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2223U - 一种电磁脉冲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脉冲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2223U
CN220792223U CN202322296087.9U CN202322296087U CN220792223U CN 220792223 U CN220792223 U CN 220792223U CN 202322296087 U CN202322296087 U CN 202322296087U CN 220792223 U CN220792223 U CN 220792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cover
diaphragm
sealing piston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960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孟杰
李二心
陈惟东
邵春平
叶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G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G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G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G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960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2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2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2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脉冲阀,涉及阀门的领域,所述电磁脉冲阀包括阀体、阀盖总成、第一隔膜和手动阀装置;所述阀盖总成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第一隔膜浮动设置于所述阀盖总成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第一隔膜将所述阀盖总成和所述阀体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工作腔和控制腔,所述阀体设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连通于所述工作腔,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阀盖总成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手动阀装置包括密封活塞和螺纹连接筒;所述阀盖总成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连接筒螺纹配合于所述螺纹孔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密封活塞可滑移地设置于所述螺纹连接筒以打开或隔断所述螺纹连接筒。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检测方便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脉冲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脉冲阀。
背景技术
电磁脉冲阀是一种通过电磁控制进行启闭的阀门,常用于袋式除尘器。其通过隔膜将内部分隔成若干腔室,通过电磁线圈先导体驱动内部部件运动改变腔室的连通情况,使得各个腔室之间压差改变,进而开启或关闭电磁脉冲阀。
目前国内市场上大量使用的电磁脉冲阀,只能通过电磁线圈通电后驱动阀门开启或关闭。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如果通气后,不通电无法确认脉冲阀是否能正常工作,或现场检查时因脉冲阀无手动控制功能,无法采用手动控制的模式来检查脉冲阀的好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脉冲阀,其能够实现电磁脉冲阀的手动控制,方便电磁脉冲阀的调试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脉冲阀,所述电磁脉冲阀包括阀体、阀盖总成、第一隔膜和手动阀装置;所述阀盖总成设置于所述阀体,所述第一隔膜浮动设置于所述阀盖总成和所述阀体之间,所述第一隔膜将所述阀盖总成和所述阀体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工作腔和控制腔,所述阀体设有用于进气的第一气孔和用于出气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连通于所述工作腔,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阀盖总成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隔膜密封所述第二气孔的第一弹性件;
所述手动阀装置包括密封活塞和螺纹连接筒;所述阀盖总成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连接筒螺纹配合于所述螺纹孔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密封活塞可滑移地设置于所述螺纹连接筒以打开或隔断所述螺纹连接筒。
进一步地,所述阀盖总成包括大阀盖和小阀盖,所述大阀盖盖设于所述阀体,所述小阀盖盖设于所述大阀盖;所述大阀盖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流路,所述小阀盖和所述大阀盖之间设置有第二隔膜,所述第二隔膜和所述小阀盖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隔膜密封所述排气流路的第二弹性件;所述控制腔包括形成于所述小阀盖与所述第二隔膜之间的调节气腔,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小阀盖并与所述调节气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阀装置还包括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固定于所述螺纹连接筒,所述安装套筒的内腔与所述螺纹连接筒连通;所述安装套筒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所述密封活塞沿所述安装套筒的轴向可滑移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套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垂直于所述密封活塞的滑移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活塞与所述安装套筒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套筒内周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连接筒包括阀盖连接段和套筒连接段,所述阀盖连接段与所述套筒连接段依次连接,所述阀盖连接段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套筒连接段的外周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套筒适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阀装置还包括一手动杆,所述手动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密封活塞,所述手动杆沿所述安装套筒的轴向设置并穿过所述安装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杆外套设有一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密封活塞,所述抵紧弹簧的远离所述密封活塞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套筒内壁,所述抵紧弹簧用于为所述密封活塞提供朝向所述螺纹连接筒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套筒内开设有一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安装槽围绕于所述手动杆外并与所述手动杆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抵紧弹簧远离所述密封活塞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弹簧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沿朝向所述密封活塞的方向,所述螺纹连接筒朝向所述密封活塞的一端的壁厚逐渐减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传统的电磁脉冲阀上进行改进,增设了用于改变控制腔气压的手动阀装置,从而当需要手动打开电磁脉冲阀时,通过滑移手动阀装置的密封活塞使得密封活塞打开螺纹连接筒,从而阀盖总成上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筒与外界连通,进而使得控制腔与外界连通;此时第一气孔持续进气,使得第一隔膜两侧形成压差,从而使得第一隔膜朝向控制腔的方向偏移,第一隔膜脱离第二气孔,气流能够依次进第一气孔、工作腔和第二气孔喷出,实现电磁脉冲阀的手动开启;由此在安装检测电磁脉冲阀时,无需通电也可对阀门进行测试,方便了电磁脉冲阀的安装测试。
2、本实用新型中,螺纹连接筒与阀盖总成上螺纹孔配合,实现手动阀装置的加装,该种设置方式具有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的优点,同时也便于在现有的电磁脉冲阀上加装该手动阀装置。
3、本实用新型中,手动阀装置设置于小阀盖并用于控制小阀盖和第二隔膜之间的调节气腔,相较于手动阀装置直接控制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之间的腔室的方法,本方案中手动阀打开时,调节气腔与外界连通,而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之间气体在工作腔的压力的作用下作用于第二隔膜,使得第二隔膜两侧形成压差并驱动第二隔膜克服第二弹性件的弹力远离排气流路运动,从而第二隔膜停止密封排气流路,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之间的腔室与外界连通,使得第一隔膜两侧形成压差;该种设置方式具有灵敏度高、控制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磁脉冲阀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磁脉冲阀的局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手动阀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0、电磁脉冲阀;100、先导总成;110、线圈组件;120、复位弹簧;130、动铁芯;140、密封堵头;200、阀体;210、第一气孔;220、第二气孔;300、阀盖总成;310、大阀盖;311、排气流路;320、小阀盖;321、控制流路;400、第一隔膜;330、螺纹孔;410、第一补气孔;500、手动阀装置;510、密封活塞;520、手动杆;530、安装套筒;531、排气孔;532、导向孔;533、弹簧安装槽;540、螺纹连接筒;541、阀盖连接段;542、套筒连接段;550、抵紧弹簧;600、工作腔;700、控制腔;710、后气腔;720、调节气腔;800、第二隔膜;810、第二补气孔;1001、第一弹性件;1002、第二弹性件;1003、第一阀芯;1004、第二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磁脉冲阀1000,参照图1,电磁脉冲阀1000包括先导总成100、阀体200、阀盖总成300、第一隔膜400和手动阀装置500。先导总成100设置于阀盖总成300上,用于控制电磁脉冲阀1000的开启或关闭。阀盖总成300设置于阀体200,第一隔膜400浮动设置于阀盖总成300和阀体200之间(即第一隔膜400能够在阀盖总成300和阀体200之间形变位移),第一隔膜400将阀盖总成300和阀体200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工作腔600和控制腔700。阀体200设有用于进气的第一气孔210和用于出气的第二气孔220,第一气孔210连通于工作腔600。
第一隔膜400和阀盖总成300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隔膜400密封第二气孔220的第一弹性件1001。手动阀装置500设置于阀盖总成300,用于手动控制该控制腔700与外界的连通和隔断。
其中,第一气孔210设置于第二气孔220外,第二气孔220设置于阀体200的中部,第一气孔210设置于阀体200的周侧。第一气孔210和第二气孔220均位于第一隔膜400远离阀盖总成300的一端。
第一隔膜400正对第二气孔220的部分设置有第一阀芯1003,第一弹性件1001抵接于第一阀芯1003并驱动第一阀芯1003抵紧第二气孔220以密封第二气孔220。
参照图1和图2,阀盖总成300包括大阀盖310和小阀盖320。大阀盖310盖设于阀体200,小阀盖320盖设于大阀盖310。大阀盖310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流路311。小阀盖320和大阀盖310之间浮动设置有第二隔膜800,第二隔膜800和小阀盖320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隔膜800密封排气流路311的第二弹性件1002。
本实施例中,控制腔700包括形成于小阀盖320与第二隔膜800之间的调节气腔720和形成于大阀盖310和第一隔膜400之间的后气腔710。后气腔710与排气流路311之间通过第二隔膜800密封。具体的,第二隔膜800上设置有第二阀芯1004,第二弹性件1002抵接于第二阀芯1004并驱动第二阀芯1004密封排气流路311。
其中,小阀盖320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控制流路321,控制流路321的一端连通于调节气腔720。先导总成100设置于小阀盖320上方,先导总成100包括线圈组件110、复位弹簧120、动铁芯130和密封堵头140,密封堵头140连接于动铁芯130并设置于控制流路321,复位弹簧120设置于动铁芯130的一端并为动铁芯130提供远离线圈组件110的作用力。
第一隔膜400上设置有连通后气腔710和工作腔600的第一补气孔410,第二隔膜800上设置有连通调节气腔720和后气腔710的第二补气孔810。第一补气孔410的最大过流面积小于排气流路311的最大过流面积,第二补气孔810的最大过流面积小于控制流路321的最大过流面积。
当线圈组件110通电时,动铁芯130能够在线圈组件110的吸引下带动密封堵头140朝向线圈组件110移动,使得密封堵头140脱离控制流路321,动铁芯130压缩复位弹簧120。由于第二补气孔810的最大过流面积小于控制流路321的最大过流面积,此时调节气腔720与外界连通,使得调节气腔720和后气腔710之间存在气压差,从而驱使第二隔膜800带动第二阀芯1004克服第二弹性件1002的弹力向远离排气流路311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排气流路311。由于第一补气孔410的最大过流面积小于排气流路311的最大过流面积,使得后气腔710与工作腔600之间形成压差,压差驱动第一隔膜400带动第一阀芯1003克服第一弹性件1001的弹力向远离第二气孔220的方向移动以打开第二气孔220,使得第二气孔220与工作腔600连通以喷出气体。
线圈组件110断电时,动铁芯130在复位弹簧120的驱动下带动密封堵头140朝向控制流路321移动并密封控制流路321,第一补气孔410持续为后气腔710补气,第二补气孔810持续为调节气腔720补气。调节气腔720的气压于后气腔710压差逐渐减小,第二弹性件1002驱动第二隔膜800和第二阀芯1004复位以密封排气流路311,进而后气腔710与工作腔600压差逐渐减小,第一弹性件1001驱动第一隔膜400和第一阀芯1003复位以密封第二气孔220,实现电磁脉冲阀1000的关闭。
参照图1至图3,手动阀装置500包括密封活塞510、手动杆520、安装套筒530和螺纹连接筒540。阀盖总成300设置有与控制腔700连通的螺纹孔330,螺纹连接筒540螺纹配合于螺纹孔330。安装套筒530连接于螺纹连接筒540并与螺纹连接筒540的内腔连通,安装套筒530的内腔连通于外界。密封活塞510设置于安装套筒530内,且密封活塞510可相对螺纹连接筒540滑移以打开或隔断螺纹连接筒540。手动杆520连接于密封活塞510,以供用户手动驱使密封活塞510滑移打开或密封螺纹连接筒540。
当需要手动打开电磁脉冲阀1000时,通过滑移手动阀装置500的密封活塞510使得密封活塞510打开螺纹连接筒540,从而阀盖总成300上的螺纹孔330通过螺纹连接筒540与外界连通,进而使得控制腔700与外界连通;此时第一气孔210持续进气,使得第一隔膜400两侧形成压差,从而使得第一隔膜400朝向控制腔700的方向偏移,第一隔膜400脱离第二气孔220,气流能够依次进第一气孔210、工作腔600和第二气孔220喷出,实现电磁脉冲阀1000的手动开启;由此在安装检测电磁脉冲阀1000时,无需通电也可对阀门进行测试,方便了电磁脉冲阀1000的安装测试。
本实施例中,螺纹孔330设置于小阀盖320并与调节气腔720连通。即该手动阀装置500用于手动控制调节气腔720与外界的连通和隔断。相较于手动阀装置500直接控制第一隔膜400和第二隔膜800之间的腔室的方法,本方案中手动阀打开时,调节气腔720与外界连通,而第一隔膜400和第二隔膜800之间气体在工作腔600的压力的作用下作用于第二隔膜800,使得第二隔膜800两侧形成压差并驱动第二隔膜800克服第二弹性件1002的弹力远离排气流路311运动,从而第二隔膜800停止密封排气流路311,第一隔膜400和第二隔膜800之间的腔室与外界连通,使得第一隔膜400两侧形成压差以驱使第一阀芯1003离开第二气孔220;该种设置方式具有灵敏度高、控制方便的优点。
此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螺纹孔330也可设置于大阀盖310上并与后气腔710连通,通过手动阀装置500控制后气腔710与外界的连通于隔断从而改变第一隔膜400两侧的压差。
安装套筒530内周侧设置有内螺纹,螺纹连接筒540包括阀盖连接段541和套筒连接段542,阀盖连接段541与套筒连接段542依次连接,阀盖连接段541的外周设置有与螺纹孔330适配的外螺纹,套筒连接段542的外周侧设置有与安装套筒530适配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筒540与阀盖总成300上螺纹孔330配合,实现手动阀装置500的加装,同时螺纹连接筒540与安装套筒530也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该种设置方式具有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的优点,同时也便于在现有的电磁脉冲阀1000上加装该手动阀装置500。
本实施例中,密封活塞510与安装套筒530间隙配合,以减少密封活塞510与安装套筒530的摩擦方便密封活塞510的滑移。密封活塞510的一侧朝向螺纹连接筒540的套筒连接段542,用于密封螺纹连接筒540的开口。导向杆连接于密封活塞510远离螺纹连接筒540的一侧,安装套筒530远离螺纹连接筒540的一端面上设有一导向孔532,手动杆520穿过该导向孔532并伸出于安装套筒530外。
其中,沿朝向密封活塞510的方向,螺纹连接筒540朝向密封活塞510的一端的壁厚逐渐减小。具体的,沿靠近密封活塞510的方向,套筒连接段542呈圆台状,使得套筒连接段542与密封活塞510密封抵接的端面面积较小,从而增大密封活塞510与套筒连接段542抵接时的压强,使得密封活塞510形变量更大,密封效果更好。
安装套筒530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531,排气孔531的最大过流面积大于第二补气孔810的最大过流面积。本实施例中,排气孔531沿安装套筒530的径向开设,使得排气孔531垂直于密封活塞510的滑移方向,由此方便排气孔531开设,同时密封活塞510上无需设置额外的通气孔,降低密封活塞510的加工要求。
参照图3,手动杆520外套设有一抵紧弹簧550,抵紧弹簧550的一端抵接于密封活塞510,抵紧弹簧550的远离密封活塞510的一端抵接于安装套筒530内壁,抵紧弹簧550用于为密封活塞510提供朝向螺纹连接筒540的作用力。
具体的,安装套筒530内开设有一弹簧安装槽533,弹簧安装槽533与导向孔532同轴设置,使得弹簧安装槽533围绕于手动杆520外并与手动杆520之间存在间隙。抵紧弹簧550远离密封活塞510的一端安装于弹簧安装槽533中,使得弹簧在形变时不易发生偏移。
由此,当无需开启手动阀装置500时,只需松开手动杆520,抵紧弹簧550驱动密封活塞510复位密封抵紧螺纹连接筒54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脉冲阀(1000)包括阀体(200)、阀盖总成(300)、第一隔膜(400)和手动阀装置(500);所述阀盖总成(300)设置于所述阀体(200),所述第一隔膜(400)浮动设置于所述阀盖总成(300)和所述阀体(200)之间,所述第一隔膜(400)将所述阀盖总成(300)和所述阀体(200)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工作腔(600)和控制腔(700),所述阀体(200)设有用于进气的第一气孔(210)和用于出气的第二气孔(220),所述第一气孔(210)连通于所述工作腔(600),所述第一隔膜(400)和所述阀盖总成(300)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隔膜(400)密封所述第二气孔(220)的第一弹性件(1001);
所述手动阀装置(500)包括密封活塞(510)和螺纹连接筒(540);所述阀盖总成(300)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腔(700)连通的螺纹孔(330),所述螺纹连接筒(540)螺纹配合于所述螺纹孔(330)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密封活塞(510)可滑移地设置于所述螺纹连接筒(540)以打开或隔断所述螺纹连接筒(5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总成(300)包括大阀盖(310)和小阀盖(320),所述大阀盖(310)盖设于所述阀体(200),所述小阀盖(320)盖设于所述大阀盖(310);所述大阀盖(310)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流路(311),所述小阀盖(320)和所述大阀盖(310)之间设置有第二隔膜(800),所述第二隔膜(800)和所述小阀盖(320)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隔膜(800)密封所述排气流路(311)的第二弹性件(1002);所述控制腔(700)包括形成于所述小阀盖(320)与所述第二隔膜(800)之间的调节气腔(720),所述螺纹孔(330)设置于所述小阀盖(320)并与所述调节气腔(7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阀装置(500)还包括安装套筒(530),所述安装套筒(530)固定于所述螺纹连接筒(540),所述安装套筒(530)的内腔与所述螺纹连接筒(540)连通;所述安装套筒(530)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531),所述密封活塞(510)沿所述安装套筒(530)的轴向可滑移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套筒(53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531)垂直于所述密封活塞(510)的滑移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活塞(510)与所述安装套筒(530)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筒(530)内周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连接筒(540)包括阀盖连接段(541)和套筒连接段(542),所述阀盖连接段(541)与所述套筒连接段(542)依次连接,所述阀盖连接段(541)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330)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套筒连接段(542)的外周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套筒(530)适配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阀装置(500)还包括一手动杆(520),所述手动杆(52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密封活塞(510),所述手动杆(520)沿所述安装套筒(530)的轴向设置并穿过所述安装套筒(5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杆(520)外套设有一抵紧弹簧(550),所述抵紧弹簧(55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密封活塞(510),所述抵紧弹簧(550)的远离所述密封活塞(51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安装套筒(530)内壁,所述抵紧弹簧(550)用于为所述密封活塞(510)提供朝向所述螺纹连接筒(540)的作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筒(530)内开设有一弹簧安装槽(533),所述弹簧安装槽(533)围绕于所述手动杆(520)外并与所述手动杆(520)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抵紧弹簧(550)远离所述密封活塞(510)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弹簧安装槽(53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阀,其特征在于,沿朝向所述密封活塞(510)的方向,所述螺纹连接筒(540)朝向所述密封活塞(510)的一端的壁厚逐渐减小。
CN202322296087.9U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电磁脉冲阀 Active CN220792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6087.9U CN220792223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电磁脉冲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6087.9U CN220792223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电磁脉冲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2223U true CN220792223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29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96087.9U Active CN220792223U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电磁脉冲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2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6255B2 (en) Solenoid gas valve
EP2614278B1 (en) Pressure balanced valve with diaphragm valve member end seal
US5848608A (en) Vacuum-pressure-control slow exhaust valve
US5779220A (en) Linear solenoid actuator for a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valve
WO2014068765A1 (ja) バルブ
EP0095331A1 (en) Plunger-type valve
CN109237109B (zh) 一种带泄压机构的电磁阀结构
CN111442099A (zh) 一种大口径先导式高压常开电磁阀
CN220792223U (zh) 一种电磁脉冲阀
CA2150434A1 (en) Combined fuel injection pump and nozzle
CN105650330A (zh) 一种发动机及其进气电磁阀
CN109488803B (zh) 电控气动控制装置的堵头与阀芯组件
CN109185509B (zh) 一种单向调节电磁阀结构
EP1276978A1 (en) Two stage concentric egr valves
US20030042450A1 (en) Force-balanced gas control valve
CN112824717A (zh) 一种燃气比例阀
CN215256510U (zh) 一种燃气喷射阀
CN112761825A (zh) 一种燃气喷射阀
US4406588A (en) Compressor suction regulator
CN114076198A (zh) 气动截止阀
CN219159666U (zh) 电磁阀及燃气装置
CN102803704B (zh) 分配阀
EP1398494B1 (e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valve having low drag
KR101878315B1 (ko) 압축공기 재순환 밸브
CN219388018U (zh) 燃气调压阀与电磁阀组合控制总成及多燃料通机动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