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82557U - 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82557U
CN220782557U CN202223182771.6U CN202223182771U CN220782557U CN 220782557 U CN220782557 U CN 220782557U CN 202223182771 U CN202223182771 U CN 202223182771U CN 220782557 U CN220782557 U CN 220782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ouble
resistor
power supply
throw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827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生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1827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82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82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82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Arc Weld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点焊接口模块;供电模块分别与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点焊接口模块电连接;定时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定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控制模块导通;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二控制模块导通;第二控制模块与点焊接口模块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工作电流至点焊接口模块;点焊接口模块用于通过工作电流进行焊接。通过控制定时模块就能够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进而控制连接于点焊接口模块的点焊机工作,结构简单,增加了耐用性,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阻焊具有生产效率高、低成本、节省材料、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电子、汽车、轻工等各工业部门,是重要的焊接工艺之一。点焊机主要是靠电阻热点焊(焊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大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称为电阻焊)来实现焊件焊接,因此为了使用者的安全需要设置控制电路来控制点焊机的工作,但现有的点焊机内部的控制电路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的现有的点焊机内部的控制电路板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与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点焊接口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定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点焊接口模块电连接;
所述定时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定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导通;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导通;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点焊接口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工作电流至所述点焊接口模块;
所述点焊接口模块用于连接点焊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或法拉电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时模块包括可调电阻R1、电阻R4、电容C2与鼠标开关SW1;
所述可调电阻R1的调节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1的第一输出端接地,所述可调电阻R1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鼠标开关SW1的第一接触端连接;
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连接,所述鼠标开关SW1的第二接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定时模块包括电阻R1、电容C2、电容C3、NPN型三极管Q5、NE555芯片U1与鼠标开关SW1;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NE555芯片U1的6脚、7脚连接;
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所述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与所述NE555芯片U1的2脚连接,所述鼠标开关SW1的第一接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鼠标开关SW1的第二接触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NE555芯片U1的5脚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所述NPN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与所述NE555芯片U1的3脚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NE555芯片U1的1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NE555芯片U1的4脚、8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双刀双掷继电器RL1与电容C1,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线圈端与所述定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三静触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四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5与单刀单掷继电器RL2;
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一线圈端连接;
所述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二线圈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动触端与所述点焊接口模块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3与并联MOS阵列;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源极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漏极端与所述点焊接口模块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并联MOS阵列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与第四MOS管Q4,所述第一MOS管Q1、所述第二MOS管Q2、所述第三MOS管Q3与所述第四MOS管Q4的栅极与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MOS管Q2、所述第三MOS管Q3与所述第四MOS管Q4的源极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MOS管Q2、所述第三MOS管Q3与所述第四MOS管Q4的漏极与所述点焊接口模块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D1设置于所述电阻R2与所述并联MOS阵列之间,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焊机控制装置,所述点焊机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焊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点焊机控制系统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点焊机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与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点焊接口模块,通过定时模块控制第一控制模块导通,导通的第一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第二控制模块导通,导通的第二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点焊接口模块工作,即点焊机控制电路只需要控制定时模块的开关就能够控制连接于点焊接口模块的点焊机工作,结构简单,增加了耐用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焊机控制电路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焊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焊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焊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点焊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之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并联MOS阵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点焊接口模块;
供电模块分别与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点焊接口模块电连接;
定时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定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控制模块导通;
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二控制模块导通;
第二控制模块与点焊接口模块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工作电流至点焊接口模块;
点焊接口模块用于连接点焊机。
本实施例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点焊接口模块,通过定时模块控制第一控制模块导通,导通的第一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第二控制模块导通,导通的第二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点焊接口模块工作,即点焊机控制电路只需要控制定时模块的开关就能够控制连接于点焊接口模块的点焊机工作,结构简单,增加了耐用性,节约了成本。
参照图2与图3所示,供电模块包括电池或法拉电容。使用电池与法拉电容作为供电模块,是因为电池与拉法电容的电流较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参照图2与图3所示,定时模块包括可调电阻R1、电阻R4、电容C2与鼠标开关SW1;
可调电阻R1的调节端1与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可调电阻R1的第一输出端3接地,可调电阻R1的第二输出端1与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鼠标开关SW1的第一接触端2连接;
电容C2的第一端与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与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连接,鼠标开关SW1的第二接触端3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工作原理: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二接触端3合拢时,电容C2进行充电;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一接触端2合拢时,电容C2对第一控制模块进行放电,从而控制第一控制模块导通。
参照图4与图5所示,定时模块包括电阻R1、电容C2、电容C3、NPN型三极管Q5、NE555芯片U1与鼠标开关SW1;
电阻R1的第一端与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NE555芯片U1的6脚、7脚连接;
电容C3的第一端与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NE555芯片U1的2脚连接,鼠标开关SW1的第一接触端2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鼠标开关SW1的第二接触端3与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
电容C2的第一端与NE555芯片U1的5脚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NPN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2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1与NE555芯片U1的3脚连接,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3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
NE555芯片U1的1脚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NE555芯片U1的4脚、8脚与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工作原理: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二接触端3合拢时,NE555芯片U1的3脚输出低电平,从而使NPN型三极管Q5无法满足Vc>Vb>Ve的条件,从而NPN型三极管Q5无法导通;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一接触端2合拢时,NE555芯片U1的3脚输出高电平,从而使NPN型三极管Q5满足Vc>Vb>Ve的条件,从而NPN型三极管Q5导通,从而控制第一控制模块导通。
参照图2、图3、图4与图5所示,第一控制模块包括双刀双掷继电器RL1与电容C1,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与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线圈端与定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与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与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静触端与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静触端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三静触端与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四静触端与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如图2与图3所示的工作原理: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二接触端3合拢时,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静触端6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静触端11吸合,供电模块为电容C1进行充电;
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一接触端2合拢时,电容C2的正极端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1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线圈端16连接,从而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导通,导通的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三静触端8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四静触端9吸合,使电容C1对第二控制模块放电,从而控制第二控制模块导通。
如图4与图5所示的工作原理: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二接触端3合拢时,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静触端6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静触端11吸合,供电模块为电容C1进行充电;
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一接触端2合拢时,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1与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线圈端16与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3连接,且NE555芯片U1的3脚输出高电平,从而使NPN型三极管Q5满足Vc>Vb>Ve的条件,从而NPN型三极管Q5导通,从而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导通,导通的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三静触端8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四静触端9吸合,使电容C1对第二控制模块放电,从而控制第二控制模块导通。
参照图2与图4所示,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5与单刀单掷继电器RL2;
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5的第二端与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一线圈端连接;
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二线圈端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静触端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动触端与点焊接口模块连接。
如图2所示的工作原理: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二接触端3合拢时,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静触端6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静触端11吸合,供电模块为电容C1进行充电,电容C1无法为第二控制模块提供电流;
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一接触端2合拢时,电容C2的正极端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1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线圈端16连接,从而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导通,导通的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三静触端8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四静触端9吸合,电容C1放电,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一线圈端1通过电阻R5与电容C1的正极端连接,使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一线圈端1为正电压,由于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二线圈端2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因此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二线圈端2为负电压,从而使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线圈导通,使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动触端4与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静触端3吸合,从而使连接点焊接口模块的点焊机工作。其中,点焊接口模块为点焊接口J2,单刀单掷继电器RL2为大电流继电器。
如图4所示的工作原理: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二接触端3合拢时,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静触端6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静触端11吸合,供电模块为电容C1进行充电,电容C1无法为第二控制模块提供电流;
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一接触端2合拢时,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1与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线圈端16与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3连接,且NE555芯片U1的3脚输出高电平,从而使NPN型三极管Q5满足Vc>Vb>Ve的条件,从而NPN型三极管Q5导通,从而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导通,导通的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三静触端8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四静触端9吸合,电容C1放电,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一线圈端1通过电阻R5与电容C1的正极端连接,使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一线圈端1为正电压,由于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二线圈端2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因此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二线圈端2为负电压,从而使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线圈导通,使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动触端4与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静触端3吸合,从而使连接点焊接口模块的点焊机工作。其中,点焊接口模块为点焊接口J2,单刀单掷继电器RL2为大电流继电器。
参照图3与图5所示,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3与并联MOS阵列;
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电阻R3的第一端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与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并联MOS阵列的源极端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并联MOS阵列的漏极端与点焊接口模块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并联MOS阵列可以包括多个并联的MOS管,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MOS管为N型MOS管。
参照图6所示,并联MOS阵列可以包括并联的第一MOS管Q1与第二MOS管Q2。
优选的,参照图3与图5所示,并联MOS阵列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与第四MOS管Q4,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与第四MOS管Q4的栅极与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与第四MOS管Q4的源极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与第四MOS管Q4的漏极与点焊接口模块连接。
如图3所示的工作原理: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二接触端3合拢时,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静触端6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静触端11吸合,供电模块为电容C1进行充电,电容C1无法为第二控制模块提供电流;
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一接触端2合拢时,电容C2的正极端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1连接,电容C2的负极端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线圈端16连接,从而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导通,导通的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三静触端8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四静触端9吸合,电容C1放电,电容C1的正极端为电阻R2提供正向电压,从而与电阻R2连接的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为正电压,而并联MOS阵列的源极端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由于并联MOS阵列使用N型MOS管,因此并联MOS阵列导通,导通的并联MOS阵列的漏极端输出工作电流至点焊接口模块。
如图5所示的工作原理: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二接触端3合拢时,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静触端6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静触端11吸合,供电模块为电容C1进行充电,电容C1无法为第二控制模块提供电流;
当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与第一接触端2合拢时,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1与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线圈端16与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3连接,且NE555芯片U1的3脚输出高电平,从而使NPN型三极管Q5满足Vc>Vb>Ve的条件,从而NPN型三极管Q5导通,从而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导通,导通的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线圈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三静触端8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四静触端9吸合,电容C1放电,电容C1的正极端为电阻R2提供正向电压,从而与电阻R2连接的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为正电压,而并联MOS阵列的源极端与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由于并联MOS阵列使用N型MOS管,因此并联MOS阵列导通,导通的并联MOS阵列的漏极端输出工作电流至点焊接口模块。
参照图3与图5所示,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1设置于电阻R2与并联MOS阵列之间,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当进行点焊时,第一控制模块导通时,发光二极管D1点亮,以指示此时第一控制模块导通,当未进行点焊时,第一控制模块不导通,发光二极管D1熄灭。
可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通过发光二极管D1的灯光效果能直观地观察当前第一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有效提高了电路的可控性。
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现中,用户按下鼠标开关SW1,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断开与鼠标开关SW1的第二接触端3的连接,并与鼠标开关SW1的第一接触端2连接,电容C2为双刀双掷继电器RL1提供电流,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1与第二线圈端16脚导通,从而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第三静触端8会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第四静触端9会吸合,从而电容C1的正极端为发光二极管D1提供正向电压,从而使发光二极管D1发亮。
如图5所示,在具体实现中,用户按下鼠标开关SW1,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1断开与鼠标开关SW1的第二接触端3的连接,并与鼠标开关SW1的第一接触端2连接,NPN型三极管Q5导通,使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1与第二线圈端16脚导通,从而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4与第三静触端8会吸合,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13与第四静触端9会吸合,从而电容C1的正极端为发光二极管D1提供正向电压,从而使发光二极管D1发亮。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控制模块为单刀单掷继电器RL2时,也可以在单刀单掷继电器RL2与双刀双掷继电器RL1之间连接发光二极管D1。
上述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点焊机控制电路中包括电池、鼠标开关SW1、双刀双掷继电器RL1、单刀单掷继电器RL2、若干MOS管、若干电阻、若干电容与点焊接口,涉及的电子元件的数量与种类较少,且电子元件之间连接形成的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即可控制点焊机的工作,节省了成本,同时上述电子元件组成的控制电路更加地耐用,更能够抗住大电流的冲击。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点焊机控制装置,点焊机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点焊机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点焊机控制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点焊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点焊机控制系统包括第二方面的点焊机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点焊机控制系统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定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与点焊接口模块;
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所述定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点焊接口模块电连接;
所述定时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定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导通;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导通;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点焊接口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输出工作电流至所述点焊接口模块;
所述点焊接口模块用于连接点焊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或法拉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模块包括可调电阻R1、电阻R4、电容C2与鼠标开关SW1;
所述可调电阻R1的调节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R1的第一输出端接地,所述可调电阻R1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鼠标开关SW1的第一接触端连接;
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连接,所述鼠标开关SW1的第二接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模块包括电阻R1、电容C2、电容C3、NPN型三极管Q5、NE555芯片U1与鼠标开关SW1;
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NE555芯片U1的6脚、7脚连接;
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所述鼠标开关SW1的调节端与所述NE555芯片U1的2脚连接,所述鼠标开关SW1的第一接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鼠标开关SW1的第二接触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NE555芯片U1的5脚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所述NPN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与所述NE555芯片U1的3脚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NE555芯片U1的1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NE555芯片U1的4脚、8脚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双刀双掷继电器RL1与电容C1,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线圈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线圈端与所述定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动触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动触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一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二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三静触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继电器RL1的第四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5与单刀单掷继电器RL2;
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一线圈端连接;
所述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第二线圈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静触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单刀单掷继电器RL2的动触端与所述点焊接口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3与并联MOS阵列;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源极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漏极端与所述点焊接口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并联MOS阵列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一MOS管Q1、第二MOS管Q2、第三MOS管Q3与第四MOS管Q4,所述第一MOS管Q1、所述第二MOS管Q2、所述第三MOS管Q3与所述第四MOS管Q4的栅极与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MOS管Q2、所述第三MOS管Q3与所述第四MOS管Q4的源极与所述供电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MOS管Q2、所述第三MOS管Q3与所述第四MOS管Q4的漏极与所述点焊接口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D1设置于所述电阻R2与所述并联MOS阵列之间,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端与所述并联MOS阵列的栅极端连接。
10.一种点焊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机控制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焊机控制电路。
11.一种点焊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焊机控制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点焊机控制装置。
CN202223182771.6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20782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2771.6U CN220782557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82771.6U CN220782557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82557U true CN220782557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57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82771.6U Active CN220782557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825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782557U (zh) 一种点焊机控制电路、装置及系统
CN203858468U (zh) 空调器的待机功耗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CN211405587U (zh) 一种锂电池供电的自动切换电路
CN111082640B (zh) 一种正反激辅助供电电路及正反激供电电路
CN203911883U (zh) 开关器件的驱动电路
CN104835686A (zh) 大功率精密延时继电器
CN205791623U (zh) 充电口保护器
CN112636434A (zh) 适用于高压直流母线电容的预充电电路
CN206332659U (zh) 一种高压固体继电器
CN201780313U (zh) 一种可调电阻式测试装置
CN218997931U (zh) 一种快速上下电电路
CN212811658U (zh) 一种自主适配上电时序的应用电路
CN204632673U (zh) 大功率精密延时继电器
CN201418052Y (zh) 直流电机电源供应控制装置
CN218848643U (zh) 一种加热控制电路
CN220367553U (zh) 一种小信号控制大电流的电路
CN214228226U (zh) 一种无待机功耗的自锁控制电路
CN219107125U (zh) 一种两总线加24v电源供电与两总线供电的切换电路
CN211046899U (zh) 一种低功耗可控开关电路
CN216490430U (zh) 一种延时供电电路
CN218570216U (zh) 一种电子触摸开关电路
CN210110647U (zh) 一种直流继电控制电路
CN213245047U (zh) 一种带有负离子发生器的吹气装置、铆接设备
CN203761029U (zh) 一种消防应急电源的开关电源电路
CN219018532U (zh) 一种主副电池的切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