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71584U -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71584U
CN220771584U CN202322194548.1U CN202322194548U CN220771584U CN 220771584 U CN220771584 U CN 220771584U CN 202322194548 U CN202322194548 U CN 202322194548U CN 220771584 U CN220771584 U CN 220771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bar
duct
air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45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育宁
费斌
李大伟
刘建如
孟亮
李云龙
李孟成
姬立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45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71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71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71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保鲜储物容器包括抽屉,抽屉的前端板限定出过风风道,过风风道的顶部设有接风孔,过风风道的底部设有出风孔;和至少一个导风构件,导风构件设置在过风风道内,导风构件被配置成构成至少两个导风面,两个导风面在过风风道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导风面由过风风道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导风面由过风风道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以使由接风孔流入过风风道的冷风在流向出风孔的过程中被导风构件分散。两个导风面能够对进入过风风道的冷风向过风风道的左右两侧扩散,进而使得流出过风风道的冷风在抽屉底部分布得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冷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其能够利用低温对食物进行存储,从而延长食物的存储期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的保鲜效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为了提高食材的保鲜效果,出现了在抽屉顶部、前端和底部形成环绕风道以避免冷风直吹食材的冰箱风路结构。
但是,抽屉的宽度一般较宽,冷风的不能很好地在抽屉底部的风道中分散,以致于对抽屉内部空间的降温效果不够均匀,影响食材的降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任一问题的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进一步提高冷风分布的均匀性。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包括:
前端板,抽屉的前端板限定出过风风道,过风风道的顶部设有接风孔,过风风道的底部设有出风孔;和
至少一个导风构件,导风构件设置在过风风道内,导风构件被配置成构成至少两个导风面,两个导风面在过风风道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导风面由过风风道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导风面由过风风道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以使由接风孔流入过风风道的冷风在流向出风孔的过程中被导风构件分散。
可选地,导风构件具有弯折部,弯折部的尖端朝向过风风道的顶端,弯折部的尖端两侧形成两个导风面。
可选地,导风构件为导风块,导风块形成弯折部。
可选地,导风块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可选地,导风构件为条形筋,条形筋呈弯折状,以形成弯折部。
可选地,导风构件为条形筋,过风风道内设有至少两个条形筋,两个条形筋在过风风道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条形筋由过风风道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条形筋由过风风道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以分别形成两个导风面。
可选地,导风构件为条形筋,过风风道内设有多个条形筋组,每个条形筋组包括两个条形筋,每个条形筋组中的两个条形筋在过风风道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条形筋由过风风道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条形筋由过风风道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
多个条形筋组沿过风风道的纵向分布。
可选地,保鲜储物容器还包括:桶体,桶体形成有容纳间室,抽屉可抽拉地设置在容纳间室中;
桶体后端设有进风口,桶体的顶侧壁形成有送风风道,以经由送风风道将来自进风口的气流向过风风道导流。
可选地,桶体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轴线与进风口的中轴线在同一横向平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小于等于3厘米。
可选地,送风风道由进风口向桶体的前端扩张,并且送风风道沿桶体左右方向分布的两个风道壁至少部分呈平滑曲线状。
可选地,送风风道的呈平滑曲线状的部分风道壁的延伸长度与送风风道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5,小于等于5。
可选地,送风风道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进风口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0。
可选地,送风风道的最大设定进风量与进风口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5。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上述任一项的保鲜储物容器。
可选地,冰箱包括箱体,箱体限定出储物间室,保鲜储物容器设置在储物间室中。
本实用新型的保鲜储物容器通过在过风风道内设置导风构件,将导风构件配置成构成至少两个导风面,两个导风面在过风风道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导风面由过风风道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导风面由过风风道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当冷风由过风风道顶部进入后,在遇到两个导风面后,能够沿一个导风面向过风风道的左侧扩散,沿另一个导风面向过风风道的右侧扩散。也就是说,使得进入过风风道内的冷风向过风风道的左右两侧扩散,从而使得冷风在过风风道内分布得更加均匀,进而使得流出过风风道的冷风在抽屉底部分布得更加均匀。因此,有助于使得冷风对抽屉的内部空间的降温效果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保鲜储物容器通过使送风风道由进风口向桶体的前端扩张,并且使送风风道沿桶体左右方向分布的两个风道壁至少部分呈平滑曲线状,一方面能够引导由进风口进入的冷风在送风风道内逐渐扩散,也就是对冷风在桶体的左右方向上进行初步扩散。待冷风流入过风风道中,再由导风构件对冷风进行再一次的分流,进一步提高冷风在桶体左右方向分布的均匀性,使得流入抽屉底部的冷风在桶体的左右方向分布得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平滑曲线状的风道壁有利于使得冷风流动更加顺畅。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的第一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的第二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桶体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抽屉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桶体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8是图3中A处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端板配合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端板风罩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抽屉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端板风罩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端板风罩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抽屉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端板风罩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端板风罩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抽屉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端板风罩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端板风罩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抽屉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端板风罩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风道盖板的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风道盖板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端板风罩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保鲜储物容器中抽屉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去除部分门体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该一部分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其它所有实施例,仍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进一步,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保鲜储物容器包括桶体100和抽屉200。桶体100限定出容纳间室101,桶体100的顶壁内限定出送风风道10。具体地,桶体100的顶部侧壁形成有夹层空间102,送风风道10形成在夹层空间102中。
抽屉200可抽拉地设置在容纳间室101中,抽屉200限定出储物空间201。抽屉200的前端板210限定出过风风道20。抽屉200底部和桶体100的底侧壁的内表面之间限定出传冷风道30。桶体100的后端形成有与送风风道10连通的进风口103,以使冷风由保鲜储物容器的外部进入送风风道10,并经由送风风道10将来自进风口103的气流向所述过风风道20导流。桶体100的后端还设有回风口104。
送风风道10、过风风道20和传冷风道30共同构成了围绕储物空间201的风路。沿送风风道10流动并进入过风风道20,再沿过风风道20流动并进入传冷风道30,最终从回风口104流出容器外部。
参照图5所示,具体地,桶体100整体呈盒状,并具有前向开口(即容纳间室101的开口)。也就是说,桶体100具有五个侧壁,即桶体顶侧壁、桶体底侧壁、桶体后侧壁、桶体左侧壁、桶体右侧壁,五个侧壁共同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纳间室101。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抽屉200通过容纳间室101的开口可抽拉地设置于桶体100内部。抽屉200包括底板、后板、左板、右板以及前端板210。在抽屉200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抽屉200的前端板210可以密封桶体100的开口,使得桶体100内部形成封闭的储物环境,也就是使得抽屉200的储物空间201封闭在容纳间室101中,从而抽屉200与桶体100共同限定出保鲜空间。在抽屉200拉出桶体100的状态下,抽屉200的储物空间201显露在外部,可供取放被储藏物。
结合图3和图7所示,具体地,桶体100包括桶外壳110以及设置在桶外壳110内部的桶内胆120,从而在桶外壳110的顶侧壁内表面和桶内胆120的顶侧壁外表面之间形成夹层空间102。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桶外壳作为保鲜储物容器的最外层,桶外壳的一部分可以利用冰箱储物间室内的腔室构造部件,例如保鲜储物容器设置在冰箱储物间室的底部时,桶外壳的底板可以使用冰箱储物间室的底壁。或者,间室顶壁构成桶外壳的顶侧壁。另外桶外壳的顶板,可以横向延伸,作为与保鲜储物容器横向并列布置的其他储物抽屉的顶板。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桶体100的顶壁前端形成有与送风风道10连通的送风孔105。过风风道20的顶部设有接风孔202,过风风道20的底部设有出风孔203(参照图24)。抽屉200的前端板210包括面板211和端板风罩212。端板风罩212设置在面板211的内侧,端板风罩212由面板211向抽屉200的内侧凸出,端板风罩212限定出过风风道20。端板风罩212的顶端具有接风孔202,端板风罩212的底端设有出风孔203。当抽屉200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由进风口103进入送风风道10的冷风能够从送风孔105流出,并从接风孔202流入过风风道20。
需要说明的是,过风风道可以是由端板风罩和面板共同限定形成,也可以是由端板风罩单独形成(也就是端板风罩具有和面板内侧面贴合的侧壁)。另外,端板风罩可以是单独成型并后续装配在抽屉上的部件,也可以是与抽屉一体成型的部件。并且,端板风罩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底侧壁可以直接由抽屉的左侧壁、右侧壁和底侧壁构成。
参照图8和图9所示,其中,桶体100还包括端板配合件130,端板配合件130设置在桶体100的前端,围绕容纳间室101的开口并与桶外壳110和桶内胆120装配在一起,从而封闭送风风道10。同时,送风孔105又形成在端板配合件130上,使得送风风道10内的气流能够从送风孔105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桶体100也可以不设置端板配合件130。此时,送风孔可以是形成在由桶外壳的前端向桶内胆弯折的区段上,或者是形成在桶内胆的前端向桶外壳弯折的区段上。
如图10至图12所示,抽屉200包括一个导风构件140。导风构件140设置在过风风道20内,导风构件140被配置成构成两个导风面141,两个导风面141在过风风道20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导风面141由过风风道20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导风面141由过风风道20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以使由接风孔202流入过风风道20的冷风在流向出风孔203的过程中被导风构件140分散。
具体地,导风构件140具有弯折部,弯折部的尖端朝向过风风道20的顶端。弯折部的尖端的两侧形成两个导风面141。
参照图10至图12所示,具体来说,导风构件140为导风块150,导风块150形成弯折部。导风块150为截面为三角形的块状物。换句话说,导风块150具有两个三角形的表面,以及位于两个三角形表面之间的侧面。导风块150的厚度(两个三角形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与过风风道20的厚度(沿抽屉200前后方向,过风风道20靠近储物空间201的侧面与远离储物空间201的侧面之间的距离)相当,也就是说,两个三角形的表面用于与过风风道20的前后侧壁贴合。其中,三角形的一个角部朝向过风风道20的顶部,即该角部为上述弯折部。而形成该角部的两个侧面也就是两个导风面141。
在本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在过风风道20内设置导风构件140,将导风构件140配置成构成至少两个导风面141,两个导风面141在过风风道20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导风面141由过风风道20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导风面141由过风风道20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当冷风由过风风道20顶部进入后,在遇到两个导风面141后,能够沿一个导风面141向过风风道20的左侧扩散,沿另一个导风面141向过风风道20的右侧扩散。也就是说,使得进入过风风道20内的冷风向过风风道20的左右两侧扩散,从而使得冷风在过风风道20内分布得更加均匀,进而使得流出过风风道20的冷风在抽屉200底部分布得更加均匀。因此,有助于使得冷风对抽屉200的内部空间的降温效果更加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三角形的导风块的角部可以是圆角,也可以是两个平面直接相接形成的角。三角形的导风块的两个三角形表面可以大小相同,也可以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导风块也可以是具有角部的其他形状,例如截面为四边形的块、截面为五边形的块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导风面也可以是曲面。
进一步地,导风块15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包括铜、铝等纯金属或其他合金金属。因为金属材料的导热效果较好,而且导风块150的体积较大,通过将导风块150设置为金属材料,有利于导风块150吸收冷风的冷量,起到存储冷量的作用,然后缓慢将冷量向抽屉200内部传递,从而有利于提高冷量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导风块150也可以是塑料等材料制成。
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风构件140为条形筋160,条形筋160呈弯折状,以形成弯折部,从而形成两个导风面141。具体地,条形筋160形成菱形形状。菱形的一个角部即弯折部,构成该角部的条形筋160的部分形成导风面141。需要说明的是,菱形的角部可以是圆角。
需要说明的是,弯折只是表示条形筋160的形状,并不表示条形筋160的形成工艺。例如本实施例中菱形的条形筋160,可以是四个小的条形筋焊接而成,也可以是直接注塑成菱形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条形筋也可以是呈三角形或其他有角部的形状。或者,条形筋也可以只有一个弯折处,也就是“V”字形。
如图16至图1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导风构件140为条形筋170,过风风道20内设有两个条形筋170,两个条形筋170在过风风道20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条形筋170由过风风道20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条形筋170由所述过风风道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以分别形成两个导风面141。
参照图16至图18所示,条形筋170呈直板状。通过将条形筋170在过风风道20内倾斜布置,使得条形筋170的板面形成了倾斜的导风面141。两条条形筋170之间具有间隔,从而将进入过风风道20的冷风分成三股,流向端板风罩212的底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两条条形筋的布置位置可以与本实施例不同,或者说条形筋的倾斜角度可以与本实施例不同。另外,两条条形筋的倾斜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图19至图2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过风风道20内设有两个条形筋组。每个条形筋组包括两个条形筋170。对于一组中的两条条形筋170,两个条形筋170在过风风道20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条形筋170由过风风道20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条形筋170由所述过风风道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以分别形成两个导风面141。因此,四条条形筋170形成四个导风面141。
并且,两个条形筋组沿过风风道20的纵向分布。也就是说,一个条形筋组位于另一个条形筋组的底侧。位于底侧的条形筋组中的条形筋170的顶端均低于位于顶侧的条形筋组中的条形筋170的顶端。
通过设置两个条形筋组,使得条形筋170能够对冷风进行逐级分流,也就是说,顶侧条形筋组的两条条形筋170对冷风进行一次分流后,进入两条条形筋170之间的冷风被底侧条形筋组的两条条形筋170再次分流,从而使得冷风分布更加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条形筋组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
参照图1所示,桶体100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轴线与进风口103的中轴线在同一横向平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小于等于3厘米。优选地,二者重合,从而使得冷风主流位于桶体100中间位置,有利于使得导风构件140对冷风分流后在左右方向上分布得更加均匀。
参照图22和图2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保鲜储物容器包括风道盖板300,风道盖板300设置在桶体100的顶侧壁内,风道盖板300形成有风路凹陷301,风路凹陷301用于形成送风风道10。具体地,风道盖板300为采用保温泡沫制成的泡沫板。风路凹陷301贯穿风道盖板300的前后两端,后端与进风口103连通。风路凹陷301扣合在其他板状部件上形成送风风道10。
参照图1、图22和图23所示,送风风道10由进风口103向桶体100的前端扩张,并且送风风道10沿桶体100左右方向分布的两个风道壁至少部分呈平滑曲线状。
通过使送风风道10由进风口103向桶体100的前端扩张,并且使送风风道10沿桶体100左右方向分布的两个风道壁至少部分呈平滑曲线状,一方面能够引导由进风口103进入的冷风在送风风道10内逐渐扩散,也就是对冷风在桶体100的左右方向上进行初步扩散。待冷风流入过风风道20中,再由导风构件对冷风进行再一次的分流,进一步提高冷风在桶体100左右方向分布的均匀性,使得流入抽屉200底部的冷风在桶体100的左右方向分布得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平滑曲线状的风道壁有利于使得冷风流动更加顺畅。
需要说明的是,风路凹陷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也可以均是直线状。
进一步地,送风风道10的呈平滑曲线状的部分风道壁的延伸长度与送风风道10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即送风风道10入口所在平面到出口所在平面的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0.5,小于等于5。例如,可以是0.5、1、2、3、4、5等。优选地,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3。例如,可以是1、1.5、2、3等。通过上述构造,使得送风风道10更加符合流体流动的状态。
进一步地,送风风道10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进风口103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0。例如,可以是1、2、3、4、5、6、7、8、9、10等。优选地,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5。例如,可以是2、2.5、3.5、5等。通过上述构造,保证冷风由送风风道10一端流向另一端的过程中,尽可能扩散到送风风道10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送风风道10的最大设定进风量与进风口103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5。具体地,最大设定进风量的单位为升每分钟,进风口103面积的单位为平方分米。通过上述构造,有利于保证送风风道10的进风量。
如图24和图25所示,端板风罩212的底侧壁设有四个出风孔203。抽屉200的底侧壁上也设有对应的通孔,从而使得过风风道20内的气流从出风孔203流出,经过抽屉200底侧壁上的通孔流到传冷风道30中。
其中,一个出风孔设置在端板风罩212底侧壁的左端,一个出风孔设置在端板风罩212底侧壁的右端,一个出风孔设置在端板风罩212底侧壁的中部,一个出风孔设置在端板风罩212远离进风口的一端的出风孔和中间的出风孔之间。
具体地,端板风罩212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为在与进风口103中轴线垂直的横向方向上,远离进风口103中轴线的一端。也就是说,端板风罩212远离进风口103一端相对于靠近进风口103的一端的出风面积更大,从而使得端板风罩212的底侧出风更加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端板风罩也可以设置一个出风孔,例如一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出风孔。也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五个等数量的出风孔。
参照图4、图5和图7所示,具体地,桶内胆120的后侧壁的靠近顶端的位置形成走风孔106,桶内胆120的后侧壁和桶外壳110的后侧壁之间形成有纵向延伸的走风风道40,走风风道40的顶端与回风口104连通。冷风从传冷风道30流至抽屉200的后端,然后向上流动至走风孔106处,由走风孔106流到走风风道40内,然后沿着走风风道40流动至回风口104处,最后从回风口104流出。
综上所述,保鲜储物容器的内部的风路被配置为:气流从进风口103进入桶体100顶壁内限定出的送风风道10的后端,然后气流从后向前流经送风风道10。在送风风道10的前端,气流通过送风孔105和接风孔202进入抽屉200前端板210内限定出的过风风道20的顶端,然后气流从上向下流经过风风道20。在过风风道20的底端,气流进入抽屉200底板与桶体100底壁之间的传冷风道30,然后气流从前向后流经传冷风道30。在抽屉200底板的后端与抽屉200后板的连接位置(也即传冷风道30的后端),气流进入抽屉200后板与桶体100后壁之间的间隙。然后从走风孔106流入走风风道40内,气流最终沿走风风道40到达回风口104。
上述保鲜储物容器的内部风路,环绕整个保鲜储物容器一周,在不进入保鲜储物空空间与被储藏物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充分换热,对保鲜储物容器进行均匀制冷降温。
另外,上述保鲜储物容器的内部风路,还与制冷气流的温度特点相适合。制冷气流在流动过程中,逐步换热,自身温度逐渐升高。送风风道10的气流温度最低,而送风风道10形成在桶体100顶壁内部,冷量从桶体100顶壁向下传导。被储藏物至离桶体100顶壁的距离相对较远,传热效率最差。而在过风风道20中,抽屉端板传热效率也弱于抽屉底板。抽屉底板与桶体底壁之间的间隙作为传冷风道30,冷量与抽屉底板换热,其换热效率最高。也就是说,随着气流温度升高,各风路区段的换热效率反而相对提高,这使得保鲜储物空间的各位置温度大体相当。
需要说明的是,抽屉底部的传冷风道也可以是设置在桶体底侧壁内部。
如图26和图2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冰箱包括箱体1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保鲜储物容器2。箱体1内限定出储物间室11,保鲜储物容器2设置在储物间室11中。
需要说明的是,冰箱的储物间室通常为多个,用于实现不同功能。如冷藏储物间室、冷冻储物间室、变温储物间室等等。具体的储物间室的数量和功能可以根据预先的需求进行配置。图26及图27示出的十字对开门冰箱仅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配置具体的储物间室的数量、功能以及布局方式。
本实施例的冰箱为风冷冰箱,在箱体1内设置有风路系统,利用风机将经过换热器(蒸发器)换热的制冷气流经箱体送风口送向储物间室,然后经由箱体回风口返回风道,实现循环风制冷。由于此类冰箱的箱体、门体、制冷系统本身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习知且易于实现的,为了不掩盖和模糊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点,后文对箱体、门体、制冷系统本身不做赘述。
多个储物间室内可以通过搁物架、搁板、抽屉等方式进行空间分割,实现相应的储藏功能,例如冰鲜、冷冻、干燥存储等等。本实施例的冰箱内可以布置一个或多个保鲜储物容器。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保鲜储物容器可以设置于上述多个储物间室中的一个或多个内。例如,保鲜储物容器可以布置于冷藏储物间室、冷冻储物间室、变温储物间室中的任一个内。又例如,保鲜储物容器也可以同时布置于冷藏储物间室、冷冻储物间室、变温储物间室的多个中,也即同时在多个不同的储物间室内分别设置保鲜储物容器。再例如,在一个储物间室内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多个保鲜储物容器。
图27示出了在冷藏储物间室内设置一个保鲜储物容器2的示例。储物间室内除保鲜储物容器还可以设置其他储物抽屉,例如图27示出了保鲜储物容器之外,冷藏储物间室还设置有其他三个抽屉式储物容器的实例,其中一个抽屉式储物容器与保鲜储物容器2横向并列设置。
本实施例的冰箱通过设置保鲜储物容器,保鲜储物容器安装在冰箱的间室中,有利于冰箱的生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保鲜储物容器体积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于冰箱门体,优选地,设置在门体内侧。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5)

1.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屉,所述抽屉的前端板限定出过风风道,所述过风风道的顶部设有接风孔,所述过风风道的底部设有出风孔;和
至少一个导风构件,所述导风构件设置在所述过风风道内,所述导风构件被配置成构成至少两个导风面,两个所述导风面在所述过风风道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所述导风面由所述过风风道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所述导风面由所述过风风道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以使由所述接风孔流入所述过风风道的冷风在流向所述出风孔的过程中被所述导风构件分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构件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尖端朝向所述过风风道的顶端,所述弯折部的尖端两侧形成所述两个导风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构件为导风块,所述导风块形成所述弯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块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构件为条形筋,所述条形筋呈弯折状,以形成所述弯折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构件为条形筋,所述过风风道内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条形筋,两个所述条形筋在所述过风风道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所述条形筋由所述过风风道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所述条形筋由所述过风风道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以分别形成所述两个导风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构件为条形筋,所述过风风道内设有多个条形筋组,每个所述条形筋组包括两个所述条形筋,每个所述条形筋组中的两个所述条形筋在所述过风风道内左右分布,位于左侧的所述条形筋由所述过风风道的左侧向右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位于右侧的所述条形筋由所述过风风道的右侧向左侧并由底端向顶端倾斜;
多个所述条形筋组沿所述过风风道的纵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储物容器还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形成有容纳间室,所述抽屉可抽拉地设置在所述容纳间室中;
所述桶体后端设有进风口,所述桶体的顶侧壁形成有送风风道,以经由所述送风风道将来自所述进风口的气流向所述过风风道导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轴线与所述进风口的中轴线在同一横向平面上的投影的距离小于等于3厘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由所述进风口向所述桶体的前端扩张,并且所述送风风道沿所述桶体左右方向分布的两个风道壁至少部分呈平滑曲线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的呈平滑曲线状的部分风道壁的延伸长度与所述送风风道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5,小于等于5。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进风口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0。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的最大设定进风量与所述进风口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5。
14.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鲜储物容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限定出储物间室,所述保鲜储物容器设置在所述储物间室中。
CN202322194548.1U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Active CN220771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4548.1U CN220771584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4548.1U CN220771584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71584U true CN220771584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11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4548.1U Active CN220771584U (zh) 2023-08-15 2023-08-15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71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1377B2 (en) Refrigerator
EP3926263B1 (en) Refrigerator having return air inlets formed in two side walls of refrigerator body
CN217465043U (zh) 冰箱
CN217465044U (zh) 冰箱
CN209893744U (zh) 大容积冰箱
CN220771584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KR101637353B1 (ko) 냉장고
CN209893743U (zh) 压机舱的后壁具有连续板面的冰箱
CN220771596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09893740U (zh) 冰箱
CN220771588U (zh) 一种保鲜容器及冰箱
CN210197826U (zh) 送风机位于蒸发器横向侧方下游的冰箱
CN220959147U (zh) 一种抽屉、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771590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42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49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19889884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20771589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48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771595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771597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771606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771592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20959154U (zh) 一种保鲜储物容器及冰箱
CN219199602U (zh) 一种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