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8428U - 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8428U
CN220778428U CN202321905081.0U CN202321905081U CN220778428U CN 220778428 U CN220778428 U CN 220778428U CN 202321905081 U CN202321905081 U CN 202321905081U CN 220778428 U CN220778428 U CN 220778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towel
enteroscopy
liquid outlet
liqui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50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子博
陈瑶
周勤
秦浏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19050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8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8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8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治疗巾包括:固定巾中部开设有安装孔;防水固定环中部设置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防水固定环设置在安装孔内;半环形导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进液侧边、出液侧边及导流槽,进液侧边与防水固定环的外周连接;收集袋包括内侧面及外侧面,内侧面和外侧面合围形成具有收集口的容纳空间,收集袋通过内侧面与固定巾相贴合,收集口包括位于内侧面的第一边缘和位于外侧面的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上包括与出液侧边相贴合的一个贴合部,第二边缘围设于半环形导流板的外围,并与第一边缘构成敞口状的收集口。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以达到解决由于结肠造瘘口充分暴露粪水直接溢出而导致污染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肠镜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患者在检查床上背靠挡板,取左侧双腿屈膝卧位,脱下内外裤、充分暴露肛门,然后医生将肠镜经肛门插入,进镜至盲肠甚至是回肠末端,并通过肠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
但对于结肠造瘘患者,由于该类患者有消化道重建手术史,消化道重建手术后的肠道结构与正常人存在较大差别,所以,结肠造瘘患者的肠镜检查需要医生先从结肠造瘘口进镜观察,然后再经肛门进镜至结肠造瘘口盲端观察。
由于结肠造瘘袋里沉积的大便会影响医生操作,因此,会要求患者在从结肠造瘘口进镜观察之前取下结肠造瘘袋,然后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结肠造瘘口进行操作,在从结肠造瘘口进镜观察的过程中,医生向肠腔注气会导致肠腔压力增加,此时,由于患者取平卧位且肠镜堵在结肠造瘘口处,粪水不会从结肠造瘘口处溢出。
但是,从结肠造瘘口进镜观察结束后,需要再经肛门进镜至结肠造瘘口盲端观察,患者取左侧双腿屈膝卧位,此时,患者肠腔内增加的压力需要释放,由于患者结肠造瘘口充分暴露的原因,导致结肠造瘘口处大量气体直接排出及大量粪水直接溢出,从而粪水污染患者的衣服、医护人员的衣服及床上用品,给后续清理造成很大的不便,同时也降低了检查的效率。
所以,在经肛门进镜至结肠造瘘口盲端观察时,需要一种装置来解决由于结肠造瘘口充分暴露,而引起的粪水直接溢出,从而导致污染患者的衣服、医护人员的衣服及床上用品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通过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来解决以至少解决上述一种技术问题。
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所述治疗巾包括:
固定巾,中部开设有安装孔;
防水固定环,中部开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防水固定环包括设置有所述进液口的固定环进液面和设置有所述出液口的固定环出液面,所述防水固定环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并通过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结肠造瘘口连通;
半环形导流板,包括导流槽及相对设置的进液侧边和出液侧边,所述进液侧边与所述固定环出液面的外周连接;
收集袋,包括内侧面及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合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一个收集口,所述收集袋通过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固定巾相贴合,所述收集口包括位于所述内侧面的第一边缘及位于所述外侧面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上包括一个贴合部,并通过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出液侧边相贴合,所述第二边缘围设于所述半环形导流板的外围,并与所述第一边缘构成敞口状的所述收集口;
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巾的侧边;
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环进液面上;
其中,由所述造瘘口经所述导流通道流出的液体,依次经所述出液口、进液侧边、所述导流槽、所述出液侧边及所述收集口流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巾包括:
双层布料,包括防水无纺布层及亲肤棉布层,
支撑塑料环,夹设在所述防水无纺布层和所述亲肤棉布层之间且居中设置;
其中,所述防水无纺布层、所述支撑塑料环及所述亲肤棉布层共同开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防水无纺布层的外边缘和所述亲肤棉布层的外边缘两者缝合连接,所述防水无纺布层靠所述安装孔设置的内边缘、所述支撑塑料环靠所述安装孔设置的内边缘及所述亲肤棉布层靠所述安装孔设置的内边缘三者缝合连接,共同构成所述固定巾。
优选地,所述导流通道的直径为6cm,所述防水固定环的外径为7cm。
优选地,所述半环形导流板包括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开设有沿所述固定环出液面的外周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所述导流槽,每一个所述导流槽的槽底面分别包括位于所述进液侧边上的一端和位于所述出液侧边上另一端,每一个所述导流槽的槽底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环进液面过渡连接,每一个所述导流槽的槽底面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内侧面过渡连接。
优选地,所述贴合部位于所述第一边缘的中部位置,所述贴合部为与所述出液侧边形状相适配的半圆弧形边缘,所述贴合部和所述出液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分别由硬质塑料制成,其中,所述内侧面为一个贴合所述固定巾设置的平面,所述外侧面为朝远离所述内侧面位置的方向鼓起的凸面,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共同构成鼓起的所述容纳空间。
优选地,所述收集袋还包括:
第一硬质支撑条,沿所述第一边缘固定在所述内侧面上;
第二硬质支撑条,沿所述第二边缘固定在所述外侧面上,所述第二硬质支撑条为朝远离所述内侧面位置的方向弯曲的弧形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有若干个且沿所述固定巾的侧边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为条形胶带,每一个所述条形胶带的长度分别为3cm。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条形胶带分别包括配合设置的第一胶粘层和第一可撕层。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与所述防水固定环形状相适配的环形胶带。
优选地,所述环形胶带包括配合设置的第二胶粘层和第二可撕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防水固定环的中部开设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防水固定环包括设置有进液口的固定环进液面和设置有出液口的固定环出液面,固定环进液面为贴合患者皮肤设置的一面,第二连接件设置在固定环进液面上,通过第二连接件将防水固定环连接在患者的皮肤上,固定巾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防水固定环设置在安装孔内,固定巾贴合患者皮肤设置,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固定巾的侧边,将固定巾连接在患者的皮肤上;进液口与患者的结肠造瘘口连通,半环形导流板包括导流槽及相对设置的进液侧边和出液侧边,进液侧边与固定环出液面的外周连接,收集袋包括内侧面及外侧面,内侧面和外侧面合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具有一个收集口,收集袋通过内侧面与固定巾相贴合,收集口包括位于内侧面的第一边缘及位于外侧面的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上包括一个贴合部,并通过贴合部与出液侧边相贴合,第二边缘围设于半环形导流板的外围,并与第一边缘构成敞口状的收集口,使由造瘘口经导流通道流出的液体,依次经出液口、进液侧边、导流槽、出液侧边及收集口流入容纳空间内;避免造瘘口流出的液体流向其它位置,以达到提供一种治疗巾来解决由于结肠造瘘口充分暴露粪水直接溢出而导致污染问题,并在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结肠造瘘患者经肛门进镜至结肠造瘘口盲端观察这一特定的使用场景时,患者取平卧位安装治疗巾时,通过第二连接件将防水固定环贴在在患者腹部的对应位置,并使结肠造瘘口对应进液口的中部设置,通过第一连接件将固定巾贴在患者腹部的对应位置,并使半环形导流板和收集袋位于患者的左腹部位置,半环形导流板和收集袋位于固定巾外,方便观察并调整收集袋位置,其中,半环形导流板位于防水固定环的左侧,收集袋的收集口朝右设置;当患者取左侧双腿屈膝卧位时,半环形导流板位于防水固定环的下侧,收集袋竖直设置且收集袋的收集口朝上设置,使患者的结肠造瘘口溢出的粪水从导流通道流出,在重力作用下,依次经出液口、进液侧边、导流槽、出液侧边及收集口流入容纳空间内;以达到解决由于结肠造瘘口充分暴露粪水直接溢出而导致污染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首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防水固定环、半环形导流板及收集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巾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
1-固定巾;
101-安装孔;
102-双层布料;
1021-防水无纺布层;
1022-亲肤棉布层;
103-支撑塑料环;
2-防水固定环;
2a-固定环进液面;
2b-固定环出液面;
201-导流通道;
201a-进液口;
201b-出液口;
3-半环形导流板;
301-进液侧边;
302-出液侧边;
303-导流槽;
3031-导流槽的槽底面;
3031a-导流槽的槽底面的一端;
3031b-导流槽的槽底面的另一端;
4-收集袋;
4a-内侧面;
4b-外侧面;
401-容纳空间;
402-收集口;
4021-第一边缘;
40211-贴合部;
4022-第二边缘;
5-第一连接件;
6-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同时,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用于对造瘘口流出的液体进行收集,治疗巾包括:固定巾1、防水固定环2、半环形导流板3、收集袋4、第一连接件5及第二连接件6;固定巾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101;防水固定环2的中部开设有导流通道201,导流通道201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口201a和出液口201b,防水固定环2包括设置有进液口201a的固定环进液面2a和设置有出液口201b的固定环出液面2b,防水固定环2设置在安装孔101内,并通过进液口201a与结肠造瘘口连通;半环形导流板3包括导流槽303及相对设置的进液侧边301和出液侧边302,进液侧边301与固定环出液面2b的外周连接;收集袋4包括内侧面4a及外侧面4b,内侧面4a和外侧面4b合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401,容纳空间401具有一个收集口402,收集袋4通过内侧面4a与固定巾1相贴合,收集口402包括位于内侧面4a的第一边缘4021及位于外侧面4b的第二边缘4022,第一边缘4021上包括一个贴合部40211,并通过贴合部40211与出液侧边302相贴合,第二边缘4022围设于半环形导流板3的外围,并与第一边缘4021构成敞口状的收集口402;第一连接件5设置在固定巾1的侧边;第二连接件6设置在固定环进液面2a上;其中,由造瘘口经导流通道201流出的液体,依次经出液口201b、进液侧边301、导流槽303、出液侧边302及收集口402流入容纳空间401内。
具体的,防水固定环2的中部开设有导流通道201,导流通道201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口201a和出液口201b,防水固定环2包括设置有进液口201a的固定环进液面2a和设置有出液口201b的固定环出液面2b,固定环进液面2a为贴合患者皮肤设置的一面,第二连接件6设置在固定环进液面2a上,通过第二连接件6将防水固定环2连接在患者的皮肤上,固定巾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101,防水固定环2设置在安装孔101内,固定巾1贴合患者皮肤设置,第一连接件5设置在固定巾1的侧边,将固定巾1连接在患者的皮肤上;进液口201a与患者的结肠造瘘口连通,半环形导流板3包括导流槽303及相对设置的进液侧边301和出液侧边302,进液侧边301与固定环出液面2b的外周连接,收集袋4包括内侧面4a及外侧面4b,内侧面4a和外侧面4b合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401,容纳空间401具有一个收集口402,收集袋4通过内侧面4a与固定巾1相贴合,收集口402包括位于内侧面4a的第一边缘4021及位于外侧面4b的第二边缘4022,第一边缘4021上包括一个贴合部40211,并通过贴合部40211与出液侧边302相贴合,第二边缘4022围设于半环形导流板3的外围,并与第一边缘4021构成敞口状的收集口402,使由造瘘口经导流通道201流出的液体,依次经出液口201b、进液侧边301、导流槽303、出液侧边302及收集口402流入容纳空间401内;避免造瘘口流出的液体流向其它位置,以达到提供一种治疗巾来解决由于结肠造瘘口充分暴露粪水直接溢出而导致污染问题,并在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结肠造瘘患者经肛门进镜至结肠造瘘口盲端观察这一特定的使用场景时,患者取平卧位安装治疗巾时,通过第二连接件6将防水固定环2贴在在患者腹部的对应位置,并使结肠造瘘口对应进液口201a的中部设置,通过第一连接件5将固定巾1贴在患者腹部的对应位置,并使半环形导流板3和收集袋4位于患者的左腹部位置,半环形导流板3和收集袋4位于固定巾1外,方便观察并调整收集袋4位置,其中,半环形导流板3位于防水固定环2的左侧,收集袋4的收集口402朝右设置;当患者取左侧双腿屈膝卧位时,半环形导流板3位于防水固定环2的下侧,收集袋4竖直设置且收集袋4的收集口402朝上设置,使患者的结肠造瘘口溢出的粪水从导流通道201流出,在重力作用下,依次经出液口201b、进液侧边301、导流槽303、出液侧边302及收集口402流入容纳空间401内;以达到解决由于结肠造瘘口充分暴露粪水直接溢出而导致污染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巾1包括双层布料102及支撑塑料环103,双层布料102包括防水无纺布层1021及亲肤棉布层1022,支撑塑料环103夹设在防水无纺布层1021和亲肤棉布层1022之间且居中设置;其中,防水无纺布层1021、支撑塑料环103及亲肤棉布层1022共同开设有安装孔101;防水无纺布层1021的外边缘和亲肤棉布层1022的外边缘两者缝合连接,防水无纺布层1021靠安装孔101设置的内边缘、支撑塑料环103靠安装孔101设置的内边缘及亲肤棉布层1022靠安装孔101设置的内边缘三者缝合连接,共同构成固定巾1。
具体的,防水无纺布层1021具有防水作用,避免粪水浸透固定巾1而污染患者皮肤,亲肤棉布层1022用于贴合患者皮肤使用,可提高患者使用舒适感,支撑塑料环103夹设在防水无纺布层1021及亲肤棉布层1022之间且居中设置,防水无纺布层1021、支撑塑料环103及亲肤棉布层1022共同开设有安装孔101,通过支撑塑料环103的支撑作用,使防水固定环2可以直接方便快捷的套设在固定巾1的安装口内;防水无纺布层1021的外边缘和亲肤棉布层1022的外边缘两者缝合连接,防水无纺布层1021靠安装孔101设置的内边缘、支撑塑料环103靠安装孔101设置的内边缘及亲肤棉布层1022靠安装孔101设置的内边缘三者缝合连接,共同构成固定巾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流通道201的直径为6cm,防水固定环2的外径为7cm。
具体的,导流通道201的直径为6cm,使导流通道201的直径略大于结肠造瘘口的直径,使患者结肠造瘘口处溢出的粪水全部从导流通道201流出,防水固定环2的外径为7cm,避免因为防水固定环2的尺寸过大而使患者不适,或因为防水固定环2的尺寸过小而结构不牢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半环形导流板3包括导流面3a,导流面3a开设有沿固定环出液面2b的外周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导流槽303,每一个导流槽的槽底面3031分别包括位于进液侧边301上的一端和位于出液侧边302上另一端,每一个导流槽的槽底面的一端3031a分别与固定环进液面2a过渡连接,每一个导流槽的槽底面的另一端3031b分别与内侧面4a过渡连接。
具体的,导流面3a开设有沿固定环出液面2b的外周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导流槽303,每一个导流槽的槽底面3031分别包括位于进液侧边301上的一端和位于出液侧边302上另一端,每一个导流槽的槽底面的一端3031a分别与固定环进液面2a过渡连接,每一个导流槽的槽底面的另一端3031b分别与内侧面4a过渡连接,使由造瘘口经导流通道201流出的液体,依次经出液口201b、固定环出液面2b、导流槽的槽底面的一端3031a、导流槽的槽底面3031、导流槽的槽底面的另一端3031b、内侧面4a快速流入容纳空间401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贴合部40211位于第一边缘4021的中部位置,贴合部40211为与出液侧边302形状相适配的半圆弧形边缘,贴合部40211和出液侧边302固定连接。
具体的,贴合部40211位于第一边缘4021的中部位置,贴合部40211为与出液侧边302形状相适配的半圆弧形边缘,使贴合部40211和出液侧边302配合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内侧面4a和外侧面4b分别由硬质塑料制成,其中,内侧面4a为一个贴合固定巾1设置的平面,外侧面4b为朝远离内侧面4a位置的方向鼓起的凸面,内侧面4a和外侧面4b共同构成鼓起的容纳空间401。收集袋4还包括第一硬质支撑条和第二硬质支撑条,第一硬质支撑条沿第一边缘4021固定在内侧面4a上;第二硬质支撑条沿第二边缘4022固定在外侧面4b上,第二硬质支撑条为朝远离内侧面4a位置的方向弯曲的弧形条状结构。
具体的,内侧面4a和外侧面4b分别由硬质塑料制成,内侧面4a为一个贴合固定巾1设置的平面,外侧面4b为朝远离内侧面4a位置的方向鼓起的凸面,内侧面4a和外侧面4b共同构成鼓起的容纳空间401。收集袋4还包括第一硬质支撑条和第二硬质支撑条,第一硬质支撑条沿第一边缘4021固定在内侧面4a上;第二硬质支撑条沿第二边缘4022固定在外侧面4b上,第二硬质支撑条为朝远离内侧面4a位置的方向弯曲的弧形条状结构,使收集袋4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变形,并在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结肠造瘘患者经肛门进镜至结肠造瘘口盲端观察这一特定的使用场景时,使收集口402一直朝上并打开,使粪水持续被收集到容纳空间401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5有若干个且沿固定巾1的侧边间隔设置,每一个第一连接件5分别为条形胶带,每一个条形胶带的长度分别为3cm。每一个条形胶带分别包括配合设置的第一胶粘层和第一可撕层。
具体的,第一连接件5有若干个且沿固定巾1的侧边间隔设置,每一个第一连接件5分别为条形胶带,每一个条形胶带分别包括配合设置的第一胶粘层和第一可撕层;第一胶粘层和第一可撕层由外至内依次设置;使用时,撕掉每一个条形胶带的第一可撕层,通过每一个条形胶带的第一胶粘层将固定巾1粘贴在患者腹部的对应位置处;每一个条形胶带的长度分别为3cm,粘贴牢固,不易脱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件6为与防水固定环2形状相适配的环形胶带;环形胶带包括配合设置的第二胶粘层和第二可撕层。
具体的,第二连接件6为与防水固定环2形状相适配的环形胶带;环形胶带包括配合设置的第二胶粘层和第二可撕层,第二胶粘层和第二可撕层由外至内依次设置;使用时,撕掉环形胶带的第二可撕层,通过环形胶带的第二胶粘层将防水固定环2粘贴在患者腹部的对应位置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用于对结肠造瘘口流出的液体进行收集,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巾包括:
固定巾,中部开设有安装孔;
防水固定环,中部开设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防水固定环包括设置有所述进液口的固定环进液面和设置有所述出液口的固定环出液面,所述防水固定环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并通过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结肠造瘘口连通;
半环形导流板,包括导流槽及相对设置的进液侧边和出液侧边,所述进液侧边与所述固定环出液面的外周连接;
收集袋,包括内侧面及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合围形成一个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具有一个收集口,所述收集袋通过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固定巾相贴合,所述收集口包括位于所述内侧面的第一边缘及位于所述外侧面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上包括一个贴合部,并通过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出液侧边相贴合,所述第二边缘围设于所述半环形导流板的外围,并与所述第一边缘构成敞口状的所述收集口;
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巾的侧边;
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固定环进液面上;
其中,由所述造瘘口经所述导流通道流出的液体,依次经所述出液口、进液侧边、所述导流槽、所述出液侧边及所述收集口流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巾包括:
双层布料,包括防水无纺布层及亲肤棉布层,
支撑塑料环,夹设在所述防水无纺布层和所述亲肤棉布层之间且居中设置;
其中,所述防水无纺布层、所述支撑塑料环及所述亲肤棉布层共同开设有所述安装孔;所述防水无纺布层的外边缘和所述亲肤棉布层的外边缘两者缝合连接,所述防水无纺布层靠所述安装孔设置的内边缘、所述支撑塑料环靠所述安装孔设置的内边缘及所述亲肤棉布层靠所述安装孔设置的内边缘三者缝合连接,共同构成所述固定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通道的直径为6cm,所述防水固定环的外径为7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环形导流板包括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开设有沿所述固定环出液面的外周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所述导流槽,每一个所述导流槽的槽底面分别包括位于所述进液侧边上的一端和位于所述出液侧边上另一端,每一个所述导流槽的槽底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环进液面过渡连接,每一个所述导流槽的槽底面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内侧面过渡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合部位于所述第一边缘的中部位置,所述贴合部为与所述出液侧边形状相适配的半圆弧形边缘,所述贴合部和所述出液侧边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分别由硬质塑料制成,其中,所述内侧面为一个贴合所述固定巾设置的平面,所述外侧面为朝远离所述内侧面位置的方向鼓起的凸面,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共同构成鼓起的所述容纳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袋还包括:
第一硬质支撑条,沿所述第一边缘固定在所述内侧面上;
第二硬质支撑条,沿所述第二边缘固定在所述外侧面上,所述第二硬质支撑条为朝远离所述内侧面位置的方向弯曲的弧形条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有若干个且沿所述固定巾的侧边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为条形胶带,每一个所述条形胶带的长度分别为3c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所述条形胶带分别包括配合设置的第一胶粘层和第一可撕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与所述防水固定环形状相适配的环形胶带。
CN202321905081.0U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 Active CN220778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5081.0U CN220778428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5081.0U CN220778428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8428U true CN220778428U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62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5081.0U Active CN220778428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8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13758U (zh) 一种泌尿外科引流装置
CN220778428U (zh) 一种肠镜检查治疗巾
CN211884918U (zh) 一种腹腔引流固定装置
CN106388991B (zh) 腹部排泄造口防返流装置
CN208435893U (zh) 多功能造口集便盒及具有该集便盒的人工肛门袋
CN210301363U (zh) 一种肠镜用造口袋
CN206508098U (zh) 腹部排泄造口防返流装置
CN212592647U (zh) 一种便液收集装置
CN210933058U (zh) 一种可防脱落的肛管冲洗负压引流装置
CN213158119U (zh) 一种新型肝胆外科引流袋
CN209596270U (zh) 一种尿管引流袋固定装置
CN208048088U (zh) 医用裤
CN207575531U (zh) 一种下腹部引流管固定装置
TWM611070U (zh) 生理用之排泄物集袋結構
CN216165419U (zh) 一种胃肠镜检查裤
CN219721492U (zh) 造口护理清洁装置
CN212590502U (zh) 一种肛肠术后病人护理裤
CN214509643U (zh) 一种便于留置多处引流管患者的病号裤
CN216496768U (zh) 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
CN219355025U (zh) 一种肾造瘘管固定器
CN215688922U (zh) 一种尿路造口袋及尿路造口袋组件
CN213641510U (zh) 一种无创男性尿液引流器
CN215134300U (zh) 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新型防漏导尿装置
CN220344580U (zh) 一种更换泌尿造口袋辅助用尿液吸附收集装置
CN220069953U (zh) 一种可分离的造瘘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