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8918U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8918U
CN220798918U CN202322506348.5U CN202322506348U CN220798918U CN 220798918 U CN220798918 U CN 220798918U CN 202322506348 U CN202322506348 U CN 202322506348U CN 220798918 U CN220798918 U CN 220798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ireless sensor
windward
cov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063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平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Dexincheng Transport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Dexincheng Transport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Dexincheng Transport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Dexincheng Transport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063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8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8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8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其包括:风筒,风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窗口,安装窗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无线传感器,风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座,轴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向舵,旋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迎风罩。通过风筒使其实现在对无线传感器进行保护的同时利用安装在轴座上的风向舵,使其根据风的方向使得第一迎风罩和第二迎风罩将自然人导入风筒的内部,将安装在安装窗口内的无线传感器进行降温,实现节约能源的同时具备对其主要设备保护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
背景技术
国民经济和交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国际化多式联合运输行业的壮大,各式各样的物流运输车辆呈爆炸式增加,这在反向推动经济发展、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一,车辆数目的增加加大了交通运输的压力,同时也加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其二,部分物流运输物品特殊性,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对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因此,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能够随时掌握车辆运行状态以及货物环境参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加大运输车辆的监管力度,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测,建立能够及时反馈物流信息并且对物流车辆远程预警及报警的系统机制。与此同时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技术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物联网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通过风筒使其实现在对无线传感器进行保护的同时利用安装在轴座上的风向舵,使其根据风的方向使得第一迎风罩和第二迎风罩将自然人导入风筒的内部,将安装在安装窗口内的无线传感器进行降温,实现节约能源的同时具备对其主要设备保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具有上述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包括:风筒,所述风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窗口,所述安装窗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无线传感器,所述风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座,所述轴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向舵,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迎风罩,所述固定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迎风罩,所述第一迎风罩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第一导风管,所述第二迎风罩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第二导风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所述风筒的内部为中空,所述风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排水孔。使得内部的空气流通有效地进行散热,通过排水孔实现将雨水有效地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使其装置得到固定,方便其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所述第一迎风罩、第二迎风罩的进风口与风向舵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迎风罩、第二迎风罩的进风口与风向舵的朝向一致。使其保持与风错过的方向保持一致,使得风有效地进入第一迎风罩和第二迎风罩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所述第一导风管、第二导风管的输出端与风筒的上端口位置相对,所述风筒的内部与安装窗口相连通。通过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实现将风有效地导入风筒的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所述风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设置在无线传感器的机身上表面。通过设置的挡雨板使其有效地将雨水进行遮挡,避免无线传感器内部浸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所述第一迎风罩与第二迎风罩的侧表面均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一迎风罩与第二迎风罩的进风口均设置为喇叭口型。使其更好地收集自然风。
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通过风筒使其实现在对无线传感器进行保护的同时利用安装在轴座上的风向舵,使其根据风的方向使得第一迎风罩和第二迎风罩将自然人导入风筒的内部,将安装在安装窗口内的无线传感器进行降温,实现节约能源的同时具备对其主要设备保护的效果。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的俯视图。
图例说明:
1、支撑杆;2、固定座;3、风筒;4、无线传感器;5、支架;6、轴座;7、连接座;8、第一迎风罩;9、第一导风管;10、旋转杆;11、风向舵;12、固定架;13、第二迎风罩;14、第二导风管;15、安装板;16、挡雨板;17、排水孔;18、安装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其包括:风筒3,用于保护无线传感器4和导风对其进行散热,风筒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16,用于防雨,挡雨板16设置在无线传感器4的机身上表面。风筒3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窗口18,安装窗口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用于无线传感器4的安装,安装板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无线传感器4,用于组建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把数以万计的传感器节点以自由式进行组织与结合进而形成的网络形式。构成传感器节点的单元分别为:数据采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以及能量供应单元。其中数据采集单元通常都是采集监测区域内的信息并加以转换,比如光强度跟大气压力与湿度等;数据传输单元则主要以无线通信和交流信息以及发送接收那些采集进来的数据信息为主;数据处理单元通常处理的是全部节点的路由协议和管理任务以及定位装置等;能量供应单元为缩减传感器节点占据的面积,会选择微型电池的构成形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当中的节点分为两种,一个是汇聚节点,一个是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主要指的是网关能够在传感器节点当中将错误的报告数据剔除,并与相关的报告相结合将数据加以融合,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判断。汇聚节点与用户节点连接可借助广域网络或者卫星直接通信,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风筒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架5,用于支撑,支架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连接座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座6,用于安装旋转杆10使其实现转动,轴座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0,用于转动以及支撑,旋转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向舵11,旋转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用于固定,固定架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迎风罩13,用于收集自然风,固定架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迎风罩8,用于收集自然风,第一迎风罩8、第二迎风罩13的进风口与风向舵11同步转动,第一迎风罩8、第二迎风罩13的进风口与风向舵11的朝向一致。第一迎风罩8与第二迎风罩13的侧表面均设置为斜面,第一迎风罩8与第二迎风罩13的进风口均设置为喇叭口型。
第一迎风罩8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第一导风管9,用于导风,第二迎风罩13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第二导风管14,用于导风。第一导风管9、第二导风管14的输出端与风筒3的上端口位置相对,风筒3的内部与安装窗口18相连通。风筒3的内部为中空,风筒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排水孔17,用于排水。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支撑杆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用于固定安装整个装置。
工作原理:将无线传感器4通过安装板15安装在设置的风筒3内的安装窗口18中,将支架5安装在风筒3上,并将连接座7安装在支架5上,将轴座6安装在连接座7上,将旋转杆10安装在轴座6中,将风向舵11安装在旋转杆10上,将固定架12安装在旋转杆10上,将第一迎风罩8和第二迎风罩13分别安装在固定架12上,将第一导风管9安装在第一迎风罩8上,并将其出风口对准风筒3内部,将第二导风管14安装在第二迎风罩13上,并将其出风口对准风筒3的内部,将支撑杆1安装在风筒3中,将固定座2安装在支撑杆1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筒(3),所述风筒(3)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窗口(18),所述安装窗口(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无线传感器(4),所述风筒(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轴座(6),所述轴座(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0);
所述旋转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向舵(11),所述旋转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所述固定架(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迎风罩(13),所述固定架(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迎风罩(8),所述第一迎风罩(8)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第一导风管(9),所述第二迎风罩(13)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第二导风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3)的内部为中空,所述风筒(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排水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迎风罩(8)、第二迎风罩(13)的进风口与风向舵(11)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迎风罩(8)、第二迎风罩(13)的进风口与风向舵(11)的朝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管(9)、第二导风管(14)的输出端与风筒(3)的上端口位置相对,所述风筒(3)的内部与安装窗口(18)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16),所述挡雨板(16)设置在无线传感器(4)的机身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迎风罩(8)与第二迎风罩(13)的侧表面均设置为斜面,所述第一迎风罩(8)与第二迎风罩(13)的进风口均设置为喇叭口形。
CN202322506348.5U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 Active CN220798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6348.5U CN220798918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6348.5U CN220798918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8918U true CN220798918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62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06348.5U Active CN220798918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8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69026U (zh)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智慧路灯
CN103150862B (zh) 一种基于超远距离rfid标签的林木防盗系统及方法
CN205540227U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环保环境质量监测监督管理信息平台系统
CN108320468A (zh) 一种传感器物联网公路护栏碰撞报警系统
CN220798918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物流运输跟踪装置
CN106973101A (zh) 一种NB‑IoT无线PM2.5监测器
CN204884205U (zh) 新能源智能公交站牌
CN208044852U (zh) 一种交通信息检测器
CN201477207U (zh) 一种gps定位终端系统
CN212252344U (zh) 一种应用物联网的空气质量监测路灯
CN205987394U (zh) 一种伪基站检测设备
CN106384483A (zh) 一种沙尘暴预警广播系统
CN207909314U (zh) 一种公路护栏碰撞报警系统
CN206627106U (zh) 基于LoRa技术的杆塔倾斜状态监测系统
CN201465247U (zh) 线杆拉线防盗装置
CN203275680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急气象观测装置
CN202422316U (zh) 森林防盗探测装置
CN208384148U (zh) 一种输电线路气象监测装置
CN204990620U (zh) 一种沙尘暴预警广播系统
CN209593104U (zh) 基于nb-iot技术的开闭所综合信息监测系统
CN21048879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辆超速监测系统
CN208044072U (zh) 基于气压的室外机柜设备定位系统
CN212111840U (zh) 一种用于电力负荷预测的气象数据采集装置
CN221078964U (zh) 一种智慧农业多功能气象站
CN214845736U (zh) 一种用于水电站水工巡检的无线电测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