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91651U -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91651U
CN220791651U CN202322467723.XU CN202322467723U CN220791651U CN 220791651 U CN220791651 U CN 220791651U CN 202322467723 U CN202322467723 U CN 202322467723U CN 220791651 U CN220791651 U CN 220791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ooling channel
cooling
hydraulic system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677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炎
谭技
滕达
井江
凡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enter of Hubei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Hubei Sanjiang Space Wanshan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enter of Hubei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Hubei Sanjiang Space Wanshan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enter of Hubei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Hubei Sanjiang Space Wanshan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enter of Hubei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224677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91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91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91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包括换热件、容置件、第一降温通道和第二降温通道,液态冷媒从空调制冷剂管路中进入第二降温通道,通过第二换热段与换热件接触进行热传递,液压油在泵体的驱动下,在第一降温通道的第一换热段与换热件接触,并通过换热件与第二换热段内的冷媒形成热交换,冷媒吸收了液压油的热量气化,从而使得液压油温度降低,相比于传统的风冷散热,换热功率更高,散热能力更强,且降温装置不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在提高原空调机组利用率的同时,能单独的通过油冷装置对液压油进行循环散热,避免了额外的噪音和发热等不利因素,提升用户对车辆的使用效率和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特种车辆液压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一部分中提供的信息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背景的目的。在本部分中描述的程度上,当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的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示地也不暗示地被认为是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一般特种车辆都是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各种功能,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由于内泄漏、溢流产生的热量,油液经过换向阀和节流装置而产生的热量、油液在管路中的沿程阻力和其他液压元件的摩擦磨损产生大量热量。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液压油温度升高很快,若不及时散热,液压油温度过高时,会造成较大危害,严重影响液压系统的使用性能和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
液压系统一直保持运行状态,需要蓄电池电力供应,不利于特种车辆的节能需求,同时还会带来额外的较大噪音和发热等不利因素,而且回油散热会不可避免的带来系统的背压上升,对系统接下来的流程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系统整体的降温控制问题。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
换热件;
容置件,所述容置件内部设有第一空间,以用于容置液压油;
第一降温通道,所述第一降温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上设有泵体,以驱动所述液压油流经所述第一降温通道后回到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上具有与所述换热件连接的第一换热段;
第二降温通道,所述第二降温通道的两端用于相连通的与空调制冷剂管路连接,以使所述空调制冷剂管路中的冷媒进入所述第二降温通道内,且所述第二降温通道上具有与所述换热件连接的第二换热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上设有多个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以获得所述液压油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阀、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处理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控制阀的通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上还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件、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与所述第二降温通道分别设有两组,每组所述换热件上对应布置一组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与一组所述第二降温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降温通道的两端与所述空调制冷剂管路之间分别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件为板式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降温通道的一端用于相连通的连接在加气口与压缩机之间,另一端用于相连通的连接在加液口与蒸发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降温通道上设有膨胀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本申请通过设置容置件与换热件,容置件用于容置液压油,在容置件上设置有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空间内的第一降温通道,第一降温通道上设有泵体,以驱动液压油流经第一降温通道后回到第一空间内,第一降温通道上具有与换热件连接的第一换热段,还设置有第二降温通道,第二降温通道的两端用于相连通的与空调制冷剂管路连接,以使空调制冷剂管路中的冷媒进入第二降温通道内,且述第二降温通道上具有与换热件连接的第二换热段,冷媒进行热传递之后进入第二降温通道,通过第二换热段与换热件接触进行热传递,液压油在泵体的驱动下,在第一降温通道的第一换热段与换热件接触,并通过换热件与第二换热段内的冷媒形成热交换,冷媒吸收了液压油的热量气化,从而使得液压油温度降低,相比于传统的风冷散热,换热功率更高,散热能力更强,且降温装置不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在提高原空调机组利用率的同时,能单独的通过油冷装置对液压油进行循环散热,避免了额外的噪音和发热等不利因素,提升用户对车辆的使用效率和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装置局部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装置与空调制冷剂管路连接的局部原理示意图;
图中:100、换热件;200、容置件;301、第一降温通道;302、泵体;303、第一换热段;401、第二降温通道;402、第二换热段;501、控制阀;502、温度传感器;503、控制器;504、压力传感器;505、膨胀阀;601、加气口;602、压缩机;603、加液口;604、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实用新型,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一般特种车辆都是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各种功能,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由于内泄漏、溢流产生的热量,油液经过换向阀和节流装置而产生的热量、油液在管路中的沿程阻力和其它液压元件的摩擦磨损产生大量热量。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当特种车辆执行若干流程后,液压油温度升高很快,若不及时散热,液压油温度过高时,会造成较大危害,严重影响液压系统的使用性能和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
特种车辆的传统液压系统散热方式为风冷散热,即采用电机驱动或者液压马达驱动散热器风扇,通过风扇强制冷却器与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目的,该方案适合于液压泵站、工程机械等应用场景。
对于特种车辆复杂的环境,一是由于特种车辆本身集成度高,搭载设备较多,多配备具有密封保温功能的保温舱,或者实现隐身功能等外形要求,诸如此类原因,风冷散热时风扇实际上位于一个空气流动性较差的半密闭环境,当风扇散发的高温空气充斥在半密闭环境之后,风扇无法获得冷空气介质,散热效率大大降低,故风冷式散热难以满足夏季高油温散热的需要,高油温下液压系统难以正常工作。二是由于传统的风冷散热方案一般采用液压系统回油散热或者独立的马达或者电机驱动冷却油循环,前者需要采用底盘机械取力,液压系统一直保持运行状态,后者需要蓄电池电力供应,都不利于特种车辆的节能需求,同时对于有隐身要求的车辆会带来额外的较大噪音和发热等不利因素,而且回油散热会不可避免的带来系统的背压上升,对系统接下来的流程产生不利影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装置局部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温装置与空调制冷剂管路连接的局部原理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附图展示,图1中的a点与图2中的d点为相连通布置,图1中的b点与图2中的c点为相连通布置。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换热件100、容置件200、第一降温通道301和第二降温通道401,其中:
换热件100可以设置为接触式换热组件,通过不同温度组件之间的接触,实现相对高温的组件向相对低温的组件进行热传递。
所述容置件200内部设有第一空间,以用于容置液压油,液压系统的液压油被引导至容置件200内,高温液压油在第一空间内也通过容置件200进行热传递,进而降低温度。
所述第一降温通道30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降温通道301上设有泵体302,以驱动所述液压油流经所述第一降温通道301后回到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一降温通道301上具有与所述换热件100连接的第一换热段303,第一降温通道301用于引导液压油的流动方向,在泵体302的作用下,液压油沿驱动方向流动,并在流经第一降温通道301之后回流进入容置件200内的第一空间,第一降温通道301上的第一换热段303与换热件100连接,并用于进行热交换。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二降温通道401的两端用于相连通的与空调制冷剂管路连接,以使所述空调制冷剂管路中的冷媒进入所述第二降温通道401内,且所述第二降温通道401上具有与所述换热件100连接的第二换热段402,空调制冷剂管路中的制冷剂在第二降温通道401的引导下,流经可与换热件100发生热传递的第二换热段402后,回到空调制冷剂管路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容置件200与换热件100,并在容置件200内的第一空间内添加液压油,在容置件200上设置有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空间内的第一降温通道301,第一降温通道301上设有泵体302,以驱动液压油流经第一降温通道301后回到第一空间内,第一降温通道301上具有与换热件100连接的第一换热段303,还设置有第二降温通道401,第二降温通道401的两端用于相连通的与空调制冷剂管路连接,以使空调制冷剂管路中的冷媒进入第二降温通道401内,且述第二降温通道401上具有与换热件100连接的第二换热段402,冷媒进行热传递之后进入第二降温通道401,通过第二换热段402与换热件100接触进行热传递,液压油在泵体302的驱动下,在第一降温通道301的第一换热段303与换热件100接触,并通过换热件100与第二换热段402内的冷媒形成热交换,相比于传统的风冷散热,换热功率更高,散热能力更强,且降温装置不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在提高原空调机组利用率的同时,能单独的通过油冷装置对液压油进行循环散热,避免了额外的噪音和发热等不利因素,提升用户对车辆的使用效率和体验感。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降温通道301上设有多个控制阀501,以便于配合泵体302进行第一降温通道301内液压油的流动控制,提高控制精准度。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降温通道30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502,以获得所述液压油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502进行第一温降温通道内液压油温度的监测,并可以结合获得的温度信息,反映出热交换效率,便于结合设计要求在不同的工况下选择性的进行降温作业,提高控制灵活性。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阀501、所述温度传感器502连接的控制器503,所述控制器503用于接收、处理所述温度传感器502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控制阀501的通断,在控制器503接收、处理所述温度传感器502的信号后,根据设定的条件,执行对控制阀501的控制动作,提高作业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降温通道301上还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504,压力传感器504也在作业过程中,展现第一降温通道301内的压力状态,便于作业时更均匀、可靠的进行。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件100、所述第一降温通道301与所述第二降温通道401分别设有两组,每组所述换热件100上对应布置一组所述第一降温通道301与一组所述第二降温通道401。
在进行作业降温时,可以获得更稳定的降温效果,并在部分组件出现作业异常状态的时候,既可以提供稳定、连续的降温作业,还可以同时进行对应的维护、拆修。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降温通道401的两端与所述空调制冷剂管路之间分别设有控制阀501。
通过控制阀501的设置,可以认为控制第二降温通道401内是否通入冷媒进行降温作业,进行该处的相关联操作时,更加可靠稳定。
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件100为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更高,同时空间占用小。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降温通道401的一端用于相连通的连接在加气口601与压缩机602之间,另一端用于相连通的连接在加液口603与蒸发器604之间,冷媒在该段流经第二降温通道401,可进行单独或者组合式的降温作业,便于提供多种降温状态的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降温通道401上设有膨胀阀505,作为节流原件,可单独进行控制调节,提高作业可靠性。
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例如可以将第一单元称作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可以将第二单元称作第一单元,同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的范围。
应当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该公开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相反意思。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括了”、“包含”、和/或“包含了”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所声明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性,并且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他们的组合存在性或增加。
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了特定的细节,以便于对示例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示例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以非必要的细节来示出众所周知的过程、结构和技术,以避免使得示例实施例不清楚。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
换热件;
容置件,所述容置件内部设有第一空间,以用于容置液压油;
第一降温通道,所述第一降温通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上设有泵体,以驱动所述液压油流经所述第一降温通道后回到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上具有与所述换热件连接的第一换热段;
第二降温通道,所述第二降温通道的两端用于相连通的与空调制冷剂管路连接,以使所述空调制冷剂管路中的冷媒进入所述第二降温通道内,且所述第二降温通道上具有与所述换热件连接的第二换热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上设有多个控制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阀、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处理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控制阀的通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上还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与所述第二降温通道分别设有两组,每组所述换热件上对应布置一组所述第一降温通道与一组所述第二降温通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温通道的两端与所述空调制冷剂管路之间分别设有控制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件为板式换热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温通道的一端用于相连通的连接在加气口与压缩机之间,另一端用于相连通的连接在加液口与蒸发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温通道上设有膨胀阀。
CN202322467723.XU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 Active CN220791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7723.XU CN220791651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67723.XU CN220791651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91651U true CN220791651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33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67723.XU Active CN220791651U (zh) 2023-09-11 2023-09-11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91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38384U (zh) 汽车、汽车热交换系统
CN108099544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2302778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装置及管理方法
CN113580871B (zh) 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12319210A (zh) 新能源汽车的集成热管理系统
CN113580872B (zh) 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1399775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CN220791651U (zh)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液压系统的降温装置
CN111186340A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量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5489262A (zh) 一种间接式多层级余热回收的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16582B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1000992U (zh) 换热系统以及车辆
CN109910542B (zh) 一种车辆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CN111806200A (zh) 一种车辆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4564593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前端冷却系统
CN217969171U (zh)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
CN218385413U (zh) 一种电池温控系统、新能源汽车及其设备
CN114274732B (zh)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8661233U (zh) 一种车载热管理系统
CN114312220B (zh)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9706614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制冷、制热装置
CN219076949U (zh) 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220914370U (zh) 一种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20929524U (zh) 一种传统能源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5398074U (zh) 一种热管理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