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8929U - 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8929U
CN220798929U CN202321743927.5U CN202321743927U CN220798929U CN 220798929 U CN220798929 U CN 220798929U CN 202321743927 U CN202321743927 U CN 202321743927U CN 220798929 U CN220798929 U CN 220798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electronic device
circuit board
conductiv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39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vo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vo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vo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vo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39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8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8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8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包括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接组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成一壳体空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处具有第一缝隙;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空腔内;以及第一导电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密封所述第一缝隙,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至少与所述电路板接触。本实用新型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金属外壳与导电密封圈连通后接地,静电放电;同时弥补缝隙,避免电磁泄露与干扰。既实现了静电屏蔽,又实现了电磁屏蔽。能够有效地减少空间传播所泄露的电磁干扰。既可减少电子设备向外辐射电磁干扰,又可阻止外部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Description

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控制器(ECU)是一个微缩了的计算机管理中心,它以信号(数据)采集、计算处理、分析判断、决定对策作为输入,然后以发出控制指令、指挥执行器工作作为输出有时,它还要给传感器提供稳定电源或是参考电压。其全部功能是通过各种硬件和软件的总和来完成的,其核心是以单片机为主体的微型计算机系统。ECU控制器的内部组件较多,金属外壳硬度较大,面积过大从而导致壳体变形产生过大间隙,为防止对内部电路板的碰撞,往往不能直接接触,再加上电路板边缘设置有较多的外部连接的接插口,金属外壳需要避让,金属上下壳结构配合组装时,也要预留浮动空间,结构设计上难免存在缝隙。
ECU控制器在设计时,一般需要进行防静电和防磁干扰,常规的屏蔽设计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静电屏蔽,主要用于防止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影响,另一类是电磁屏蔽,主要用于防止交变电场、交变磁场以及交变电磁场的影响。电磁屏蔽的原理就是有金属屏蔽体通过反射或者是吸收来进行干扰信号源,但是由于随着频率的增高,波长变得与屏蔽体上孔缝的尺寸相当,因此屏蔽体的孔缝泄漏成为电磁屏蔽最关键的控制要素。
现有方案大多为局部铺加导电胶及导电泡棉,将组装之后内外壳之间仍存在的较大缝隙,进一步连接。但此方案虽然能够解决电磁泄露、电磁干扰的问题,但成本偏高,不方便拆卸,操作难度偏大。导电胶能够完美防范电磁干扰,目前仅适合在小部件上实现;控制器等大结构上使用导电胶成本过高,后期故障拆修时的难度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解决了外壳连接结构以及外壳与插接件等连接部件之间的缝隙问题,且能够防止电磁干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包括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接组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成一壳体空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处具有第一缝隙;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空腔内;以及第一导电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密封所述第一缝隙,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至少与所述电路板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至少被压持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外壳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至少被压持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密封所述第一缝隙。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插接件以及第二导电密封圈,该插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插接件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具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二缝隙。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被压持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插接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为一整体导电密封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位于所述电路板下方,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所述整体导电密封结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电路板的顶端和第二壳体之间以及第二壳体和所述插接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背离所述第二缝隙的一面形成凹槽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背离所述第一缝隙的一面形成凹槽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电路板形成交叠区,在该交叠区,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路板通过双面胶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为ECU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金属外壳与导电密封圈连通后接地,静电放电;同时弥补缝隙,避免电磁泄露与干扰。既实现了静电屏蔽,又实现了电磁屏蔽。能够有效地减少空间传播所泄露的电磁干扰。既可减少电子设备向外辐射电磁干扰,又可阻止外部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第一缝隙;2电路板;3插接件;41第一导电密封圈;42第二导电密封圈;4整体导电密封结构;5凹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根据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其为ECU控制器,包括外壳1、电路板2、插接件3、第一导电密封圈41。
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拼接而成,所述第二壳体12为侧板,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拼接组装,一般采用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围成一壳体空腔,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连接处具有第一缝隙13。
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所述壳体空腔内;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41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且密封所述第一缝隙13,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41至少与所述电路板2接触。
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41至少被压持在所述电路板2与所述外壳1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41至少被压持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且密封所述第一缝隙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41背离所述第一缝隙13的一面形成凹槽结构。这种设计使得在第一导电密封圈41被挤压时,第一导电密封圈41向具有凹槽结构的一面弯曲,而未设有凹槽结构的一面向第一缝隙13内挤压,更容易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电路板2形成交叠区,在该交叠区,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路板2通过双面胶固定。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所述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插接件3以及第二导电密封圈42,该插接件3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所述插接件3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具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42密封所述第二缝隙。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42被压持在所述第二壳体12和所述插接件3之间。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41和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42为一整体导电密封结构4。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42位于所述电路板2下方,所述电路板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壁,所述整体导电密封结构4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电路板2的顶端和第二壳体12之间以及第二壳体12和所述插接件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42背离所述第二缝隙的一面形成凹槽结构5。这种设计使得在第二导电密封圈42被挤压时,第二导电密封圈42向具有凹槽结构的一面弯曲,而未设有凹槽结构5的一面向第二缝隙内挤压,更容易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本发明案例中既实现了静电屏蔽,又实现了电磁屏蔽。金属外壳1与导电橡胶圈连通后接地,静电放电;同时弥补缝隙,避免电磁泄露与干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接组装,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成一壳体空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处具有第一缝隙;
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空腔内;以及
第一导电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密封所述第一缝隙,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至少与所述电路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至少被压持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外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至少被压持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密封所述第一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件以及第二导电密封圈,该插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插接件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具有第二缝隙,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二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被压持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插接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为一整体导电密封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位于所述电路板下方,所述电路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所述整体导电密封结构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电路板的顶端和第二壳体之间以及第二壳体和所述插接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密封圈背离所述第二缝隙的一面形成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导电密封圈背离所述第一缝隙的一面形成凹槽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电路板形成交叠区,在该交叠区,第一密封圈的一部分与所述电路板通过双面胶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为ECU控制器。
CN202321743927.5U 2023-07-05 2023-07-05 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 Active CN220798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3927.5U CN220798929U (zh) 2023-07-05 2023-07-05 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3927.5U CN220798929U (zh) 2023-07-05 2023-07-05 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8929U true CN220798929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5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3927.5U Active CN220798929U (zh) 2023-07-05 2023-07-05 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89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9648B2 (ja) 情報技術装置用筐体
US10018793B2 (en) Connector
KR100990400B1 (ko) 프린트 기판 조립체 및 정보 기술 장치
CN108476279A (zh) 相机模块
CN220798929U (zh) 防磁干扰的电子装置
JP2003133777A (ja) シールドケース
KR19990046932A (ko) 휴대용 컴퓨터와 확장 시스템 사이의 전자파 차폐장치
CN109688781A (zh) 电磁屏蔽罩和印制电路板组件
CN114040668A (zh) 工作性能稳定的交流伺服驱动器
CN211240672U (zh) 屏蔽视窗安装结构及电磁信息安全防护显示器
KR20090023077A (ko) 커넥터 및 정보 처리 장치
CN210894680U (zh) 一种防水透气雷达
CN217767391U (zh) 电磁屏蔽键盘和具有其的加固计算机
CN112423573A (zh) 一种电磁防护装置
CN110446333A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用汇流片及印刷电路板
US6512681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mplementing EMC shielding i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ircuit board of electronic device
CN220253675U (zh) 连接器屏蔽导通结构和车载摄像头
CN106304822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外壳
CN214125753U (zh) 一种加固vpx密封机箱
CN220456834U (zh) 一种可接地的笔记本连接器和笔记本电脑
CN111107204B (zh) 一种触摸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16313763U (zh) 工作性能稳定的交流伺服驱动器
CN207937317U (zh) 检测模块及检测仪
CN211829410U (zh) 讯号传输装置及其抗干扰结构
CN212112324U (zh) 一种增加电子板卡数量的计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