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3318U - 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3318U
CN220793318U CN202322335309.3U CN202322335309U CN220793318U CN 220793318 U CN220793318 U CN 220793318U CN 202322335309 U CN202322335309 U CN 202322335309U CN 220793318 U CN220793318 U CN 220793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pipe
conditioning unit
air conditioning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353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志华
沈炬浩
钱卫根
陈祖彬
吴其
章四夕
郭惠良
黄玉萍
薛浩杰
屈奇男
吴国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xiang Zhongyi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TONGXIANG ZHONGXIN CHEMICAL FIBER CO Ltd
Xinfengm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xiang Zhongyi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TONGXIANG ZHONGXIN CHEMICAL FIBER CO Ltd
Xinfengm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xiang Zhongyi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TONGXIANG ZHONGXIN CHEMICAL FIBER CO Ltd, Xinfengm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xiang Zhongying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353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3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3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3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生产设备余热利用领域,尤其是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冷却水进水总管通过管道将冷却水输送至待冷却设备,再通过管道回流至冷却水回水总管,所述冷却水回水总管连接至表冷器,所述冷却水进水总管也连接至表冷器,所述表冷器设置在空调机组加热器的进风口,所述酯化蒸汽管连接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上的热水进水管和热水回水管均与空调机组加热器连接,酯化蒸汽管通过支管与发电机组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通过冷却水的余热对进入空调机组加热器的冷空气进行余热,提升进入的冷空气的初始温度,从而降低空调机组加热器所需的热量,将节省的热量用于发电机组,增加发电量。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生产设备余热利用领域,尤其是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纤工业生产中,所涉及的设备都需要大量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对设备进行冷却后,回水温度基本在35-38℃之间。针对这类回流的冷却水,需要用冷却塔进行降温,以将冷却水重新回用,这个降温过程降大量的热量排放至大气中,这样会造成热量损失,冷却水的余热无法回用。而对于冬季外界温度较低,车间的空调机组需要采用酯化蒸汽进行空气加热输送至车间,这样就增加了酯化蒸汽的消耗,减少供给给发电机组的酯化蒸汽的量。总体而言,造成了能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针对冬季环境温度较低时可以将冷却水余热进行回收,减少能量浪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冷却水进水总管、冷却水回水总管、空调机组加热器、酯化蒸汽管和发电机组,冷却水进水总管通过管道将冷却水输送至待冷却设备,再通过管道回流至冷却水回水总管,所述冷却水回水总管连接至表冷器,所述冷却水进水总管也连接至表冷器,所述表冷器设置在空调机组加热器的进风口,所述酯化蒸汽管连接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上的热水进水管和热水回水管均与空调机组加热器连接,酯化蒸汽管通过支管与发电机组连接,所述冷却水回水总管与表冷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在热水进水管上也设置有循环水泵。
在支管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酯化蒸汽管上设置有流量阀,用于控制进入板式换热器的酯化蒸汽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通过冷却水的余热对进入空调机组加热器的冷空气进行余热,提升进入的冷空气的初始温度,从而降低空调机组加热器所需的热量,将节省的热量用于发电机组,增加发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冷却水进水总管1、冷却水回水总管2、空调机组加热器6、酯化蒸汽管11和发电机组13,冷却水进水总管1通过管道3将冷却水输送至待冷却设备,再通过管道3回流至冷却水回水总管2,所述冷却水回水总管2连接至表冷器4,所述冷却水进水总管1也连接至表冷器4,所述表冷器4设置在空调机组加热器6的进风口5,所述酯化蒸汽管11连接板式换热器8,所述板式换热器8上的热水进水管9和热水回水管10均与空调机组加热器6连接,酯化蒸汽管11通过支管12与发电机组13连接,所述冷却水回水总管2与表冷器4之间的管道3上设置有循环水泵14,在热水进水管9上也设置有循环水泵14。
在支管12与板式换热器8之间的酯化蒸汽管11上设置有流量阀15,用于控制进入板式换热器8的酯化蒸汽的流量。
上述方案,主要针对冬季,外界空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将表冷器4设置于空调机组加热器6的进风口5,外界冷空气进入空调机组加热器6的时候,会经过表冷器4进行换热,由于冷却水对所涉及的机器设备进行冷却后,冷却水的温度升高至35-38℃,回流的冷却水在表冷器4内对冷空气进行加热,此时冷却水温度下降,可输送至冷却水进水总管1进行循环,对设备进行降温,冷空气温度上升,所以进入空调机组加热器6的空气的初始温度上升,而空调机组加热器6所输出的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则空调机组加热器6对空气的加热温差相对减小。而空调机组加热器6则是通过酯化蒸汽管11通入的高温酯化蒸汽在板式换热器8内对循环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循环水进入空调机组加热器6对其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至指定温度,而当进入空调机组加热器6的空气的初始温度较高时,所需加热的空气温度差较小,则可以减少循环水的流量,从而可以减少对循环水加热的酯化蒸汽的用量。即进入板式换热器8的酯化蒸汽的量降低后,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酯化蒸汽的总量是保持稳定的,所以通过支管12进入发电机组13的酯化蒸汽的量会增加,从而增加发电量。酯化蒸汽管11上的流量阀15可以为电子阀,根据空调机组加热器6的出风口7输出的空气温度对进入板式换热器8的酯化蒸汽的流量进行调节,以使得空调机组的出风口7输出的空气温度达到所需值。
上述方案,将冷却水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能量浪费,同时可以提升进入空调机组加热器6的空气的初始温度,减少酯化蒸汽在空调机组上的应用,从而增加发电机组13的酯化蒸汽的应用,提升发电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冷却水进水总管、冷却水回水总管、空调机组加热器、酯化蒸汽管和发电机组,其特征是:冷却水进水总管通过管道将冷却水输送至待冷却设备,再通过管道回流至冷却水回水总管,所述冷却水回水总管连接至表冷器,所述冷却水进水总管也连接至表冷器,所述表冷器设置在空调机组加热器的进风口,所述酯化蒸汽管连接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上的热水进水管和热水回水管均与空调机组加热器连接,酯化蒸汽管通过支管与发电机组连接,所述冷却水回水总管与表冷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在热水进水管上也设置有循环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是:在支管与板式换热器之间的酯化蒸汽管上设置有流量阀,用于控制进入板式换热器的酯化蒸汽的流量。
CN202322335309.3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Active CN220793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5309.3U CN220793318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35309.3U CN220793318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3318U true CN220793318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59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35309.3U Active CN220793318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33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6510B1 (ko) 연료전지차량용 냉각장치
CN101886804B (zh) 超临界直流锅炉热电厂热网加热器全回热疏水系统
CN109579112A (zh) 一种供热机组热电解耦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1884080U (zh) 一种乏汽余热回收机组
CN207572495U (zh) 一种用于电池组加热和冷却装置
CN101517795A (zh) 操作与吸收式冷凝器结合的燃料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CN220793318U (zh) 一种冷却水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CN212179661U (zh) 外循环汽包取热系统
CN201748408U (zh) 超临界直流锅炉热电厂热网加热器全回热疏水系统
CN101832623A (zh) 火力发电厂的预热系统
CN219242123U (zh) 一种适用于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相变冷却系统
CN202155187U (zh) 反应釜升降温装置
CN201429141Y (zh) 橡胶行业凝结水的余热利用系统
CN208702473U (zh) 闭式水回热加热系统
CN107191992A (zh) 一种空压站热量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CN206817578U (zh) 一种空压站热量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CN102529050B (zh) 一种高光模温机的热交换装置
CN206352987U (zh) 一种冷凝水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2303589U (zh) 一种兼顾采暖、空调和卫生热水的预制辐射采暖系统
CN102147121B (zh) 一种梯次利用冷凝冷却热量的集中供热系统
CN101553375B (zh) 热交换器
CN205138004U (zh) 蒸发冷凝器
CN205593222U (zh) 空气能热泵补水除氧及空调系统
CN1284897C (zh) 油加热型染色机
CN219756480U (zh) 一种基于多级热量利用的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