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5838U - 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5838U
CN220795838U CN202322515576.9U CN202322515576U CN220795838U CN 220795838 U CN220795838 U CN 220795838U CN 202322515576 U CN202322515576 U CN 202322515576U CN 220795838 U CN220795838 U CN 220795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sistor
flash
capacitor
flash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155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小川
蒋汉柏
李林
颜美荣
颜昌富
张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engm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engm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engm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engm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155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5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5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5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ad Only Memo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包括:切换开关、RC微分单元、复位开关单元;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切换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RC微分单元的输入端、电子设备中的每个Flash单元的输入端连接,RC微分单元的输出端与复位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复位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开关、RC微分单元和复位开关单元配合使用,实现了在切换Flash芯片的同时对系统进行复位;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复位芯片中搭载对应的程序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简单的电子器件组成的切换电路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储器切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非易失性存储器件是嵌入式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件,Flash存储器是现在使用的主要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嵌入式系统中,系统可以通过加载不同的Flash存储器中的内容,实现不同预设值的加载,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实现同一台设备、不同模式功能的切换。在功能需求增加的同时,硬件设计上也变得复杂,在通用产品中系统往往通过简单有效的逻辑实现产品多功能模式对的切换。
现在的设计方案中往往使用专用复位芯片和CPLD或其他芯片实现硬件并同时加载不同的程序,还需增加相应的硬件电路,成本较高,实现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其目的是为了在开关切换Flash芯片的同时对系统进行复位,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包括:
切换开关、RC微分单元、复位开关单元;
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切换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RC微分单元的输入端、电子设备中的每个Flash单元的输入端连接,RC微分单元的输出端与复位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复位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来说,还包括:
电源单元;
电源单元的输入端与市电端连接,电源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切换开关的电源端、复位开关单元的电源端连接。
进一步来说,切换开关为双刀四掷硬开关,双刀四掷硬开关有10个引脚;
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八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三引脚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均与RC微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九引脚、第十引脚分别与电子设备中的每个Flash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连接并接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十三引脚和第十四引脚连接并接地。
进一步来说,RC微分单元包括: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
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五引脚、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四引脚、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二引脚、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一引脚、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均与复位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来说,复位开关单元包括:
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三极管、第五电容和二极管;
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第四电容的第二端、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
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二极管的阳极、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二极管的第二端、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均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来说,电子设备中的Flash单元的数量是4个,分别为第一Flash单元、第二Flash单元、第三Flash单元、第四Flash单元。
进一步来说,第一Flash单元包括第一Flash芯片、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六电容;
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十引脚、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阻的第一端、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均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Flash芯片的第二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第二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第三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第四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第八电阻的第二端、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Flash芯片的第四引脚与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五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Flash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分别与第二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第三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第四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一Flash芯片的第八引脚分别与第十电阻的第一端、电源单元的输出端、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Flash单元包括第二Flash芯片、第十三电阻、第七电容;
第二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九引脚、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二Flash芯片的第二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与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二Flash芯片的第四引脚接地;第二Flash芯片的第五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Flash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二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与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二Flash芯片的第八引脚、第七电容的第一端均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Flash单元包括第三Flash芯片、第十四电阻、第八电容;
第三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九引脚、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三Flash芯片的第二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三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与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Flash芯片的第四引脚接地;第三Flash芯片的第五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三Flash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三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与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三Flash芯片的第八引脚、第八电容的第一端均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第四Flash单元包括第四Flash芯片、第十五电阻、第九电容;
第四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九引脚、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四Flash芯片的第二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四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与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第四Flash芯片的第四引脚接地;第四Flash芯片的第五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四Flash芯片的第六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第四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与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第四Flash芯片的第八引脚、第九电容的第一端均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来说,还包括:
第一缓冲电容、第二缓冲电容、第三缓冲电容、第四缓冲电容;
第一缓冲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十引脚、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
第二缓冲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九引脚、第二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
第三缓冲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七引脚、第三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
第四缓冲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六引脚、第四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
第一缓冲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缓冲电容的第二端、第三缓冲电容的第三端、第四缓冲电容的第四端连接并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包括切换开关、RC微分单元、复位开关单元的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发出的片选信号输入切换开关,切换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RC微分单元的输入端、电子设备中的每个Flash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将电平输出给RC微分单元的同时切换Flash单元进行加载,RC微分单元的输出端与复位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将电平输出给复位开关单元,控制复位开关单元导通或关断,复位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发出的复位信号发送给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实现系统复位,再次切换选择Flash单元,实现在多个Flash单元之间的切换与选择;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开关、RC微分单元和复位开关单元配合使用,实现了在切换Flash芯片的同时对系统进行复位;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复位芯片中搭载对应的程序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简单的电子器件组成的切换电路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Flash单元以外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Flash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包括:
切换开关、RC微分单元、复位开关单元;
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切换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RC微分单元的输入端、电子设备中的每个Flash单元的输入端连接,RC微分单元的输出端与复位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复位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发送片选信号给切换开关,切换开关将电平输出给RC微分单元的同时切换选择Flash单元进行加载,RC微分单元将电平输出给复位开关单元,控制复位开关单元导通或关断,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对加载的Flash单元进行读写操作,复位开关单元将发出的复位信号发送给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复位信号进行复位同时切换选择Flash单元进行加载,实现在多个Flash单元之间的切换和选择。
最优选的是,还包括:
电源单元;
电源单元的输入端与市电端连接,电源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切换开关的电源端VDD33、复位开关单元的电源端VDD33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源单元可以是由用于稳压的稳压器、用于防止过流过压和漏电的空气开关和用于整流的整流器组成的电源单元,需要说明的是,由稳压器、空气开关和整流器组成的电源单元属于本技术领域中电源电路的常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涉及到电路结构的改进,因此不再赘述其具体的连接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或者该主控制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控制器等。
最优选的是,如图2所示,切换开关为双刀四掷硬开关SW1,双刀四掷硬开关SW1有10个引脚;
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八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三引脚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均与RC微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九引脚、第十引脚分别与电子设备中的每个Flash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连接并接地,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十三引脚和第十四引脚连接并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是双刀,所以存在两路信号,第一路动作时,第二路同时动作,其中,第一路的第一端即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三引脚与电源单元连接,另一端即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均与RC微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RC微分单元的输出端与复位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当拨动双刀四掷硬开关SW1时,第一路会将电源信号接入进来,输出高电平给RC微分单元开始充电,RC微分单元在充电完成之前输出一定时间的高电平给复位开关单元,使复位开关单元导通,使复位信号RESETB拉低实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复位;当RC微分单元充电完成后,RC微分单元的输出端恢复为低电平,将低电平输出给复位开关单元,使复位开关单元关断,从而是复位信号RESETB恢复为高电平,整个过程实现了硬开关切换后对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进行复位的操作;在硬开关切换的同时,第二路会同时动作,第二路的第一端即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八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将片选信号SPI_CS#0输入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第二路的另一端即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九引脚、第十引脚与多个Flash单元连接,当拨动双刀四掷硬开关SW1时,第二路会将片选信号SPI_CS#0与输出端对应的Flash单元连接,实现对Flash单元的读取和加载。
具体来说,当双刀四掷硬开关SW1正常上电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会选择一个默认档位,当复位开关单元产生复位信号时,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切换加载的Flash,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刀四掷硬开关SW1有四个档位。
最优选的是,RC微分单元用于控制输出电平时间,包括:
阻值均为2K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容值均为22uF的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五引脚、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四引脚、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二引脚、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
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一引脚、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均与复位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最优选的是,复位开关单元用于产生复位信号,包括:
阻值为10K的第五电阻R5、阻值为100K的第六电阻R6、阻值为2.2K的第七电阻R7、型号为3904的三极管Q1、容值为10uF的第五电容C5和型号为1N148W的二极管D1;
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
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
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
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
二极管D1的第二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均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双刀四掷硬开关SW1接入电源信号后,RC微分单元输入高电平,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中的任意一个电容开始充电,并输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给复位开关单元,使得三极管Q1的基极被拉高,发射极与集电极导通,相当于将复位单元产生的复位信号RESETB拉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重新复位;慢慢的,充电完成的电容开始放电,输入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电压开始降低,当低于三极管Q1的关断电压时,发射极和集电极不再导通,即RESETB信号不再被拉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加载复位信号,完全复位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需要重新加载Flash,此时,第二路导通,相当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已经接上Flash单元,开始加载对应的Flash单元内的软件功能。
最优选的是,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中的Flash单元的数量是4个,分别为第一Flash单元、第二Flash单元、第三Flash单元、第四Flash单元。
最优选的是,第一Flash单元包括第一Flash芯片U1、阻值均为10K的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规格均为NC/1K的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容值为0.1uF的第六电容C6;
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一引脚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十引脚、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均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二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发送数据输出信号SPI_SO/SIO1,用于通过第二引脚对第一Flash芯片U1进行读取操作;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三引脚分别与第二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第三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第四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四引脚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五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数据输入信号SPI_SO/SIO0对第一Flash芯片U1进行写入操作;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六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接收时钟信号SPI_CLK输入第一Flash芯片U1实现一定频率的读写操作;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七引脚分别与第二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第三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第四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八引脚分别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电源单元的输出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Flash单元包括第二Flash芯片U2、阻值为10K的第十三电阻R13、容值为0.1uF的第七电容C7;
第二Flash芯片U2的第一引脚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九引脚、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二Flash芯片U2的第二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发送数据输出信号SPI_SO/SIO1,用于通过第二引脚对第二Flash芯片U2进行读取操作;第二Flash芯片U2的第三引脚与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二Flash芯片U2的第四引脚接地;第二Flash芯片U2的第五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数据输入信号SPI_SO/SIO0对第二Flash芯片U2进行写入操作;第二Flash芯片U2的第六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时钟信号SPI_CLK输入第二Flash芯片U2实现一定频率的读写操作;第二Flash芯片U2的第七引脚与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二Flash芯片U2的第八引脚、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均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Flash单元包括第三Flash芯片U3、阻值为10K的第十四电阻R14、容值为0.1uF的第八电容C8;
第三Flash芯片U3的第一引脚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九引脚、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三Flash芯片U3的第二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发送数据输出信号SPI_SO/SIO1,用于通过第二引脚对第三Flash芯片U3进行读取操作;第三Flash芯片U3的第三引脚与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三引脚连接;第三Flash芯片U3的第四引脚接地;第三Flash芯片U3的第五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数据输入信号SPI_SO/SIO0对第三Flash芯片U3进行写入操作;第三Flash芯片U3的第六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接收时钟信号SPI_CLK输入第三Flash芯片U3实现一定频率的读写操作;第三Flash芯片U3的第七引脚与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七引脚连接;第三Flash芯片U3的第八引脚、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均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
第四Flash单元包括第四Flash芯片U4、阻值为10K的第十五电阻R15、容值为0.1uF的第九电容C9;
第四Flash芯片U4的第一引脚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九引脚、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四Flash芯片U4的第二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发送数据输出信号SPI_SO/SIO1,用于通过第二引脚对第四Flash芯片U4进行读取操作;第四Flash芯片U4的第三引脚与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三引脚连接;第四Flash芯片U4的第四引脚接地;第四Flash芯片U4的第五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数据输入信号SPI_SO/SIO0对第四Flash芯片U4进行写入操作;第四Flash芯片U4的第六引脚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接收时钟信号SPI_CLK输入第四Flash芯片U4实现一定频率的读写操作;第四Flash芯片U4的第七引脚与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七引脚连接;第四Flash芯片U4的第八引脚、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均与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Flash芯片U1、第二Flash芯片U2、第三Flash芯片U3和第四Flash芯片U4均为SPI_FLASH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刀四掷硬开关SW1有四个档位,对应四种选择模式,即通过开关不同档位,实现4个Flash单元的切换与选择,四个档位分别是:
档位一: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三引脚和第一引脚导通、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八引脚和第十引脚导通,加载第一Flash单元;
档位二: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三引脚和第二引脚导通、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八引脚和第九引脚导通,加载第二Flash单元;
档位三: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导通、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八引脚和第七引脚导通,加载第三Flash单元;
档位四: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三引脚和第五引脚导通、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八引脚和第六引脚导通,加载第四Flash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档位一切换至档位二为例,对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的Flash单元切换进行具体描述,如下:
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由第三引脚和第一引脚、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八引脚和第十引脚导通变更为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三引脚和第二引脚导通、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八引脚和第九引脚导通;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三引脚和第二引脚导通的瞬间,第二引脚的电压为高电平,由于第二电容C2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所以第二电容C2两端的电压均为高电平,三极管Q1的基极被拉高,发射极和集电极导通,相当于将复位开关单元产生的复位信号RESETB拉低,使得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重新复位,此时第二电容C2开始充电,当充电完成后第二电容C2左边为高电平,右边慢慢恢复到低电平,第二电容C2右边的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电压也开始降低,当低于三极管Q1的关断电压时,发射极和集电极不再导通,即复位信号RESETB不再被拉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加载复位信号,完全复位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需要重新加载Flash单元,此时,第八引脚和第九引脚已经导通,相当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通过双刀四掷硬开关SW1与第二Flash芯片U2连接成功,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开始加载第二Flash芯片U2里面的软件功能;其他档位的功能也以此类推,切换档位的过程中,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会复位从而重新加载相应的Flash芯片内的软件功能,达到切换的目的。
最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一缓冲电容BC1、第二缓冲电容BC2、第三缓冲电容BC3、第四缓冲电容BC4;
第一缓冲电容BC1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十引脚、第一Flash芯片U1的第一引脚连接;
第二缓冲电容BC2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九引脚、第二Flash芯片U2的第一引脚连接;
第三缓冲电容BC3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七引脚、第三Flash芯片U3的第一引脚连接;
第四缓冲电容BC4的第一端分别与双刀四掷硬开关SW1的第六引脚、第四Flash芯片U4的第一引脚连接;
第一缓冲电容BC1的第二端与第二缓冲电容BC2的第二端、第三缓冲电容BC3的第三端、第四缓冲电容BC4的第四端连接并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防止拨动切换的过程中,片选信号SPI_CS#0过冲,影响Flash芯片里面的软件功能,在片选信号SPI_CS#0对地端加第一缓冲电容BC1、第二缓冲电容BC2、第三缓冲电容BC3、第四缓冲电容BC4,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计包括切换开关、RC微分单元、复位开关单元的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发出的片选信号输入切换开关,切换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RC微分单元的输入端、电子设备中的每个Flash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将电平输出给RC微分单元的同时切换Flash单元进行加载,RC微分单元的输出端与复位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将电平输出给复位开关单元,控制复位开关单元导通或关断,复位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发出的复位信号发送给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实现系统复位,再次切换选择Flash单元,实现在多个Flash单元之间的切换与选择;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开关、RC微分单元和复位开关单元配合使用,实现了在切换Flash芯片的同时对系统进行复位;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复位芯片中搭载对应的程序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简单的电子器件组成的切换电路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换开关、RC微分单元、复位开关单元;
所述切换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RC微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每个Flash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RC微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复位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复位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单元;
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入端与市电端连接,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切换开关的电源端、所述复位开关单元的电源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开关为双刀四掷硬开关,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有10个引脚;
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八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三引脚与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均与所述RC微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六引脚、第七引脚、第九引脚、第十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每个Flash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连接并接地,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十三引脚和第十四引脚连接并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C微分单元包括:
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五引脚、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复位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开关单元包括:
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三极管、第五电容和二极管;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并接地;
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中的Flash单元的数量是4个,分别为第一Flash单元、第二Flash单元、第三Flash单元、第四Flash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Flash单元包括第一Flash芯片、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六电容;
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十引脚、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所述第三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所述第四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四引脚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六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所述第三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所述第四Flash单元的数据传输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八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Flash单元包括第二Flash芯片、第十三电阻、第七电容;
所述第二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九引脚、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Flash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二Flash芯片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二Flash芯片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Flash芯片的第六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与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二Flash芯片的第八引脚、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Flash单元包括第三Flash芯片、第十四电阻、第八电容;
所述第三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九引脚、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Flash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三Flash芯片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三Flash芯片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Flash芯片的第六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与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三Flash芯片的第八引脚、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四Flash单元包括第四Flash芯片、第十五电阻、第九电容;
所述第四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九引脚、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Flash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第四Flash芯片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四Flash芯片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Flash芯片的第六引脚与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与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四Flash芯片的第八引脚、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缓冲电容、第二缓冲电容、第三缓冲电容、第四缓冲电容;
所述第一缓冲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十引脚、所述第一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
所述第二缓冲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九引脚、所述第二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
所述第三缓冲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七引脚、所述第三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
所述第四缓冲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双刀四掷硬开关的第六引脚、所述第四Flash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缓冲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缓冲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缓冲电容的第三端、所述第四缓冲电容的第四端连接并接地。
CN202322515576.9U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 Active CN220795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5576.9U CN220795838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15576.9U CN220795838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5838U true CN220795838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6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15576.9U Active CN220795838U (zh) 2023-09-15 2023-09-15 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5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48137U (zh) 具有充电功能的主机板
CN108390432B (zh) 一种充电电路及电子烟
CN220795838U (zh) 一种电子设备用Flash存储器的切换电路
CN108683236A (zh) 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及装置
CN213634413U (zh) 一种上电自动开机电路
CN101667415B (zh) 一种具有手机充电功能的显示器
CN213817727U (zh) 一种按键保持自锁电路
CN112485696B (zh) 一种电源测试装置、方法及服务器
CN211628057U (zh) 一种开关装置
CN212484136U (zh) 分时复用电路及tws设备
CN212289727U (zh) 一种车辆上下电控制电路
CN219392652U (zh) 一种usb模式切换电路、切换电路及终端
CN209357050U (zh) 一种otg设备
US20200026676A1 (en) Usb expansion function device
CN216751237U (zh) 一种双usb接口的快充电路、电源适配器及车载充电器
CN111556556A (zh) 一种移动终端显示电池容量的控制方法
CN109560805B (zh) 单按键电子开关电路
CN218549531U (zh) 多输出充电电路及多输出充电线
CN202975666U (zh) 智能家居的中央控制电路
CN217880299U (zh) 控制pcie独立网卡复位的电路
CN212413132U (zh) 上电复位保护电路、控制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21079374U (zh) 一种通讯扩展装置和充电宝柜机设备
CN110825202B (zh) 具有智能充电功能的主机板
CN113859552B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209948780U (zh) 一种市电蓄电池无缝切换电路和一种收款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