高度沿所述周转车的行走方向延伸的三棱柱架构,且平行于所述周转车行走方向的两个侧面铺设保护层,以对型材进行包裹。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活动脚轮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嵌入所述矩形框架并相对于所述车体固定;
所述固定脚轮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型材贴合并相对于所述车体固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俯视平面内,所述固定脚轮与所述两个活动脚轮的外轮廓在所述车体的轮廓内。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脚轮和/或所述活动脚轮上设有停车装置,所述停车装置包括:
轴套,所述轴套贯穿所述固定脚轮和/或所述活动脚轮的中心孔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脚轮和/或所述活动脚轮的轮子上,且所述轴套上位于所述中心孔外的外周壁上具有齿槽;
止动件,所述止动件以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脚轮和/或所述活动脚轮的支座上,所述支座固定连接在周转车的车体上,所述轮子通过中心孔以转动地方式安装在所述支座上;
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设置在所述止动件和所述支座之间,且被配置为以使所述止动件相对于所述支座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运动;
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止动件上的齿与所述轴套上的齿槽分离;
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止动件上的齿插入所述轴套上的齿槽内,以使所述固定脚轮和/或所述活动脚轮停止行走。
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的周转车的三个脚轮呈三角形分布在车体上,不仅能够有效减小周转车的周转半径,而且三个脚轮都能实时触地,从而提高了物料搬运的安全性,尤其适用于行走在非平整地面上。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周转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周转车的第一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周转车的第二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周转车的第三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周转车的第四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周转车的第五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周转车的停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对应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停车装置剖视图,9B是9A沿B-B方向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在A处对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至图10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
1、车体;2、活动脚轮;3、固定脚轮;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矩形框架;7、加强筋;A-A、中心线;8、轴套;9、止动件;10、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详细地,本文在描述周转车时所使用的方位词“前”、“后”、“左”、“右”是以周转车的行走方向为基准设定,即在行走方向前方为前,后方为后,位于行走方向的左手侧为左,位于行走方向的右手侧为右。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周转车包括车体、两个活动脚轮和一个固定脚轮。其中,两个活动脚轮2沿周转车的行走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车体1上,用于引导车体1在工作面上转向。一个固定脚轮3设置在车体1上,与两个活动脚轮2配合以引导车体1在工作面上行走,并且两个活动脚轮2和一个固定脚轮3在车体1上呈三角形分布。
现有技术中周转车具有两个固定脚轮和两个活动脚轮,其转向时,两个活动脚轮以一个固定脚轮为周转中心进行周转,外圈的固定脚轮进行大半径转动,内圈的固定脚轮进行小半径转动。
与此相比,本公开的周转车只有一个固定脚轮,其转向时,以固定脚轮作为周转中心,因此本方案能够有效减小周转车的周转半径。
另外,本公开的周转车中三个脚轮呈三角形分布在车体上,当路况不平整导致其中一个脚轮悬空,由于剩余两个脚轮并不能保持车体稳定。因此,在周转车重力影响下,悬空的脚轮很快便可以重新与地面接触,保证三个脚轮实时触地,提高物料搬运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三个脚轮在车体上按照三角形分布,且两个活脚轮位于周转车行走方向的前后两端的前提下,本公开的周转车的三个脚轮在车体上的分布方式至少具有一下几种情况,为了便于理解,下文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几种方案中用户的位置均处于周转车行走方向的后方。
第一种周转车: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周转车的两个活动脚轮2位于车体1上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A-A的一侧,固定脚轮3位于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A-A的另一侧。
由于本公开仅有一个固定脚轮,因此周转车是以固定脚轮3为周转中心进行周转,因此,该实施方式有效减小了周转车的周转半径。
第二种周转车:
如图3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活动脚轮2分别位于车体1沿行走方向中心线A-A的两侧,固定脚轮3位于车体1沿行走方向中心线A-A上。
第三种周转车:
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活动脚轮2中一个活动脚轮2位于车体1沿行走方向中心线A-A上,另一个活动脚轮2与固定脚轮3分别位于车体1沿行走方向中心线A-A的左右两侧。
在以上两种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位于远离固定脚轮3的一端控制周转车。由于用户距离固定脚轮3较远,所以在周转车进行回转的过程中,用户只需提供较小的力度便可以实现周转车的转动,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同时,该实施方式的周转中心在远离用户的周转车头部,可以实现在更小的空间内进行掉头,可以满足周转车在有限空间内的转向。
第四种周转车:
如图5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活动脚轮2分别位于车体1沿行走方向中心线A-A的两侧,固定脚轮3与两个活动脚轮2中一个活动脚轮2位于同一侧,且处于远离用户的一方。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了前几种周转车的优点,不仅整体周转半径小,而且具有掉头灵活的优点。
第五种周转车:
如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活动脚轮2分别位于车体1沿行走方向中心线A-A的两侧,固定脚轮3与两个活动脚轮2的其中一个活动脚轮2位于同一侧,且处于靠近用户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周转车的周转中心靠近用户,因此用户可以通过较小位移便可以实现周转车的周转。
在以上几个实施例中,在本公开的周转车的活动脚轮2与固定脚轮3均被设置在车体1正下方,且在俯视平面内,固定脚轮3与两个活动脚轮2的外轮廓在车体1的轮廓内,即活动脚轮2的安装在周转车外廓缩回一定尺寸的位置处。
采用这种安装方式,可以避免周转车在停放时,车体还未与墙面或旁边的周转车车体贴合,外露的脚轮先与墙面或旁边的周转车脚轮碰撞,使得车体无法与墙面或旁边的周转车车体贴合,导致空间利用率下降的问题。
考虑到本方案包含两个活动脚轮2,比较灵活,当周转车停靠位置倾斜或有一定的坡度时,周转车可能在重力影响下发生移动,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脚轮3和/或活动脚轮2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停车装置,以使周转车快速停车。
下面参照图7和图8,以固定脚轮3为例来详细说明停车装置的具体结构。
固定脚轮3的轮子轴心有中心孔,停车装置包括轴套8,轴套8贯穿该中心孔,再由螺栓和螺母将其和轮子固定连接,且轴套8上位于中心孔外的外周壁上具有类似外齿轮的齿槽。
该停车装置还包括止动件9,该止动件9通过转轴以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脚轮3的支座上,该支座通过紧固件或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周转车的车体上,而固定脚轮3的轮子则通过中心孔以转动地方式安装在支座上。
此外,停车装置还包括复位结构,复位结构设置在止动件9和支座之间,且被配置为以使止动件9相对于支座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运动;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止动件9上的齿与轴套8上的齿槽分离;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止动件上的齿插入轴套8上的齿槽内,以使所述固定脚轮3和/或所述活动脚轮2停止行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8,复位结构具体为扭簧,该扭簧以使止动件相对于支座位于第一极限位置,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止动件9上的齿与轴套8上的齿槽分离;当止动件9受到外力后克服扭簧的弹性力相对于支座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止动件9上的齿插入轴套8上的齿槽内,以使固定脚轮3停止行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9、图10,本公开复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止动件9侧面的凸起以及设置在支座上的小槽,在周转车行驶过程中,止动件9侧面的凸起落入脚轮支座侧面的小槽内,具体如图9中的9A所示。也就说是,止动件相对于脚轮支座位于第一极限位置,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止动件与轴套上的齿槽分离,且此时止动件9相对脚轮支座固定。
如图9中9B所示,当周转车需要停车时,用户通过给止动件施加外力,使其侧面凸起滑出支座侧面的小槽,止动件受到外力后相对于支座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止动件上的齿插入轴套上的齿槽内,以使固定脚轮停止行走,实现周转车止动。
此外,止动件9上还设有踏板10,用户无需弯腰,只需踩下踏板10,止动件9端部与轴套8齿轮部啮合,此时轴套8无法转动,轴套8通过凸出部与脚轮的凹槽配合,将阻力传递到脚轮,使得脚轮停止转动,实现周转车的稳定停靠。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脚轮表面多为橡胶材质,止动件一端可以设置为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内侧附有一层摩擦系数较大的材质,如橡胶、硅胶等。
当周转车停靠后,用户只需踩下止动件上的踏板,止动件的弧形结构扣合在脚轮表面,通过弧形结构内侧摩擦系数较大材质与脚轮表面的摩擦力实现停车。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满足对布料的晾晒,车体1由多根型材搭建为高度沿周转车的行走方向延伸的三棱柱架构,且平行于周转车行走方向的两个侧面铺设保护层,以对型材进行包裹并在垂直于周转车行走方向的一个侧面焊接把手,方便用户对周转车进行控制。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层可以为铁皮。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车体1是由若干支撑杆、隔板以及立板构成。若干支撑杆形成车架,隔板安装在车架上形成若干层隔层,每层隔层竖直设置有若干个立板,通过在车架上设置多个隔层,每一隔层又竖直设立有多个立板,从而形成多个独立的容纳空间,实现对小型物料在搬运过程中的独立放置。
另外,本公开的周转车的车体1也可以是常见周转车的车体样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性的安装,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活动脚轮2和一个固定脚轮3在车体1上呈三角形分布,且优选为等腰三角形分布。两个活动脚轮2和一个固定脚轮3尽可能靠近车体1在俯视平面的外轮廓,从而保证车体1重心始终落入两个活动脚轮2和一个固定脚轮3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防止周转车因重心没有落入脚轮支撑范围导致重心不稳,从而可能造成倾覆的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当周转车路况不平整时,由于本公开的两个活动脚轮2和一个固定脚轮3呈三角形分布,因此可以保证周转车三个脚轮时刻保持触地状态,即保证车体1重心始终落入两个活动脚轮2和一个固定脚轮3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提高周转车在物料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车体1底部由型材搭建的矩形框架6,固定脚轮3与两个活动脚轮2安装于矩形框架6底部。通过型材实现对车体1底部的搭建,不仅结构简单,节约成本,而且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快速搭建,实用性强。
此外,固定脚轮3与两个活动脚轮2的安装方式可以是通过螺栓固定,焊接固定,也可以通过专门的锁定装置完成安装,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矩形框架6内包含多根加强筋7,加强筋7与矩形框架6围成多个矩形空间。加强筋7不仅可以对型材搭建的矩形框架6进行加固,同时,加强筋7与型材围成的矩形空间可以用于与脚轮配合,提高脚轮与矩形框架6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活动脚轮2与第一连接件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4嵌入矩形空间并相对于车体1固定;固定脚轮3与第二连接件5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5与型材贴合并相对于车体1固定。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为矩形方块,活动脚轮2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矩形方块上,矩形方块嵌入到由加强筋7与型材围成的矩形空间。之后将矩形方块相对于矩形框架6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活动脚轮2与车体1的连接。
考虑到加强筋7的宽度可能小于固定脚轮3安装板的宽度,此时若想将固定脚轮3安装在车体1上,需要至少两根加强筋7并排放置,而后将定脚轮安装板与多根加强筋7表面贴合进行固定,但该方法对加强筋7的放置位置有一定的要求。
为此,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以钢板作为第二连接件5,固定脚轮3固定在钢板中间位置。钢板两端搭在加强筋7上并相对于加强筋7进行固定。实现固定脚轮3与车体1的连接。
本公开所提供的周转车通过第一连接件4以及第二连接件5,有效解决加强筋7宽度与脚轮安装板尺寸不匹配的问题。同时,通过矩形方块和钢板这些简单构件实现脚轮的固定安装,提高安装效率,节约了制造成本。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车包括:
车体(1);
两个活动脚轮(2),沿所述周转车的行走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且被配置为用于引导所述车体(1)在工作面上转向;
一个固定脚轮(3),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且被配置为与两个所述活动脚轮(2)配合以引导所述车体(1)在工作面上行走;
一个所述固定脚轮(3)和两个所述活动脚轮(2)在所述车体(1)上呈三角形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转车,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活动脚轮(2)位于所述车体(1)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固定脚轮(3)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转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脚轮(2)分别位于所述车体(1)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固定脚轮(3)与两个所述活动脚轮(2)的其中一个位于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转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脚轮(2)分别位于所述车体(1)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固定脚轮(3)位于所述车体(1)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周转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脚轮(2)其中一个位于所述车体(1)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上,另一个所述活动脚轮(2)与所述固定脚轮(3)分别位于所述车体(1)沿行走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周转车,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活动脚轮(2)和一个所述固定脚轮(3)在所述车体(1)上呈等腰三角形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底部由型材搭建的矩形框架(6),所述固定脚轮(3)与两个所述活动脚轮(2)安装于所述矩形框架(6)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由多根型材搭建为高度沿所述周转车的行走方向延伸的三棱柱架构,且平行于所述周转车行走方向的两个侧面铺设保护层,以对型材进行包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周转车,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活动脚轮(2)与第一连接件(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嵌入所述矩形框架并相对于所述车体(1)固定;
所述固定脚轮(3)与第二连接件(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与所述型材贴合并相对于所述车体(1)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周转车,其特征在于,在俯视平面内,所述固定脚轮(3)与所述两个活动脚轮(2)的外轮廓在所述车体(1)的轮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轮(3)和/或所述活动脚轮(2)上设有停车装置,所述停车装置包括:
轴套(8),所述轴套(8)贯穿所述固定脚轮(3)和/或所述活动脚轮(2)的中心孔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脚轮(3)和/或所述活动脚轮(2)的轮子上,且所述轴套(8)上位于所述中心孔外的外周壁上具有齿槽;
止动件(9),所述止动件(9)以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脚轮(3)和/或所述活动脚轮(2)的支座上,所述支座固定连接在周转车的车体上,所述轮子通过中心孔以转动地方式安装在所述支座上;
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设置在所述止动件(9)和所述支座之间,且被配置为以使所述止动件(9)相对于所述支座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运动;
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止动件(9)上的齿与所述轴套(8)上的齿槽分离;
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止动件(9)上的齿插入所述轴套(8)上的齿槽内,以使所述固定脚轮(3)和/或所述活动脚轮(2)停止行走。
CN202322774201.4U 2023-10-16 2023-10-16 周转车 Active CN220809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4201.4U CN220809441U (zh) 2023-10-16 2023-10-16 周转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74201.4U CN220809441U (zh) 2023-10-16 2023-10-16 周转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9441U true CN220809441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671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74201.4U Active CN220809441U (zh) 2023-10-16 2023-10-16 周转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9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018167A1 (en) Omnidirectionally Moving Wheel, Moving Device, Carrying Device, and Massage Device
US7322586B1 (en) Non-powered transportable cart
CN101351378B (zh) 轮式车辆
US20110023268A1 (en) Multi-wheel caster
US20160297457A1 (en) Specialty dolly
CN203921058U (zh) 一种轻便型三轮车
EP1298025B1 (en) Wheel
CN220809441U (zh) 周转车
JP5253839B2 (ja) 移動台車
WO2013030520A1 (en) Wheeled load-carrying apparatus
KR20150001187U (ko) 무한궤도를 구비한 이동 대차
CN207242769U (zh) 一种带有刹车的360度周转车
DE102018128099A1 (de) Elektro-transportwagen
EP1478572B1 (en) Engagement and hoisting device for towing vehicle and coupling device therefor
CN214929781U (zh) 一种助力手推车
JP5208667B2 (ja) 台車
CN107054422A (zh) 一种越障小推车
CN210454845U (zh) 一种可爬梯购物推车
US20110170992A1 (en) Transport Apparatus
CN112977561A (zh) 一种助力手推车
CN206914379U (zh) 一种越障小推车
CN101811513A (zh) 运输装置
CN220905072U (zh) 一种用于矿山井下大坡度巷道大件运输用的组合小车
RU2659156C1 (ru) Шасси несамоходное
JP7227594B2 (ja) 自動車を荷台に載せる台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