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83236A - 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83236A
CN108683236A CN201810680203.8A CN201810680203A CN108683236A CN 108683236 A CN108683236 A CN 108683236A CN 201810680203 A CN201810680203 A CN 201810680203A CN 108683236 A CN108683236 A CN 108683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ity
mobile terminal
otg
state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02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ang 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ang 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ang 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ang 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802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832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83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32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2The other DC source being a battery actively interacting with the first one, i.e.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及装置,涉及移动终端OTG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个移动终端无法利用OTG真正实现充电的问题,本方法包括两个预设有电量差阀值的移动终端通过OTG线连接,连接后,移动终端提示用户是否进入充电模式,是则进入下一步骤;两个移动终端各自获取对方电量信息,并与自身的电量作比对得出电量差值;如果电量差值大于电量差阀值,则电量高的移动终端将自身设备状态切换为充电电源,电量低的移动终端保持设备状态为智能设备;电量低的移动终端从电量高的移动终端处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OTG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最为广泛的便是手机。移动终端通常都是配备电池进行供电,电池的容量有限,所以移动终端需要时常进行充电。现有的充电方式基本都是利用电源适配器从固定插座取电,或着利用移动充电宝进行充电,移动终端只作为充电方。但是,在户外时,难以找到固定插座;而移动充电宝需要额外携带,十分不方便。
因而需要一种可以使一个移动终端给另一个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现有的可以使两个移动终端直接连接的方式为采用OTG技术,但是目前采用OTG连接的两个移动终端会互相识别为智能设备,其交互的电流仅供电路与数据传输,电流较小,无法真正的实现充电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移动终端无法利用OTG真正实现充电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包括:
S1:两个预设有电量差阀值的移动终端通过OTG线连接,连接后,移动终端提示用户是否进入充电模式,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S2:两个移动终端各自获取对方电量信息,并与自身的电量作比对得出电量差值;
S3:如果电量差值大于电量差阀值,则电量高的移动终端将自身设备状态切换为充电电源,电量低的移动终端保持设备状态为智能设备;
S4:电量低的移动终端从电量高的移动终端处进行充电。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装置,包括:
电量检测模块,用于移动终端检测电池电量并生成电量差值信号与电量高低信号;
电量比对模块,用于将电量检测模块反馈的电量差值信号与预设阀值作比对,并根据电量高低信号中的电量高低状况生成状态切换信号;
状态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模式切换信号切换电量较高的移动终端的设备状态,电量较低的移动终端的设备状态保持不变;
充电模块,用于电量较高的移动终端为电量较低的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两个移动终端通过OTG线直接连接,根据两个移动终端电量差值自动判断供电方与充电方,并自动切换供电方的设备状态为电源。由此,充电方识别供电方为电源设备,可以通过最大电流进行充电,从而解决了设备状态为智能设备时传输电流的限制,正在意义上实现了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直接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充电方法结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充电方法结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充电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如图1,包括:
S1:两个预设有电量差阀值的移动终端通过OTG线连接,连接后,移动终端提示用户是否进入充电模式,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在硬件与软件上均支持OTG技术。如果用户选择否,那么两个移动终端会保持以智能设备的状态进行连接,该状态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电流非常小,用于充电的话,充电耗时非常长,效率极低。
S2:两个移动终端各自获取对方电量信息,并与自身的电量作比对得出电量差值。
两个移动终端在比对后会输出两个电信号,一个电信号是电量高低的信号,具体来说就是哪一个移动终端的电量高,哪一个移动终端的电量低;另一个电信号是二者电量差值的信号。
S3:电量差值大于电量差阀值,则电量高的移动终端将自身设备状态切换为充电电源,电量低的移动终端保持设备状态为智能设备。
如果两个移动终端中的预设阀值不同,那么会默认统一为数值较大的阀值,通过电量差值信号与阀值比较即可判断是否进行自动充电,同时根据电量高低信号,电量高的移动终端将自身设备状态切换为充电电源。
S4:电量低的移动终端从电量高的移动终端处进行充电。
作为充电电源一方的移动终端内部设置有电量最低阀值,一旦自身电量低于电量最低阀值,则该移动终端将设备状态从充电电源切换回智能设备,由于设备状态的改变,两个移动终端互相识别为数据传输的智能设备,此时充电停止。
以上步骤中涉及设备状态切换时,移动终端均会产生振动反馈。
本发明中,两个移动终端通过OTG线直接连接,根据两个移动终端电量差值自动判断供电方与充电方,并自动切换供电方的设备状态为电源。由此,充电方识别供电方为电源设备,可以通过最大电流进行充电,从而解决了设备状态为智能设备时传输电流的限制,正在意义上实现了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直接充电。
实施例2
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如图2,包括:
S1:两个移动终端通过OTG线连接,连接后,移动终端会提示用户是否进入充电模式,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在硬件与软件上均支持OTG技术。如果用户选择否,那么两个移动终端会保持以智能设备的状态进行连接,该状态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电流非常小,用于充电的话,充电耗时非常长,效率极低。
S2:两个移动终端各自获取对方电量信息,并与自身的电量作比对得出电量差值。
两个移动终端在比对后会输出两个电信号,一个电信号是电量高低的信号,具体来说就是哪一个移动终端的电量高,哪一个移动终端的电量低;另一个电信号是二者电量差值的信号。
S3:电量差值小于电量差阀值,则电量高的移动终端弹出UI窗口提醒用户选择该移动终端作为供电方还是充电方,随后两个移动终端进行设备状态切换。
如果两个移动终端中的预设阀值不同,那么会默认统一为数值较大的阀值,该步骤目的在于,当两个移动终端的电量差值不大时,用户的目的可能不在于利用高电量的移动终端为低电量的移动终端进行充电,而在于可能是想要将其中一个移动终端的电量转移给另一个移动终端,所以采用弹窗的方式让用户选择。
S4:电量低的移动终端从电量高的移动终端处进行充电。
作为充电电源一方的移动终端内部设置有电量最低阀值,一旦自身电量低于电量最低阀值,则该移动终端将设备状态从充电电源切换回智能设备,由于设备状态的改变,两个移动终端互相识别为数据传输的智能设备,此时充电停止。
以上步骤中涉及设备状态切换时,移动终端均会产生振动反馈。
本发明中,两个移动终端通过OTG线直接连接,根据两个移动终端电量差值自动判断供电方与充电方,并自动切换供电方的设备状态为电源。由此,充电方识别供电方为电源设备,可以通过最大电流进行充电,从而解决了设备状态为智能设备时传输电流的限制,正在意义上实现了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直接充电。
实施例3
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装置,如图3,包括:
电量检测模块,用于移动终端检测电池电量并生成电量差值信号与电量高低信号;
电量比对模块,用于将电量检测模块反馈的电量差值信号与预设阀值作比对,并根据电量高低信号中的电量高低状况生成状态切换信号;
状态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模式切换信号切换电量较高的移动终端的设备状态,电量较低的移动终端的设备状态保持不变;
充电模块,用于电量较高的移动终端为电量较低的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
状态切换模块中的连接开关可以使硬件层面上实体开关,也可以是软件层面上的虚拟开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两个预设有电量差阀值的移动终端通过OTG线连接,连接后,移动终端提示用户是否进入充电模式,是则进入下一步骤;
S2:两个移动终端各自获取对方电量信息,并与自身的电量作比对得出电量差值;
S3:如果电量差值大于电量差阀值,则电量高的移动终端将自身设备状态切换为充电电源,电量低的移动终端保持设备状态为智能设备;
S4:电量低的移动终端从电量高的移动终端处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S3中:如果电量差值小于电量差阀值,则电量高的移动终端弹出UI窗口提醒用户选择该移动终端作为供电方还是充电方,随后两个移动终端进行设备状态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充电电源的移动终端预设最低电量阀值,当电量低于最低电量阀值时,将自身设备状态重新切换为智能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充电电源的移动终端将自身设备状态重新切换为智能设备的同时,进行振动提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移动终端将自身设备状态切换为充电电源所采用的方法是:将OTG线USB插口的中的数据引线D+与数据引线D-短接。
6.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量检测模块,用于移动终端检测电池电量并生成电量差值信号与电量高低信号;
电量比对模块,用于将电量检测模块反馈的电量差值信号与预设阀值作比对,并根据电量高低信号中的电量高低状况生成状态切换信号;
状态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模式切换信号切换电量较高的移动终端的设备状态,电量较低的移动终端的设备状态保持不变;
充电模块,用于电量较高的移动终端为电量较低的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OTG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振动模块,用于移动终端切换设备状态时的提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OTG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状态切换模块包括连接开关,连接开关用于OTG线USB插口中的数据引线D+与数据引线D-的连接以实现短接。
CN201810680203.8A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6832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0203.8A CN108683236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0203.8A CN108683236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3236A true CN108683236A (zh) 2018-10-19

Family

ID=63812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0203.8A Pending CN108683236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8323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4892A (zh) * 2019-01-03 2019-04-26 南京南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与终端设备互相充电的分离式rfid读写器
CN111864862A (zh) * 2020-08-14 2020-10-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法及充电装置
CN113452127A (zh) * 2021-08-13 2021-09-28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7278A (ja) * 2004-03-31 2005-10-13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端末の充電制御装置及び電子端末の充電制御方法
CN104362687A (zh) * 2014-10-24 2015-02-18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sb-otg双向平衡电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98848A (zh) * 2014-04-28 2015-11-25 索尼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5680510A (zh) * 2016-01-29 2016-06-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
CN106655358A (zh) * 2016-11-29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间充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8054794A (zh) * 2017-12-12 2018-05-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充放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7278A (ja) * 2004-03-31 2005-10-13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端末の充電制御装置及び電子端末の充電制御方法
CN105098848A (zh) * 2014-04-28 2015-11-25 索尼公司 无线充电方法、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CN104362687A (zh) * 2014-10-24 2015-02-18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sb-otg双向平衡电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80510A (zh) * 2016-01-29 2016-06-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控制装置
CN106655358A (zh) * 2016-11-29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间充电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8054794A (zh) * 2017-12-12 2018-05-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充放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4892A (zh) * 2019-01-03 2019-04-26 南京南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与终端设备互相充电的分离式rfid读写器
CN111864862A (zh) * 2020-08-14 2020-10-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法及充电装置
CN113452127A (zh) * 2021-08-13 2021-09-28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8039B2 (en)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787055B (zh) 一种充电电路、系统、方法及终端
CN202872406U (zh) 一种接口复用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1102119B (zh) 一种电器设备的充电检测电路及充电检测方法
CN107069853B (zh) 启动充电的检测电路和方法
CN104917016A (zh) 充电式集线器
CN103151658B (zh) 数据连接线、用于数据连接线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683236A (zh) 一种移动终端otg充电方法及装置
CN201075704Y (zh) 一种电器设备的充电检测电路及具有所述电路的手机
CN102984336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温度智能控制的方法
CN103208829A (zh) 用于终端的电池充电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76723A (zh) 智能终端电池充电管理装置和方法
CN107968469A (zh) 充电系统、移动终端及充电器
CN116707047A (zh) 充放电电路、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CN102231769A (zh) 一种手机过放电池开机的实现方法及手机
CN105098890A (zh) 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器
CN207967976U (zh) 充电系统、充电模块及移动终端
CN106451628A (zh) Otg 充电控制电路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9861038A (zh) 可自动切换连接模式的usb连接埠及其控制方法
CN206878506U (zh) 一种数据线和适配器
CN210579159U (zh) 一种无线耳机系统和无线耳机
CN105226754A (zh) 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39026A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CN210042140U (zh) 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充电盒以及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CN205211382U (zh) 具有快速充电功能的显示切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