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6768U - 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6768U
CN216496768U CN202122898195.4U CN202122898195U CN216496768U CN 216496768 U CN216496768 U CN 216496768U CN 202122898195 U CN202122898195 U CN 202122898195U CN 216496768 U CN216496768 U CN 216496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opening
urinary tract
chassis
ostomy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981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燕
陆惠慧
明建青
郭东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8981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6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6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6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包括尿路造口袋,所述尿路造口袋的下端设有具备密封塞的第一渗液出口,所述尿路造口袋的背面设有底盘,所述底盘上开设有底盘开口,所述尿路造口袋的正面开设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底盘开口的下方,所述尿路造口袋通过所述底盘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套设在从患者腹腔伸出来的引流管的外侧;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包裹着引流管的充气气囊,通过使所述充气气囊膨胀以固定引流管。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收集引流管周围的渗液,降低了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感染的风险,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医护人员更换敷料和被服的工作量,节约医疗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
背景技术
在各种腹部手术后,医师会留置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集聚的脓、血、液体引流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和影响伤口愈合,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病人因病情变化或术后并发症等各种原因出现腹部伤口持续渗液的现象,如低蛋白血症、肝功能衰竭引起的腹水,各种吻合口瘘等可能导致渗液从引流管口周围流出,其渗出液主要有腹水、胆汁、胃肠液、脓液等,这些酸性、碱性渗液对皮肤造成持续不良的刺激。
常规的护理是局部换药后纱布覆盖,但是敷料长期渗湿易引发患者皮肤感染,且导致皮肤潮红、糜烂甚至溃疡,给病人造成了伤害和痛苦,因此单独使用引流管引流依旧无法减轻病人的痛苦,也延长了治疗时间,给病人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引流管口持续渗液导致医师需不停地换药,护士需更换被污染的被服,增加了医师护士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有效地收集引流管周围的渗液,降低了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感染的风险,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医护人员更换敷料和被服的工作量,节约医疗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包括尿路造口袋,所述尿路造口袋的下端设有具备密封塞的第一渗液出口,所述尿路造口袋的背面设有底盘,所述底盘上开设有底盘开口,所述尿路造口袋的正面开设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底盘开口的下方,所述尿路造口袋通过所述底盘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套设在从患者腹腔伸出来的引流管的外侧;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包裹着引流管的充气气囊,通过使所述充气气囊膨胀以固定引流管。
优选地,所述尿路造口袋与所述底盘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一端与所述充气气囊连接,另一端设有密封塞。
优选地,所述尿路造口袋为轻质薄膜,且包括内层膜和外层膜,所述内层膜的上端与所述外层膜的上端相匹配,且两者压合连接;所述内层膜的下端为“几”字形,所述内层膜下端的两底翼边均设有第二渗液出口。
优选地,所述尿路造口袋为透明袋体。
优选地,所述尿路造口袋的形状为拱门型,在所述尿路造口袋的正面方形处标识有刻度。
优选地,所述底盘的材质为医用水胶体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渗液收集结构的尿路造口袋通过所述底盘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套设在从患者腹腔伸出来的引流管的外侧,以有效地收集引流管口周围的渗液,防止渗液从引流管口处渗漏,降低了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生理和心理的舒适度,也减少了医护人员更换敷料和被服的工作量,节约医疗资源;通过使位于第一开口的充气气囊膨胀,以包裹固定引流管,且有效地防止渗液从第一开口处渗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流过程中尿路造口袋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识:
1、尿路造口袋;11、第一开口;12、内层膜;13、外层膜;15、第一渗液出口;16、第二渗液出口;2、底盘;21、底盘开口;41、充气气囊;42、充气管;43、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包括尿路造口袋1,尿路造口袋1的下端设有具备密封塞的第一渗液出口15,尿路造口袋1的背面设有底盘2,底盘2上开设有底盘开口21,尿路造口袋1的正面开设第一开口11,第一开口11位于底盘开口21的下方,尿路造口袋1通过底盘开口21和第一开口11套设在从患者腹腔伸出来的引流管的外侧;第一开口11处设有包裹着引流管的充气气囊41,通过使充气气囊41膨胀以固定引流管。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底盘开口21设于底盘2的圆心处,且底盘2位于尿路造口袋1背面的偏上方处,尿路造口袋1上的第一开口11位于尿路造口袋1正面的偏下方处,则第一开口11位于底盘开口21的下方,因此在引流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引流液逆流而导致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感染。
从患者腹腔伸出来的引流管的自由端先通过底盘开口21穿入尿路造口袋1中,再通过第一开口11穿出尿路造口袋1,以使尿路造口袋1套设在引流管的外侧,且第一开口11处设有包裹着引流管的充气气囊4,因此在将腹部内部的脓、血、液体通过引流管引流到体外的过程中,通过尿路造口袋1有效地收集引流管口周围的渗液,防止渗液从引流管口处渗漏,降低了造瘘口周围皮肤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生理和心理的舒适度,也减少了医护人员更换敷料和被服的工作量,节约医疗资源;通过使充气气囊4膨胀以将引流管包裹固定,同时防止了渗液从尿路造口袋1的第一开口11处渗漏,起到密闭作用。
由于尿路造口袋1的下端设有具备密封塞的第一渗液出口15,因此可通过打开密封塞以将尿路造口袋1的渗液从第一渗液出口15中排出。
在各种腹部手术后,医务人员会留置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集聚的脓、血、液体引流至体外的引流袋中,但由于引流管口持续渗液,因此选用本实用新型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对引流管口的渗液进行有效收集。
具体地,引流管的一端位于患者腹腔,且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集聚的脓、血、液体引流至体外的引流袋,当要使用尿路造口袋1收集引流管口的渗液时,先使用无齿血管钳夹闭引流管的管道,再将从患者腹腔伸出来的引流管的自由端先通过底盘开口21穿入尿路造口袋1中,并通过第一开口11穿出尿路造口袋1,以使尿路造口袋1套设在引流管的外侧,再将充气气囊在第一开口11处包裹引流管,此时,松开无齿血管钳,且揭除底盘2的纸片,将底盘2粘贴在患者身上以确保底盘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并固定,通过注射器给充气气囊4打气,使充气气囊4膨胀,从而固定引流管,且保持密封性;此时,腹部内部的脓、血、液体通过引流管引流到体外,并流进引流袋中,而引流管口处的渗液则流入尿路造口袋1中,实现了引流液和渗液的分别收集,当尿路造口袋1收集渗液到一定量时,打开第一渗液出口15处的密封塞以将尿路造口袋1的渗液从第一渗液出口15中排出。
进一步改进在于,尿路造口袋1与底盘2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的尿路造口袋1与底盘2是粘连在一起不可分离的,这样的设置使得操作较为简便,使用时将尿路造口袋1套设在引流管的外侧,揭除底盘2的纸片方可粘贴在患者引流管口周围。
进一步改进在于,充气气囊41上设有充气管42,充气管42一端与充气气囊41连接,另一端设有密封塞43。
具体地,打开密封塞43,将注射器的出气口插入充气管42的管口处,通过注射器对充气气囊41充气,使得充气气囊41膨胀,此时,充气气囊41将引流管包裹固定,同时也防止了渗液从尿路造口袋1的第一开口11处渗漏,起到密闭第一开口11的作用;且此操作方便简单。
进一步改进在于,尿路造口袋1为轻质薄膜,且包括内层膜12和外层膜13,内层膜12的上端与外层膜13的上端相匹配,且两者压合连接;内层膜12的下端为“几”字形,内层膜12下端的两底翼边均设有第二渗液出口16。
如图3所示,内层膜12内腔为第一空腔,外层膜13与内层膜12之间的内腔为第二空腔;
由于“几”字形的内层膜12下端的两底翼边设有两个第二渗液出口16,因此,当渗液从引流管口处流出时,渗液会顺着内层膜12的第一空腔从第二渗液出口16处流出,此时,在渗液的重力作用下,第二渗液出口16打开以使渗液流入到第二空腔中;由于本实施例的内层膜12为轻质薄膜,因此在当无渗液从第一空腔中流出时,内层膜12的第二渗液出口16会自动收合;且在病人改变体位时,第二空腔中的渗液会晃动,晃动的渗液也推动内层膜12的第二渗液出口16收合;两者均能阻挡渗液从第二空腔逆流至第一空腔内,从而避免了患者改变体位时尿路造口袋的渗液逆流现象,减小了渗液对引流管口四周皮肤的浸润引起感染的风险,从而满足患者正常活动的需要,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尿路造口袋1为透明袋体。透明的尿路造口袋1方便医务人员及时观察患者渗液的色和性状等情况,从而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判断。
进一步改进在于,尿路造口袋1的形状为拱门型,在尿路造口袋1的正面方形处标识有刻度。
具体地,尿路造口袋1的形状为拱门型,即尿路造口袋1的上方为一半圆,其下方为一长方形;由于尿路造口袋1下方为长方形、且在尿路造口袋1的正面方形处标识有刻度,因此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更加直观更加精准地看出尿路造口袋1中渗液的量,且有利于及时观察渗液量的变化,以便于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病情变化。
进一步改进在于,底盘2的材质为医用水胶体材质,医用水胶体材质的底盘2更加柔软,舒适度更高,与患者皮肤相贴时,可以与患者皮肤之间产生一定的粘度,能够完全附在皮肤上,以确保底盘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也有效地防止了底盘2在引流过程中错位而造成渗漏,提高了尿路造口袋1安装的稳固性,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渗液收集结构的尿路造口袋通过所述底盘开口和所述第一开口套设在从患者腹腔伸出来的引流管的外侧,以有效地收集引流管口周围的渗液,防止渗液从引流管口处渗漏,降低了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生理和心理的舒适度,也减少了医护人员更换敷料和被服的工作量,节约医疗资源;通过使位于第一开口的充气气囊膨胀,以包裹固定引流管,且有效地防止渗液从第一开口处渗漏;一体式结构的设置使得操作较为简便;尿路造口袋1中内层膜12的下端为“几”字形避免了患者改变体位时尿路造口袋的渗液逆流现象;透明的尿路造口袋1方便医务人员及时观察患者渗液的色和性状等情况,从而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尿路造口袋1的正面方形处标识有刻度,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更加直观更加精准地看出尿路造口袋1中渗液的量;医用水胶体材质的底盘2以确保底盘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并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尿路造口袋(1),所述尿路造口袋(1)的下端设有具备密封塞的第一渗液出口(15),所述尿路造口袋(1)的背面设有底盘(2),所述底盘(2)上开设有底盘开口(21),所述尿路造口袋(1)的正面开设第一开口(11),所述第一开口(11)位于所述底盘开口(21)的下方,所述尿路造口袋(1)通过所述底盘开口(21)和所述第一开口(11)套设在从患者腹腔伸出来的引流管的外侧;所述第一开口(11)处设有包裹着引流管的充气气囊(41),通过使所述充气气囊(41)膨胀以固定引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尿路造口袋(1)与所述底盘(2)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气囊(41)上设有充气管(42),所述充气管(42)一端与所述充气气囊(41)连接,另一端设有密封塞(4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尿路造口袋(1)为轻质薄膜,且包括内层膜(12)和外层膜(13),所述内层膜(12)的上端与所述外层膜(13)的上端相匹配,且两者压合连接;所述内层膜(12)的下端为“几”字形,所述内层膜(12)下端的两底翼边均设有第二渗液出口(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尿路造口袋(1)为透明袋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尿路造口袋(1)的形状为拱门型,在所述尿路造口袋(1)的正面方形处标识有刻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2)的材质为医用水胶体材质。
CN202122898195.4U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 Active CN216496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8195.4U CN21649676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8195.4U CN21649676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6768U true CN216496768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32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98195.4U Active CN21649676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6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1576B2 (en) Disposable stoma plug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ES2882851T3 (es) Dispositivo de sellado absorbente para un estoma intestinal
CN215460566U (zh) 一种腹腔防渗引流装置
EP3756629A1 (en) Enteric fistula, rectovaginal fistula, and ostomy effluent containment system, and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of
CN215425516U (zh) 一种多种用途的伤口敷料贴
CN216496768U (zh) 一种改良式引流管口渗液收集结构
CN211382965U (zh) 一种术后伤口渗液收集装置
CN115887091A (zh) 造瘘装置
CN209075098U (zh) 一种医用内裤
CN215273755U (zh) 引流管内接式冲吸一体多功能造口袋
CN219983671U (zh) 一种引流管固定结构和引流装置
CN217793202U (zh) 用于肛肠手术后的排气排液止血装置
CN210873258U (zh) 一种造口袋式引流冲洗装置
CN213312182U (zh) 用于腹腔手术创口的引流装置
CN213524244U (zh) 一种用于放置肾造瘘管的腰包
CN213250222U (zh) 一种适配腹腔引流管的通用型造瘘袋
CN213641510U (zh) 一种无创男性尿液引流器
CN216797979U (zh) 一种改进的两件式造口袋收集渗液装置
CN209847535U (zh) 一种开放式造口窗
CN219501200U (zh) 一种全麻消化胃镜用面部保护引流膜
CN220404616U (zh) 一种引流管
CN219439652U (zh) 造口袋
CN217015027U (zh) 一种肝胆外科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15082892U (zh) 一种指套式全封闭冲洗引流装置
CN213077163U (zh) 便携式负压封闭引流一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