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8855U -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8855U
CN220798855U CN202322135965.9U CN202322135965U CN220798855U CN 220798855 U CN220798855 U CN 220798855U CN 202322135965 U CN202322135965 U CN 202322135965U CN 220798855 U CN220798855 U CN 220798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hell
water
housing
collecto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59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秀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Weite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Weite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Weite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Weite Spa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59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8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8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8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理信息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且散热机构分别延伸至外壳的两侧,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收集机构,且两个收集机构均延伸至外壳的内部并与散热机构连接,所述散热机构上设置有采集器本体,通过采集器本体即可对信息进行采集,采集器本体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热量,通过雨天收集雨水或通过人工往两个收集机构内加入清水,之后清水和雨水流入散热机构内进行收集,之后启动散热机构即可对采集器本体进行循环散热降温,使得能够通过收集雨水利用水冷和风冷的配合能够有效地对采集器本体进行循环散热降温,避免采集器本体过热导致损坏,从而提高采集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理信息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
背景技术
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是通过数据进行标识的,这是区别其他类型信息最显著的标志,是地理信息的定位特征,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配合卫星影像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目前传统的地理信息采集器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地理信息采集器本体一般放置在外壳内通过与支撑底座配合放置在户外进行使用,采集器本体长时间工作中会产生热量,由于没有散热机构对采集器本体进行散热,从而影响采集器本体的使用寿命,且在户外时不能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且散热机构分别延伸至外壳的两侧,所述外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收集机构,且两个收集机构均延伸至外壳的内部并与散热机构连接,所述散热机构上设置有采集器本体,所述散热机构用于对采集器本体进行散热降温,两个所述收集机构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并输送至散热机构内,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与外壳内壁的顶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调节机构啮合,所述调节机构上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调节机构带动太阳能板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水箱、吸热框、水泵、连接管、方形水管和水阀,所述水箱连接在外壳内壁的底部,所述吸热框连接在水箱的顶部,且采集器本体设置在吸热框的内表面,所述水泵连接在水箱的一侧,且水泵的输入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连接管与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方形水管呈方形围绕在吸热框的外表面,且连接管的一端与方形水管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方形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水阀连接在水箱的底部,且水阀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多个散热槽、多个防尘罩、两个风扇和蓄电池,多个所述散热槽分别等距离开设在外壳的两侧,多个所述防尘罩分别连接在外壳的两侧,且多个防尘罩分别位于多个散热槽的外部,两个所述风扇均连接在外壳内壁的顶部,所述蓄电池连接在外壳内壁的底部,且两个风扇和水泵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机构包括集水槽、过滤网和导流管,所述集水槽固定连接在外壳的一侧,所述过滤网连接在集水槽的顶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接在集水槽的底部,且导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内部并与水箱的内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杆和涡轮,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外壳的顶部,且转动杆的底端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涡轮连接在转动杆的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板、电机、衔接杆和蜗杆,所述竖板固定连接在外壳内壁的顶部,所述电机连接在外壳内壁的一侧,且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衔接杆连接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竖板的一侧,且蜗杆的一端与衔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蜗杆与涡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正面铰接有防护门,且防护门上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内连接有透明板,所述防护门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外壳的底部连接有底座。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1.采集器本体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产生的热量通过吸热框进行吸收,当雨天来临时雨水通过过滤网的过滤后进入集水槽的内部后通过导流管流入水箱内部进行收集,通过控制器分别启动水泵和两个风扇,水泵使水箱内部雨水通过连接管输送至呈方形围绕在水箱外表面的方形水管的内部,且方形水管的一端与水箱的内壁连接,雨水通过方形水管与吸热框接触对采集器本体进行快速降温,同时两个风扇转动对采集器本体进行散热将热量通过多个散热槽进行排出,使得能够通过收集雨水利用水冷和风冷的配合能够有效地对采集器本体进行循环散热降温,避免采集器本体过热导致损坏,从而提高采集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2.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输出轴通过衔接杆带动蜗杆在竖板的一侧进行转动,蜗杆传动涡轮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使得太阳能板的角度便于进行调整,使得太阳能板能够伴随太阳光调整采光角度,始终保持太阳光直射太阳能板,从而有效的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进行收集储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散热机构;201、水箱;202、吸热框;203、水泵;204、连接管;205、方形水管;206、水阀;207、散热槽;208、防尘罩;209、风扇;210、蓄电池;3、收集机构;301、集水槽;302、过滤网;303、导流管;4、采集器本体;5、调节机构;501、转动杆;502、涡轮;6、驱动机构;601、竖板;602、电机;603、衔接杆;604、蜗杆;7、太阳能板;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2,且散热机构2分别延伸至外壳1的两侧,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收集机构3,且两个收集机构3均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并与散热机构2连接,散热机构2上设置有采集器本体4,散热机构2用于对采集器本体4进行散热降温,两个收集机构3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并输送至散热机构2内,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5,且调节机构5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外壳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6,且驱动机构6与外壳1内壁的顶部连接,驱动机构6与调节机构5啮合,调节机构5上连接有太阳能板7,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调节机构5带动太阳能板7进行转动。
具体的,使用时,通过采集器本体4即可对信息进行采集,当采集器本体4长时间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通过雨天收集雨水或通过人工往两个收集机构3内加入清水,之后清水和雨水流入散热机构2内进行收集,之后启动散热机构2即可对采集器本体4进行循环散热降温,避免采集器本体4过热导致损坏,从而提高采集器本体4的使用寿命,当需要调整太阳能板7的角度时,通过启动驱动机构6可以驱动调节机构5带动太阳能板7进行转动,使得太阳能板7能够面朝太阳从而有效的吸收太阳能化为电能进行储存。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散热机构2包括水箱201、吸热框202、水泵203、连接管204、方形水管205和水阀206,水箱201连接在外壳1内壁的底部,吸热框202连接在水箱201的顶部,且采集器本体4设置在吸热框202的内表面,水泵203连接在水箱201的一侧,且水泵203的输入端延伸至水箱201的内部,连接管204与水泵203的输出端连接,方形水管205呈方形围绕在吸热框202的外表面,且连接管204的一端与方形水管205的外表面连接,方形水管205的一端延伸至水箱201的内部,水阀206连接在水箱201的底部,且水阀206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底部,散热机构2还包括多个散热槽207、多个防尘罩208、两个风扇209和蓄电池210,多个散热槽207分别等距离开设在外壳1的两侧,多个防尘罩208分别连接在外壳1的两侧,且多个防尘罩208分别位于多个散热槽207的外部,两个风扇209均连接在外壳1内壁的顶部,蓄电池210连接在外壳1内壁的底部,且两个风扇209和水泵203均与蓄电池210电性连接,收集机构3包括集水槽301、过滤网302和导流管303,集水槽301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一侧,过滤网302连接在集水槽301的顶部,导流管303的一端连接在集水槽301的底部,且导流管303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并与水箱201的内壁连接。
具体的,当雨天来临时雨水通过过滤网302的过滤后进入集水槽301的内部后通过导流管303流入水箱201内部进行收集,通过控制器分别启动水泵203和两个风扇209,水泵203使水箱201内部雨水通过连接管204输送至呈方形围绕在水箱201外表面的方形水管205的内部,且方形水管205的一端与水箱201的内壁连接,雨水通过方形水管205与吸热框202接触对采集器本体4进行快速降温,同时两个风扇209转动对采集器本体4进行散热将热量通过多个散热槽207进行排出,通过水阀206的设置能够将水箱201内的水进行排出,从而能够有效地对采集器本体4进行循环散热降温,避免采集器本体4过热导致损坏,从而提高采集器本体4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调节机构5包括转动杆501和涡轮502,转动杆501转动连接在外壳1的顶部,且转动杆501的底端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转动杆501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板7,涡轮502连接在转动杆501的底端,驱动机构6包括竖板601、电机602、衔接杆603和蜗杆604,竖板601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壁的顶部,电机602连接在外壳1内壁的一侧,且电机602与蓄电池210电性连接,衔接杆603连接在电机602输出轴的一端,蜗杆604转动连接在竖板601的一侧,且蜗杆604的一端与衔接杆603的一端连接,蜗杆604与涡轮502啮合,外壳1的正面铰接有防护门,且防护门上开设有方槽,方槽内连接有透明板,防护门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外壳1的底部连接有底座8。
具体的,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602输出轴通过衔接杆603带动蜗杆604进行转动,蜗杆604传动涡轮502带动转动杆501进行转动,使得连接在转动杆501顶端的太阳能板7的角度便于进行调整,有效的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就继续收集储存,从而提高太阳能板7的工作效率,通过防护门的设置便于对外壳1内部进行检修,通过透明板的设置能够便于采集器本体4采集进行,通过控制器的设备便于启动散热机构2和驱动机构6进行工作,通过底座8的设置能够提高本装置放置在地面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底座8固定在地面后,通过采集器本体4即可进行采集信息,采集器本体4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热量通过吸热框202进行吸收,当雨天来临时,雨水通过过滤网302的过滤后进入集水槽301的内部,接着雨水通过导流管303流入水箱201内进行收集,此时通过控制器分别启动水泵203和两个风扇209,水泵203的输入端从水箱201内吸入雨水,接着水泵203的输出端将雨水通过连接管204输送至呈方形围绕在水箱201外表面的方形水管205内,雨水通过方形水管205与吸热框202接触,从而对采集器本体4进行快速降温,同时两个风扇209转动对采集器本体4进行散热,之后热量通过多个散热槽207进行排出,通过多个防尘罩208的设置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外壳1的内部,当需要调节太阳能板7的角度时,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602,电机602的输出轴通过衔接杆603带动蜗杆604在竖板601的一侧进行转动,蜗杆604转动时传动涡轮502带动转动杆501进行转动,使得连接在转动杆501顶端的太阳能板7角度便于进行调整,使得太阳能板7能够根据太阳的光照进行调节并吸收太阳能,最后将太阳能输送至蓄电池210即可进行充能储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7)

1.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2),且散热机构(2)分别延伸至外壳(1)的两侧,所述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收集机构(3),且两个收集机构(3)均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并与散热机构(2)连接,所述散热机构(2)上设置有采集器本体(4),所述散热机构(2)用于对采集器本体(4)进行散热降温,两个所述收集机构(3)用于对雨水进行过滤并输送至散热机构(2)内,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5),且调节机构(5)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外壳(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6),且驱动机构(6)与外壳(1)内壁的顶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6)与调节机构(5)啮合,所述调节机构(5)上连接有太阳能板(7),所述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调节机构(5)带动太阳能板(7)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水箱(201)、吸热框(202)、水泵(203)、连接管(204)、方形水管(205)和水阀(206),所述水箱(201)连接在外壳(1)内壁的底部,所述吸热框(202)连接在水箱(201)的顶部,且采集器本体(4)设置在吸热框(202)的内表面,所述水泵(203)连接在水箱(201)的一侧,且水泵(203)的输入端延伸至水箱(201)的内部,所述连接管(204)与水泵(20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方形水管(205)呈方形围绕在吸热框(202)的外表面,且连接管(204)的一端与方形水管(205)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方形水管(205)的一端延伸至水箱(201)的内部,所述水阀(206)连接在水箱(201)的底部,且水阀(206)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还包括多个散热槽(207)、多个防尘罩(208)、两个风扇(209)和蓄电池(210),多个所述散热槽(207)分别等距离开设在外壳(1)的两侧,多个所述防尘罩(208)分别连接在外壳(1)的两侧,且多个防尘罩(208)分别位于多个散热槽(207)的外部,两个所述风扇(209)均连接在外壳(1)内壁的顶部,所述蓄电池(210)连接在外壳(1)内壁的底部,且两个风扇(209)和水泵(203)均与蓄电池(210)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3)包括集水槽(301)、过滤网(302)和导流管(303),所述集水槽(301)固定连接在外壳(1)的一侧,所述过滤网(302)连接在集水槽(301)的顶部,所述导流管(303)的一端连接在集水槽(301)的底部,且导流管(303)的另一端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并与水箱(201)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转动杆(501)和涡轮(502),所述转动杆(501)转动连接在外壳(1)的顶部,且转动杆(501)的底端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所述转动杆(501)的顶端连接有太阳能板(7),所述涡轮(502)连接在转动杆(501)的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竖板(601)、电机(602)、衔接杆(603)和蜗杆(604),所述竖板(601)固定连接在外壳(1)内壁的顶部,所述电机(602)连接在外壳(1)内壁的一侧,且电机(602)与蓄电池(210)电性连接,所述衔接杆(603)连接在电机(602)输出轴的一端,所述蜗杆(604)转动连接在竖板(601)的一侧,且蜗杆(604)的一端与衔接杆(603)的一端连接,所述蜗杆(604)与涡轮(502)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正面铰接有防护门,且防护门上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内连接有透明板,所述防护门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外壳(1)的底部连接有底座(8)。
CN202322135965.9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 Active CN220798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5965.9U CN220798855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5965.9U CN220798855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8855U true CN220798855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66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5965.9U Active CN220798855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8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91487B (zh) 一种具有防雨水功能的高效散热配电柜
CN114744524B (zh) 一种储能电站用环保型冷却装置
CN220798855U (zh)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器
CN219947942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双枪直流充电桩
CN219727903U (zh) 一种多个充电口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CN210852101U (zh) 一种充电处便于散热的充电桩
CN115977897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降温设备及降温方法
CN219242091U (zh) 一种带导风罩的风力发电机
CN115581005B (zh) 一种带有风光互补结构的电力调度控制系统
CN216106297U (zh) 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CN215012029U (zh) 一种智能全自动一体化的光伏温室建筑
CN212304966U (zh) 一种发电机整机的转子线圈防尘机构
CN111578207B (zh) 一种现代化园林景观夜间探查设备
CN112616293A (zh) 一种安防设备散热除尘保护箱
CN112822912A (zh) 一种逆变器安装架的防护结构
CN219421381U (zh) 一种具有自动保护功能的水资源智能遥测终端机
CN220335999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CN220606343U (zh) 一种光伏充放电控制装置
CN217711420U (zh)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节能屋顶结构
CN219937770U (zh) 一种预装箱式变电站
CN219178027U (zh) 一种防风沙的空气源热泵
CN220180598U (zh) 一种防尘散热充电桩
CN220628534U (zh) 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
CN112804844B (zh) 散热通讯机柜
CN214280641U (zh) 一种户外电力节能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